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独立教师的语文之旅
2015-05-30郭初阳
《致女儿的信》:一次并不成功的性教育
人教社六册初中语文书,涉及爱情的共有六篇课文。其中纪伯伦《浪之歌》和《雨之歌》侧重于自然景物的拟人化表达;《望江南》《关雎》和《蒹葭》是诗化的古典爱情;《简·爱》的节选并非课文而只是作为附录存在,花园倾诉的片段展示的是成年男女的情感世界。
散文诗、诗歌、小说固然可以谈论爱情,然而文学的境界总是高于现实地面,十三四岁的少年男女尚未长成,难以够着。若以这些文本作为孩子们情感生活的指导,显然不够贴切。这样看来,苏霍姆林斯基以父亲的口吻,非虚构的书信的形式,写成的《致女儿的信》,适合作为孩子们成长的参考,在这个意义上比其余五篇更值得重视。
一、积极的态度
什么是爱情?或迟或早,谁都会遇到这个问题。每个人触碰爱情的时间不尽相同,然而也许只有在成年的省思与回望时,才能透彻地理解爱情——爱情是一门艺术,是一项积极的活动,既使人克服个体的孤寂和与世隔绝感,又能保持自身本来的完整性。
根据不同的爱的对象,爱情可以分为五种:博爱、母爱、性爱、自爱、神爱。通常意义上的爱情其实就是性爱,若要谈论爱情就无法回避性的问题,弗罗姆说:“爱情毫无疑问会引起性结合的要求,在有爱情的情况下,这种生理关系就不会带有占有或被占有的野心和欲望,而是充满了温柔……性爱是具有独占性,但同时也是通过爱一个人,进而爱全人类,爱一切生命。”
苏霍姆林斯基显然深知这一点,他在《关于爱的思考》里写道:“应当推心置腹地、开诚布公地,最主要的应当随机应变地跟小伙子和大姑娘们谈论爱情。像思想、理智、意识支配感情这一类的教导,要像一条红线贯穿整个谈话过程。在关于爱情的谈话中,不要太重感情,而应让聪明才智和理性来支配。自觉理智地对待性欲,是关于爱情的谈话的最本质的方面,教育者必须用这些话语来触及人的心灵中最隐秘的东西。”正是这种大胆谈论性爱的态度,让他致女儿的六封书信广为流传。
在第一封信里,苏霍姆林斯基借祖母之口,讲述了上帝与一对爱侣的故事,这对相爱的男女一起携手走过50多年,不管境遇如何变化,总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相互传情”。什么是爱情?仔细考究文本,可以发现苏霍姆林斯基借这个故事提供的三个答案:
(一)爱情是“人类种族的生命力永不衰败的纽带”;
(二)爱情是忠诚(共同生活时)和心灵的追念(失偶之后);
(三)爱情是美的。“这种美胜过天空和太阳、大地和麦田——胜过上帝所创造的一切。”
他从社会学、伦理学、美学三个不同的角度,尽其所能地回答了女儿的提问。
二、谈论的目的
遗憾的是,九年级上册语文书选用的《致女儿的信》,只是致女儿六封信里的第一封,这封信里除了那个童话故事之外,几乎别无所有;关于爱情谈话的本质部分,还没来得及展开。倘若读者有机会把六封信通读,那么翻阅第二封信时,就能读到一个中等技校的17岁女孩怀孕的例子了。苏霍姆林斯基用了很长的篇幅来讲述这不幸女孩的经历,展示她中途停止的学业、遭到破坏的生活。该例子的残酷与之前童话的美好形成极大的反差,这个例子之后,父亲不再王顾左右而言他了,直接向女儿摊牌:“亲爱的女儿,你一定看出,我并不是无缘无故想起祖母的含有哲理的童话故事,也并不是随意和你谈起什么是爱情的话题。我想防止你重蹈许多女孩子的覆辙。她们为此不得不付出十分重大的代价:牺牲幸福、欢乐、健康,有时甚至牺牲生命。”
两句“并不是”清楚地告诉读者,苏霍姆林斯基深远的忧心,以及发起“什么是爱情”这个话题真正的用意。正如他所说“自觉理智地对待性欲,是关于爱情的谈话的最本质的方面”,一口气写给女儿的六封信,最本质的目的只有一个——防止她在理智的婚姻到来之前意外地怀孕。因为“无知的不仅仅是那些竭力想满足性欲,但道德上从不准备做一个真正男子汉的男青年,无知的也有女孩子”。
三、女儿为什么发问
苏霍姆林斯基的女儿当时14岁,正值青春期。青春期的孩子最想了解什么?根据台湾学者游乾桂的统计,青春期的孩子最想了解的七个问题,分别是:月经、梦遗、手淫、性交与怀孕、避孕、性病、同性恋。
青春期的过程,就是不断向世界发问的过程。初进青春期的阶段,以性为驱力的迅速发展中,随之而来的问题大多关于身体与外表,无论女孩男孩,都很关注自身的变化,也很在意与同龄人的比较。事实上,无论是乳房的大小、月经何时来、卫生棉的使用,还是阴茎上的斑点、左右睾丸的对称、精液的颜色等具体问题,其实都围绕着“我是谁”这一核心问题;而到了青春期的后期,问题的核心就渐渐转移,重点落在了“我应该如何过我的生活”这一点上。
青春期的提问,值得父母认真对待。因为有些问题看似关乎特定的事实,其实暗藏着性启蒙时的深层焦虑;有些问题看似随意,其实含有严肃的弦外之音。
什么是爱情?14岁的女孩问父亲,父亲说:“你的问题使我的心情非常激动。”然后开始讲述一个有教育意义的故事。然而女孩为什么会提这个问题?其实有很多种可能——也许她想在父亲面前展示自己的成熟,也许她的身边已经有朋友开始恋爱,也许她曾被爱情一霎飞触的裙缘扫拂,也许她已经历了一次小小的爱情而想作一总结,也许她只是出于对父母婚姻的关心……无论如何,在父亲的回答中,她期待获得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尽管那是来自上一辈的老式武装。
父亲竭尽全力地给予了回答,针对这个问题,写了整整六封信。那么,他的回答是否恰当呢?
四、父亲的回答
不难从苏霍姆林斯基的滔滔不绝中归纳出他的爱情观:
(一)爱情意味着对下一代负责(生殖);
(二)爱情双方要持之以恒、专一不贰(忠诚);
(三)爱情是从性欲中升华的高尚情感(美)。
这三点其实都包含在第一封信的故事里,后面的书信中用了不少材料具体地加以证明。因为这是给女儿的信,所以在这三点之外,还特别附加了强有力的第四点——“妇女是爱情的主宰”。这种说法显然否定了爱情中双方的平等,也不能涵盖男同性恋者的爱情领域,最多只能将其视作父亲对女儿私下的、善意的性别鼓励吧。
除此之外,在他的信里还有两个隐藏着的观点。
(一)性欲灾祸论
在论证性与爱的关系时,苏霍姆林斯基用了一个有点古怪的比喻,把性欲比作一块大理石,把爱情比作从中雕刻而出的一朵玫瑰花。他认为,不了解爱情这种伟大劳动意义的人,就是披着兽皮的原始人,“不幸的恰恰是许多年轻人不能超越那种原始的、缺乏创造性的劳动:挖出一块大理石,只能玩赏它而已。他能把这块大理石拖进洞穴,观赏它,却看不透这块石头的隐秘深处蕴藏着美。产生性欲并力求得到满足,即认为这是爱情。”
在这个比喻中,既肯定了大理石的价值(他称之为“一块名贵的石头”),也肯定了性是爱的基础、爱是在性中开出的花朵。然而在接下来的信里,他随即就否定了性本身的价值,直接宣判肉欲即罪恶:“我们不怕直言不讳,直截了当地说吧,失却理智和坚毅精神的单纯的肉欲是一桩极大的罪恶。而且它正偷偷地向你窥视。”
不仅如此,作为教育家的苏霍姆林斯基还可以变成预言家,他清晰地看见一幅可怕的图景,年轻人耽于性欲,后果很严重:“如果性欲加上轻浮,加上贪图一时的快慰和欢乐——这就预示着他将遭到致命的危险。花儿第一眼看来是美丽而迷人的,但它却可能藏有毒素。”
第三封信里作为美好爱情象征的花朵,到了第四封信就成了一种鲜艳的邪恶。14岁的女孩读到这里,恐怕会花容失色,再不敢谈论什么是爱情了吧。
(二)男性危险观
同时,苏霍姆林斯基信里所描述的男性,往往满脑子就想着性,只想着把女孩子弄到手;而且善于扮演,内心却冷酷无情:“男青年一味要求女孩子迎合他的意愿,还装出一副不是有意作恶,而是真爱女孩子的样子。”
除了第一封信童话故事里的那个缺乏描写、面目模糊的男人,在后面的信里被具体提及的男子,都是负面的形象。
第二封信的小伙子,喜欢喝酒、举止粗鲁,欺骗女孩子说:“别那么小心眼……”等到怀孕了的女孩子去找他,他把责任推得干干净净,头也不回地离开了。第六封信里的汽车司机,显然是撇下了可怜的母子,过着自己的逍遥生活,7岁儿子柯里亚上门去找他,他却视而不见,车子从可怜的儿子身旁驶过,甚至都没有慢下来一点点……
就这样,苏霍姆林斯基为自己的女儿筑起了两道防线,用第一道防线来控制自我,用第二道防线来远离男子。人教社的初中《思想品德》教材,采用的也是同样的防御政策,在八年级上册《男生女生》一节里,爱情被归为四大类:误解型、寻求替代满足型、寻求地位型、冲动或报复型——没有一类是正常的、自然的。《把握青春 把握情感》的标题下,有一段僵硬的、不合逻辑的教诲:“男女同学之间的情感,需要慎重对待、理智处理。世间万物各有时节,过早地成熟,会过早地凋谢。我们既然在春天,就不要去做秋天的事。”——爱情是秋天的事吗?
