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尖上的童真

2015-05-30赵建华

江苏教育 2015年6期

【摘 要】“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的重要论述。江苏省南通开发区实验小学围绕“指尖教育”这一主题,深入推进课程特色建设,取得了显著的育人成效。在办学实践中,学校逐渐形成了“一体两翼”的“指尖教育”课程体系,即以“指尖课堂”为主体,以“指尖校园”和“指尖活动”为两翼。教育教学实践表明,这种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的课程体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指尖上的童真;指尖课堂;指尖校园;指尖活动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11-0055-03

【作者简介】赵建华,南通开发区实验小学(江苏南通,226000)校长。

“指尖教育”作为南通开发区实验小学推进课程改革中一个新的文化增长点,已经成为学校发展中的又一品牌。盘点“指尖教育”的发展历程,从起跑时的“步履蹒跚”到行进中的“步伐稳健”再到落地后的“步调一致”,我们一步一个脚印,不停地思考着、探索着,不断地努力着、收获着。

一、背景:千呼万唤始出来

1.时代发展的必然召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提出了新要求:“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国家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积极开展创新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之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很显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是新时期对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它既是学校的育人目标,也是学校教育的指导思想。这与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的“六大解放”思想一脉相连,即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眼睛,解放儿童的嘴巴,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时间。“六大解放”思想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办学内涵的应然拓展。我校始建于1994年,是一所年轻而富有活力的省级实验小学。近年来,我校围绕“循道崇真”的核心价值观,确立了“要为学生想六年,更要想到他们未来六十年”的办学理念,追求着“办向着儿童生长方向的学校”的办学目标。“坚守童真,让儿童享受自然而完整的教育”是我校坚持不懈的育人主题。“童真”,即强调教育是人本性和科学性的紧密结合,是儿童的本真、纯真,与教育的“做真人、真做事”紧密结合。坚守童真,就是站在儿童的立场,关注儿童的完整成长,成就儿童的真正发展。在童年世界里,玩是儿童最喜欢的活动之一。从儿童的天性出发,选择适合儿童成长的教育活动,这是拓展学校办学内涵的需求。

基于以上两点认识,我校提出并践行“指尖教育”。所谓“指尖教育”,就是以手指为工具,以动手操作为手段,开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活动。

二、行动:百花争艳竞芬芳

在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中,我校逐渐形成了“一体两翼”的“指尖教育”体系,即以“指尖课堂”为主体,以“指尖校园”和“指尖活动”为两翼。

1.构建指尖课堂:让每一节课洋溢活力。

“课改必须改课”。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主阵地。我校着力开展“童真课堂”的教学研究。“教在起点、重在经历、贵在倾听、乐在分享”是“童真课堂”的主要特征。在童真课堂里,如何凸显“指尖元素”是我们探索的课题。我们主要通过两条途径开展实践:

——电子书包的集中突破。作为南通市首批数字化试点学校,我校积极将电子书包技术嫁接于教育教学的过程。我校已经成功开发出数字化互动教学平台,建设了三个基于安卓系统的电子书包互动教室。电子书包教室里,一人一台平板电脑。没有密密麻麻的板书,也没有学生奋笔疾书的笔记。随着手指轻轻一点,一种以信息化为技术支撑的指尖课堂在这里悄然进行。语文课上,学生自主阅读电子教材时,使用手写功能,或记录,或圈画,或批注,随时上传自己的阅读记录;数学课上,学生自选作业,当堂完成,利用系统自动反馈功能,教师就能现场统计学生的完成情况、每道题的对错情况,进而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进度,有侧重地评讲习题;英语课上合作学习时,发挥分组研讨功能,先小组内交流讨论,再浏览全班同学的跟帖、回帖内容,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交流。教学实践表明,平板电脑进课堂,教学更有效,学习更自主。置身在这样的课堂里,我们看到的是学生手指的轻轻滑动,实质上体现的是学生眼、脑、手等多种感官综合协调运作的结果。这样的课堂,洋溢着激情,焕发着活力,展示着智慧。如今在我校,电子书包作为一种新技术支撑,应用范围已从最初的语文、数学、英语教学拓展到所有学科。

——指尖元素的全面渗透。除了信息化课堂,更多的普通课堂也蕴含着丰富的指尖元素。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写道:“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在童真课堂里,我们倡导全面渗透指尖元素。数学课堂上的动手操作,英语课上的表演节目,美术课上的涂涂画画,劳动与技术课上的剪刻拼贴,写字课上的写字训练等等,都鼓励教师充分挖掘每一节课中的指尖元素,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提高综合素养。

2.建设指尖校园:让每一处景观彰显魅力。

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本着怡情育人的目的,我校围绕“指尖教育”的主题,努力让校园里的每一处景观都成为孩子们彰显指尖智慧的展台。

——大气磅礴的校园景观。崇真大道旁,一个个特大的景观图案令人叹为观止。以孩子们创作的剪纸作品为元素制作的十个涵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镂空雕塑林立大道一侧;1000个风车拼成了“2015”数字图案,每个风车的叶片上,都写有孩子们的新年寄语,随风转动,尽显动感之美;用200个面具构成的脸谱图案,是孩子们用颜料笔一笔一笔涂出来的美丽;还有用易拉罐搭成的“龙娃一号”火箭造型,用塑料桶叠成的“桃园三结义”图腾模型,用草绳扎成的“勤劳的小蜜蜂”等等,都是师生共同创作的劳动成果。

