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际功能理论视角下的诗歌分析

2015-05-30闫蒙蒙

校园英语·上旬 2015年7期
关键词:人际功能诗歌

闫蒙蒙

【摘要】韩礼德认为语言有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语言还具有参加社会活动、建立社会关系、用语言来影响别人乃至于世界等功能。人际功能的主要体现形式是语气系统和情态系统,诗歌作为一种文学语言,应该也有语言的的人际功能。本文试从语言人际功能的语气系统和人称系统角度分析著名美国诗人惠特曼的诗歌《啊,船长,我的船长》。

【关键词】人际功能 语气系统 人称系统 诗歌

诗歌作为一种文学题材,除了通过语言能表达文字的意义外,也能表达诗人的情感。读者读诗的过程实际就是与作者交流对话的过程,从而使读者受到诗人思想的影响引发共鸣。本文所研究的语篇是美国著名诗人惠特曼的《草叶集》中的名篇《啊,船长,我的船长》,笔者认为这首诗歌以文字的形式很好地体现了语言的交际功能。诗歌第一句以呼格“啊,船长,我的船长”开头,然后开始与船长对话,向船长陈述一系列事实,告诉船长胜利已经实现,属于语言的声明,向读者提供了大量信息。但诗人笔锋一转,由对诗人的呼告变成自己的自言自语,感叹船长已逝的悲痛。最后诗人的受话人又转为读者,引发读者的同情和共鸣。诗人巧妙通过句式和人称的转变实现了自己与主人公船长和读者的互动,充分体现了语言的人际意义在诗歌中的体现。

这首诗历来受到文学家的推崇和重视,许多学者已经用文学理论和修辞学理论对本诗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鉴赏。笔者认为语言学理论中的人际功能理论或许能为诗歌分析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所以本文以韩里德的系统功能理论的语气系统理论和人称系统理论为理论框架分析惠特曼的诗歌《啊,船长,我的船长》。

一、 语气系统理论与诗歌分析

语言人际功能的任务是建立和维持社会关系。语气系统是实现人际功能的重要方式之一,它由主语和限定成分的组合实现。主语通常是名词性词组构成的,限定词指的是时态或情态的助动词。主语是对命题的有效和成功负责的成分。限定成分的作用是限定命题,使其成为实际存在的,可议论的概念。

1.语气成分。语气是由主语和限定成分的次序或是否有主语决定的。主语在限定语之前,则形成直陈语气,可以有效陈述信息。本诗第一小节共有六个直陈句子,都是主语在前,限定成分在后,有呈现信息的功能,又通过其余成分提供新的补充信息。本节小句的主语分别是可怕的旅行、船、战利品、港口、我、人们。旅行指的是南北战争,船指的是我们的军队,港口指战争胜利。在诗篇开头作者呼唤的船长正是领导南北战争的林肯。通过这六个直陈小句,我们获得丰富的信息:可恶的南北战争已经结束,我们的军队经受住了各种煎熬,战争的完全胜利就在前方,我听到了胜利的钟声,人们都在欢呼雀跃。这是诗人对已经牺牲的林肯总统的呼告,诗人在向伟大领袖林肯传递战争结束,全国欢腾的信息。在与林肯的对话中,表现出战争取得胜利后,诗人积极乐观的精神。本节后四句没有主语,只是描写了鲜红的血滴,冰冷,躺在甲板上等意象,这些短而不完整的小句给人以惨淡无力之感,表现出作者对总统逝去悲痛的心情。

第二节中这些句子直接陈述,“为了你,旌旗飘飘,号角长鸣,为了你,人们准备了无数的花束和花环,为了你,人群挤满了海岸,为了你,这晃动着的群众在欢呼,转动着他们殷切的脸面。”短短几句诗句,展现出气势磅礴的景象,表现出举国上下陷入对总统沉痛哀悼的盛大场面,这正是直陈句高效陈述信息的作用。

祈使句的命令功能能够对听众进行直接呼吁,激起听众热情,甚至具有煽动采取行动的作用,从而使提供的信息再度强化。然而作者却对已经牺牲的林肯使用祈使句“船长啊,船长,起来吧,起来听听那钟声。”作者号召林肯总统起来加入到他们胜利的喜悦之中。在这里,祈使句的命令功能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船长已经永远离开了,他听不到诗人的号召,他不可能再站起来了。但是这样具有强烈感召力的语气却能深深打动读者,使读者在庆祝胜利的同时,陷入对总统无限的悲痛怀念之中。

2.时态。时态也是语气系统的一个重要部分,由限定成分可以体现出动作与时间的关系。经常运用的时态有过去时,现在时和将来时,用以表达事件与现在的关系,从而从某种程度上实现语言的人际功能。

从整个诗篇的限定词可以发现本诗都是现在时态。不管是对已经实现的南北战争的胜利的描写,还是人们对总统逝世哀悼场面的描写都是用现在时态,这表明战争的胜利是伟大的,林肯的形象也是鲜活的,胜利和总统永远鲜活地活在此刻人们的心中,永远不会被时间所磨灭,永远不会过去。“我的船长不回答我的话,他的嘴唇惨白而僵硬,我的父亲,感觉不到我的手臂,他已没有脉搏,也没有了生命”这两句描写林肯时运用现在时,让读者感觉林肯总统就在我们触手可及的地方,他安详地躺着,睡着了。虽然总统的生命在过去的某个时间点已经终止,但作者对总统用否定的一般现在时叙述,使人产生总统还会回答我,还会感觉到我的臂膀,还会有脉搏,还会有意志的错觉。林肯总统的形象就被这几句诗句永远定格在现在,他平静而安详。现在时还表现出诗人现在正处于无限的悲痛之中,也传达出诗人以及读者对总统的崇敬和思念之情永远停留在现在,成为永恒。