五、现代社会的性观念
传统的爱情观里,性的目的就是为了生殖,与生殖无关的性活动即为罪恶,需要限制,这便是苏霍姆林斯基“性欲灾祸论”的立论基础。所以在他的童话故事里,那对男女一定是子孙满堂的,“几个儿子在耕地,女儿在收麦子,孙子们在草地上嬉戏……”
而现代社会的普遍看法是,性固然有生殖的功能,但还有与生殖完全无关的其他功能:性愉悦本身的价值、自尊和自我身份认同、接纳或拒绝的交流功能。现代社会肯定人类繁殖的必要,也充分肯定了性在生殖之外的多重价值。
传统的爱情观还主张,性活动必须扎根于深厚的个人情感,这样可以为女孩在异性恋关系中免受剥削、伤害而提供保护。没有深厚感情的男子,往往是危险的。在传统的爱情学家眼里,女孩子都是小红帽,凡是她所遭遇的,都是毛茸茸的色狼。这个观念先入为主地认为,男性的性与女性的性相比,前者更为粗暴,更不负责任,正如苏霍姆林斯基“男性危险观”里所描述的那样。然而,这样的描述并不符合实情,在现代社会里,“男性的性”与“女性的性”同样需要保护,尤其对于青春期少年而言。
这种观念的另一种危险在于把“神就是爱”本末倒置,在课文里的表达就成了“爱情,它高于上帝”——每一种人类之爱到达巅峰时,常常会自我加冕神圣的权威,爱国主义如此、民族主义如此、爱情也是如此。一定得警惕这种貌似上帝的声音,当记得C·S·路易斯的告诫:“爱情一旦受到毫无保留的尊崇和无条件的遵从,就会变成魔鬼。”
好的教育并不无限拔高爱情,只是尊重、温柔地对待青春期,了解“青春期前后对爱情的追寻,兴趣常常不在性交”。成长生活中的每个经验都很重要,不可以贬辱与恐吓的方式,仅仅为了防止青春期的性行为,就破坏了他们对世界谨慎而合理的发问、探寻与梦想,残忍地击碎了他们光彩隐现的美好而敏感的心。
不妨回忆一下茨威格笔下那个同样年龄的女孩,她的心紧张得像根琴弦,心上人一出现,它就颤个不停,“你的什么事情我都知道,我知道你的每一个生活习惯,认得你的每一根领带、每一套衣服……我从13岁到16岁,每一小时都是在你身上度过的。啊,我干了多少傻事啊!我亲吻你的手摸过的门把,我偷了一个你进门之前扔掉的雪茄烟头,这个烟头我视若圣物,因为你的嘴唇接触过它。晚上我上百次地借故跑下楼去,到胡同里去看看你哪间屋里还亮着灯光,用这样的办法来感觉你那看不见的存在,在想象中亲近你……”
这个典型的例子,很好地说明了青春期的世界总是小题大做,在成年人毫不留意的现实中闪烁着只有自己知道的爱情的微光,对男孩和女孩来说,在乎的是感觉:轻柔的触摸、迅速的一瞥、偷闲的时刻、秘密的梦想、诗歌创作、给杂志上半真半假的讨论回信、欣赏地下乡愁蓝调……这些微小的事件,都可以用来营建空中楼阁,构建属于他们自己的亲密关系。
六、怀着爱的技术指导
尽管14岁在不少国家就被视作成年,当然许多家长还是希望孩子第一次性行为最好不要发生在婚前。这般美好的愿望,通过恐吓手段是很难达成的,与其在观念上层层设防,不若给予怀着爱的技术指导。
下面这位父亲,以存钱的三个秘诀自然地过渡到“为所爱的人保留住性”的三个秘诀,在自然展开的对话中,很好地教会了儿子柯瑞,如何做到不太早发生性关系:
父亲:“这儿也有三个秘诀。第一,一个男孩或女孩和其他人在一起时,会有发生性关系的危险吗?”
柯瑞:“不会。”
父亲:“所以怎样才是不会太早发生性关系的良方?”
柯瑞:“不要单独相处在一起。”
父亲:“完全正确,柯瑞。这是第一个秘诀。在十五六岁之前,我们认为最好不要单独和一个女孩约会。后面我们会再提到这一点,你同意这是保留住‘性的第一个秘诀吗?”
柯瑞:“同意。”
父亲:“当一个男孩和女孩太早有性关系,他们第一步会做什么?”
柯瑞:“他们会把衣服脱下来,触碰彼此的私处。”
父亲:“对的。所以这第二个秘诀很简单。一旦你开始约会,保持衣衫整齐和保护‘禁止手碰触的区域,是你务必坚持的。这‘禁止手碰触的区域会是哪些部位?”
柯瑞:“女孩的胸部、臀部和阴道。”
父亲:“假如你更大些,正和一个女孩约会,而且你也很喜欢她,你可能只亲吻、拥抱她,而不碰触到那些部位吗?”
柯瑞:“可以。”
父亲:“我相信你能。所以这是保留住‘性的第二个秘诀。不让你的手去碰触那些部位,而且衣衫整齐。这第三个秘诀也非常简单。人们开始性交之前通常还会做些什么事?”
柯瑞:“他们会躺到床上或沙发等东西上面去。”
父亲:“对。他们会采取水平的姿势而不是垂直的姿势。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
柯瑞:“垂直是指从上到下,像坐着或站着。水平是指从一边到另一边,像是躺着。”
父亲:“对。所以假如你要保留住性,怎样才是比较好的做法?”
柯瑞:“和一个女孩在一起,不要躺下来。如果你要亲吻她,也要保持坐着或站着的姿势。保持垂直,而不是水平。”
父亲:“对的,柯瑞。就是这三个秘诀。我保证只要你不太早约会、保持你的手不去碰触那些禁止触碰的部位、保持垂直的姿势,那么当你和一个女孩在一起时,你就能保留住‘性,而且会让性越来越特别,不会越来越乏味。你觉得有道理吗?”
