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美术绘画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2015-05-30何显标

现代装饰·理论 2015年7期
关键词:创造力想象力教学活动

爱因斯坦曾说,“创造力比知识更重要,它是人类进步的源泉”。美术绘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一项根本的教学任务,而绘画艺术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我们致力于通过绘画培养及发展其创造力, 是培育民族的活力。

我国一代教育名家,陶行知曾表示:创造力是一个民族能够生生不息的活力源,更是一个民族文化中的精髓点。教育者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即是在培养一个民族的活力,培养出学生能够“独出心裁”的思维能力。美术绘画教育同样应重视并遵循这一教育原则。

美术绘画教育,会对学生的兴趣爱好、思想情感、思维意志等精神世界影响深远。我们在美术绘画教育中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陶冶学生的情操及提升其审美素养。因此,如何在美术绘画教学实践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创造力,是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认真思考的。

当前美术教育中学生创造力培养的现状

目前,我们有美术教育活动中,学生创造力被压制的现象,还是比较严重的。因许多美术教育者都是“专业”出身,受到传统绘画思维方式及作画习惯的影响,常常灌输给学生太多的专业性绘画知识,并强加上一些成人的思维观点,从而导致学生的创造力被抹杀了。

此外,美术教育中教学方法单一,学生的学习活动低效又枯燥,常常以画的“像不像”、是否更好地展现了专业绘画技巧等,作为美术教学活动的评价标准。有些老师因缺乏教学资料,为了使学生画得更“像”更“好”,甚至只教学生如何临摹一幅成功作品。这些美术教学活动,都直接束缚并扼杀了青少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美术绘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教育原则

美术教育一直是青少年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美术教育也一直是培养青少年创造力的重要教育阵地,下面将探讨美育中提升创造力的教育原则。

1.呵护想象力,它是绘画创造力的翅膀

我们要知道一个事实,即我们自婴幼儿时期起,就具备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美术教育工作者最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要呵护教育者的想象力。研究发现,儿童绘画有三个阶段,即涂鸦期、象征期和写实期。一个孩子在四五岁时想象力最发达,五岁后开始慢慢向现实转化。因此,若美术绘画教学活动是处于幼儿园及小学中低年龄阶段,教师在针对学生的想象力问题上,一定要慎之又慎,一定要呵护孩子天马行空绘画的现状。

此外,学生进入小学中高年级,甚至是初中、高中和大学阶段了,想象力就不需要被呵护了吗?答案仍然是需要被呵护的。如果一个学生进入了这一阶段,还具备丰富的想象力,愿意在绘画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务,这将是一笔多么宝贵的绘画创作财富啊。凡一切伟大绘画作品的诞生,不正源于绘者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吗?

2.融入自然与生活,这是绘画创造力的沃土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大社会、大自然才是我们教育的活教材”。他一直强调教师要带学生走出教室,走到大自然中去,走到社会人群中去,获取最直接的经验和感触,让大自然和活生生的生活场景启发学生的想象力。

美术绘画教育活动中观察极为重要,学生通过观察,然后再现物象,再进行添画、装饰、涂色,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创造力、想象力都得以提升。教师将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带入大社会中,让学生获取第一手的经验和感触,内外于心后再创造性的运用于绘画创作中来。

美术教育者要深谙一个原理,即我们大自然中广阔的蓝天、飞翔的雁群等,本身这种动态和变化中就呈现出了巨大的创造力,而各种生活场景中人物的形、神、态,也都是极具创造性的物象信息。教学活动中利用好这些启发原型,鼓励学生通过想象或联想,将这些外界的刺激性信息与大脑潜意识活动相结合,从而就诞生了各种极具创造力的绘画作品了。

美术绘画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创新教学模式

美术教育活动中,要培养学生深厚的学习兴趣,这是绘画创造力的源泉,这一目标主要通过教学形式的创新来实现。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美术教育活动也同样如引,兴趣往往会直接影响到教育的最终效果,下面将重点介绍几种教学创新模式。

