APP下载

党校后勤管理创新探究

2015-05-30王林

领导科学论坛 2015年6期
关键词:后勤管理党校创新

【摘 要】 党校是干部培训的主阵地,党校后勤管理与党校干部教育是相互补充、相互推进的。要不断更新观念和提高服务水平,加强队伍建设,完善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培育良好的职业道德,并引进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实现后勤管理社会化,使党校后勤管理不断实现理性服务、超前服务、创新服务,使党校干部教育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

【关键词】 后勤管理;创新;党校

【作者简介】 王林,中共广西区委党校后勤服务中心主任。

【中图分类号】 D2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103(2015)06-0038-02

后勤作为党校最主要的部门之一,是促进党校正常运转、实现有效管理的关键。因此,校党委要把后勤管理纳入议事日程,重视对后勤人员的培训,建立健全相关机制制度,加大文化氛围、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建设力度。

一、更新观念和提高服务水平是党校后勤管理创新的前提

更新观念和提高服务水平是党校后勤管理创新的前提,要通过不同形式的“请进来”、“走出去”调研、学习、培训等做法,做到取长补短,促使后勤管理人员和员工强化服务意识,并引导他们形成创新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不断增强管理能力与职业道德水平。征求与整理学员、教职员工针对后勤服务保障所给予的意见和建议,并针对问题来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及时改善服务质量,为学员、教职员工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服务。

二、队伍建设是党校后勤管理创新的生命力

对党校后勤管理而言,人力资源管理是最重要的工作,而队伍建设则是这项工作的关键。在选拔任用过程中,应坚持“以德为先、德才兼备”的用人原则,同时还要考虑选拔任用对象在精神层面的韧性以及队伍的整体年龄结构。同时,队伍建设还应充分考虑好知识型人才与技能型人才的比例。

针对后勤职工队伍建设,应形成优聘用、严管理、重培训等一体化的制度体系。要改善后勤部门的HR工作水平,在选拔任用后勤管理者时,要注重挑选那些有一定专业知识功底的人才,并通过激励机制与培训机制,帮助他们改善自身工作水平。

三、制度建设是党校后勤管理创新的保证

一是要建好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根据科学制度运行,才能发挥好应有作用。而在党校语境下,制度就是老师和学员都认可并承诺遵守的约定。近年来,党校学员的需求日趋多元化,也给后勤工作带来了更多、更复杂的问题,而根据后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特点及学员需求建立完善新制度、调整旧制度,是现代党校提高后勤工作水平的必然途径。

二是要用好制度,要具备行之有效的制度。行政制度的制定要以现实为基础,满足实际情况为需求,并能有效促进最终目标的实现。以量化作为衡量绩效优劣的主要标准,或构建完善、统一的服务评测机制,将工作量、工作措施是否落实到位、超标额度等作为考核的指标,增强制度实施的有效性。

三是要将制度落实到实处。针对部门内制定的机制制度,要切实贯彻到位。各个机构中设置的行为准则,部门人员要以此为戒,做好本分,真正将其实行下去。实现社会化目的之后,各监管制度体系进一步健全优化,监管力度不断加强,人员自律意识逐渐提高,社会化建设取得好的效果。

四、文化建设是党校后勤管理创新的关键

建立积极向上的健康组织文化,是现代组织管理的重要方式,也是一个组织精神面貌的具体体现,更直接影响着该组织的价值取向。文化建设工作主要有两大内涵:

一是文化建设工作使得党校后勤在文化上得以和其他单位、部门进行区分。如广西壮族自治区党校,便在柳心湖右岸设计建造了四组伟人铜像(即马克思和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并将之命名为“导师论学”,既突出了党校作为马克思主义教育机构的本质,也体现出了后勤工作者们的精神信仰。南宁市委党校同样重视物质文化建设,在校门后不远处建立了书有“改革兴校,人才强校,教学立校,科研固校,特色塑校”的影壁,使得后勤文化中有了一座精神丰碑,致力于通过顶尖的管理服务,推动党校发展,为后勤队伍乃至全校建立起了共同愿景。

二是文化建设还涵盖了组织自身的文化建设。在后勤语境下,服务精神、职业道德、责任意识都是组织文化一部分,而党校后勤部门若要坚定工作队伍乃至整个部门的服务精神,就应该从着装、工作举止都强调“服务”,无论是对学员、教职员工甚至是离退休人员,都要保持着全心全意服务的心态,让后勤部门成为服务全校、凝聚全校的重要力量,体现后勤部门的核心价值观。