柯瑞:“是的。”
可见,除了对忠诚一味的强调,没有任何具体操作方案的性指导,显然是空洞的;同样是对女儿的指导,另一位父亲与女儿蕾妮尝试着操练,专门应对男孩提出性要求时的甜言蜜语,整整10套方案的练习,就翔实而有用。在一个具体情境的设想中,尝试角色扮演来应对可能遇见的问题,这是真正有效的帮助。
成人们不得不遗憾地承认,即便给予充分及时的教育,在14岁之前就发生性行为的女孩,也还是会有的。这里有一个例子:“凯伦在13岁时爱上一位大她6岁、拥有多位女友的男孩。她读过性爱书籍和色情刊物,她也会自慰。很自然的,她开始跟男友做爱。她因此得到性病,还堕过一次胎。但是凯伦从不后悔或懊恼。”这则真实的案例被收录在1996年瑞典教育部委托编写的中小学性教育手册中。青少年咨询中心的助产士说凯伦太小,凯伦说:“因为爱的力量很强,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因此,大人所能做的,就是跟她谈谈“爱的品质,以及相互尊重的美好的爱情生活”。至于凯伦所经历的性病和怀孕,恰恰是瑞典性教育最注重防范的事项。编著者在案例之后这样评论道:“或许我们必须坦承,人生的历练有时是要用痛苦的方式获得的。”
总之,生活的境遇具体而复杂,孩子的感受丰富而细腻,以“全是为了你好”的过来人口吻的教导,太过刚性而不容争辩,其实收效甚微。作为教师,应知道每个人都拥有选择个人生活方式的权利。1977年以来,瑞典国家教育委员会的《人际关系指导》采取的立场是:学校应对婚前性行为的问题保持价值中立,学校同时支持禁欲的和已有性经验的学生。
七、十四岁,温暖的雪崩
写到这里,回想起最初的信里祖母讲述的故事,越来越多的疑问涌上心头:如果这对爱侣没有后嗣,他们的爱情是否甜美?如果爱侣中的一个不幸早逝,剩下的一个满怀心灵的追念,是否可以去寻找新的爱情?爱情真的崇高到胜过上帝所创造的一切,甚至高于上帝?爱情真的单调到只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相互传情?
《十四岁》,诗人沈花末写道:
寒冷的月色
烧亮你的眼神
雪意深深的涌动过来
你十四岁的柔情是一次
温暖的雪崩
爱情的活水流淌在每一个14岁女孩的心里,正是柔弱如花、一往情深的年纪。这时候需要特别的眷顾,需要怀着爱的恰当文本,需要彼此尊重的对话,来一起促膝谈论:什么是爱情?
语文背后的思想迷局
一、《出师表》与语文
记者:近期,西安市委党校历史学教授胡觉照的写给教育部教材司的一封建议信中说,应将诸葛亮的《出师表》撤出中学语文课本,此事引起媒体很大关注热情。你觉得《出师表》存废之争,为什么会引起大家这么大的兴趣?是大家对于炒作的跟风还是触到了某根弦?
郭:细想这个问题,特别有意味,胡觉照教授的专业是历史,而非文学,一个历史老师,质疑语文教材,充分显示了人文学科的密切相关性。
历史教授胡觉照认为诸葛亮对战争之恶缺乏认识,对敌我方力量缺乏了解,只为报刘备之恩于刘禅,不顾西蜀94万民众的利益,贸然发动战争北伐中原,这些都说明了诸葛亮的愚忠,以及缺乏自知之明。
文学学者的思路不同,章培恒、骆玉明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中,认为《出师表》是脍炙人口的名篇:“此表虽无意为文,而感情自然真淳,既有谆谆叮嘱、反复教导的意味,又不失忠诚恳切的态度,成为一个杰出政治家的内心表白,在奏疏文中颇为难得。”
以上对比,说明历史学者因职业训练而得出的结论,与关注辞章文句的文学学者不同。之所以引起大众与媒体的兴趣,我想是因为大家对这个文本都熟悉,都乐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还有就是,2007年的中国,的确是反省《出师表》“忠臣意识”与“诸葛亮人格”的时候了。忠而被逐是为“屈原人格”,忠而重用是为“诸葛亮人格”——杜甫推崇他,“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蜀相》);陆游也推崇他,“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感秋》)。在传统的专制社会里,对“诸葛亮人格”的歌咏赞叹是不会断绝的。
《出师表》的废留,会引起整个社会的关注,一方面说明我们的教材资源太局限,通过教育部审查批准使用的中学语文教材,总共只有五套,一个省份或一个城市,只能五选一;而作为个体的老师,则根本没有选择的权利,教材依旧是指定的。另一方面,说明社会整体观念的进步。“身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诸葛亮”,其实人们现在的议论已跟诸葛亮本人无关,只跟我们的观念有关。
我起初对胡觉照教授心怀敬意,年事已高,尚能高歌猛进,很不容易。不过读了他的《关于用〈止战疏〉代替〈出师表〉的建议信》,发现他的要求,只不过是用一个奏章(《止战疏》)取代另一个奏章(《出师表》)。这样看来,胡觉照教授的意义,就只在于引发争论与思考这一点上了。
记者:你如何看待《出师表》这篇文章?如何看待“愚忠”和它的时代性的?
郭:《出师表》并不艰深,全文共九节,一到五节是诸葛亮对刘禅的具体要求:开张圣听;赏罚分明(宫府一体);举荐文臣;举荐武将;亲贤远佞。第六节插入一段“自叙生平”,以自身经历,强调刘备对自己的知遇之恩,流露感激之情,表明忠诚之心;同时以三顾茅庐的故事,突出刘备的知人之明,要刘禅深追先帝遗诏,以父亲为榜样。后三节进一步阐明分工:诸葛亮自己要“奖率三军,北定中原”,郭攸之等贤臣要有“兴德之言”,刘禅则要“察纳雅言”。而全文总纲,无非就是“亲贤远佞”四个字而已。
我在讲这篇课文的时候,主要与学生一起探讨了两个问题:一、诸葛亮有哪几颗心,从文中哪些语句可以得见?二、全文中“宜”字共出现了几次,与全文叙述语气形成了怎样奇异的反差?
讨论后发现,诸葛亮有忠心(夙夜忧叹),决心(兴复汉室),还有爱心,信心,痴心,伤心,痛心,责任心,苦口婆心……
“宜”字共出现了六次,口吻是“你应当……”面对刘禅,诸葛亮的身份是双重的,既是长辈,又是臣下;自然他的态度也是复杂的,既有劝导与爱惜,又有出于等级的尊敬。
《出师表》的动人之处,大约就在临危受命的决绝,知恩图报的姿态,对蜀汉正统的忠诚,以及劝导、爱惜与尊敬纠结的复杂情感这四点吧。
不过,大部分初三的孩子,也许不会深入思考这些问题,因为人教社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的三条教学建议,只有一个目的,让孩子们熟读成诵:
一、教学这篇课文,应当把讲解背景和疏通文意结合起来,然后通过反复诵读使学生领会内容大意,不必逐字逐句地翻译原作。
二、本文结构层次有多种划分方法,教学时不必过于纠缠其中,而应以理清文章思路为最终目的。理清思路后,更易于背诵。
三、“表”这种文体的抒情色彩很浓,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着重体会。
学习这篇文章的孩子,不太会考虑到“愚忠”和时代性的问题,只想着记忆字词,背诵时过关,检测时不默错,就可以了。然而“忠臣意识”与“诸葛亮人格”,确实随着多次缺乏反思的诵读,渐渐浸染到孩子们的意识中去了!
《出师表》与《止战疏》,在文学史上判若云泥,从思想史来看也不过是百步与五十步的差别。胡觉照教授的意见,语文老师们听了,一笑而过,也就罢了。不过有一点是不可忽略的,那就是在教学参考书中,应当有细致的文本分析,以及对“忠臣意识”与“诸葛亮人格”的适当批评——在一个现代的人人平等的社会里,不需要拥有无限权力的帝王,也不需要清官包青天、海瑞,忠臣屈原、诸葛亮,自然也不必太为这种陈旧的情感所感动。
二、用脑袋思考,用心感受
记者:大家在讨论中提到,语文的思想性还是文学性哪个更重要。我看到你的课堂实录的书里提到,你的语文课目标是“让学生成为独立精神与自由思想的公民”,似乎你更偏重于思想性?
郭:用脑袋思考,用心感受。对于一个人而言,脑袋重要,还是心重要?两者都不可少,无法比较。不过,饱含思想的文学,才是真正的文学;正如怀有爱的理性,才是真正的理性。
学习就是认识与发现,每一门学科都提供了一副重新打量世界的眼镜。语文课堂尤其应当让阅读、讨论和写作,成为改进我们世界所需要的知识的来源。语文课堂以语言为媒介,让孩子们获得对学习对象(一个词语比如“月”,一个概念比如“自由”,一个地点比如“赤壁”,一首诗比如《沉重的时刻》,一部小说比如《1984》,一种情感态度比如“爱”,一种生活方式比如“民主”……)的更为准确的理解,发现它与其他对象之间的联系,从而更新他的认识,进一步指导、改进他的生活。这样,课堂也就不再是义务与负担,而会成为快乐的来源。
记者:语文的实质是什么?我和同事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倾向于思想,但我的同事更认为是“教化”。他还举到了许多学校的校训。
郭:借用米尔斯(Mills.C.W)《社会学想象》中的观点:仅仅环顾四周,我们不能看到世界是什么样的。我们观察世界的每一事物都依赖于我们观察世界所通过的透镜。如果选用了新的透镜,我们就会看到先前看不到的东西,乃至社会生活的无形结构与隐蔽信号。语文无所谓什么“实质”,硬要解说,我以为语文就是这样一副透镜,通过它——打量这世界,认识你自己。
语文还意味着交流。只有通过交流,人的生活才具有意义;只有通过学生思考的真实性,才能证实语文的真实性,语文就是促使人感受与思考,教师不能代替,也不能把自己的感受与思考强加给学生。真正的思考,就是孩子本人对现实的思考,这必须伴随着个体经验,结合现实,通过交流才能产生。
三、观点的透明罗列与自由选择
记者:如何去培养即便一个中学生的辨别力?
