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工开物》职业技术特征及成因浅析

2015-05-30宋立峰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宋立峰

摘 要: 《天工开物》由明代宋应星所著,为中国古代重要的职业技术著作,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通过揭示《天工开物》蕴含的职业技术特征,并分析其成因,以期对我国职业技术教育更充分地发挥作用。

关键词: 天工开物; 职业技术; 宋应星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1-2153(2015)06-0054-05

《天工开物》由明代科学家宋应星所著,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科学技术著作。此书共计十八章,分为上、中、下三篇。内容涉及农业、服装、矿冶、铸造、食品加工、造纸印刷、珠玉采集等当时几乎所有生产门类,另附有123幅生动的插图。《天工开物》在国内外享有广泛声誉,丁文江在《天工开物·跋》中写道:“三百年前,言农工业书,如此其详备者,举世界无之,盖亦绝作也。”英国科技史家李约瑟称赞其为“十七世纪中国技术的百科全书”。

《天工开物》的巨大影响引起了学者的重视和研究,但总观前人的研究方向多集中于技术、插图或者思想等方面。本文从该书的内容入手,分析其蕴含的职业技术特征及成因,以期更全面地了解该著作。

一、《天工开物》职业技术特征

(一)数量化与系统性

《天工开物》详细介绍了130多项生产技术和工具的名称、形状、工序及使用方法。作者在介绍时或者采用量化的数字加以说明,或是详细地介绍某一技术的工序,体现了数量化和系统性特征。

1. 用数字描述生产效率

在介绍耕地效率时,作者将人力与畜力进行比较得出“凡牛力穷者,两人以扛悬耜,项背相望而起土。两人竟日仅敌一牛之力。若耕后牛穷,制成磨耙,两人肩手磨轧,则一日敌三牛之力也”的结论;在比较取绵与取丝的效率时写道“凡取绵人工,难于取丝八倍,竟日只得四两余”;在介绍纺纱是写道“纺苎纱能者用脚车,一女工并敌三工”;在介绍水碓灌溉效率时写道“凡水碓,山国之人居河滨者之所为也。攻稻之法省人力十倍,人乐为之”。量化的比较,让人直观地理解作者所介绍的生产技术或工具。

2. 用数字说明产量

在《膏液》卷中,作者介绍各种油料作物的出油量时写道:胡麻与蓖麻子、樟树子每石得油四十斤、莱菔子每石得油二十七斤、芸苔子每石得油三十斤、茶子每石得油一十五斤、桐子仁每石得油三十三斤、桕子分打时,皮油得二十斤,水油得十五斤,混打时共得三十三斤、冬青子每石得油十二斤、黄豆每石得油九斤、菘菜子每石得油三十斤、棉花子每百斤得油七斤、苋菜子每石得油三十斤、亚麻和大麻仁每石得油二十余斤。作者不仅详细地列举了十余种油料作物,而且对每种作物的出油量并做了量化比较。

3. 用数字描述尺寸

在《舟车》卷中介绍制作粮船时,作者将粮船各部位的尺寸一一列举:“底长五丈二尺,其板厚二寸,采巨木楠为上,栗次之。头长九尺五寸,梢长九尺五寸。底阔九尺五寸,底头阔六尺,底梢阔五尺,头伏狮阔八尺,梢伏狮阔七尺,梁头一十四座。龙口梁阔一丈,深四尺,使风梁阔一丈四尺,深三尺八寸。后断水梁阔九尺,深四尺五寸。两廒共阔七尺六寸”。

4. 系统性阐述技术

除了数字量化说明外,在具体阐述每一项技术时,该书也力求从整体系统性出发,不惜笔墨,以求详细地讲述每一项职业所涉及的技术。例如,在《乃服》卷中介绍养蚕时作者详细列举了蚕种浸浴、蚕卵保暖、蚕害诊治、蚕室搭建、桑树种植、桑叶采摘、缫丝、织丝、浆丝、煮丝等十余种技术。此外,还介绍了与养蚕相关的后续事宜,如,提花机、小机等织丝工具,以及湖州、嘉兴等地织丝方法。又如在《乃粒》卷中,该书介绍了水稻选种、浸种、播种、插秧、收割、耕耘、除草、施肥、灌溉、储藏、驱鸟、防虫害、防火,以及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田间管理等技术。

