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文勇:福建反季节养鹅第一人

2015-05-30张辉沈乾生吴楠

福建人 2015年6期
关键词:鹅苗诏安鹅肉

张辉 沈乾生 吴楠

近,一部本土微电影《鹅娘》在诏安人的朋友圈“疯传”。微电影讲述的是主人公林文勇从“办公司做贸易”到“开农场养灰鹅”的故事。在诏安,养鹅本稀松平常,故事的特殊性在于,林文勇引入现代科技,改变种鹅的生长繁殖周期,生产反季节鹅苗,成为福建开展反季节养殖种鹅的第一人。

在他的带动下,养鹅老县初探现代科技养鹅新模式,当地反季节商品鹅的养殖户已经超过40户,林文勇也由此得名“鹅爸”。

养鹅业要发展,必须克服季节性问题

对于“鹅爸”这个新绰号,林文勇乐于接受。

“小时候,我妈靠养鹅供我读书。”从小耳濡目染,林文勇对鹅的习性一清二楚,在他看来,生长繁殖的季节性,是养鹅业发展最大的瓶颈。

“鹅一般在4~9月进入休产期,清明以后便鲜有鹅苗供应,五六月份市场上就难觅商品鹅的踪影。”林文勇说,鹅的繁殖期主要在秋冬季节,传统鹅苗大都在此时集中上市,一只鹅苗10余元钱,天寒地冻鹅苗成活率难以保证。

“养鹅业要发展,得四季均衡生产。”在广东结识施振旦教授后,林文勇有了答案。

施振旦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副所长,他以第一完成人的身份主导了“鹅反季节繁殖技术研究和推广”项目。在他看来,要做到四季均衡生产,必须克服季节性问题,让鹅在夏季休产期也能够正常繁殖,反季节养殖技术是不二法门。

经过市场调查,林文勇发现:“反季节鹅苗最高可卖到一只85元,平均价格60~65元,传统秋冬鹅苗价格最高不过20多元。此外,夏季育苗存活率可达95%以上,远高于冬季80%左右的存活率。”

施振旦也认为,诏安开展反季节养鹅有着天然的优势,当地夏季多降雨,山区清洁水源多,且草场充足,很适宜进行反季节养殖。

而且据县志记载,早在明万历年间,诏安就开始养鹅。诏安灰鹅是国内知名的品种,作为福建最大的灰鹅养殖基地,诏安鹅出栏量每年超过120万只,产值上亿元。“广东是全国主要的鹅消费市场,全年消费量达1500万元左右,这就需要60万~80万只产蛋种鹅,广东地少人多,诏安便成为重要生产基地。”

反季节养鹅,技术上可不简单

2008年年底,林文勇当起了“鹅倌”,成为施振旦的弟子。

“反季节养鹅需要掌握较高的技术,例如通过光照的控制,改变其繁殖周期,达到秋冬休产、春夏产蛋的反季节效果,同时调节温度等环境因素,在非繁殖期时模拟繁殖期的环境条件。”施振旦表示,反季节养鹅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有差池。

林文勇在诏安办起了家庭农场,尽管有了技术后盾,但反季节养殖仍是一个需要因地制宜不断探索的过程。

“12月中下旬开始,就要对种鹅进行一个月的长光照管理,每天光照时长需18个小时,以诱导其休产。”林文勇的标准化鹅舍顶部由四层隔热板遮蔽,内部配备了日光灯,以实现光照时长控制。同时,鹅舍一面墙配备降温水帘,另一面装上了抽风机,以保证通风透气。

桥头村的一排百年大榕树是农场的“风水宝地”。“夏天水泥路地表温度42℃,但是榕树下只有28℃,鹅在气温不超过30℃时,就能够产蛋。”林文勇表示,将鹅舍建在树荫下,利用天然的小气候条件模拟产蛋环境,大大减少了设备投入。

“鹅爸”经验还包括喂养绿色饲料、营养调控、使用天然水源等方式为反季节养殖保驾护航。

林文勇也吃过不少亏:“夏天孵化,温度难以控制,一超过37.5℃的正常孵化温度,便影响产出。”现在,他通过使用电孵机以保证恒温孵化,并运用人工授精技术提高受精率。下一步,他还将尝试从鹅身上提取血清做成防疫药品,以解决外来疫苗适用性不高的难题。