郭:这里的辨别力,大意是指文学趣味,审美能力,乃至思想观念上的判断力吧。观千剑而后识器,判断力的培养,建立在广泛审阅的基础上。一定要打开视野,营造尽可能开放的课堂,将尽可能多的资料纳入课堂。文本是开放的,文学、电影、音乐、动画以及生活中正在发生的事件……形式上也是开放的,传授、讲座、观摩、阅读、商议、辩论、话剧、社会调查实践……
此外,就求知的欲望与能力而言,中学生与成人没有太大的差别,中学生并不是一个特殊的求知人群,在中学课堂,可以就他们感兴趣的任何话题,以任何他们觉得恰当的方式,进行探讨。即使是最微妙的概念也可以很早就介绍给青少年,不一定非要让他们完全理解这些概念的所有细节,只为激发兴趣。在这过程中,教师不要轻率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尤其要克制自己,不要将陈旧而不自知的观点,灌输给了孩子,应该让他们在各种观点的透明罗列中,自由选择属于他们自己的观点。
记者:即便是传统的教材也可以做到辨别力的培养吗?我的中学语文教育,得到的永远是“标准答案”和段落大意、生词学习这样的程式。感觉很弱智。你觉得呢?你认为之前的语文教育如何?
郭:从四书五经开不出现代哲学,从《九章算术》也培养不了现代数学家。用传统教材来培养现代公民,正如在戈壁植树,企望树木存活开花结果。然而戈壁只能培养骆驼草。
现在的语文教育,略有改良,然而沙漠化依然严重,树木有赖于肥沃的土壤,树人有赖于良好的教材。要防止沙化,改良土壤;要改变我们的教材,就应当改变教育部垄断教材的现状,成立专门的专家委员会,经过审核的教材,就可以被学校与教师选择使用。语文一门学科,就应当有几百种可以选择的教材,或者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课程,自由搭配组合成属于自己的教材。
四、语文教师的坚守和恐慌
记者:大家这些年一直在谈语文课改革,你作为一线教师,有什么感触?到底哪里才是最应该改的?
郭:语文课程的改革与社会改革密切相关。现在进行语文课程的改革,是艰难的。正因为教育指向未来,是为一个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新人,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语文课程的改革,为中国的社会进程,作出应有的贡献,这也是中小学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记者:语文教师,在我们的印象里似乎总有点刻板、滥情的低级感觉,你以前是否对这个职业有这样的焦虑?现在呢,你觉得它是不是一个伟大的职业?
郭:语文教师是一个普通的职业,和其他职业略有不同的,也许就是多了一些教师内心的恐惧。正如帕克·帕尔默《教学勇气》中所言:“在没有防卫的情况下和亲密朋友在一起,教书的我们会承认许多的恐惧:我们的工作不受赏识,没有足够的报酬,在一个不错的早上突然发现我们选择了错误的职业,把我们的生命都耗费在琐事上,到最后感觉自己像骗子。但是我们还有另外一种自己极少识别的恐惧:我们对来自年轻人的评判的恐惧。”
教师要打开自己,保持心灵的开放,用自己真实的生活与真切的思考,与孩子们建立联系,在完整而不分裂的自我中,编织一张有凝聚力量的网。在他的课堂中,没有人拥有绝对的真理,而每个人都有要求被理解的权利,每个人的生活经历的每个重要线索都得到尊重。
语文教师就是这样一个普通劳动者,他耐心,勤恳,勇敢,不抱怨,不谦虚,也不骄傲,乐于倾听,拥有普通的生活,更重视精神生活。他仿佛一个手工业者,他的榜样是斯宾诺莎。
太少的文学,太多的政治——读《走,我们去植树》
布罗茨基说过,培养良好文学趣味的方式,就是阅读诗歌。因为“一个人的诗读得越多,他就越难容忍各种各样的冗长,无论是在政治或哲学话语中,还是在历史、社会学科或小说艺术中。”所以诗歌天然地就与一个封闭社会为敌,而自小就有机会接触优秀诗歌的孩子,必定是充满想象力与自由精神的。
当然,并不是分行的句子就是诗,诗是最精妙的观感表现于最精妙的语言。鉴定一首诗有一个简单的办法:朗读一遍,好诗的音节一定坚实饱满。《走,我们去植树》则经不起朗读,一遍下来,你就能感到音节的零乱空洞。
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全诗分六节,而含“是”的句子,就有四处:
伴随金色童年的
是一棵棵青翠的小树
一棵树就是一座绿色工厂
片片枝叶都是快乐的音符
森林是人类的 朋友
一首好的诗,会以它的精确度、加速度、密集度和空白度,以充满想象的方式,邀请读者作出自己的判断;而“是字句”则以“是”字填死了原本灵动的气眼,直接陈述了作者的判断,使得诗味大减。以上四句,保留主要内容,单单将“是”“就是”“都是”删去,或替换为一个逗号,效果也会比原来好一些:
伴随金色童年的
一棵棵青翠的小树
一棵树,一座绿色工厂
片片枝叶,快乐的音符
森林,人类的朋友
其次,诗要求精练,以及对细节的极度重视,所以在关键的词语与意象上,它尽量避免重复(除非是有意运用重复的手法,如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中的“凤凰”、废名《街头》中的“寂寞”)。元代萨天锡初拟“地湿厌闻天竺雨,月明来听景阳钟”,后改为“地湿厌看天竺雨,月明来听景阳钟”,因“‘闻、‘听二字一合耳”,虽字面不同但意义重复——连这种隐含意义的重复也要竭力避免,何况词语本身的重复呢?而在《走,我们去植树》里,一个“绿”字,就重复出现了五次:绿色工厂,绿色的希望,绿色宝库,一片新绿,染绿。
绿色作为三原色之一,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生命的含义,它是植物的颜色,常作为环保的象征——呼吁植树,是因为环境被破坏与污染;环境被破坏与污染,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工业发展,工厂过量——本诗的矛盾之处在于,明明旨在呼唤绿色,偏偏把站在绿色对立面的“工厂”标签贴在自己脸上,令人啼笑皆非,也说明作者根本没有理解“绿色”真正的含义。至于句中同样用绿色修饰的“希望”“宝库”二词,属于抽象的概念,无论怎么用力刷,绿色也无法附着,不具有可视性。
再次,诗的意象之间,当具备内在的逻辑,试举夏宇《甜蜜的复仇》为例:
把你的影子加点盐
腌起来
风干
老的时候
下酒
影子、盐、腌、风干、下酒,前承后递,丝丝入扣地写出爱恨的交加,长期的怨念。《走,我们去植树》里的句子连起码的连贯都没有,“一棵树就是一座绿色工厂/片片枝叶都是快乐的音符”,一树一工厂,枝叶是树的组成部分,以此推论,枝叶可以是厂房,是机器,是锅炉……无论如何都不能得出“枝叶是音符”的结论。
在夏宇的诗里,腌、风干、老……缓缓流逝的时间,尽显锥心入骨的煎熬。《走,我们去植树》,“今天栽下绿色的希望,明天长成参天的大树”,一切都在一夜间完成,多快好省,却不符合生活的真实;退一步来说,即便把“今天、明天”理解为“如今、将来”,依然与句中“树”的意象抵触。
同是“树”的意象,同样用了“今天、明天”,田汉《毕业歌》“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的栋梁”一句,就非常妥帖,为什么?一方面,桃李业已长成,可以直接化为栋梁,符合逻辑;另一方面,旋即毕业的学生,立刻就投身社会,报效祖国,这一切都在短时间内一气呵成,用“今天、明天”再恰当不过。