(二)重农性与实用性

《天工开物》所介绍的技术多是关系百姓生活的应用性技术。例如,作物栽培、养蚕、纺织、冶金、铸造、造船、造纸、病虫防治等,多与百姓吃穿用度相关,体现了重农性与实用性特征。

1. 不尚虚华,崇尚勤劳

首先,在谋篇布局上,《天工开物》将“乃粒”、“乃服”作为全书的第一、二卷,将珠玉置于最后一卷,突出了“衣食”的地位。正如作者所言“卷分前后,乃‘贵五谷而贱金玉之义”,体现了他重视百姓生活和实用,轻视金银珠宝奢侈装饰物的思想。

其次,对于一些华而不实的做法,作者表达了反对。如在介绍水稻时,写道香稻专供富人实用而产量少,所以“不足尚也”;在介绍衣服时,写道一些富人专门收集“鹰腹、雁胁毳毛,杀生盈万乃得一裘”,这种做法在作者看来“名天鹅绒者,将焉用之”;在介绍皇家建造宫殿时,制作琉璃瓦要到远在三千里外的太平府取土,而且沿途抓丁抢船,在作者看来真是“害不可极”。

最后,作者在文中反复提到勤苦劳作,如“勤农粪田,多方以助之”、“功勤易耨,南与北同也”、“勤者逢晴频晒,亦免蛀”、“假如有牛者,供办十亩。无牛用锄而勤者半之”、“凡腾筐勤苦,皆视人工。怠于腾者,厚叶与粪湿蒸,多致压死”、“凡麦经磨之后,几番入罗,勤者不厌重复”、“凡造酒母家,生黄未足,视候不勤,盥拭不洁,则疵药数丸动辄败人石米”。表达了作者对勤劳的肯定。

2. 关心疾苦,体恤民生

首先,作者行文中多处写道如何应对饥荒,如“若贫困之家,苦于无霁,将湿谷升于锅内,燃薪其下,炸去糠膜,收炒糗以充饥,亦补助造化之一端矣”、“秦人专以饲马,饥荒人乃食之”、“若饥荒之年,则留供人食”、“荒歉之岁,人亦可食也”、“粳有救公饥、喉下急,糯有金包银之类”、“闾阎作苦以充朝膳,而贵介不与焉”。这些表述,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对百姓疾苦的关切。

其次,在介绍水稻、小麦、养蚕时作者不仅详细地列举了各种灾害,而且提出了防治的办法,让百姓免受灾害之苦。例如,作者详细地介绍了水稻种植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七种灾害,并列出破解之方,“田有粪肥,土脉发烧,东南风助暖,则尽发炎火,大坏苗穗,此一灾也。若种谷晚凉入廪,或冬至数九天收贮雪水、冰水一瓮。清明湿种时,每石以数碗激洒,立解暑气,则任从东南风暖,而此苗清秀异常矣……凡稻撒种时,或水浮数寸,其谷未即沉下,骤发狂风,堆积一隅,此二灾也……”。

最后,作者在行文中多处提到职业安全。如,采煤时“初见煤端时,毒气灼人。有将巨竹凿去中节,尖锐其末,插入炭中,其毒烟从竹中透上……或一井而下,炭纵横广有,则随其左右阔取。其上枝板,以防压崩耳”;烧制砒霜时“立者必于上风十余丈外,下风所近,草木皆死。烧砒之人经两载即改徙,否则须发尽落。此物生人食过分厘立死”;采集珠玉时“舟中以长绳系没人腰,携篮投水。凡没人以锡造弯环空管,其本缺处对掩没人口鼻,令舒透呼吸于中,别以熟皮包络耳项之际……气逼则撼绳,其上急提引上,无命者或葬鱼腹。凡没人出水,煮热毳急覆之,缓则寒栗死”;采矿时“凡礁砂藏深土,如枝分派别,各人随苗分径横挖而寻之。上楮横板架顶,以防崩压”。凡此种种,体现了作者对百姓生命的重视。

(三)推介性与革新性

宋应星生活的明朝处于农业和手工业发展和繁荣时期,当时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水平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郑和船队下西洋、棉纺织业成为主要副业、景德镇瓷都闻名于世等历史事件都成为明朝繁荣的注脚。《天工开物》在此背景下孕育而生,成为集大成之作。但此书不是简单地罗列各种技术或生产工具,而是在比较的基础上加以介绍、推广或革新,体现了推介性与革新性并存的特征。

