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八段锦的源与流及其美学分析

2015-05-30黄斐冯支波

北方文学·下旬 2015年7期
关键词:历史渊源发展历程八段锦

黄斐 冯支波

摘 要:作为中国本土的一种健身方法,八段锦与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化有着深厚的联系。本文通过梳理八段锦的源与流,具体了解了坐式八段锦与立式八段锦的发展演变过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其美学表现形式,主要表现在健康美、精神美、生活美、和谐美、韵律美、意蕴美这几个方面。了解八段锦美的表现形式,有利于提高人们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审美观,也有利于在观赏、参与时更好地体验到民族传统运动美的魅力。

关键词:八段锦;历史渊源;发展历程;美学表现

一、八段锦的历史渊源与发展

(一)八段锦的历史渊源

东晋葛洪《神仙传》中首次出现“八段锦”这个名词。葛洪是东晋著名道学家,《神仙传》是他撰写的一部志怪小说集,共十卷,书中主要是讲述92位仙人的故事。其中第五卷的《栗巴》一文中出现了“八段锦”一词,文中是这样说的“士大夫学道者多矣,然所谓八段锦六字气,特导引吐纳而已,不知气血寓于身而不可扰,贵于自然流通,世岂复知此哉?”。这是关于“八段锦”一词的最早记载。

坐式八段锦最早有详细描述的是《修真十书》载“钟离八段锦法”,由文章的具体内容推断坐式八段锦是唐朝钟离权所创。而立式八段锦的动作雏形应与汉代《导引图》有着一定的渊源关系,如果从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墓出土的帛画《导引图》算起,导引术在我国流传已有千年以上的历史。

关于“八段锦”三字的解释各家都有不同的看法,但内容差别不大,可以说大同小异,在这里不作一一列举,仅取其中一种比较全面概括的作为范例。有人说八段锦的“八”字,不是单指段、节和八个动作,而是表示其功法有多种要素,相互制约,相互联系,循环运转。而八段锦的“锦”字,是由“金”“帛”组成,以表示其精美华贵之感。总的来说,八段锦可以看作,精选前人有效功法以达到强身健体为目的的,八段连绵不断、精美珍贵的功法集锦。

(二)八段锦的发展历程

自《神仙传》出现“八段锦”一词之后,随着历史的发展,到了宋元时期,八段锦逐渐流行并最终定型。并最终分为坐式八段锦和立式八段锦。

1.坐式八段锦的发展历程

最早对坐式八段锦功法进行详细描述的是《修真十书》中的一文,《杂著捷径卷之十九》载“钟离八段锦法”,由此推断坐式八段锦是唐朝钟离权所创,但值得商榷。南宋时道教大行其道,十分兴盛,坐式八段锦作为一种修炼功法应运而生,根据朱熹等人的记载和故事,可以推测:坐式八段锦动作雏形可能在北宋时已经出现,在南宋时已经比较流行;经整理,大约在南宋中后期至元朝初期最终定型,而载入《修真十书》。

元末明初冷谦撰写的《修龄要指》中有很多关于养生气功的内容,基本内容有“四时调摄、起居调摄、延年六字总诀、长生一十六字诀、十六段锦、八段锦”等多种功法,该书还记录了“八段锦导引法”,内容十分丰富。

到了明朝,戏曲家高镰的养生专著《遵生八笺》之三《延年却病笺》载有“八段锦导引法图”。《延年却病笺》比《修真十书》进一步阐释了功法要领,这样读者就更容易阅读和理解,所以《延年却病笺》所载的“坐式八段锦”成为了又一个比较流行的版本,这样就更加有利于其深入的推广。随后的一段时间内出现的一些著作,大都是转引《延年却病笺》中坐式八段锦的内容,只是稍加修改或者直接照搬,万变不离其宗。例如王折《三才图会·人事十卷》中的“八段锦修真图”,曹无极《万育仙书》“八段锦坐功”等。

明清时期,对坐式八段锦功法进行了重新编排,提出了十六段锦、十二段锦、八段杂锦等功法,这几种功法从某些角度说只能看做坐式八段锦的变形。这些都是当时的养生家根据人们对功法的实际需求以及自己练功时候的感悟而进行的修改,十分有利于人们的锻炼和修养。八段杂锦歌蹂合了坐式八段锦、立式八段锦、六字诀等功法的一些动作,故名“杂锦歌”,可以算作坐式八段锦功法的另一种变形。

近代以来,坐式八段锦逐渐走向衰微。在随后一段时间的养生著作中,一般是同时载录坐式八段锦与立式八段锦这两套功法,供读者自己去选择。但是,坐式八段锦的衰微是毋庸置疑的,立式八段锦迅速的取得了主导性的地位,成为人们日常修养身心与练功的主要形式,传承了七八百年的坐式八段锦从此只能湮没在卷帙浩繁的古籍中。

