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立学院大一学生学习行为及其养成原因分析

2015-05-30时彧尹喜云毛征宇

大学教育 2015年7期
关键词:学习行为独立学院

时彧 尹喜云 毛征宇

[摘 要]学习行为直接影响到学习效果以及学习能力的提升,而学习行为的养成又有着极其复杂的原因。大学学习有一个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过程。如何引导大一学生顺利完成这一转变需要深入了解、仔细观察并认真思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和采用不同的引导和管理方式,使不同学院和不同专业的学生能尽快适应自己的大学生活。独立学院在教学方式和管理上需要进行调整以适应学生的要求,这有利于独立学院逐步完善培养和管理机制,从而达到教育教改目标。

[关键词]独立学院 大一学生 学习行为

[中图分类号] G64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7-0013-03

学习行为直接影响到学习效果以及学习能力的提升,而学习行为的养成又有着极其复杂的原因。在大学里,大一新生面对新的学习环境、新的学习对象,原有的学习习惯中哪些需要保留,哪些需要逐步摈弃并代之以新的学习习惯,这些都需要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通过对某独立学院机械类大一学生学习行为进行的深入调查,并对所表现出来的现象进行分析,我们可以了解掌握这些学习行为的成因,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引导和教育。

调查研究发现,我国高校的大多数大一新生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学习不适应问题,独立学院的大一学生也是如此。他们大多数人不知道该如何调整自己的学习习惯,多是跟着感觉走或者随大流,极少有人按计划进行主动调整。在经历了初期课堂学习的轻松以及参加各种校园活动的兴奋与欢乐后,许多学生对学习的重视程度普遍降低,一些学生还产生了焦虑、沮丧和抑郁等负面情绪,并且影响到学习效果。

一、学习行为现状调查

为了深入了解独立学院大一新生的学习行为,在开学18周后我们对某独立学院机械类大一学生进行了走访面谈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该独立学院机械类新生在学习行为上,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

在面谈的学生中,当问及是否有什么学习目标时,多数学生经过思考后回答,目标是将每门课程学好,不挂科。而在问卷调查中,对学习目标相关问题的回答,多选题几乎都有勾选,而单选题中以增长知识、提升就业能力为目标的学生占43.33%;以报答父母、证明自己、为国家和社会作贡献等其他目标的选项占27.03%;以继续深造为目标的学生占11.48%;以获得一张大学文凭为目标的学生占4.07%。从这些回答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在问卷调查前并没有认真思考并且确立过自己的学习目标,只是当被问及这类问题时才临时思考,这表现出明显的学习目标不明确。

在问及学习动力的相关问题时,多数学生表现出对大一的课程学习没有兴趣,原因是感觉学习这些没有什么用。他们认为学习这些就是为了获得学分,能通过考试或考核就行,不像在高中时不管你对所学内容是否有兴趣,有高考这样的目标引导着,就必须学好并且争取获得高分。问卷调查也同样反映出多数学生对课程学习没有兴趣、没用动力,几乎是被纪律约束着去上课的。相反,学生们对社团活动、班级集体活动(非课堂学习)等社交类活动普遍感兴趣,并且积极参与这类活动,在活动中展现着各自的才华。除此之外便是自行活动或者宅在房间里上网和玩手机,很少有人在课下自习课程内容。当被问及大一时就对学习丧失兴趣,得过且过,是否会对将来的专业学习产生影响时,多数学生认为其他人能过,自己就能过,而且师哥师姐们也是这样学习的。这表现出明显的随大流的态度。

(二)学习没有计划性、缺乏主动性

在涉及学习计划的提问和问题时,多数学生表示没有学习计划。问卷统计表明,仅有11.48%的学生制订了学习计划并能落实到行动上,其余的学生要么有计划而没有去执行,要么没有学习计划。仅有9.62%的学生每周自习的时间大于20个小时,多数都不到10个小时。