植树则不同。十年方能树木,长成参天的大树,总得百年以上,相对于人的生命而言,这是缓慢、漫长的时间,与“今天、明天”中隐含着的速度感、匆忙感相矛盾。事实上,正是这种不负责任、好大喜功的速成心态,才带来了如今漫天的风沙。
最后,《走,我们去植树》里,甚至还有字句都不通之处,“片片枝叶都是快乐的音符”,用“片片”饰“叶子”说得通,饰“枝叶”则搭配不当;“多栽一棵树,就多增添一片新绿”,“增添”本来就有“添加、加多”的意思,再用“多”修饰,不是缺乏诗人的敏感,而是缺乏基本的语文素养了。
以上的批评显然抵不过编者的重视。编者把它放在整册语文书的第一篇,并且有预见似的布置了这样的课后练习: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用钢笔描红。
3.读一读,抄一抄,再听写。
4.联系课文内容,说说植树有哪些好处。
5.选择学校的一种树木,查阅资料,按名称、外形特征和作用向同学们作介绍。
在课后练习一、四、五中,注明这是“课文”,五道习题中没有一处说这是一首诗,显示了编者的自知之明。不过,作为小学四年级语文课本中第一篇课文,采用了诗的形式,却达不到诗的标准(甚至经不起基本文学标准的衡量),作者及写作年代等文学要素也未能充分地呈现,不能不说是教材编撰者的失职。
作者被隐去,难以查考;本文究竟写于何时,若借陈寅恪先生以诗证史、以史解诗的方法,也许可以得到一些线索。
一、课文中的行动者是少先队员,少先队是中国少年先锋队的简称,原名中国少年儿童队,是中国共产党于1949年10月13日创建;1953年6月,改名为中国少年先锋队。其呼号是:“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回答为:“时刻准备着!”少先队员要求佩戴红领巾(代表红旗的一角,象征无产阶级的革命传统),所以红领巾也成为少先队员的代称。由此可见,课文写于1953年6月以后。
二、“四化”为“四个现代化”的简称,具体内容是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四个现代化”的概念,在1964年12月第三届全国人大会议上,由周恩来首次提出;不过在1976年4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梁效文章《邓小平与天安门广场反革命事件》中,“四个现代化”与邓小平一并受到了抨击;在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与日本首相大平正芳会谈时,重提“四个现代化”,并将其量化为: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人均 1000美元,实现小康水平。从这里可以判断,课文一定是写于1964年12月以后,也很有可能是写于1979年12月以后。
值得一提的是,“四个现代化”这个概念显得陈旧,已经过时了,“四化”的简称对于21世纪的孩子来说更是不知所云。“现代化是经济学家所说的发展在社会学上的对等物,而且往往是非西方或反西方国家趋向西方式工业化的一种委婉措辞。”2008年底,秦晓在名为《不能让现代化取代现代性》的访谈录中,对二者作了这样的区分:“‘现代性发源于16世纪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从17世纪流行,其概念在18、19世纪之交基本形成。现代性的核心就是马克斯·韦伯所言的‘祛魅的过程,是摆脱愚昧、迷信、专制,而追求理性、科学、自由的过程。而‘现代化一词则出现得更晚,大致确立于20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从狭义上讲,它更侧重经济和物质层面。”
三、人类第一次专门为环境问题而举行的国际大会——斯德哥尔摩会议,是在1972年召开的,距离蕾切尔·卡森的环保名著《寂静的春天》初版,已经十年,而中国人环保觉醒的时刻,远未到来。自然之友会长梁从诫回忆道:“那时中国刚恢复联合国席位,收到了这次会议的邀请。当时国内的宣传口径是:环境问题是资本主义典型的社会弊病,社会主义国家怎么能够承认也有环境污染问题呢?中国政府难免犹豫是否派团出席(这是我在一次环保聚会上,亲耳听到当年出席斯德哥尔摩会议的中国代表团团长讲的)。”
中国政府定植树节于3月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日),则迟至1979年2月。1981年12月,在邓小平的倡议下,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号召全民植树。这样看来,课文应该是写于1979年2月以后。
事实上,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长江流域的森林面积,达到了中国有史以来的最低点,“从西晋,到1868年,大概同治年间吧,在这一千多年的时间里面,长江地区的水灾平均是四十一年一次……到了清朝平均四年一次洪水。到了本世纪30到80年代,平均两年发一次洪水;而目前的情况是,从1991年到现在,年年发洪水……清朝初期,长江流域森林覆盖面积大概还有百分之五十,到1957年,下降到22%,到1980年只剩下10%。”
课文笔调一派欢快轻松,现实情况处处危急沉重,自1949年以来,长江流域的森林三次惨遭大砍伐,一次在大跃进期间,一次在“文革”时期,最后一次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一直持续到现在。一般来说,发展中国家具有一种后发优势:一方面,可以模仿发达国家的技术;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发达国家走过的弯路。可是中国却重复着“先污染,再治理”、“先砍伐,再种植”的老路,而且污染后能不能治理,砍伐后肯不肯种植,也还是问题。
尽管课文里的文学教育太少,政治教育太多;尽管字里行间的意识形态一时难以褪去,功利主义依然隐藏得很深;尽管那种扮演的欢快和虚假的昂扬,就连四年级的孩子也能感觉到……无论如何,在小学教材中强调植树与环境保护的重要,这一点还是值得肯定的。
为了呼应植树的话题,在本文行将结束时,不妨温习金子美铃的《树》,这也可以帮助读者恢复对诗歌、对语文的正常感觉,体会真正的树的快乐:
小鸟
在树枝尖尖,
娃娃
在树荫下秋千,
小树叶
在树芽儿里面。
树啊,
树啊,
很开心吧。
仿佛远亲,似曾相识——新概念作文大赛与中学语文
一、与高考曾是近邻
新概念跟中学语文仿佛远亲,与高考曾是近邻。
大赛的组织者在《新概念作文大赛历史沿革》一文中写道:“我们实行的考试制度,高校没有命题权和考察权,只能被动接受高考结果……大赛获奖者与高校之间通过竞赛建立关联……成为高考选拔人才有利的补充形式,被誉为中国‘语文奥林匹克。”
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已沿袭多年,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五门,高中生趋之若鹜,因为获奖者就有高考加分,这一政策在一些省区至今仍在延续。新概念作文大赛以“语文奥林匹克”自誉,正是因为可以凭借大赛的撑杆一跳,就可以越过高考之栏杆,直入一流大学。第一届一等奖获得者七人,分别被北大、南开、南大、华师大免试录取,这是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第一次有人可以仅凭一篇文章,就被保送入大学。消息传开之后,第二届“新概念”开赛时,来自各地的参赛者超过了两万人,而21名一等奖获奖者,又全都被保送进入大学。