2.立式八段锦的发展历程

立式八段锦起源于古老的导引之术,其实从历史的长河中看,古代社会不曾出现过立式八段锦一词,近代才出现真正编订的“八段锦”,古老的中华民族曾经只是把立式八段锦称为“引导诀”或“安乐歌”而已。

关于立式八段锦动作雏形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南朝梁陶弘景的《养性延命录》。这为立式八段锦的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当然,那时候只是简单的记载了相关的内容,但尚无八段锦或引导诀的名称,八段锦也没有从其他导引术中分离出来。

北宋“小劳术”的出现,促进了立式八段锦的发展,根据“小劳术”的相关内容,后人大致将其分为9个动作,其中有5个动作类似立式八段锦的功法。“小劳术”是从蒲虔贯的《保生要录》中的相关内容整理而成的。

南宋曾糙《道枢》一书,是一部广集道教修炼方术精要的类书,其《众妙篇》记载了不少“导养之方”,其中提到了立式八段锦的相关内容,大致包括了“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须单举”、“五劳七伤往后瞧”、“摇头摆尾去心火”、“两手攀足固肾腰”六个动作,且语言表述上与以后的立式八段锦歌诀语言较为接近。所以,我们可以推断立式八段锦的主要动作雏形在南宋趋于定型,并逐渐从其他导引术中独立出来。

元明清时期立式八段锦发展十分缓慢,没有受到太大的欢迎,偶尔的出现也只是躲在某些不起眼的角落里,不为大众所知。只是在某些著作中作为坐式八段锦的变形为人们所了解,如:明王廷相《摄生要义》中的“导引约法十六势”其中融入了立式八段锦的相关动作。

近现代社会的狼烟炮火,让人们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中国人民再也无法静静地享受生活,再也无法安静的坐在那里练功、修身养性。社会环境急剧变化,中华民族内外交困。立式八段锦正好能满足当时人们的需求,一向不引人注意的立式八段锦,立即引人瞩目,风行一时,很快在社会上流传开来,如熊熊大火之势,不可阻挡。

新中国成立后,1957年,唐豪、马风阁编撰的《八段锦》的出版,给人们学习立式八段锦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基础。同时由于党和政府对民族体育项的重视,立式八段锦在广大人民群众中间得到了很好的普及和推广,立式八段锦在人们身心健康发展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八段锦的美学分析

“美”是一种从形式上、情感上被升华为一种价值观念的社会化的最高理念。我们可以甚至可以说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可以通过某种形式而具有美学价值。美绝对不是大自然创造万事万物的最初目的,但是美蕴藏于万物之中却是千真万确的。古老的健身气功八段锦就其本身而言就蕴含着丰富的美学内核。

(一)健康美

八段锦是中国传统养生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养生学体现的是人们追求健康的心理,用美学的理论来看,可以说是健康美的表现。《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学》指出,“传统养生是在传统养生学理论指导下,进行的预防疾病、养护生命、延年益寿的实践活动。中国传统养生学以传统哲学为理论指导,综合运用中医的理论与方法,采用行气、导引、服食、药饵、房中等具体手段,通过提高身心健康水平、发展身体自我调节能力、提高生命和生存质量等途径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①八段锦本身就包含着人们对健康的追求,希望能提前预防疾病的发生,使自己延年益寿。八段锦从理论上说并不是针对身体某一疾病、某一部位进行的专门的治疗,不同于医学上的专业治疗方法,它的健身作用是全身性、整体性、预防性的。主要是通过促进身体血脉流通,关节疏利等方法,让身体增加对疾病的抵抗力。

(二)精神美

人与其它动物的根本区别从本质上讲就是在于人拥有主观能动性,从而使人的生活内容更加丰富。所以被人类称作精神美的这种事物也被称作“意志品质美”,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特点。

1.意志美

常言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讲的就是一种练功的意志美。八段锦的练习是一个漫长且持续的过程,不是一个“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过程。要想真正的练好八段锦必须具有顽强的意志力。

八段锦的练习需要全身心的配合,除了手跟脚的配合以外还有眼神的配合,呼吸的配合甚至是五脏六腑的运行,也就是体内“气”的运转。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领悟到八段锦的内核,真正达到养生的目的。所有的这些都需要超强的意志力和顽强的精神支撑,否则就会半途而废。

2.修养美

通过八段锦的练习可以提高人的内心修养,八段锦中包含了我国古代许多伟大的哲学思想,例如阴阳五行哲学、天人合一思想、精、气、神等,能很好的提高人的内心修养。

八段锦的修身养性是指练习者在练习的过程中,自觉地调节自己的呼吸、身体与自己的内心,这就是所谓的“三调”。通过“三调”可使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清净、放松,从而能达到古人所说的生命的自我调控。生命的自我调控可以使人摆脱外界的刺激与诱惑,从而更好的使生命返璞归真,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这种境界的到达主要是依靠“三调”中的调心来完成的,调心处于其中的核心地位,支配着调息、调身来共同摆脱外界的各种刺激与诱惑,最终能达到“意”其“气”相合的境界,也就是修养的高境界,这也就体现着八段锦的修养美的内涵。