1. 技术推广

作者在行文中,多处提到优良的产品或技术,并加以推广。例如,介绍蚕茧时,写道“凡结茧必如嘉、湖,方尽其法”,作者推崇嘉兴和湖州的结茧方法,并详细介绍;介绍织花时,作者同样看重嘉兴和湖州的蚕丝,写道“凡织花文必用嘉、湖出口、出水皆干丝为经,则任从提挈,不忧断接”;介绍棉布时,作者推崇松江和芜湖的方法,“凡棉布寸土皆有,而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在介绍胡粉时,写道“此物古因辰、韶诸郡专造”,后来推广到全国“各省直饶为之矣”。

2. 技术引进

明代随着域外交往的深入,不仅有国外的红薯、烟草等经济作物传入中土,域外某些先进技术也在明代被引进,根据笔者统计,《天工开物》中有近20处提及少数民族和外国的技术或工具。例如,《乃服》卷中提到倭缎“制起东夷,漳、泉海滨效法为之”。又同卷中提到“其梭长一尺二寸,机织、羊种皆彼时归夷传来,故至今织工皆其族类,中国无典也”。《甘嗜》卷中提到蔗糖“凡蔗古来中国不知造糖,唐大历间,西僧邹和尚游蜀中遂宁始传其法。今蜀中种盛,亦自西域渐来也”。《冶铸》卷中提到国外的铸炮“西洋红夷、佛郎机等用熟铜造,信炮、短提铳等用生熟铜兼半造,襄阳、盏口、大将军、二将军等用铁造”。《舟车》卷中提到外国海舶制度“大同小异。闽、广(闽由海澄开洋,广由香山坳)洋船截竹两破排栅,树于两旁以抵浪。登、莱制度又不然,倭国海舶两旁列橹手栏板抵水,人在其中运力。朝鲜制度又不然”。《锤锻》卷中提到焊铁之法“西洋诸国别有奇药。中华小焊用白铜末,大焊则竭力挥锤而强合之,历岁之久终不可坚。故大炮西番有锻成者,中国则惟恃冶铸也”。《燔石》卷中提到黄矾“自外国来,打破,中有金丝者,名曰波斯矾”。《杀青》卷中提到造纸术“朝鲜白硾纸,不知用何质料。倭国有造纸不用帘抄者,煮料成糜时,以巨阔青石覆于炕面,其下爇火,使石发烧。然后用糊刷蘸糜,薄刷石面,居然顷刻成纸一张,一揭而起。其朝鲜用此法与否,不可得知。中国有用此法者亦不可得知也。”《五金》卷中提到“东夷铜又有托体银矿内者,入炉煎炼时,银结于面,铜沉于下。商舶漂入中国,名曰日本铜,其形为方长板条。漳郡人得之,有以炉再炼,取出零银,然后泻成薄饼,如川铜一样货卖者”。同卷提到“其倭夷刀剑有百炼精纯、置日光檐下则满室辉曜者,不用生熟相和炼,又名此钢为下乘云”。《佳兵》卷中提到“西洋炮……圆形若铜鼓。引放时,半里之内,人马受惊死”。这些技术的引进,对于促进明朝科技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作用。

3. 技术革新

一方面是原有技术的改进。例如,《彰施》卷中提及“布青”到“毛青”的发展历程:“布青初尚芜湖,千百年矣,以其浆碾成青光,边方外国皆贵重之。人情久则生厌。毛青乃出近代,其法取松江美布染成深青”。又如同卷中关于“燕脂”制造方法的演变:“燕脂古造法以紫铆染绵者为上,红花汁及山榴花汁者次之。近济宁路但取染残红花滓为之,值甚贱”。《乃服》卷中蚕种的培育:“今寒家有将早雄配晚雌者,幻出嘉种,一异也”。《曲糵》卷中酒曲的演进:“近代燕京,则以薏苡仁为君,入曲造薏酒。浙中宁、绍则以绿豆为君,入曲造豆酒。二酒颇擅天下佳雄(别载《酒经》)”。同卷中丹曲的演进:“凡丹曲一种,法出近代。其义臭腐神奇,其法气精变化”。《佳兵》卷中:“火药机械之窍,其先凿自西番与南裔,而后乃及于中国。变幻百出,日盛月新”。另一方面是原有技术的淘汰。例如,关于倭缎的淘汰:“北虏互市者见而悦之。但其帛最易朽污,冠弁之上顷刻集灰,衣领之间移日损坏。今华夷皆贱之,将来为弃物,织法可不传云”。关于酒曲的淘汰:“古来曲造酒,蘖造醴,后世厌醴味薄,遂至失传,则并蘖法亦亡”。

