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强制摊派能催生自主保洁吗?

2015-05-30杨耕身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2015年7期
关键词:摊派楼栋南昌大学

杨耕身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正式推行尚不足一周,南昌大学的学生“自主保洁”新政就遭遇重挫,校长出面坦陈推行未到位。撤掉保洁员,让学生自行维护寝室楼栋卫生,新政从9月1日开学当天全面铺开。结果,有的楼栋垃圾成堆,厕所肮脏,部分学院摊派学生干部和党员打扫卫生,甚至发生男生扫女厕所、女生扫男厕所的乱象。在写联名信给校长之后,一些学生又在微博上发起了“帮昌大校长上头条”的话题。

针对此事的新闻跟评中,很多是对大学生拒绝自主保洁的批评之声。大学生并非不可批评,但不由分说地批评会不会遗漏了一些什么?

“劳动光荣”的说法自然无错,但需要提请关注的是,自主保洁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存在饱受诟病的“简单粗暴”现象。比如,学生们一开学就收到班上发的劳动工具,规定每天学习黄金时间都要对学生楼栋进行清扫,学校在推行这项制度前更没有考虑过征求学生的意见。对此,校长周创兵表示:“通过试点工作证明很成功,我们不会像政府一样还要举行听证会。”按照周校长的意思,是不是只要初衷甚好,只要从一开始能占据道德高处,就可以手握“简单粗暴”地推进工作的权力?显然不是。

在中国式的教育观念中,“为孩子好”一直是无法避开的暗礁。但是一切苦心孤诣的“为孩子好”,真的问过孩子们的意愿吗?周校长认为,“1990年以后出生的孩子,在劳动方面普遍比较薄弱”,并自称“我年轻的时候做的比这个多得多,啥都做过”,但这就足以成为强制推行自主保洁的理由吗?真正值得重视的是,在收到近500多学生签名的公开信,要求他“严肃认真对待这件涉及全校数万学生生活质量的民意事件”之后,周校长似乎仍不在意学生的真实意愿。有媒体问他是否觉得“反对这件事的人是少数”,周校长称“也不一定是反对,我昨天跟新生和家长见面,我发现家长90%以上都支持”。

“自主保洁”命题所面对的,是一群已经成年、已经拥有自己的思考与认知的“孩子”。尤其应当关注的,是“自主保洁”中的“自主”二字。自主是好的,但无权利则无自主。同时也正因为保洁是一种义务,所以也应当去追问与其对应的权利在哪里。南昌大学推行此项政策至今,学生到底有多少自主权利可言?在参与学校治理过程中,南昌大学到底有无学生自治体系,大学生们可曾感受到过这种权利与自主?现在看来,唯一可称为自主的,是学生的消极对抗,以及向校长的联名致信。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关键在于被动地扫,还是主动地扫。由此而言,这场自主保洁事件正是一场难得的关于民主的试验。周校长曾说:“学生如果一声不吭,那这个学校还有什么希望,我们的民族还有什么希望?”堪称清醒之论。他所坦陈的“如果工作好一点,学生的意见就会少一点,反过来你不能怪学生,要反思我们自己的工作。”亦不失为这场民主试验最大的收获。

一一摘自《京华时报》

点评

这是一篇规范的议论性散文。文章紧紧围绕南昌大学推出自主保洁举措的新闻材料进行阐述,将其与教育、自主、反思等联系在一起,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具有较强的思辨性和深刻性,并且作者在论述中结合新闻事实论述,且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举措,高于一般就事论事泛泛而谈的文章。同时,作者从辩证看问题的角度切入,不断翻出新意,具有现实针对性,引人深思。

猜你喜欢

摊派楼栋南昌大学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稿约
推行“楼栋工作日”提升城市社区治理能力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稿约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稿约》
句容市崇明街道:“楼栋党员”引领基层治理能力提升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稿约》
“楼栋自管”为何行之不远
贫困人口岂可摊派指标
标准地址在广电行业资源与业务交互中的实践演进与展望
反贪局摊派『反腐败宣传台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