以往在高中时学习的计划和进度基本上是教师制定的,没有多少时间是完全由自己来安排的,即便是早晚自习时的内容也基本上是按照教师的要求来进行的,多数学生没有学会由自己来计划学习或生活。进入到大学后,他们除了课堂学习外,对课余时间的支配没有计划性,常处于混乱状态。

许多新生在外界的诱惑下,将宝贵的学习时间挪作他用。有的格外热衷于社团活动,同时加入两个以上的社团,每天忙于“赶场”。这样,缺课就成了他们必然的选择。另外,有的学生忙于打工赚钱,而这其中有许多学生并不是因为家庭困难,他们只是想将兴趣转移到这上面,并想以此来获得成就感。有些学生则沉迷网络,借此来打发时间。凡此种种,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挂科”现象出现。而目前在校园中还有一种“文化”在影响着这些大一新生,这种“文化”就是在学生中广为流传的:“大学里没有挂科等于没读大学”。这无疑助长了大一新生轻视学习的风气,使他们更加缺乏主动学习的动力。

(三)学习心理和学习方法都需要调整

在走访谈话中,我们发现,许多大一新生都认为大学学习比较轻松,进校一开始就有了放松学习的心理。其中多数都谈到在入学一段时间内一直很兴奋,当问及原因时,他们说是因为在大学里终于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学习和生活了。还有一些大一新生表示很想挑选学习内容,最好是大一学习专业基础课,大二就开始学习专业课。除此之外,也有新生谈及个人爱好与专业学习之间的矛盾,之前是为了考上大学而放弃自己的兴趣爱好,现在进入了大学,他们认为可以去追求他们的兴趣爱好了。这就与专业学习产生了冲突。如何安排时间对他们来说需要重新选择,而选择的结果也基本是侧重个人兴趣爱好。新生中也有人谈到,他们并不愿意来这所高校或者学习这个专业,只想“混”个文凭而已。这些都反映出学生的一些心理问题,需要学校加以引导并帮助他们在心理上作出调整。

在学习方法上,多数人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炼”后,选择了在课堂上听个大概意思,考试前突击的学习方式。也有一些学生一开始沿袭了高中阶段的学习习惯,后来发现不适应,感觉很累,便逐步调整为只重视课堂学习,课后时间多用来做其他与课程学习无关的事。这些学生上课时大多坐在前五排。至于课程作业,那些考前突击学习的学生多数都选择抄袭别人的,抄袭的源头一般也就是课堂上坐在前面认真听的那部分学生。这样久而久之,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就会逐渐下降,只有少数意志坚定的学生,学习在优秀之列,并且能保持较长时间。

二、学习行为养成原因分析与讨论

(一)学习目标

学习动机主要源于对目标的追求。大一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目标多源于自己的理想以及家庭和教师的期望,那时候的学习目的是比较明确的,学习的动力也比较充足。然而,进入大学以后,多数学生并没有确立新的目标,在忙于放松和娱乐的同时,并没有真正沉下心来思考未来的大学生活该如何过。这就造成了多数大一新生在入学后相当一段时间内学习和生活大都处于盲从状态。他们似乎对什么都感兴趣,但多不能持之以恒,有的学生在遭遇到小的挫折后情绪一落千丈,忽然对一切都失去了兴趣。在独立学院大一新生中,很少有人在入校之初就主动快速地安排好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由于多数学生还没有确立新的目标,并且刚从家长和教师的“约束”下解脱出来,加上大学一年级许多课程对他们来说多少有些“无趣”,因此大一学生的学习动力普遍不足。