——独具匠心的墙面景观。我们以年级组为单位,以大型墙面为载体,以同一材料为元素,集中展示孩子们的手工作品。有的以瓶盖为元件,拼成“蓝色的海洋”图案,高低相别,大小相间,色彩相异,浑然一体;有的用一幅幅剪纸图案拼出一组“孝心”连环画,集教育意义和艺术欣赏于一体;还有的用纸折出一件件精致的作品,或飞禽走兽,或花草树木等。这些独具匠心的墙面作品,趣味性足,立体感强,怎一个“美”字了得。

——个性鲜明的主题景观。藏真楼里,一块块主题展览区格外引人注目。一幅幅漂亮的图画,一串串美观的中国结,一件件独特的汗衫涂鸦,这是孩子们美术课上的杰作;一张张精致的剪纸,一条条漂亮的芭比裙子,一个个可爱的布偶娃娃,这是孩子们劳动与技术课上的收获;还有一个个娟秀的毛笔字,这是孩子们写字课上的所得。徜徉在校园里,满眼尽是指尖上舞动的童年。一件件变废为宝的环保作品,传递着孩子们绿色的环保梦;一件件奇思妙想的科技作品,表达着孩子们蓝色的科技梦;一件件意蕴悠长的艺术作品,讲述着孩子们多彩的艺术梦。这里是孩子们踊跃展示的展台,展示的是静态的作品,绽放的是动感的智慧。

3.开展指尖活动:让每一个活动充满张力。

改课,既建构了现代味的课堂,也催生了儿童味的校园,还打造了文化味的活动。我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指尖活动。主要包括:

——多彩的社团活动。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每一个学生都是有潜力的。学校教育要满足不同儿童的学习需求。根据学生对手工制作的兴趣爱好,我校开设了剪纸、航模、珠心算、书法、绘画、陶艺、编织、摄影、比特实验、机器人、种植等十多个指尖上的社团活动课程。每周二下午是学校统一开设的“配方课程”时间,孩子们自选社团,自愿参加,自主活动,自享乐趣。如今,剪纸、航模、珠心算三个社团已经成为学校的三大特色品牌,成为对外交流与宣传的窗口。

——出彩的特色活动。童年应该是孩子一生中最美好的记忆。在“指尖教育”的引领下,学校努力让每一次活动都出新、出奇、出彩。童话节上,从画画比赛到布偶制作大赛再到面具涂色大赛,精美作品层出不穷;艺术节上,孩子们用废旧材料做成别样的时装,独具匠心;T型台上,时装走秀,“小模特”们丰姿绰约;数学节上,孩子们创作的手抄报、制作的学具、转动的魔方、七巧板拼出的奇妙图案等等,创意迭出,充满童趣。在这些指尖活动中,我们尽可能为每个孩子搭建展示的舞台,让更多的孩子体验成功,获得自信。

三、启示:风景这边恰独好

课程改革的最大受益者是学生。我们欣喜地看到,以“指尖教育”为主题的课程改革,其成果洋溢在孩子们灿烂的笑脸上。一是学生的创新精神不断提升。课堂上,孩子们积极动手,大胆尝试,勤于动脑,创新的智慧火花不时迸发出来。课堂外,孩子们能主动学习,勇于创作,新颖的创意不时令人赞叹不已。在江苏省书签设计大赛、邮票设计总决赛中,我校有几十人喜获大奖。2013年3月,学生创作的绘画《变脸》和《明星的烦恼》,在教育部举办的全国第四届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双双荣获一等奖。二是学生的实践能力不断提高。在一次次的动手操作活动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发展了学生大脑。在江苏省劳动与技术大赛、南通市小巧手比赛、南通市航模比赛、南通市厨艺比赛中,孩子们捧回了一座座奖杯。三是学生的个性特长不断发展。“指尖教育”为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每一个学生都找到了独特的自我、生长的自我。数千名学生在各级各类才艺展示活动中找到了自信。2014年7月,我校黄英琪同学在全国、世界珠心算赛事中连续荣获一等奖。

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和参与者。随着“指尖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教师的专业水平也不断提高。一是课程开发意识明显增强。对教师们来说,“指尖教育”是一个新鲜的话题。它的开发,是集全校教师之智、举全校教师之力的成果。无论是校园物态环境主题的开发,还是电子书包资源库的开发,甚至活动创意的开发,都是经过大家一次次分析、讨论,最终确定下来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课程开发意识增强了,课程开发能力提高了。二是信息技术能力显著提高。平板电脑进课堂,这对教师来说,不仅仅是教学理念上的更新,更是教学实践上的挑战。为此,我校组织教师分批、分期培训,让一部分先熟练运用起来,然后以点带面,全面铺开,让更多的教师掌握电子书包技术。如今,平板电脑进课堂已呈现常态化的发展趋势。三是教育教学能力有效提高。随着“指尖教育”的不断实践,我们的校本教研活动也随之展开。通过上课、听课、研讨,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了。

小指尖,大智慧。老话题,新思路。“指尖教育”为我校打开了一扇通往课程改革的崭新之门。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提炼,它逐渐升华为一种鲜明的文化理念,一种务实的行动诉求。如今,它已经外化于环境,内化于课堂,延伸于活动。面对风生水起的“指尖教育”,我们将继续前行,努力追寻前方更迷人的风景。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教育箴言[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11.

[2]赵建华.探索循道崇真之路,建设美丽生态学校[J].江苏教育·教育管理,2013(3).

[3]陶西平.难能可贵的“坚守童真”[J].中小学管理,2013(8).

[4]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5]潘晨聪.智慧课堂演化史[J].上海教育,2014(6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