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母语迁移对二语习得的影响

2015-05-30杨静云

东方教育 2015年7期
关键词:母语迁移二语习得

杨静云

【摘要】本文以母语迁移为对象,对其发展历程和理论研究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并以韩国学生在学习汉语过程中发生的母语迁移现象为例,探讨韩语汉字词对韩国学生学习汉语的影响。

【关键词】母语迁移;二语习得;韩语汉字词

第一章 绪 论

迁移本来是心理学术语,兴起于二十世纪50年代的对比分析理论,提出了母语迁移这一概念。70年代,Larry Selinker提出了中介语假说,认为中介语是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语言,既不同于母语也不同与目的语。学习者的母语特征不是迁移到目标语中,而是迁移到学习者的中介语中。同时Selinker认为不应该把母语对二语习得产生的影响看成是“干扰”,而应该看作是“认知过程”。学习者的主要任务不是去克服母语的干扰,而是在认知过程中采取有效策略,尽快掌握目标语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本文通过对韩语汉字词与汉语词汇对比研究发现,大部分韩国学生对汉语词汇的理解和使用最终只停留在中介语层面,这正是由中韩两种语言中大量的汉字词的迁移作用造成的。

第二章 汉字词对韩国学生汉语学习的影响

一、汉字词与汉语的“致命相似度”

汉字早在公元前108年便传入朝鲜半岛,并逐渐开始推广使用。虽然今天的韩语文字系统已经由于各种原因而发生了较大演变,但在韩国的历史遗迹和传统文献中仍然保留着大量的汉字。古代汉语词汇进入到韩国语言系统之后,有些词没有发生改变并且一直沿用到现代,而有些词发生了演变,形成了具有韩民族文化特色的词语,但这些词语在形式和意义方面仍然与汉语词汇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联系。

Lee(1968)曾经指出,结构相差太大的两种语言在学习时反而会很少出现干扰。陈珺(2013)认为“致命相似度”常常会发生在两种语言在某种形式具有“亲源”关系或“借用”关系的情况下。汉字词与汉语的“致命相似度”属于“借用”。汉字词与汉语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韩语中汉字词多借用了汉字的字面义,但在借用过程中或借用后,其语意褒贬、语体色彩、词性和用法都会根据自己语言的固有语法体系作出相应的细微调整。与此同时,汉语中本词的意义和用法也是在整个语法体系的制约下,处于不断的演变当中。

二、汉字词对汉语学习的负迁移

在词义的理解上,同形同义词难度并不大,但是同形异义汉字词会很容易引起母语负迁移,同形异义汉字词在形式上和汉语词汇一致,但是意义却又存在差异,如果照搬韩语汉字词来使用就会造成意义理解的影响。例如“客气”一词,在韩国语中“客气”指“假装有勇气、血气”等意思,但是在现代汉语中“客气”是指“有礼貌、对人很谦让”,在汉语中别人向自己致谢后,我们经常回答“不要客气”,可是如果按照韩国语中“客气”的意思解释,就是“不要假装有勇气”,这在词汇的理解上会给双方带来很大障碍。同形异义汉字词会导致韩国学生理解和运用上出现误差,这部分词汇是汉语词汇学习和教学时候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和学习者对这部分词汇意义和用法的区别的敏感性会决定这部分词汇理解和使用出现偏误的程度,为了减少偏误,教师和学习者应该加强对这部分词汇的意义辨析。

第三章 母语迁移对韩国学生汉语学习的影响

一、心理距离的远近决定迁移的产生

韩语母语者对汉语的心理距离远近决定迁移的产生。心理距离越近越容易产生迁移,心理距离越远越不容易产生迁移。母语负迁移就是学习者在不熟悉目的语规则的情况下,只能依赖母语知识进行替换而产生的偏误。韩国学生在学习汉语成语时会受到其母语语音系统的影响。韩语汉字词通常在发音上和汉语相应词比较相近,当韩国学生听到这些汉字词时,心理上会有很强的认同感,并根据母语猜测它们的意思。如有的韩国学生会把“东奔西走”写成“东分西走”,这是因为韩语里没有唇齿音“f”,只有双唇音【p】和【b】。又如,韩国学生把“闷闷不乐”写成“闷闷不热”,这是因为韩语的辅音里没有舌尖后擦音“r”,学生学习了之后与舌尖中边音【l】混淆了,产生偏误。

二、语际与语序词汇共性对迁移的影响

韩国语和汉语属不同的语序类型,韩国语是SOV型语言,汉语是SVO型语言,但在某些方面也存在语序共性。俞理明(2004)通过英汉词汇共性的正迁移研究指出,“学习者的母语和目标语在类型学上互不相关的情况下,正迁移也可以发生。”韩语和汉语虽然语言类型不同,但语际词汇共性常常发生正迁移,这方面的例子很多。可是,语序共性不易发生正迁移。例如:“我们白天玩了在公园;我学习汉语在中国。”这两个例句的处所状语“在公园、在中国”错位于谓语动词“玩、学习”的后面,其实韩国语处所状语的语序与汉语相同,也要放在谓语动词的前面,即“在公园玩了”,但学习者对这种语序共性没有感觉。

结 语

本文通过分析韩语汉字词对韩国学生学习汉语的影响,阐述了母语迁移在二语习得中的积极和消极作用。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当加强对韩语和汉语词汇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研究,并积极将此研究和对外汉语教学的实践相结合。重新认识汉韩两国语言的“异”和“同”,充分利用相似性中的母语正迁移,避免差异性中母语的负迁移,在学习的不同阶段,对母语的正负迁移采取不同的对策,从而帮助韩国留学更好的学习汉语。

参考文献

中文文献:

[1]陈珺.成年韩国人汉语比较句习得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2]刘乐乐.浅析汉韩同形词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迁移作用[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10,(10).

[3]俞理明.语言迁移与二语习得——回顾、反思和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外文文献:

[1]Lee,W.(1968).Thoughts on Contrastive Linguistics in the Context of Language Teaching.Washington D C: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185-194.

[2]Selinker,L.(1992).Rediscovering Interlangauge.London and NewYork:Longrnan.

猜你喜欢

母语迁移二语习得
关于中国学生习得英语关系从句的研究
中文母语对日语语序及动词学习的正负迁移
大学英语句法教学中的中介语石化现象与对策
浅析中国学生习得英语存现句常见的问题及原因
二语习得中影响母语迁移的非语言因素及对二语教学的启示
高职院校英语视听说教学改革探究
二语习得的关键期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独立学院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英语写作母语迁移影响实证研究
高中生二语(L2)习得的性别个体差异
基于母语,学习外语:浅谈母语对中学生外语学习的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