(二)学习的主动性

在缺乏学习动力的前提下,多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没有计划,即使是在学工管理教师和班主任的引导督促下制订了学习计划,大多数也都缺乏主动去执行的动力。这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进入到新的环境后,客观上的诱惑太多,过去被管制束缚的欲念一下子找到了释放的环境,他们对在学校里的生活突然可以变得丰富多彩而有些忘乎所以,难以自制。独立学院学生的家境一般都比较好,面对学校周围各种类型的娱乐场所,在没有纪律约束的情况下,多数学生都会涉足其中并消耗大量宝贵的时间。同时他们在新的环境中需要寻找新的朋友,建立自己的朋友圈,所以在这种客观需求的引领下,面对种种诱惑,他们放弃对学习计划的制订和遵守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主动学习方面,由于大学一年级的课程多是思想教育类型和基础理论类型的,很多课程的教学模式多年不变,又多是大课,这很难引起他们主动去学的兴趣。其中一些授课教师虽说的是普通话,但是他们浓重的口音影响了教学效果。还有一些课程,从教师到学生都存在得过且过的趋势。这使得一些有计划的学生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计划,许多人的学习计划最终成了一个摆设。

(三)学习心理与学习方法

经过高中学习的大部分独立学院大一学生在心理上都有着某种期盼,那就是要摆脱过去的学习和生活模式。这其中就有学生说到,他们是因为急于想“换一种方式活着”,才会在高考成绩很不理想的状态下选择不去复读和复考的。这种急于远离原有环境的心理状态,在人类趋易避难的本性驱使下很少会有人愿意主动在大学学习的行为上做出一个积极向上的安排,因此他们对进入大学后的学习和教育普遍表现出不适应。

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让多数大一新生都希望能加快大学的学习历程,早日拿到大学文凭而走上社会。他们认为大一阶段的许多课程是无关紧要的,在心理上对一些课程就不接受,加上外界的诱惑和影响,他们中的多数会将这些课程学习目的看成是如何通过考试而拿到学分。还有一些学生为延续自己的个人爱好,对大学课程采取了“混”的准备。另外,不同的学生之间相互影响、互相干扰,一些原本比较爱学习的学生为了让自己“合群”,逐步改变了自己已有的学习习惯。

在学习方法上,许多人一开始都是上课时听一听、记一记,课后再看看书和笔记,发展到后来在课堂上开小差,课后也基本不学不看,临考前突击学习就成了常态。一些较为重视学习的学生,他们的学习方法也是比较粗糙的,不论针对什么课他们采取的都是同样的学习方法,并没有认真观察和思考哪门课用哪种方法对自己更加有效。极少有学生会在课前自学,并带着问题去课堂中与教师进行交流。他们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时多数是放过,实在不能放过就去问问同学或上网求助。随着未解问题积累得越来越多,他们逐渐对课程学习逐渐失去了兴趣,“混考试”就成了他们唯一的选择。

三、结束语

大学学习有一个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过程。如何引导大一学生顺利完成这一转变需要深入了解、仔细观察并认真思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采用不同的引导和管理方式,使不同学院和不同专业的学生能尽快适应自己的大学生活。

学习行为的养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学生过去的成长经历到学校所采用的引导和管理模式,从学校大环境的构建到每一堂课、每一位教师、每一位学工干部,都需要在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等方面下大力气,引导他们朝着正确、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唐洪刚,刘夕宁,易乐.独立学院大一新生的适应性问题及对策研究[J].黑河学刊,2014(202):85-86.

[2] 马先明,孙荣山,桑运川,等.大一新生学习动机、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32):126-128.

[3] 刘路,魏源.独立学院大学生学习适应的调查研究[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97):17-20.

[4] 卢明星,段蕊.大一新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3(6):263-264.

[5] 刘小丽.对高校大一新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思考[J].时代教育,2014(5):23-24.

[6] 潘晓东.大学新生心理适应问题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2004(7):31-33.

[责任编辑:陈 明]

猜你喜欢

学习行为独立学院
大数据思维下教学过程数据分析及应用研究
基于学习行为数据的在线学习时间规律探析
网络远程教育学习行为及效果的分析研究
关注学生的“学”,从设置学习活动开始
关于新时期独立学院基层共青团组织引领青年工作的思考
独立学院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学科特色及其发展研究
以微课教学促进独立学院国际经济学应用性教学转型
慕课环境下的学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