如今,林文勇的反季节养鹅事业已经初见成效。占地40多亩的养殖基地建成了标准化种鹅室、育雏室、孵化室和水陆运动区。2014年,他的农场反季节种鹅养殖数量达到1200只,产出反季节鹅苗1.6万多只,纯利润超过36万元,还带动了当地养殖户加入反季节养殖的队伍。

林文勇表示,目前诏安已经有40多户养殖户购进反季节鹅苗进行商品鹅的养殖,经济效益不错,“一些养殖者头年就赚了40多万元”。

四季均衡非一哄而上

尽管林文勇的养鹅事业正风生水起,但在诏安农业局畜牧技术服务站站长高志乾看来,要推广“鹅爸”经验,并不容易。

“反季节养殖的技术和设施要求都很高,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高志乾说,一个可以容纳40头种鹅的标准化鹅舍,成本超过10万元,诏安人大都将养鹅作为副业经营,而且主要是老年人在养鹅。

对于林文勇的成功,高志乾认为,其农场“充分利用了当地天然的‘小气候条件,弱化了技术要求,节省了资金投入,但是这种‘小气候并不具备普遍性”,反季节养鹅不应贸然全面铺开。“广东是鹅肉最主要的消费市场,广东人吃鹅肉也有季节性,6月到10月期间,鹅肉的消费量并不大,市场容量有限,一窝蜂地反季节养殖,可能供过于求,价格优势不再。”

高志乾的隐忧不无道理,目前反季节鹅苗的市场价格已经出现回落迹象。

“去年广东夏季反季节鹅苗虽然价格仍然处于高位,但已比以往回落三分之一。”施振旦表示,2004年广东曾出现过反季节鹅“反客为主”的现象。“当时广东许多种鹅生产者为了追求经济效益,一哄而上开展反季节繁殖生产,但大部分肉鹅养殖户还未有反季节生产肉鹅的习惯,出现了夏季反季节鹅苗跌价的问题。”

“反季节养鹅是好事,但只能作为当前养鹅业的有益补充,对林文勇这样有资金、有技术的新型农民,我们进行帮扶和引导,并适当带动本地养殖户参与到其中,以保证四季均衡生产,传统养殖与反季节养殖各得其所。不能因为一时的效益,一哄而上。”高志乾说。

不过,林文勇与施振旦对反季节养鹅技术有更大的期许。

“规模化、产业化的全年肉鹅稳定供应,是现代化鹅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前提。”施振旦表示,反季节技术是延伸鹅产业链的重要“法宝”。

诏安尽管是养鹅大县,但是其鹅肉加工工业却基本处于零起步阶段,林文勇希望成为这块蛋糕的开发者:“我希望能够向台湾的鹅业看齐,引进相关资源,利用反季节技术,从事鹅肉加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并能够开拓东南亚市场”。

均衡,源自美学概念。在产业发展中,同样需要均衡法则,才能实现产业健康稳定的发展,构建产业之美。

囿于生长繁殖的季节性,养鹅业面临着先天不均衡的生产瓶颈。秋冬集中上市时,鹅贱伤农;春夏则鲜有鹅踪迹,养殖户有心无力。

养鹅老县诏安通过引进反季节养殖技术,用技术弥补市场空白,以均衡生产突破季节性局限。单一季节扎堆上市情况不再,重塑消费习惯成为可能,养殖户的收益自然得以提高。更为重要的是,过往鹅肉间断供应,加工业一度踟蹰不前。反季节技术破解原料供应难题,为鹅肉深加工、产业链延伸打下了基础。

当然,剑指均衡生产的反季节养殖技术,但若运用不当,也易重新堕入“不均衡”的陷阱。作为养殖户,切忌盲目追随、一拥而上,如此才能实现四季均衡生产的理想状态,推动养鹅产业的有序发展。

(摘自《福建日报》)

猜你喜欢

鹅苗诏安鹅肉
诏安慢生活
鹅苗养殖注意事项
来一碗“猫仔粥”
鹅肉怎么吃才营养
台湾同胞的诏安乡愁
均匀试验优化控制腌制鹅肉游离氨基酸的变化
鹅肉怎么吃才营养
常年出售鹅苗与大鹅
鹅肉不是谁都能享用
革命火种——纪念中共诏安支部成立九十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