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退出语文课本引争议
2015-05-30
从2014年9月新学期开始,上海小学一年级上期语文课本实现了大“瘦身”:除删除了原教材中最长的5篇课文外,《画》《草》《登鹳雀楼》《寻隐者不遇》等8首古诗也不见了踪影。此事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对此,大多数一线教师对教材“瘦身”表示欢迎。“按照修订后的教材,老师可以做到3天教授2篇新课,空下来的时间能帮助学生打牢拼音和识字基础,或引导他们进行有益的课外阅读。”上海黄浦区武宁路小学语文老师陈静说。但也有家长担心,教材减少古诗的数量,是否也意味着对诗词的教育教学将被削弱。
对此,上海市教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古诗退出课本”并非不重视传统文化,而是为了给孩子减轻不必要的认读和记忆负担。在以往的古诗教学中,存在着一定的“超标”现象,孩子们教条式地背诵、默写全文,却未必能甚解“诗意”。而且,一套由著名语文特级教师过传忠诵读的《小学语文古诗诵读(试验本)》音像资料已配套出版,并列入了“2014年秋季上海市小学教学用书目录”。
多维解读
“古诗退出课本”且慢担忧
上海一年级课本“瘦身”的表象背后,其实是上海市政府正在大力推动的小学一年级“零起点”教学的改革方案:降低小学低年级知识教学总量和难度,要求所有学校不得超纲教学而必须从认字、识数的“零基础”开始,以此倒逼家长、幼儿园改变让幼儿过早开始学科知识学习的做法。
教育改革是一项大工程,它该从谁、从哪里开始?为此,我们争论了很多年。最大的阻力是,人人都有一副教育改革家的表情,人人却又都自命为“受害者”——怕输在起跑线上而竞相抢跑、愈演愈烈。如今,上海用最强硬的行政管理手段,宣告“抢跑无效”:一个已经会背乘法口诀、会写几百字的孩子,待在从“零”开始学习的课堂上,无疑是浪费和虚度。把童年还给孩子,保护好健康的生命与创造力的嫩芽,管住课本,降低课程标准,正是个良好的开始。莫让支离片面的浮躁议论,阻碍了教育改革的脚步。
课本“瘦身”,古诗不是赘肉
为学生减负,这完全是应该的。然而,从课本中删除古诗这样的减负方式却值得商榷。经典古诗文一般都思想深刻、意境优美、语言精练,古诗文诵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儿童时期诵读古诗文,可以让学生了解我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怀,提高生活品位和审美情趣,全面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在潜移默化中促成其人格的全面发展。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气势磅礴、意境深远,千百年来一直激励着中华民族昂扬向上,特别是后两句常常被引用,借以表达积极探索和无限进取的人生态度。《登鹳雀楼》原是上海市一年级语文课本中的经典名篇,可惜让新版本当作赘肉给切除了,为课本“瘦身”而拿古诗开刀,这合理吗?
众所周知,这些年我们在文化传承方面所做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导致很多传统文化面临传承的困境。在这样的境况下,下一项濒临传承困境的传统文化又会是什么?谁也不知道。但是,如果不注重保护与传承,每一项传统文化都可能成为下一项濒危的传统文化。在保护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进入课堂”“从孩子抓起”一直是比较常用的做法。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们的兴趣,让传统文化的传承后继有人。从这个角度来说,面对古典诗词这样的传统文化,为了更好地传承,将其继续留在课本上,显然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