3.道德品质美

通过八段锦的练习可以使人的心态与人格得到很好的提升,展现很好的道德品质之美。

八段锦从现代社会的角度讲是一种有氧运动,只是它更加强调气息与内心的调节,从整体上讲能更加好的获得一种平静与放松。这种精神可以使人遇事不急、心理虚静、不偏执,这样就会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韵律美

这里讲的韵律美主要是指人体动作协调的韵律美和八段锦背后的音乐给人带来的韵律美八段锦讲求动静的结合,虽然功法要求入静,但是也非完全的静止不动,外不动的过程中讲求叩齿、咽津、运气等是内动。练功的整个过程还讲究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学习者必须做到眼随手动,目随势往,动有韵,静有势,动以练形,静以练神,动静结合,形神兼备,刚中带柔,柔中见刚,这才是韵律美的境界。

法国作家巴尔扎克曾充满激情地说:“音乐是一切艺术中最伟大的一个,它是深入心灵的艺术。只有音乐有力量使我们回返我们的本真。”音乐有一种伟大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冲破我们的耳膜,直入我们的心灵。八段锦的练习讲求音乐的配合,八段锦的配合音乐都掺有古典音乐的成份,古典音乐的韵律特点是优美,舒缓,安静。它能给练习者带来韵律美的感受,让练习者忘却烦恼,排除杂念,心清神悦,呼吸舒缓,全身放松,在这里感觉像是瑜伽给人带来的感受,虽然不可能完全一样,但是可以帮助我们去理解这种美的奥妙。

(四)意蕴美

意蕴美是中国传统艺术追求美的重要特色。它通常指神韵、气韵、意境等。八段锦强调“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静结合”。练习八段锦时眼睛要贯注,气息要平稳,内在情绪和意念要有所支撑。这就要求练习者虽然外表安逸,但是内心却充满斗志、激情昂扬,这就需要我们练就一种“气”,也就是生命的气息。气是宇宙中鼓动万物运转的东西,“气”和“神”都含有生命的象征。

“韵”是一种节奏的和谐和音乐感。八段锦讲求动作的连贯、快缓动静适宜、起伏转折和缓。“形断意连,势断气连”,气脉不断,生生不息,八段锦功法不是杂乱无序的,而是表现了一种动态的韵律。可以说是把心、神、意、气与动作的起承转合融合为一体,达到“气韵生动”的境界,这就是八段锦所体现的意蕴美。

(五)和谐美

八段锦的练习可以使人感受到自身的和谐,“三调”要求身体放松、呼吸自然、心情平静等,由此而带来喜悦、舒畅、松弛的感觉。这种感觉是八段锦的练习者始终如一地处在舒适的状态下,因而也无需消耗过多的精力。八段锦的每一个动作都讲求对称、节奏、调和,它们互相陪衬,相得益彰,和谐地融合为整体,这些都是八段锦和谐美的重要表现。

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说“美是和谐与比例”,冰心老人也曾说“和谐应该是美的真谙”。所以八段锦可以说是一门关于“和谐”的学问。中国古典哲学追求的最高境界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讲求天人合一,八段锦的和谐恰巧是指练习者通过“气”的修炼,与一切相关的存在形式之间达到深度的和谐,并通过某种完善的对比关系使身体各部分协调起来,从而创造出美来,这就是八段锦内在的和谐之美。

三、结语

八段锦是现代养生锻炼的一种很好的方式,通过对八段锦的渊源梳理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并且学习八段锦,这也是全民健身、全民参与的一种很好的方式。八段锦的美学内涵十分丰富,我们可以从审美的视角去解读八段锦,这样也会有利于八段锦的继承和发展,八段锦的精神美可以更好的提高人们的修养,和谐美可以更好的促进社会和谐,这也是响应国家和谐社会建设的方针。

注释:

①邱不相.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

参考文献:

[1]高厚增.锻炼八段锦须意气形并重[J].气功杂志,2000.

[2]包来发.八段锦简史[J].中医文献杂志,2001.

[3]胡晓飞,李金龙.强身健体八段锦[M].北京:现代出版社,2003.

[4]周伟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概论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健身气功·八段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6]张英根,李承道.健身气功运动导论[J].武术科学,2005.

[7]田标,唐永干.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新解”[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7.

[8]邱不相.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

[9]胡小明.体育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10]黑格尔.美学[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历史渊源发展历程八段锦
中医导引法——八段锦(五)两手攀足固肾腰
中医导引法——八段锦(四) 摇头摆尾去心火
中医导引法——八段锦(二) 左右开弓似射雕
中医导引法——八段锦(一) 两手托天理三焦
凤阳凤画艺术特色研究
中国三弦与日本三味线的历史渊源探究
浅谈东海吕剧
国内奢侈品电子商务发展历程研究
新媒体时代表情包发展的传播学解析
我国水土保持监测的发展历程与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