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儒道互补思想影响下山水田园诗的审美特征

2015-05-30党妮妮

北方文学·下旬 2015年7期
关键词:山水诗审美特征田园诗

党妮妮

摘 要:山水诗与田园诗是两种不同的题材,但这是两种不同的题材往往又是不可分离的。山水诗源于南朝(宋)谢灵运,田园诗则源于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古代优秀的山水田园诗,都是佳山胜水的自然美在艺术上的再现,因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给人以美的享受。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本文旨在探索在儒道互补思想影响下的山水、田园诗的产生发展过程,并在此基础上解读其所具有的独特的审美特征。

关键词:山水诗;田园诗;儒道互补思想;审美特征

一、山水田园诗概念的界定

广义的说,中国古典的山水田园诗的源头可上溯至先秦时期,先秦时期是中国诗歌产生和发展的时期,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如《诗经》中的很多篇章描写的是古代劳动人民的田园生活,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先秦时期是古典山水田园诗的源头,然而作为一个诗歌流派——山水田园诗派的产生则是源于晋宋时期。自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时始,山水田园诗便被真正的纳入了审美与文学的视野中。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但从山水诗、田园诗到山水田园诗的出现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需要将山水诗与田园诗的发展简要做一交代。

山水诗是由南北朝时期知名诗人谢灵运所开创,为以山水风景为主之诗种。山水诗渊源于先秦两汉,产生于魏晋时期,并在南朝至晚唐随着中国诗歌发展与文学环境变迁而不断演变。山水诗鼻祖是东晋的谢灵运。谢灵运所开创的山水诗,把自然界的美景引进诗中,使山水诗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他的创作,不仅把诗歌从“淡乎寡味”的玄理中解放了出来,而且加强了诗歌的艺术技巧和表现力,并影响了一代诗风。山水诗的出现,不仅使山水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而且标志着人与自然进一步的沟通与和谐,是一种新的自然审美观念和审美趣味产生的标志。与产生之初的山水诗不同的是东晋出现的大量的山水诗,是纷乱的国情所导致的。东迁的文人不仅饱受政治暴力的残害而且还有军事暴力的迫害,使得文士的失落感愈来愈沉重。于是他们将眼光投向自然山水中,渴望从山水风物中寻求抚慰和解脱,于是流连山水,写作山水诗便相因成习,以致蔚然成风。

到了唐代,山水诗发展真正进入了黄金时代,尤其是到了盛唐,山水诗呈现出崭新的面貌。诗歌表现的境界极大的开阔了,审美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更进一步发展,到达了互化的境界。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大量写出山水诗的诗人。他的山水诗承谢灵运、谢朓,下开王维山水诗的先声。在唐代山水诗的发展上起重要作用。中国古代山水诗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到了盛唐时已经发展成熟,山水诗成为了我国诗歌中绚丽的一抹色彩。

田园诗指的是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多以农村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体后,唐宋等诗歌中的田园诗,便主要变成了隐居不仕的文人,和从官场退居田园的仕宦者们所作的以田园生活为描写对象的诗歌。当谢灵运的山水诗遇到陶渊明的田园诗,两者“金风玉露一相逢”自此便催生了山水田园诗。虽然山水诗与田园诗是两种不同的题材,但这两类题材自其产生之初就被认定是一类诗。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这派诗人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

二、山水田园诗产生的原因

山水田园诗产生于魏晋时期,而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而这一时期的文学也是典型的乱世文学,作家们既要适应战乱,又要适应改朝换代,一人前后属于两个朝代甚至三个朝代的情况很多见。敏感的作家们在战乱中最容易感受人生的短促,生命的脆弱,命运的难卜,祸福的无常,以及个人的无能为力,所以这个时期的作家往往表现为及时行乐或沉迷声色。与以往文人所追求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内外统一式的处事观不同,这一时期的文人士大夫,普遍的将眼光投射到外在的自然山水中,以此来躲避乱世的战火,寻求生命的庇护,在这种普遍心理的影响下山水田园诗歌得以迅速发展。