好景不长,从第三届开始,大赛不再与大学录取挂钩,获奖者最多只能通过“自主招生”获得些许优惠。而最近北大招生网在对《有关北大在新概念作文大赛上的政策》的回答是:“新概念作文竞赛不属于教育部规定的政策性加分范畴,因此不能在高考中加分,北京大学也不会给这样的竞赛予以额外的加分。自主招生需要自己报名参加,和此竞赛没有关联,竞赛成绩可以作为自主招生初审中评判的依据之一,但不能保证你能通过自主招生的认可。”
以《萌芽》杂志为核心,形成了一个体系,赵长天总结为“一本刊物、一个比赛、一套书系、一个网站”,并且说网站是他们以后的方向。打开萌芽的网站http://www.mengya.com/,你会发现移自鲁迅手书的“萌芽”二字,小小地缩在左上角,还不如下方“奇迹背单词”五个字醒目;在萌芽论坛“游泳池”里,有一则《高考祝语大征集》,发于5月7日:
掐指一算,离高考也不过只有30天的时间了
仿佛昨天还有一百多天呢,不经意间就让时间从我的手间流淌掉了
每天都在书山题海中挣扎,满脑子的教辅材料
尽量推掉几乎所有的课外活动,毕竟独木桥不是那么好过的
知道萌芽上有许许多多和我一样的孩子,所以我依旧会来到这里
与他们互相鼓励,加油
我亲爱的恒量兄弟,杰洛兄弟——
记得去年也是差不多这个时候,有人在这里发帖征集高考祝语
所以今天我也在这里征集
希望可以网聚广大萌友的力量,为我们这些高三高四的孩子加油打气
对了
我爱你们……
这段文字,是面对高考的孩子典型的苦闷独白。被新概念作文大赛所吸引的,大多是高中生,既然大赛不能在高考上助他们一臂之力,那么这个网站,与其他的少年灌水论坛,就没有什么区别。
二、“新概念”其实挺旧
渐渐脱离了与高考的瓜葛之后,新概念和语文的亲缘关系,反倒得到了重视。
不妨温习一下首届大赛就提出的九字宗旨:
新思维——创造性、发散型思维,打破旧观念、旧规范的束缚,打破僵化保守,提倡无拘无束。
新表达——不受题材、体裁限制,使用属于自己的充满个性的语言,反对套话,反对千人一面、众口一词。
真体验——真实、真切、真诚、真挚地关注、感受、体察生活。
事实上,这种主张勇敢表达自我,文学源于亲身生活的文学观,并不新鲜。以下的句子,皆来自明代公安派袁宏道的诗文,所呼所言,概括起来,大概也就是那九字宗旨:
盖诗文至近代而卑极矣……剿袭模拟,影响步趋,见人有一语不相肖者,则共指以为野狐外道。曾不知文准秦、汉矣,秦、汉人何尝字字学《六经》欤?诗准盛唐矣,盛唐人何尝字字学汉、魏欤?(新思维)
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中流出,不肯下笔。(新表达)
要以情真而语直,故劳人思妇,有时愈于学士大夫,而呻吟之所得,往往快于平时。(真体验)
袁宏道的句子,挪到新概念的发刊宗旨中,贴切吻合,丝毫不差;反过来讲,新概念作文大赛所倡导的,正接续了公安派“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言志文学传统。
为什么说这一场发生在中学的文学运动,是必要的回归,及时的老调重弹?因为只要对中学生的读写状况稍有了解,就会知道少年的心灵与趣味,被固定、僵化、败坏到了何等地步。
三、中学生的读写状况
中学生的生存状态,一直都相当恶劣,若是你有孩子在读中学,一定会发现他是家里最辛苦的人,起早摸黑,全无意义地忙碌空转。“整个中国教育其实就是一个精神病院”,并非言过其实之词。孩子们牺牲了健康、闲暇、亲情、友情、旅行、社会实践、对世界的正常判断,甚至起码的尊严……仅仅为了一个虚设的学习目标。
“据说但凡省重点,现在都被家长包围了——他们在附近居民区租下房子,一家老小都住进来,专门陪孩子读书……我儿子有个同班同学,全年级排名第四,考北大清华肯定有如探囊取物。但前提是,他父母对他的时间控制精确到每一个小时。只要有一个小时孩子成了断线风筝,父母都会惊惊惶惶,不停地电话寻人,直到孩子重新回到书桌前,心里才算一块石头落地。”
在这样一种以学习为名的奴役状态下,不太可能有健康的写作。孩子们的亚健康写作,可以分为两种:官方写作,私人写作。官方写作即由教师发布命令的,被规定内容的功利性写作,又可细分为考场写作与日常写作。考场写作的观念与规范,程式与套路,人人心知肚明;日常写作,也往往是在为考场而准备,即使有独抒性灵的随笔,也往往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与探讨。私人写作则以博客与日记为主,随着网络的发达,两者也常合一。因为上网时间有限,博客多是一些片段,或是情绪碎片,或是同学间的飞短流长;有真切感情、深入观察、独立思想的文章,几乎没有。
千人一面,万马齐喑。在这样的情势下,提倡新思维、新表达、真体验的新概念作文大赛,让学生以我手写我心,影响所及,至少让一部分学生通过语言的自由,达到心灵的自由,获得一次思想的解放,帮助建设独立的人格。
四、新概念的四重奏
新概念惠及的不仅只是中学生,它对中学语文另有贡献。
首先,它尝试了一种完全不同于学校官方写作的要求,从题材到体裁,完全开放。5000字的上限,也几乎等同于字数的完全开放,因为从小到大,学生们几乎从来没有机会写这么长的单篇文章。它以另外一套衡量标准,对学生的私人写作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沿用一般文学刊物征文的形式,不命题,不限定题材、体裁……不曾在公开刊物发表。”这样的标准本身,就是对参赛学生的极大鼓励,让他们体会到,自己的写作是有人珍视的,是有可能广为流传,拥有许多读者的,一句话,写作不再是隅于极小的班级范围、唯一评判标准(教师)的无价值活动。
其次,新概念确立了一种公开、相对公正、较为透明的审阅规则。一方面,初赛复赛二分,“初赛优胜者参加复赛;复赛设立考场举行”,初赛的开放与复赛的收拢,既保证了参与的广度,又能较为准确地考察真实的水平。另一方面,“考题由发起主办单位各出多套方案,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出,并由公证处现场监督和公证”,保证了比赛程序的客观公正。迄今大赛已举办十届,参赛者对审阅评判公正性的质疑,从未有过。
再者,结集出版的形式,既展示了成果,又增加了读者的一重检验。获得不同奖项的作品,有字纸为证,任由每个人来评判。
这三个方面,恰恰映照出了高考作文的三种不足:
天然的封闭性(极短的时间限定,一次便定终身);
高考阅卷的随意性(一篇作文仅有两人批阅,为了避免间距过大,无论文章优劣,批阅者往往给一个中间分值;况兼一些阅卷的高中教师、研究生,本身的素养并不合格);
高考阅卷的幽暗性(事后只有考生本人可以查卷,别人无法读到这篇考场作文,缺乏追踪性评判;而且分数落下就成定局,无法改动)。
新概念的第四重贡献,是以挥动了十年的旗帜,吁请教师群体与全社会尊重并接受一个观念——对青春的重视。培根曾引用《使徒行传》的句子“你们的少年人要见异象,老年人要做异梦”,然后说:“有一位犹太经师在讲这句经文的时候曾由此而推论道,青年人是比老年人更接近上帝的,因为异象是比异梦更清楚的一种启示。”在我看来,社会中的成年人,认真地倾听青春的呼喊与细语,平等而宽容地对待那些渴望狂飙突进的少年,乃是新概念最大的功德与善意所在。
可惜的是,语文教育画地为牢,在自己的地盘里听不见什么新概念。在教材统揽、教师监督、试卷剪刈的惨痛现状下,孩子和语文之间纵然有那么一点点微弱的爱情,在旧躯体与新概念之间再三转移,却依然走不出这个包办的不自由的年代。哀!
