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谈我的创作《弹指青春》

2015-05-30刘雅惠

现代装饰·理论 2015年7期
关键词:颜料物体背景

青春一闪而过,但总有记忆存留在脑海里,而艺术创作是作者对于生活经历的感知体验后的真实写照,乃是其内心深处的呐喊和对灵魂的捕捉,意出于心而成于形后在于像,技在于勤而成于工。创作基于摹写,始于习而后越古则新之。情由心而发,同感同受更现像之神。

创作不是无中生有,乃是创作者根据自身所处环境、社会背景、文化风俗、阅历知识等对这个世界的观察、体验、感知、评价,并将其转化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

创作不等同于习作,它是一个过程,创作者眼运用形象、空间、线条、明暗、色彩、制作技巧等造型艺术要素,进行构思、构图、塑造形象、安排情节、调控节奏、创造意境、经营与锤炼艺术语言。

选取题材

一幅创作的题材选取是整幅作品的关键。其实生活中到处都是可以画的题材,只是我没有静心观察及思考。越是靠近生活的事物越容易刻画并且也最能表达一些寓意,反映一定的社会现实。所以我便对自己想要创作的题材进行留心感受并记录,带着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再度回到创作当中,我里面仿佛很亮,似乎找到了感觉。

创作构思

在一次平凡的聚会中,我突然萌发一种想法:人的一生何其短暂,在这样的旅途道路中,能遇上几个具有同样信念,彼此扶持搀拉,互相坚固勉励的知己朋友是何等不易。当再次翻起照片时看到几张熟悉的笑脸,彼此间的种种就在眼前一幕幕闪过,可能现在已不再向曾经一样生活在一起,但是心和灵却被连在了一起。

我要把这种“情”永恒地记录下来,我深知所记录的并不是那一瞬间,乃是灵里连接的印记。曾经,我们在一起游玩;曾经,我们彼此督促学习;曾经,我们互相安慰鼓励……于是在这一行人中为了表达过去的种种经历,我用photoshop特效制作了一张图片,以显示这幅作品的中心主题。作品画面分成两部分:其下半部分是六人一排,每个人都有其特点和动作;其上半部分在空中飞翔着书本,气球,娃娃,手套等等,在灰色背景下使得这些物体更加真实清新。

记忆是灰色的,但情意是永恒的,或许有些模糊,或许有些伤感,过去的美好可能已经流逝,但内心深处的那份浓浓的意永在心底不能淹没。人生多有苦境,留住喜乐是何等困难。但有着相同的信念,肯为彼此舍己,共同奔走生命之路的“她们”生命中焕发着一种超乎一切“真”: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人的情感是由心发出的,而想要努力表现出从里面所生发的喜乐也实在不是易事。

创作过程

就像一个人盖房子一样,如果根基不稳固,那么蓝图设计的再好也是枉然。因而,一幅画的素描造型也是相当重要。我利用电脑软件photoshop在画面上根据整个创作的长宽,把图片分割成边长相等的正方形,所以我用很细的线在画布上蘸上炭粉末儿绷出很浅的一条线,目的是免得起过形后,画面擦不干净影响整个画面的效果,因此对于天上的一些物体就不用很严谨的打格起形了。

先画人物还是背景呢?起完形后,又有一个疑惑在我里面生发,忽然想起老师所说的,虽然这是一幅创作,但也不是凭空臆想,闭门造车,故此找到一些适合我的画家技法作品进行借鉴也无妨啊!创新也是建立在临摹的基础上的啊!查考了一些名家的技法材料获知:要想突出画面的立体效果,主要用的是轻质颜料一黑色、褐色和深红色,而重颜料,由于其重量,沉人画底,留下凹坑。当然,也有例外,如白色,由于它的稠密度,能用来突出形象。尽管这些稠密的白色会形成薄层,但它们具有极强的覆盖力而且明亮夺目。这突破了以往我对油画的认识,之前我的思想观念里一直充斥着,油画是必须把颜料堆积的很厚形成一种浮雕的感觉,导致整个画面没有重色,空间感不强,物体也没有质感。作品中也是极少的出现笔触,还使用一些透明材料,这也正是大师鲁本斯的独特技法表现。

在绘画中的明暗关系和色相对比,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的绘画发展过程中都占有极重要的位置。再次回归到鲁本斯的色调画法中,不仅要研究单一的主色调,在画面的色彩和体积更是所最关键的。然而,最明智的方法是一开始不要涂的太厚,在自己的意图明确清晰时,最后才醒目地强调那些决定画效果的部分,便可以有效地用自己的颜料在底色上塑造出立体感,并不是一次就可以的,而且我发现所要用的调色油不可太多,甚至要少用,到后来甚至都没有用到了。

光线在整个画面中也是占绝对位置,因一切色彩都是光线的表现形式。各种颜色的光,都是白色光线的组成部分,其强度必然比白光弱些。但是绘画中的所有颜色相混合得到的却是灰色,是很低的明度。当冷色调和暖色调混合时,则强度减弱,产生灰暗的效果。作品中人体和背景一前一后,以人物的暖色调衣服拉近观者的眼球,背景的冷色调后退,以产生空间感。而画面要达到和谐,人物与人物,人物与物体之间,物体与物体,人物与背景之间都当有关系,不是单一孤立的存在,要将其融入到一个整体中。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天空中飘飞的气球玩具等与下面站立的人物相对比,人物有重点刻画与虚于背景中相映衬,轮廓线有虚有实。

创作体会

每幅作品都是作者心灵情感的流露和寄托。用心完成每一幅作品,都当作是自己第一幅作品,不断重复的是情感的释放,因这是心灵情感的写照,是不同心灵感应的驱使,它存留着历史的真实痕迹,虽无丰碑的厚重,但点滴生命的滋润存显于画布精妙的肌理缝隙之间。

(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

作者简介:刘雅惠(1992-),女,籍贯:河南省新密市,单位:新疆师范大学,研究生, 2014级艺术硕士,研究方向:油画。

猜你喜欢

颜料物体背景
打翻了颜料瓶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在颜料中乘风破浪
深刻理解物体的平衡
我们是怎样看到物体的
晚清外语翻译人才培养的背景
颜料抹在了脸上
为什么同一物体在世界各地重量不一样?
悬浮的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