二、人称系统

人称系统作为人际功能的一个支系统,主要通过人称代词来实现其人际意义。韩礼德认为人称指代表示话语角色,主要由人称代词体现。根据人称代词体现的人际角色关系,人称系统分为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第一人称指发话者或发话者及他人,第二人称指受话者,第三人称指发话者和受话者之外的其他角色。李战子在《话语的人际意义研究》一书中指出“语篇中的代词指称能告诉我们作者是如何看待语篇涉及到的人物的。这些人称代词有助于建立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本诗人称的使用多样而富于变化,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在诗歌中交替出现,对于表达诗人情感和拉近与读者距离引起读者共鸣有着重要作用。

1.第一人称的使用。经笔者统计,本诗全文出现第一人称九次,其中五次出现在第一节,开篇“啊,船长,我的船长!我们的艰苦航行已经结束,我们的军队经受住了煎熬,我们争取的奖赏已赢在手中。”三个第一人称的紧凑使用有效地拉近了诗人与船长,也就是林肯总统的距离,体现出诗人与船长亲密的关系,他们是昔日的战友,共同为伟大事业而奋斗。此处的受话人是船长,诗人迫不及待地向尊敬的船长呼告捷报,体现出诗人积极乐观为战争胜利感到欣喜的情绪以及诗人与总统在战争中形成的真挚而伟大的革命友谊。全文五次用“我的船长”,一次用“我的父亲“,一次用“我亲爱的父亲”,如此亲切地称呼船长,表现出诗人对船长也就是林肯总统由衷的尊敬与热爱之情。林肯总统是革命的伟大领袖,是全国人民的父亲,也是诗人所尊敬的父亲。然而诗人一个但是转折,描写我的船长,躺在甲板上我的船长,他滴着鲜血,身体已经冰冷。船长已经逝去,他还是诗人心中可敬可爱的“我的船长”,表现出诗人对总统逝去无限的悲痛之情。总统领导全国人民取得革命胜利,而他却与世长辞。这里的第一人称复数“我们”除了包括诗人和船长,也包括读者中所有拥护林肯总统,为战争拼搏的人们。这里第二人称复数代词的使用引发更多读者站到与诗人统一的战线上,悼念总统逝世,支持伟大的革命战争。

2.第二人称的使用。第二人称代词共出现了七次,全部集中于本诗第二节。“为了你,旌旗飘舞;为了你,号角长鸣;为了你,鲜花彩带无数;为了你,海岸人群涌动;为了你,人们咆哮呐喊”。这里的你都指的是船长,也就是林肯总统。五个第二人称代词的重复密集使用,是诗人在向总统呼告,失去你全国人都万分哀痛,表现出林肯总统在全国人民心中的重要性,人们所做的各种悼念活动都是为了缅怀你,我们伟大的总统。此处,第二人称代词的使用拉近了逝者与生者的距离,虽然总统已经和我们阴阳两隔,但诗人对总统娓娓道来,仿佛总统在倾听,在看着全国人民举行的活动。这里诗人就像一种沟通逝去的总统与所描写的热爱总统的人民大众之间的媒介,诗人在对受话人船长,林肯总统的呼告中,向读者展现了总统在全国人心中至高无上的地位。林肯的逝世使得全国上下为之躁动,为之悲痛,全国人民用各种方式悼念林肯总统。第二人称的使用使总统受人爱戴的形象跃然纸上。

3.第三人称的使用。第三人称代词在全诗出现五次,除了指代事物,主要集中出现在第三节“我的船长不回答我的话,他的嘴唇惨白而僵硬,我的父亲,感觉不到我的手臂,他已没有脉搏,也没有了生命”。第三人称在这里的使用使得受话人转变为读者,诗人已经忍不住对读者大声痛吼,表达诗人失去总统内心极度悲哀的心情。这样人称代词的转换会更容易把读者牵涉到诗人的思想世界中,就像诗人在向读者诉说和表达强烈的情感,能够激发读者体会到诗人的情绪和感情,并使读者产生共鸣,从而使全国上下都受到诗人情绪的感染,沉浸在对总统的哀悼之中。

通过对本诗人称代词使用的分析,笔者发现本诗三节使用的主要人称代词由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分别对应诗歌的第一第二第三节。诗人由对船长的呼告,向船长诉说战争胜利的喜悦转为对读者的倾诉,表达总统逝去诗人对总统的无限怀念深情。最后转为直接对读者呐喊,强烈感染了读者,对读者产生影响,引起读者对革命的同情和对总统的怀念,实现了语言的交际功能。

三、总结

《啊,船长,我的船长》是纪念林肯总统的不朽诗篇,前人已从多个角度鉴赏分析过本诗。笔者通过分析发现语气,时态和人称在文学作品尤其是抒情诗歌中的恰当运用对诗人情感的表达起着重要作用。正是语气系统理论和人称系统理论的巧妙运用才使得这首诗如此亲切感人,不仅表达诗人复杂深切的怀念之情,更实现了诗人与读者的心灵沟通和互动,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这体现了语言的人际功能在诗歌中的重要意义,也为我们解读鉴赏诗歌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和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Halliday,M.A.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Tompson.Introducing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996.

[3]黄国文.《功能语法入门》导读[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4]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李战子.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李战子.话语的人际意义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6]李战子.从语气、情态、到评价[J].外语研究,2005(6).

猜你喜欢

人际功能诗歌
诗歌不除外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诗歌是光
诗歌岛·八面来风
戏剧《欲望号街车》的语气系统分析
政治演讲中的人际功能分析
瑟玟·铃木震惊世界演讲的人际意义分析
论系统功能语法中的元功能思想
司法裁判文书的国外研究概述
系统功能语法视角下英文香水广告语篇的人际意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