《我选我》之后
当我看到《我选我》时,吃了一惊,这篇课文我小时候也学过!也就是说,现位于人教社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中的第6课,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已经入选教材了。
人教版课程教材研究所对于本文的教学定位有三个方面:
一、会认8个生字。会写10个字。
二、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对自己有信心,懂得用适当的方式展示和表现自我;懂得应当为别人服务。
在《教材简说》里,编者这样分析道:
“我选我”,这是多么简单的三个字。但是,说出这句话,是需要勇气的。特别是小学生。“我选我”的意义,远远超出了选劳动委员这件事本身。
对这件事,同学们有个认识过程。“大家都愣住了”,就说明了这一点。但从教室里响起的一阵掌声中,可以看出大家对王宁此举的认同和拥护。“我选我”,体现了王宁真心诚意地为同学服务,因而受到大家的拥戴。
看来教材设计者,也不仅仅是定位于识字与朗读,要同时进行人格的塑造。的确,对小学生自我推荐勇气的培养,以及为他人服务的意识,都是非常具有价值的。
文章虽然短小,但写的就是校园中的事件,贴近儿童的生活。在气氛的渲染(选谁呢?教室里静悄悄的),出人意料的起伏(突然,王宁站起来说……),以及人称变换的新奇(我选我——王宁选他自己)等方面,很有童趣,能给小读者们留下深刻的印象,相信也有不少孩子会喜欢这篇课文,并从中汲取营养。
不错,王宁是一个有勇气的孩子,在安静得有点压抑的气氛中,他站了起来,克服自己的紧张,给出清晰的回答——既肯定了李小青原来的工作,也表达了自己决心,一旦上任就打算好好干。“和李小青是好朋友”一句,以儿童简单转换的思维方式,作为重要的论据,来证明自己有同样的志趣并且能够胜任——“我选我”,他的确这样尝试了。然而问题的关键却在于:你选我吗?核心动词“选”字的精义,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
倘若把班级看作一个小小的国家,劳动委员则仿佛一个行政官员。按照民主政体的做法,那么所有的成员,应当用投票的方式,少数服从多数,来立法和选举行政官员。什么是“选”?就是每个人按照自己的意愿,给自己心仪的竞选者投一票。
按照选举的一般规则来看,班主任林老师的准备工作显然做得不充分,因为“选”的整个过程中,程序的缺失至少有三处:
第一,关于选举这件事,林老师并没有事先通知班级成员。劳动委员李小青转学了,林老师在几天后的班会上突然宣布,让大家补选。其实按照正常的议事规则,班主任应当提前通知大家,劳动委员一职现在空缺,请班级的同学动议(以书面的形式提出)会议讨论;同时大家可以私下讨论合适的人选,等到正式选举那一天,竞选的几个人员,大家心中是非常清楚的了。正因为信息的遮蔽,才出现了文中描写的情况:“教室里静悄悄的,大家都在想:选谁呢?”真难为这些孩子了,因为他们不知道。万马齐喑,这是选举的正常气氛吗?临到选举时,再来考虑候选对象,这在任何一个选举制度完善的地区来说,是不可思议的。
第二,主持会议时,林老师相当于大会主席的角色,她知道全班同学事先没有充分考虑,本可以给出一段时间,让大家磋商讨论,推举适当选举人,然而她没有。她只是让大家静静地想。在一片沉默中,是不可能有信息的开放与流通的,更不可能达成基本一致的共识。这样,无论接下来发生什么,都会让大家感到惊讶,因为他们无法预知选举大致的走向,“大家都愣住了”一句,很好地说明了一个封闭的制度下,选民的惊愕心态。而目瞪口呆甚至大脑空白的选民,事实上并不能算作“选民”,更别提进一步表达自己的自由意志了。
第三,即使是在如此仓促匆忙的情况下开始选举,当有人以自我推荐的方式参加竞选之后,林老师还有挽回的机会,发挥大会主席的功能,问同学们:是不是还有别的竞选者?可惜她(从“亲切地”一词,姑且假定林老师为女性)只是问:“王宁,说说吧,你为什么选自己?”没有给出任何程序上的指导。在这样的局面中,无论是积极挺身的学生,还是真心鼓掌的孩子,因为缺乏了民主的真实意义,所以都沦为表演的木偶,陷在林老师全盘操控的僵硬局面中。
林老师为什么会这样做?要么是她对工作敷衍怠惰,宁可顺延陈旧恶劣的潜规则,不愿意改良为民主的选举;要么就是她自己也完全不了解选举的基本规则,根本无从指导。从她对待孩子们的亲切态度,以及整个班级较强的凝聚力来看,后者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课文中让大家愣住的,是王宁的自我推荐;事实上让读者愣住的,却是课文的结尾——“王宁的话刚说完,教室里响起一片掌声”——如果故事未完,那么接下去应该有别的竞选者,也许还会有全班投票,当众唱票,当场公示结果……但是故事到此为止,戛然而止。那么也就意味着,王宁仅凭一时之勇,两句简单的对白,就轻松拿下了劳动委员一职。这“掌声”不是作为对王宁的勇气和自我认识的赞扬,而是作为“掌声通过”的群体表决方式。其他的竞选者没有出现,更没有得到鼓励,不需要争论,没有悬念,没有竞争,班级的气氛一片和谐。
倘若夸张一点,把王宁看作一个勇敢的“个人思想家”,那么从全班整体来看,班级中其他同学,是面目模糊的存在,是含混胶结的群众。正应了约翰·密尔的那段话:“在精神奴役的一般气氛中,曾经有过而且也会再有伟大的个人思想家。可是在那种气氛之中,从来没有而且也永不会有一种智力活跃的人民。”
《我选我》作为小学教材中的老课文,多年以来全国使用,传递到每一个受教育的儿童心中,潜移默化的作用怎么估计都不过分。然而究竟是教会孩子们“展示和表现自我,懂得应当为别人服务”了呢;还是在缺乏竞选对象,获得更高层面绝对权威的默许,最后一致掌声通过的情形中强化了“我选我”这种不容他人置喙的威权意识呢?
在具体操作时,大部分教师在第一课时落实字词。第二课时,通过分角色朗读或表演,模拟人物的口吻,带动一些问题的思考,例如“王宁为什么选自己?”“为什么王宁的话刚说完,教室里就响起一片掌声?”等等。
教学设计也许各有侧重,但是出发点都是一致的,便是无条件地认同文本,在完全肯定王宁勇气的同时,也不加区别地接受了林老师的不民主行为。
如果我来操作第二课时,基本字词落实,人物性格分析之后,会设置这样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你明确劳动委员的职责吗?或者可以问得更加浅显些,劳动委员是干什么的?
小学二年级的孩子,知道劳动委员嘛,肯定就是要劳动的!至于这一工作的职能和要求,未必了解得很清楚,而岗位职责的明确,是参加竞选和开始投票的前提。所以让孩子们自由发言、讨论,从他们的理解中,渐渐总结出劳动委员的各项职责。比如需要由他来确立教室保洁、反馈、评比等制度,安排值日生的工作日程,及时就卫生工作与班主任或学校有关部门进行沟通;他负责班级卫生工作,同时也要接受同学对他的考评,如果不能胜任,下次竞选的时候,同学们就不会把票投给他……
第二个问题,进一步引向文本的留白,用情节的想象与填充,将原文牵引回正常的轨道。告诉孩子们——这篇文章原来很长,课文只节选了前半部分,你猜一猜,接下来的选举,还会有哪些事情发生呢?
也许林老师和王宁的对话只是被掌声打断了,他们还会继续说些什么;也许会有第二个同学,勇敢地站起来自我推荐;也许会有同学推荐别的合适人选;也许林老师会宣布竞选的一些基本规则;也许参选者会被要求在简短准备后,上台发表竞选演说;也许接下来有一场全民公投;也许……
面对这巨大的打开的空白,倾听小学二年级的孩子们的描述,并在这描述中熏染公民的基本权利,这该是多么美妙的课堂啊,不知道是否有哪位小学老师,愿意去作这样的尝试?
教师是负伤的治疗者
《南方周末)对钱理群先生的专访分两版,细读B11版的《理想主义者要学会毒蛇般的纠缠》,钱先生在回答如何“小有可为”时,给出的几点方法都稳健可行:建设你自己、从细节开始变革、为了美好的今天、面对具体的个人、理性低调的行动、做符合人性的事……
然而A2版的《告别教育》则颇多激愤与凄凉——身为教师,我能理解这去意彷徨的心情,在教书的园地里辛勤劳作多年的人,当一句“告别教育”脱口而出时,内衷的难过可想而知,浮上心头的怕是《影的告别》里的低语:我不过一个影,要别你而沉没在黑暗里了……
之所以要告别,是因为太失望。钱先生以令人钦佩的勇敢,直陈自己在中学课堂的“屡战屡败”。报道中写道:“2004年4月末的一个下午,钱理群站在南京师大附中的讲台上,讲授‘鲁迅作品选读选修课,偌大的教室里,稀稀拉拉地坐着二三十名中学生……2005年,钱理群在北大附中和北师大实验中学再次试手,情形一模一样:一开始人很多,慢慢地就减少到二十余人。”据钱先生自己的分析,失败的原因有二:一是应试的巨网,二是学生的短视与利己。
出于职业敏感,这一点特别引起了我的注意,钱先生所谓的“节节败退”,似乎主要着眼于人数上。在我看来这并不算什么失败,既然定位是选修课(而不是讲座),那么二十余人的课堂(找一个紧凑的小教室),恰是挺合适的,既有亲密的研讨氛围,也能保证每个学生的有效参与。这沉淀下来紧紧跟随的学生,往往是求知心切的文学爱好者,耳提面命之,倾心培养之,当是其乐融融的课堂啊。
翻看《钱理群中学讲鲁迅》一书的目录:且说父亲和儿子、儿时故乡的蛊惑、鲁迅与动物、鲁迅笔下的鬼和神……选题精心且颇有趣味,何以一开始选的人很多而后来渐渐变少了呢?莫非是因为讲授时涉及的学问很高深,中学生跟不上?因为不曾亲历现场,所以不能妄加猜测。不过这样的先例不是没有,当年姜亮夫听陈寅恪的课:“我不由自愧外国文学得太差。他引的印度文、巴利文及许许多多奇怪的字,我都不懂,就是英文、法文,我的根底也差。所以听寅恪先生的课,我感到非常苦恼。”落差太大,学生畏难也是可以理解的。
私下在想,如果在中学开设现代文学系列讲座,除了鲁迅,另外将周作人、废名、沈从文、张爱玲、曹禺、老舍、施蛰存、穆旦、冯至、戴望舒、卞之琳……一次一位大家,一路讲过去,也许更能吸引中学生,因为在这个特殊的年龄阶段,广博比专精更重要些。
《南方周末》的报道中还有一处奇怪的矛盾,一方面说“眼光向下,立足于自身。而且面对的永远是一些具体的个人,面对的永远是具体的学生,一个一个的学生。所以它是一个草根运动”;另一方面又总结出“我们正在培养绝对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怎么可以断言每一个学生都是“绝对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呢?蔡朝阳老师认为目前教育的希望大于绝望,我深以为然,民间的基础教育方兴未艾——李英强的立人乡村图书馆,徐冬梅的亲近母语、樊阳的人文讲座,何金钟的童学教育、张晓扬的儿童大学,成都华德福学校,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绍兴象形字假日学校,阳光书屋,担当者行动,麦田计划……灌输式教育的捆绑虽然还在,但无论是公办教师还是独立教育工作者,都大有可为。
此外还不妨留意一些数据,2012年6月,全国有915万考生参加高考,据中国教育在线发布《2012年高招调查报告》统计,近四年来,全国高考人数下降近140万。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9月17日在北京发布的《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发展报告》显示,2011年有33.97万人留学,有7.68万是高中生,中国的少年们乘桴浮于海,低龄化倾向越来越明显,容闳先生若地下有知,恐怕不会反对这又一次的西学东渐吧?