(四)实践性与求是性

作者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并且不囿于定论,通过自己的实地走访加以验证,并做出评判,对于无法求证的事,则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

1. 注重实践

作者针对当时的社会风气,在《乃粒》卷中无奈地发出“纨裤之子,以赭衣视笠蓑;经生之家,以农夫为诟詈。晨炊晚饷,知其味而忘其源者众矣”的感叹;而在《乃服》卷中作者更是对于只顾埋首书斋,而不参加实践的读书人发出“‘治乱、‘经纶字义,学者童而习之,而终身不见其形象”的叹息!对于某些技术,作者限于自己的认知提出用实验检验的方法。在《佳兵》卷中,对于用火药、火器“进身博官者”提出质疑,认为他们“著书以献,未必尽由试验”。同卷中对于江豚的灰还能逆风燃烧的传说,作者认为“皆须试见而后详之”。这些记载都体现了作者用实践检验技术的观点。

2. 辨错析误

对于前人的记载,作者并未盲从,而是加以辨析,进而指出错误。例如,在《珠玉》卷中对于后晋人高居诲作《于阗行程记》载有乌玉河一事加以辨析,认为“其岭水发源名阿耨山,至葱岭分界两河,一曰白玉河,一曰绿玉河”,“乌玉河”称谓是谬误。又指出有人认为珍珠藏在蛇腹、龙颔、鲛皮里是无知罔说。在《陶埏》卷中,对于“正德中,内使监造御器。时宣红失传不成,身家俱丧。一人跃入自焚,托梦他人造出,竞传窑变,好畀者遂妄传烧出鹿、象诸异物也”的虚妄记载提出了批判。《五金》卷中,认为从鹅鸭屎中淘金、通过马齿苋可以提取草锡的记载“可厌之甚”。《丹青》卷中,提出所谓水银海和水银草的说法都是没有根据的,只有“耳食者信之”。

3. 实事求是

对于无法确定的技术或事情,作者则采取了实事求是的态度。例如,《乃粒》卷中作者对于古书中关于“麻”的记载提出了“古者以麻为五谷之一,若专以火麻当之,义岂有当哉?窃意《诗》《书》五谷之麻,或其种已灭,或即菽、粟之中别种,而渐讹其名号,皆未可知也”的谨慎判断。《膏液》卷中作者对于其他油料种类和出油率,说到“此其大端,其他未穷究试验,与夫一方已试而他方未知者,尚有待云”。《乃服》卷中作者对于西洋的织造技术“则未核其质,并不得其机织之妙。”《彰施》卷中作者列举了数种颜色的制造方法,对于“赭黄色”则特别注明“制未详”。《锤锻》卷中作者谈到倭国刀“背阔不及二分许,架于手指之上不复欹倒”的特点,同时也写到“不知用何锤法,中国未得其传”。《五金》卷中介绍“夷人又有以地溲淬刀剑者,云钢可切玉”,但同样“亦未之见也”。这些记载中,作者或者持谨慎态度提出疑问,或者直接表明不知详情,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思想。

(五)器物性与臆测性

《天工开物》的历史地位自不待言,但是限于历史和时代及作者个人眼界的局限,该书也存在明显的不足,主要在于器物性和局限性。

1. 器物性

总观《天工开物》的撰写方式,多为总结性的记述介绍,而缺少使用归纳、推理等理性的思维方法,更没有将前人的实践经验提升为理论研究,作者的眼光仍聚焦在器物的现象,而非本质的探究。正如王鸿生所评价“中国人的技术发展没有走向变革,宋应星的书不是攀登新的科学技术阶梯的垫脚石,而变成了一个历史总结”。

