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大学通识教育的变革

2015-05-30张俊鹏

东方教育 2015年7期
关键词:通识教育变革新媒体

张俊鹏

【摘要】20世纪以来,通识教育已广泛成为大学的必修科目。其倡导知识学习的融会贯通,使学生成为完整的人。新媒体的普及引导和影响了大学通识教育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其对资讯获取的便利性和知识获取的自由度上,当然其负面影响也不可避免。基于此,大学通识教育应从增加媒介素养课程内容、注重语言运用能力培养、改革通识教育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变革,以提升通识教育的教学水准和育人实效。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通识教育;变革

一、大学通识教育的重要性

教育改变人的精神,使得人类追求永恒的精神价值:美、真、自由、希望和爱。基于此,赋予教育的宽度便显得十分重要。中西方教育自古就主张博雅、自由。《论衡》中说:“博览古今者为通人。”亚里士多德也倡导“自由人教育”。因此,博学多识,通权达变,成为了教育的重要内涵。

在大学教育领域,通识教育是相对于专业教育而言的。19世纪初美国博德学院的帕卡德教授第一次将它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此后通识教育便成为了教育领域的热点课题。由于现代大学的学科划分过于专业,文化知识分割严重,而通识教育能将知识融会贯通,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精神,使之成为完整的人。因此自20世纪以来,通识教育已广泛成为大学的必修科目。通识教育通过提供多样化的知识选择,使学生得到自由的成长。其终极目标是通过开掘不同个体的精神气质,培育其独特的个性特征。鲁迅先生“立人”思想的本质也在于此——确立人的主体性和个体性,追求精神的解放和自由。

中国的社会发展需要“大师”,但现实却似乎令人失望。何谓“大师”?西方有苏格拉底和黑格尔,有牛顿和爱因斯坦;中国有老子和孔子,有梁启超和蔡元培。他们之所以被称为大师,是因为他们的思想和智慧、才能和品格不同程度地引领了他们的同代人,并对人类科学、人文、艺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们追求真理和知识并为之奋斗,这种百折不挠的信念比物质力量更具威力。成为“大师”的内在条件不一定是聪明盖世,但必须拥有独特的气质和高尚的品格。否则其智慧会变质,使其偏离道德的主线而与“大师”渐行渐远。但当代知识分子的素养已普遍弱化,受名誉、地位和金钱所惑,使得知识的获取已成为牟取私利的工具。他们缺乏的不是高智商,而是对真善美的感悟和追求。由此可以看出,通识教育在中国的匮乏及其带来的广泛的负面影响。

二、新媒体对大学通识教育的影响

何谓新媒体?《天府早报》副总编石磊在其著作《新媒体概论》中对其做了界定,他认为:新媒体一词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指在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之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严格来说,新媒体应该称为数字化新媒体。[1]

作为知识存储的重要载体,媒体与教育密切相关。当前,除了纸媒之外,网络、阅读器、ipad、手机等都成为出版物的介质之一,从而构成了迥然不同的媒介环境。虽然纸媒目前还占据着出版业的主导地位,但新媒体已经崛起并构成了多元化的阅读和学习模式。新媒体的普及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也由此引导和影响了大学通识教育的发展。

新媒体对大学通识教育的影响,首先体现在其对资讯获取的便利性上。网络、手机的普及使得学生对信息的取得更加方便快捷。互联网对信息的传播速度已无可比拟,学生可以在第一时间搜集到最新最广泛的信息。其不受时间、地点和环境的限制,只要网络信号覆盖,便可实现信息的高速传播和及时更新。新媒体的产生也使得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加灵活,由原来单一的课堂教学转变为空中课堂、网络论坛、慕课等多样化的教育形式。资讯的广泛获取是实现通识教育的重要条件,它打破原有的专业领域,使得各学科知识的取得变得轻松。

其次,新媒体对大学通识教育的影响还体现在知识获取的自由度上。新媒体克服了传统媒体的容量限制,使信息得以海量传输,而下载共享则使得知识的使用自由而恒久。新媒体的多媒体展示方式使学生对信息的理解更加具体形象,更加容易且印象深刻,这使得学生对专业领域之外的知识理解和学习成为可能。新媒体的交互属性改变了传统媒体的单方传播,使信息接收方和传播方处于平等的地位,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交流互动、订阅推送等方式实现知识的获取。