此外,魏晋南北朝时期是继百家争鸣之后又一个思想极度解放与自由的时期。儒道思想继续发展并且面临着新的挑战,玄学思想蔚为大观,佛教也在这一时期急剧膨胀,使原来儒、玄、佛、道的相互关系及其历史格局发生新的变化——儒道互补思想更加的明显,并且在魏晋达到了顶峰。虽然这一时期儒家的思想收到了质疑,失去了独尊性的地位,但不可否认的是其并没有在魏晋时期销声匿迹。实际上,它任然是社会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甚至任然是公认的正统思想,而儒家经典也仍是士人必须修习的书籍。总的来说,不管人们承认与否,儒家思想依旧在士人心目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道教是产生于中国本土的宗教,道教不像佛教那样具有比较严密、完整的教义和理论,内容相当庞杂,它讲求仙、讲炼丹,也讲养生之道、医术本草;它既包含维护阶级统治的思想,也包含某些平等的观念,道教既能给人以虚幻的满足,又具有实用性。儒道互补思想影响下的这种既讲求实际有追求自然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山水田园诗的产生与发展。

三、山水田园诗的审美特征

山水田园诗作为一种特殊的诗歌题材,其产生的思想渊源是儒道互补思想的影响。因此山水田园诗的审美特征必定与儒道两家的审美思想的影响分不开。

儒家审美的基础源于孔门仁学,是通过礼乐造就的深刻的自我认知,发展到了孟子时期,则树立了中国审美范畴中的“阳刚之美”,使中国的审美走向了区别于西方崇拜神的对世俗人际的崇拜;荀子将视线由自身转向了外界,主张内在的自然与外在事功的结合即“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而自此开始,人们开始讲其思想情感和气势与宇宙的普遍规律和形式相呼应,旨在表达一种自然地人化思想,即“天人同构”思想。

道家讲求自然无为,超越世俗的条条框框,人事依从于自然而放荡不羁。在审美上提醒人们不要纠结于现实种种,排除杂念之后方可感受到美。道家将审美的视线脱离与世俗而达到另一个超然的层面。表面上看似儒道走的是完全相反的道路,虽一个世俗,一个自然,然而儒家却将道家的思想吸纳到了自己的思想理念中,世俗的功名利禄纷扰往往使儒者痛苦不堪 ,于是他们将道家超脱于外物的精神引入世俗中,给自己带来一份慰藉,如陶渊明去官离职“不为五斗米折腰”,于是才有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一份淡然和雅致,尽管他心怀社稷与黎民,这分慰藉让他释然了、超脱了。

山水田园诗的审美特征是既追求自然又胸怀天下,这是中国文人无法摆脱的宿命。陶渊明一生过着时仕时隐的生活,直至最后亲自参与了一些田间劳作才真正的做了隐士。陶渊明之所以如此,当时动荡的政治环境和东晋文人普遍追求隐逸的风气的影响。如其在《归园田居》中所写到的“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就是其向往精神自由的表现,此外,陶渊明本想在仕途中有所进取,在政治上有所作为。《杂诗》说“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可见出他的胸怀。陶渊明是抱着这两种愿望走上人生道路的,所以说,他的归隐实际是自己的理想与现实无法调和的结果。《归园田居》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在这首诗中诗人用“尘网”、“樊笼”、“羁鸟”、“池鱼”等形容自己与自己的处境,表达了诗人超然物外忘怀现实的精神,此外在《饮酒》中则表达了诗人远离污浊的现实在田园生活中实现了内心的自由与恬静: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由此可看出整个陶诗字里行间都透漏着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天下的关怀。

儒道互补的思想使得中国文人在仕与隐的抉择中找到了精神的栖息地,让他们敏感而脆弱的心灵在此中得到了些许的慰藉,让处于乱世中的文人士大夫们不至于无处安放自己,为他们内心的郁闷与不平找到了抒发的途径,让他们的精神生生世世不息不灭,使其气节不被权利金钱所折辱乃至践踏,这是先哲为我们找到的保全自我人格的途径。

四、结语

中国的诗歌不仅仅是诗歌,更是中国文人精神的体现,是有意味的形式,诗人情感志向的传达。山水田园诗主要表现的是儒道思想的渗透,是中国绵延数千年思想的倾诉,值得细细品读。

参考文献:

[1]章培恒,骆玉明. 中国文学史[M]. 复旦大学出版社.

[2陈宏. 浅谈陶渊明山水田园诗[A].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3).

[3]冯友兰. 中国哲学简史[M].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4]张隆溪. 道与逻各斯[M].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山水诗审美特征田园诗
田园诗
田园诗,走向细微处
王维的七言山水诗论略
楠溪江:永远的山水诗
苗族蜡染艺术的审美特征
试论动漫艺术的审美价值
辛夷坞青春小说的审美特征
新世纪贵州苗族题材电影的审美特
田园诗苑
浅谈田园诗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