人人都知道“应试教育”不好,贴一个讨伐的标签也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在这个意义上,我以为目前被圈在体制内的好教师肩负的任务是双重的——一方面,要将自己锤炼成应试高手以帮助孩子节省时间与精力,较为轻松地得着舟楫以渡题海。一个人文素养高超的教师,怎会惧怕三脚猫的应试呢?在教育的闯关游戏中,应试只是入门的第一级。另一方面,更要争取时间、拓展空间,用一切机会向孩子尽情展示本学科的迷人光彩,一句话,教师当铺筑学科的活泼之道,让学生成为行道的人。即便前途未明,但彼此怀着爱与信赖,共同经历一段生命的路程。史怀泽说得多么好,“共同漫步于昏暗之中,在那里没有人能仔细辨认出他人的面貌。只是偶尔地通过我们与同行者的共同经历,或者通过我们之间的交谈,在一瞬间,他在我们之旁就像由闪电照亮了一样。那时,我们看见他的样子。以后,我们也许又长时间地并肩在黑暗中行走……”
我们当知道,再伟大的教师也不过是人,要自知己身的限度,圣女小德兰自比为一朵小白花,特蕾莎嬷嬷说自己只是一支铅笔。跌倒后又站起、破碎了方愈合。心里作难的教师,深知三折肱为良医的道理,带着自己的伤痕,来更温柔地帮助那未成年的孩子们。
米粒之珠,也放光华?
生活与文学有着各自的原则:生活要尽量计算成本与收益,坚持精力节省原则;文学要尽量使人恢复对生活的敏感,“使石头显出石头的质感”,坚持陌生化原则。两条原则,前者要求节约时间、创造财富,后者要求延长时间、醒觉生命。
在文学领域里,即便一个小小的比喻,也需要作家用很长的时间,经过深思熟虑才确定词语,在看似极简单的联系里,展示深刻的洞察。李健吾的“竹简精神”,波德莱尔的“浪荡子”或“蚀刻师”,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以无可替代的简单、准确和与众不同,吸引读者投入同样多的时间,用心观摩后,在文学的高空里豁然开朗。
试以“珠”之喻体为例,它具有圆转之形状、敲击之清音、柔和之光泽、不菲之价值。不同的比喻,可以根据“珠”不同的特点(钱钟书所谓“喻之多边”)来展开。
“白雨跳珠乱入船”(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取其形状;
“大珠小珠落玉盘”(白居易(琵琶行》),取其清音;
“妃子,只见尔款解云衣,早现出珠辉玉丽”(洪昇《长生殿·窥浴》),取其光泽;
“茂先摇笔而散珠,太冲动墨而横锦”(刘勰《文心雕龙·时序》),取其价值。
倘若在形状上更进一步,可以取其圆足之义,“冰扣声声冷,珠排字字圆”(白居易),强调一首好诗谋篇布局、词理情感的圆转自足;可以取珠滚盘之动态,“清妍梅著雪,圆美珠走盘”(曾几),强调诗句如珠的灵动,周转却不逾规矩;还可以取其渺小幽僻之义,“我们静静地歇息,像两颗珍珠蜷缩在贝壳的深处”(济慈《睡眠与诗》),强调不为人知的深深隐藏。
人们也多用蚌病成珠的事实,阐释痛苦产生文艺之理——诗可以怨,动人的诗多来自诗人穷困的人生经验。爱默生就认为人生在世当感激自己的缺点:“就像那受伤的牡蛎,他用珍珠修补了自己的贝壳。”因为宇宙是活的,万事皆有补偿。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总共24篇课文,有三篇课文里使用了珠之喻:
西 湖
杭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称。西湖,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
翻开流传颇广的《西湖民间故事》,第一篇就是《明珠》,讲的是玉龙和金凤用多年琢磨成的珠子,被王母偷走了,在争夺中,珠子从天上跌落,“一落地,立刻变成了晶莹碧透的西湖……直到现在,杭州还流传着这样两句古老的歌谣:西湖明珠从天降,龙飞凤舞到钱塘。”
有民间故事为背景,有晶莹碧透的相似点,将西湖比作明珠,无可厚非;称杭州为天堂,也没有问题。不过,两个比喻并在一处,就出现了对接的难题,杭州老城约430平方千米,西湖面积约6.5平方千米,仅一颗明珠,就占了天堂面积的1.5%,空间比例失调。再则,明珠可以镶嵌于戒指、于胸针、于皇冠,又该如何镶嵌于空空落落的天堂?
“东方之珠”
……
一到夜晚,整个香港就成了灯的海洋。港湾里闪耀的灯光,像五颜六色的焰火溅落人间。马路上一串串明亮的车灯,如同闪光的长河奔流不息。
香港,真是一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
第14课的珠之喻,也是有理由的,首先,夜晚的香港流光溢彩,如珠一般大放光华;其次,经过罗大佑的传唱,“东方之珠”几已成为香港的代名词。只是,如珠的西湖、如珠的香港,两个雷同的比喻在同一本语文书里,中间仅隔着七篇课文。
无论是李贽的“别出新裁,不依旧样”,袁枚的“以出新言去陈言为第一着”,抑或叶燮的“前人未曾言之,而我始言之;后人不知言之,而我能开发言之”,都在阐明文学作品要别开生面、绝不蹈辙的基本原理,正如唐代孙樵所概括的,只有“道人所不道”,才能“到人所不到”。
雷同,违背了陌生化原则。陈腔滥调只会使人厌倦,不会予人真实之感。一个比喻一旦被重复,就是非文学的,不会给人留下新鲜、深刻的印象,所以亨利·詹姆斯告诫创作新手:“你要努力成为一个凡事莫不让你产生印象的人!”
于是,当你翻到五年级上册的语文书的第98页,读到第18课《莫高窟》的开篇第一句时,再怎么大放光芒的明珠,在读者看来,也只是一粒翻白的鱼眼吧,更何况还有下文“洞窟像蜂窝”这种半通不通的拙劣比喻呢。
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她坐落在甘肃省三危山和鸣沙山的怀抱中,四周布满沙丘,492个洞窟像蜂窝似的排列在断崖绝壁上……
一个孩子坐在五年级的教室里,读着一篇关于莫高窟的课文,珍珠……想起两年前读到过的香港和杭州,东方之珠、明珠……依稀记得不止这些,似乎还有点什么,回家去翻开一年级时的课本(多么快,五年过去了!),第6课是《东方明珠》。
东方明珠
上海黄浦江边,有一座广播电视塔。她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叫“东方明珠”。
这座塔,头顶蓝天,脚踩大地,像一个巨人。夜晚,塔上的灯都亮了,五光十色,非常好看。
上海广播电视塔,真是一颗美丽的东方明珠。
这个孩子即将进入青春期,他正在绿霸的滑稽护航里艰难地发育,他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他的语文书,缀满了那么多廉价的人工珍珠?他不知道他生活“在一个人人都把便宜视为主要的优点,人人都不肯为刀刻法的长时间的操作按价付钱的时代”。
且让我们和孩子一起认真地阅读他的语文书,想着保罗·瓦莱里说过的话:“唯有带着某种很个人的目的,才能很好地阅读。也许是为了获得某种力量。也许是出于对作者的憎恨。”
摘编自《一个独立教师的语文之旅》
郭初阳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2月
原书责编 吴嫦霞 阴牧云
本刊责编 黑 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