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中的有效应用

2015-05-30吴华

关键词:数学教学信息技术

吴华

摘 要:本文通过对当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标准整合的现状情况分析入手,指出了一种将二者水乳交融地融入到一起的方法,并从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和学习的工具的角度,以一则数学实际应用题的片段教学为例介绍了信息技术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数学教学,无缝嵌入

【中图分类号】G633.6

一、 背景介绍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多媒体为主要形式的信息技术早

已进入了学校的课堂教学,并为新课程改革的落实做出了许多贡献。在诸如语文、英语等学科的教学中,师生们都已感觉到多媒体给我们带来的图文并茂,绘声绘色的体会,而且教学效率也得以提高,然而对于理科科目特别是数学学科这种具有高度抽象思维和一定运算能力的要求,如何处理传统教学手段如黑板、粉笔与大屏幕投影教学之间的关系,争议尚多,有的认为信息时代就是要向黑板、粉笔说再见,也有的说传统教学方式历经多年取得的成就人们有目共睹。而笔者则认为取长补短,因势利导实为良策,不见得要把两者对立起来,只要有利于高效教学,就是可取的,而什么样的内容才是决定是否使用信息技术,使用多少信息技术的因素,在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时候,应该要做到一种“无缝嵌入”,不显山不露水,自然而然地融入到其中,不让人感觉到有一丝矫揉造作。

二、 意识形态不要单一化

十分令人遗憾的是,当今教学,若一说到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人

们便不约而同地想到那就是用投影仪、大屏幕把设计好的课件投影出来,做一点动画效果,甚至超链接一些视频、音频文件,其实这仅仅是信息技术教学的一部分,信息技术教学还可以直接作为一种数学工具来融入到我们的教学中。在大学数学课当中,数学的分类是比较细致的,有基础数学、计算数学、概率统计、运筹学等等,从前中学数学课程主要就是讲数学的理论部分,就是以定义、定理、性质、推论、计算、证明等为主要形式,这对学生的抽象思维和计算能力有比较高的训练强度,而今的新课程下的数学教材则引进了算法、统计、概率、最优化等新知识,这些知识不是光靠用头脑想想,用笔打打草稿就可以解决的,而是要借助计算机知识来验证或者实现的。例如人教版高中数学教材必修三第一章《算法初步》,是需要使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我们认为与其说这里的信息技术教学是由教师做好精美的课件播放一下,倒不如说教师引导学生在学习一定的算法理论基础知识以后,亲身动手在计算机上编程来验证老师交给他们的理论是否正确、来探索性地解决一些新问题、来深刻地体会信息技术与数学知识的鱼水之情,学生自觉地把信息技术作为学数学、用数学的一个工具,而不是教师在外在形式上展现给学生看,这才是全面的信息技术观,也只有这样才能称为信息技术无缝地融入到了数学教学中。

三、 问题设置

信息技术用于数学教学最好是在一个有较强实际应用意义的问

题之下,这样才可以让学生感觉学数学不是老师编题,学生解题这样一种脱离实际的枯燥过程。

例、某工厂2005年的年生产总值为200万元,技术革新后预计以后每年的年生产总值都比上一年增长5%. 预计年生产总值超过300万元的年份在哪一年出现?

分析:这是一个用传统方法可以解决的问题,但我们设置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利用计算机Basic语言编制程序,再利用计算机给出答案,为此先要学生画出程序框图,而后根据所画框图编程,在自身的动手操作中一步步地走向结果。

程序框图如下:

程序框图是体现学生将数学思想、数学理论和方法转化为可操作的计算机程序的必要步骤,是信息技术融入数学教学的一个体现,在这一节又起到了桥梁作用。

由上面的程序框图对应编写的Basic语言如下:

四、 结语

当代的教育工作者不仅是教育者,还是学习者、研究者,面对日益丰富的多种知识,自己要多多学习,更要多多研究,思考怎么样将知识技能融入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而信息技术的兴起无疑是一大亮点,只是我们不能平铺直叙地把它摆出来了事,而应思考融入的艺术,即无缝嵌入。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研究所.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必修3[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3):15-17.

猜你喜欢

数学教学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例谈数学教学中辩证唯物主义的渗透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