2. 局限性

宋应星对自然的认知也存在不足,甚至是臆测。例如,他认为珠玉是“玉映月精光而生”、煤炭可以再生“凡煤炭取空而后,以士填实其井,以二三十年后,其下煤复生长,取之不尽”、蜜蜂“咀嚼花心汁吐积而成。润以人小遗,则甘芳并至,所谓‘臭腐神奇也”。今天,这些看似可笑的记载,反映了宋应星对于事物认知的不足。正如斯蒂芬·F·梅森所说:“古代中国人也没有发展一种科学方法,他们的哲学和技术直到近代仍然是脱节的。”

二、《天工开物》职业技术特征成因分析

(一)经济繁荣,技术发达奠定了数量化和系统性特征的资料基础

宋应星所生活的明王朝呈现出经济繁荣的景象,农业、商业、手工业、造船业、采矿业等行业发达,相关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都有大幅度提高。其生活地点——江西,也成为明代经济重镇。《天工开物》中多次提到江西(时称广信郡或信郡)的技术或物产,例如“江南信郡碓之法巧绝”、“凡皮油造烛法起广信郡”、“曰棂纱纸,此纸自广信郡造”、“江西广信皆饶铜穴”、“江西信郡、河南信阳州皆有砒井”、“广信郡上饶、饶郡乐平出杂铜铅”。此外,江西还是主要产粮 (水稻) 区,朝廷在江西的征粮总是位居全国的前列,景德镇的制瓷业和南昌的造船业在全国都占有重要地位。这些都为撰写《天工开物》提供了广泛素材,奠定了数字化和系统性特征基础。

(二)思潮更替,实学兴盛奠定了重农性和实用性的思想基础

明朝中后期,“百姓日用即是道”的实学思想兴起,以王艮、李贽为代表的学者反对空谈,讲求“经世致用”,注重关心百姓疾苦。李贽在《焚书》中说:“穿衣吃饭即是民族艺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这些思想极大地影响了宋应星,他不但反对空谈,还反对鄙视生产劳动的陋习。他认为“夫财者,天生地宜,而人功运旋而出者也”,所以他在分宜县任职期间大力整顿学风,倡导实学,推广生产技术。

(三)传统文化,经世致用注定了器物性和臆测性的认知水平

中国古代科学形态的基本内容就是表象描述结合思辨臆测,虽然在某些技术或技巧上有着惊人的发明,但在科学理论方法方面却始终停留在经验、直观、感性的水平上。经世致用的传统文化基因,注定了中国学者对技术的研究注重现实应用而忽视理论研究的路径,对于某些无法解释的技术或工具的原理,只能以一句“所谓造化之巧已尽也”而蔽之。

(四)科场失意,多方游历奠定了推介性和实践性的现实基础

之所以能够在总结前人经验同时而不泥古,得益于宋应星的人生经历。史载宋应星生于书香门第,自幼聪敏好学,二十九岁即中举人,但在随后十八年间,他先后五次北上会试皆不中。据《新吴雅溪宋氏宗谱长庚公传》记载,最后一次会试时宋应星已45岁,双鬓见白。他自己也曾几度感叹到“富贵相承三世足,曾孙不第苦伤怀”。科场失意让宋应星对官场黑暗和吏治腐败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促使他多方游历,并将眼光转向民间百姓生活和疾苦。这一方面有利于宋应星接触各地民风,同时也为实地其比较和介绍各地技术提供了条件。

《天工开物》是中国古代科技集大成之作,数量化和系统性是其外显特征;推介性和革新性是其历史作用;实践性和求是性是其理性追求;实用性和重民性体现了作者以民生为根本的思想。当然,中国古代终究是农业社会而非商业社会,技术停留在应用阶段,难以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正如徐光启所言“能言其法,不能言其义”。因此,器物性和臆测性是其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1] 潘吉星. 天工开物译注[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2] 潘吉星. 宋应星评传[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

[3] 岳德虎,傅昌德. 试论《天工开物》的职业技术观[J]. 贺州学院学报,2009(2):118-120.

[4] 廖丽华,胡新富,彭白云. 《天工开物》成书背景探析[J]. 宜春学院学报,2012(3):68-70.

[5] 赵茜. 《天工开物》的编撰原则[J]. 南都学刊,2004(6):42-44.

Abstract: 《Tian Gong Kai Wu》was written by Song Yingxing,It is a important vocational work in ancient China, It has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article analysis the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causes of the book, In order to more fully understand the book.

Key words: Tian Gong Kai W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Song Ying xing

(责任编辑: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