五、职业道德建设是党校后勤管理创新的动力

作为服务者,后勤部门应该全面改善自身服务实效,提高服务对象满意度,而要实现这些目标,就要加强职业道德水平。所谓的职业道德,就是履行自己岗位工作的责任和义务,如:医护人员要仁心仁术、全力救人;食堂工作人员要确保食品及饮食用具的安全;动力保安及其他人员、尽全力保护教职员工学员的生命财产安全等等。换言之,无论是哪一个后勤岗位,都应该不断加强自身职业道德水平与专业技能水平,通过建立及运用完善的培训制度,在继承前人优秀传统的同时,唱响这个时代的主旋律。

六、引进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实现后勤管理社会化是是党校后勤管理的趋势

改革开放来,我国开始实行全面教育改革,而在改革过程中,后勤工作开始从“大包大揽”向社会化发展,这不仅是中央对我国教育改革的要求,更是世界教育的发展方向。但在此过程中,必须要弄清楚下列问题:后勤社会化,并不是将后勤完全交给社会;在强调党校干部教育本质的前提下推动社会后勤化发展,是党校后勤发展的重要途径。事实上,党校的后勤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让市场主体为学校提供后勤服务。从当前情况来看,为党校提供后勤服务的主体并没有独立的产权,甚至难以界定其与学校之间的关系。事实上,由于当前负责党校后勤的主体本身缺乏经营管理能力,所以根本不可能成为独立经济主体。因此,党校在建设后勤部门的过程中,应建立起类似现代企业的制度,并以此开展后勤管理。首先,要做好财产工作,将后勤部门的资产进行评估注册,同时明确学校与后勤主体彼此之间的权责范围与产权。同时,要将提供后勤服务的主体与管理后勤服务的部门独立起来,各自开展后勤服务与管理,并增加后勤主体的容错率。在理想情况下,学校的后勤服务将完全由市场主体提供,同时也引入市场竞争,最终通过竞争提高服务质量。

然而,在我国教育后勤服务社会化的过程中,党校成为了一个最特殊的主体。党和政府并没有对党校的后勤社会化作出时间上的要求,更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作为基础。事实上,党校后勤的社会化是其性质决定的;而“为教职员工学員服务”的目的性却又让后勤带有教育性质。抹去教育色彩后的后勤,在党校语境下没有任何意义,事实上,后勤服务本身就有着教育性质,是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完成教育活动,而提供服务的地方也是教育场所。对教育本质的坚持,是党校建设者的责任与义务,完全失去后勤服务的管理权,就是放弃了自己的教育使命,是党校教育者的渎职。

七、胸怀真情做好服务是党校后勤管理创新的目标

情感,是服务主体在产品供给过程中与服务对象建立起的联系,也是服务主体获得认可的重要体现。这一点同样适用于后勤层面,作为服务对象的教职员工学员,一旦与作为服务主体的后勤部门产生了情感联系,就会形成一定的忠诚度,不但始终选择后勤部门,还会原谅后勤部门偶尔出现的失误。要让教职员工学员与后勤部门产生情感联系,就要注意两点:一是要始终体贴。例如在学员周末期间,留校学员在就餐时间上,后勤处可以安排专门的假期服务通道,提供便捷的饮食等,同时可以让学员参与到后勤处的假期文娱活动中,在交流中认可彼此,在认可基础上建立情感联系,最终认可后勤文化、尊敬后勤工作、欣赏后勤人员。其次是认真对待每一个服务对象。在建立情感联系的过程中,要注意服务对象的客户体验,要让他们明白后勤处是真心诚意关心、服务教职员工学员。此外,还应该注意到服务对象的情感波动,小心翼翼地呵护服务对象的情绪,照顾他们的心理状态。最后,要明白服务对象的需求究竟是什么,争取在满足他们现有需求的同时,做到“超前服务”,即满足他们未来可能出现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王永红.党校后勤社会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2,(2).

[2] 尚亚民.党校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33).

[3] 高洪章.顾客满意理论在党校后勤管理中的应用[J].企业 经济,2006,(3).

责任编辑:吴雁玲

猜你喜欢

后勤管理党校创新
央企党校党性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学校总务后勤管理工作之我见
电力企业后勤管理工作信息化创新探讨
中共第一所党校成立于何年何地?
党校网站创新的实践与探索
协助党委创办高中学生业余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