当然,新媒体本身的特性也决定了其弊端的不可避免。通识教育需要知识的广泛获取,但互联网海量信息的真实性难以鉴定。同时,内容的多样化使学生面对选择时容易无所适从,对自身学情的不了解也容易导致其学习目标的不明确。网络信息的零散性易使学生学习的系统性不够,知识的全面理解难以实现。新媒体中大量的表层信息容易使人失去思考与判断的能力,且新媒体的过多使用也容易隔断人与人之间的面对交流。因此,如何实现新媒体在通识教育中的科学运用,成为了大学教育的公共课题。

三、新媒体时代大学通识教育的变革

新媒体对通识教育的影响无可回避。香港通识教育教师联会外务副主席罗洁玲曾提出:“在互联网普及的时代:通识科的学习跟新媒体可以有何关系?新媒体对学生们的学习是好还是坏?我们可如何利用新媒体增加学生对时事新闻的认知?”“大概任教通识或生活与社会科的同工的工作,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协助学生辨识不同资讯的促进者。”[2]可以看出,目前的通识教育已开始重视新媒体在教学中的开展运用。

但就中国大学通识教育的现状而言,只简单注重新媒体对知识获取的工具作用还远远不够,如何科学对待及正确使用新媒体的教育功能也是不可规避的领域。基于此,新媒体时代的大学通识教育应实现如下变革:

首先,增加媒介素养课程内容。一方面,增加学生媒体使用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对影视、广播、网络、报刊和广告等媒介信息的有效获取能力,以及使用电脑、照相机、摄像机等信息技术来制作、传播信息的能力,增加其对于媒介的认识和运用。如亚洲大学通识教育的基本素养中就包括资讯能力的培养:具有常用电脑软件操作及利用网际网路中丰富资源的能力。另一方面,增强学生媒介信息的批判和思辨能力。在新媒体时代,普通个人成为信息的生产者与传播者,媒体个人化加剧了信息传播内容的泛滥,降低了信息价值的把关标准。传播权和信息的话语权被分散,人们可以根据自己对信息的解读自由发声。网络舆论曾一度使人民受益,但集合行为的失范又使得网络暴力迭出不穷,侵蚀受众的理性思考和文明素养。因此,媒介素养课程的增加势在必行。如中山大学2014年新增“新媒体素养”为通识教育课程,旨在通过理解媒介和使用媒介,赋予公民批判的思维方式,并提供其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机会和能力。总体来看,中国大学的通识教育对新媒体的关注度还明显不足,即便是实行通识教育较早的大学,如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也缺乏对学生新媒体认知和媒介素养提高的教育,而单纯的计算机基础等课程远不能实现该素质的培养。

其次,注重语言运用能力培养。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石毓智曾说:“中国的传统教育是贬低能言善辩者,起码是不鼓励。现代教育则是忽略口头表达能力,不培养。”“一个民族的科技文化必须建立在自己的母语基础之上,个人智慧的发展必须以母语为支撑。”[3]新媒体的普及使得受众的口头表达能力更加趋于弱化,其减少了人与人之间的面对机会,干扰了学生人格的良好发育。因此,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至关重要。在语言运用方面,现代大学过于强调外语的重要性,而忽略了本国母语的学习与运用和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传播。而二者恰是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首要课题。2014年清华大学通识教育实验区新雅书院成立的新学期,就把“《史记》研读”、“早期中国文明”作为主要课程,为我国通识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典范。

最后,改革通识教育教学模式。基于新媒体的优势特征,改变原有传统课堂教学的单一性,增加空中课堂、网络论坛、慕课等多样化的教育模式。同时实现教学方法的丰富性,如新媒体环境下的经典导读、小班讨论、多元考核等特色教学,通过网络交流的便利性与畅通性实现通识教育的深度学习、有效研讨与学科交叉,提升通识教育的课程水准和育人实效,增强学生对文化知识的综合理解与有效表达,使其在认知、思维、表达和运用方面实现融会贯通。

通识教育的本质即发掘人之天性及潜在价值。其非理性知识的堆积,也不只是科学技术的给予,而是一种智慧和素养的领悟。新媒体的普及契合了通识教育的广博性,而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理应受到我们关注。因此,理性对待和有效应用新媒体对于大学通识教育来说十分重要。

注释:

[1]石磊.新媒体概论[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2]罗洁玲.新媒体对于通识学习的重要[EB/OL].大公网,2014-09-30.

[3]石毓智.为什么中国出不了大师[M].科学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通识教育变革新媒体
变革开始了
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
工程教育认证模式T的人才培养模式
海外高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借鉴与启发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识教育”的教务管理及对策分析
新媒体将带来六大变革
变革中的户籍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