1.巧用各种新媒体设备,培养学生兴趣

如今的美术课绘画教学过程中,常常面临一个问题就是各类美术教材的缺乏,尤其是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活动,许多教材几经印刷后,画面不够精美清晰、图片量也不多,很难让学生感觉到艺术之美。因此,教师可充分利用新媒体设备,如找到相关的美术画册、光盘或影片等,通过新媒体呈现给学生。美术欣赏课通过音乐、图像动态的展示,就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了,学生有兴趣听课了,再来引导其创新性思维就更容易了。

此外,新媒体能为学生提供多层面、多角度、形象直观、感性生动的教学材料,这也能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观察力。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不明白、看不清的操作过程,新媒体教学可多次重复播放,学生也不用因屡次向老师请教而有畏惧情绪,能够愉快、自信、明确的理解相关的教学过程,学会如何表现艺术之美。同时,这种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各种奇思妙想也能及时反馈,并能够参与到讨论中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将美术绘画教学活动与文学作品相结合

我国古老的文化活动,多次出现过诗画结合的佳品,“诗中有画”和“画中有诗”曾是文人画家们常用的创作手法。如何将文字作品与美术教学活动相结合,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呢?可采用的教学手法还是很多的,如给同一首诗配上不同的画,或者给同一句诗配上不同的画等。教学活动中都是可选取一些“诗中有画”的诗文作品,请学生按诗的意境大胆地想象,将自己对诗词意境的感受通过绘画表现出来。

此外,教师还可寻找一些“画中有诗”的画作,无论是我们的古人,还是后人或当代画家的作品,只要能够体现“画中有诗”的意境,都可在课堂上请学生欣赏,通过解析画作使学生进一步解放想象力,开启创造性思维,找到创作的灵感。随后,再请学生根据美术欣赏课教学所得,再次进行诗配画的创造活动,看看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是否有提高。

3.将美术绘画教学活动与音乐歌曲相结合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的一种艺术形式,也是最具感染力和普遍性的艺术形态,人在聆听音乐时其想象力是自由驰骋的。美术教育中将音乐融入教学活动,也能极大的开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打开想象力,创作出更具创意的美术作品来。如我在一次教学活动中给学生放《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学生一听到“蓝蓝的天上白云飘……”时,很多人就情不自禁地拿起了画笔动笔开始画了,有的人画出了蓝天白云,有的直接画出了奔跑的马儿,还有的画出了蒙古包……一堂课结束时,我收到很多好作品,充满了创新和灵气。

此外,我们在教学活动中还可美术绘画与工艺制作相结合,与外来文化相结合等。这样一些比较新颖的教学模式,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迸发。

关于美术绘画教学中创新型教学法的思考

美术绘画教学活动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最终还是得益于教师采用一些创新的教学手法,如何研制开发出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呢,对此我有如下一些思考。

1.要促进创新手法的转化运用

美术教育中接触到任何一种新的教学手法时,都要注意结合本班学生的学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转化,再因材放教的运用于实践教学活动中,不要全部照搬别人的教学程序。同时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强大的展示功能,力图将新教学方式形象、真实地施教于学生。

2.巧变教学形式,鼓励学生对比思考

学术教育中要使学生广泛地接触各种艺术形态,这也是培养其创造力有效途径。如传统水墨画、水粉画、版面、水彩画、蜡彩画、服装设计、家装设计等等,只要是波及美术领域的都可引入绘画教学中来。学生看得多,了解得多,画得多了,创造力自然提升得更快。此外,要鼓励学生进行对比性思考,加强与乐器、舞蹈、戏剧等艺术学科的交流,开拓思维。

综上所述,美术绘画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当前美术教育一项根本任务,教师应重视美术绘画带给学生施展创造力的机会,多使用创型教学手法解放学生的想象力。

(作者单位: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乾务中学)

作者简介:何显标(1970-),男,广东阳春人,现为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乾务中学美术教师。

猜你喜欢

创造力想象力教学活动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看见你的想象力
打开新的想象力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嘿,来点想象力——读《跑酷少年》
6月,尽情发挥你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