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析高中化学实验教学

2015-05-30贾博闻

南北桥 2015年7期
关键词:探究性实验兴趣培养高中化学

贾博闻

【摘 要】高中化学实验的实践操作性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知识的消化吸收,进行转化的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这也符合新时代对人才发展的需要。本文针对高中化学的实验教学提出自己的思考,希望对其他教师的实验教学能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中化学 兴趣培养 教师参与 探究性实验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7.185

通过实践教学和观察,我发现虽然高中化学设置了实验课程,但是却存在一系列弊端,导致实验教学没有产生应有的积极作用。例如,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加深巩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和转化、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等,相反逐渐消解了学生对化学课程原有的兴趣。

因为高中化学实验趋向复杂,很多教师为了赶教学进度,忽略了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即使偶尔开设实验课也只是为了应付教育部门的考察,并且教师过度对学生的不信任,导致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缩手缩脚,生怕产生失误、对实验器具造成损伤。高中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一直就这样流于形式而没有真正达到教学效果。

经过教学实验和总结,我发现,在目前这种情况下,教师首先应该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也是第一导师,只有学生自己愿意并且主动接受知识时,教学才能真正开发学生的主体性,促进教学的快速顺利开展。

现在,大部分学生由于总是在课堂上接受教师的讲解,失去自主性,习惯于被动式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因此,即使给他们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进行实验课,学生也不会对其产生什么兴致。

因此,我从以下两个方面對学生的兴趣展开培养,收到了明显的成效。一方面,对学生进行情感教学。学生对于被动教学往往是表面接受,实际上在心理上是否真正形成认同,教师无法确定,那么如何让学生从心理上产生对实验课程的认同感呢?我认为可以采用情感教学法,当学生对实验课程产生好奇甚至想要亲身经历的共鸣之后,学生就会主动投入实验的设计和展开。

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化学家在实验中注意观察、发现问题,并持之以恒、排除万难的探索精神。比如,青霉素的发现者弗莱明以及金刚石的发明和提取过程,并且详细叙述这种发明对人类产生的巨大意义,当学生对这种科学精神产生钦佩和惊羡的情感时,就会激发学生对实验课程的兴趣。

另一方面是,教师可以建立实验课和日常生活的联系,打破学生对实验课的陌生感和畏惧,让他们了解并且意识到原来化学实验课程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而建立学生和实验的亲切感,取消隔阂,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和积极性。

其次,教师要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关于实验的科学态度,做任何事情,只有态度认真并且严谨才能以最高的效率和正确率出色地完成任务。一方面,教师要在日常讲课内容中加入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和正确姿势,这是必不可少的内容,也是完成实验的基础。

教师帮助学生建立严谨的实验态度,不能当作玩游戏一样等闲视之,教师可以列举历史上出现细节问题决定实验成败的例子,为学生敲响警钟,即使只是试管的拿放姿势的细节也会对实验的整体进程产生莫大的影响。

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作为教师要起到领头和榜样作用,高中阶段,学生的个性等正在塑造阶段,可塑性极强,也意味着容易受到误导。教师是学生学习知识最重要的引导者,如果自身都不能规范行为和实验态度,又怎么以身作则,带领学生建立规范的实验态度呢?

另外,学生在高中阶段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行为,并且会对教师的引导产生逆反心理,这是就需要教师及时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在对学生的实验态度等进行纠正时,不能采用严厉批评的方式,要以温和的规劝方式逐步鼓励学生建立科学态度,注意实验细节问题。

再者,在化学实验课程中,教师也要参与进来,与学生进行互动。实验课并不只是学生的实验课,也是教师的实验课。但是在日常实验课中,老师将实验注意事项给学生进行讲解之后,就做自己的事情去了,有的甚至都没有在实验室呆着,这能对学生的实验水平和能力产生什么积极影响呢?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重要的引导者和设计者,尤其在高中阶段,学生自制能力较差,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约束和鼓励,正确规范学生的实验行为。

另外,教师没有参与进来,就不能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和在具体操作时遇到的困惑。

还有就是,教师有时可能在实验室浏览学生的实验过程,起到督导作用,但是并没有充分参与,也不了解学生的实验思路和准备过程,因此,导致学生在实际操作时问题百出却无从解决。

因此,教师要充分明确自己的教学职责和重要性,在教学实验过程中了解学生的实验过程,并且对态度不够积极的同学给予充分鼓励,暗示学生自己很关注他,对学生形成激励。另外教师还要对能力稍差的学生给予帮助和指导,逐步建立信心,培养和发展其对实验课程的兴趣;对于能力较强的同学教师可以鼓励其进行难度较高的实验。这样学生会觉得自己受到充分的重视,态度会更加积极认真,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在不断探索中形成正确的实验方法,从而掌握多种实验技能。

最后,教师要多开展探究性的实验课程,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现实教学中,教师虽然进行实验课程,但是并没有发挥实验的深层意义,实验不仅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也是对知识的运用和更新、充实和丰富,学生在实践操作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是实验课程的终极目标。

然而,很多老师只是对学生进行简单实验的教学,在做实验时也选择相对简单的实验,自己讲解起来容易,学生也好操作。但是,这样常规性的基础实验对学生来说只会消磨其对化学课程的兴趣,简单的实验对学生来说在操作中没有任何的挑战性,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拓展。

因此,我建议教师进行探究性实验,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为学生设立问题情境。但是这个问题的设置一定要符合学生最近学习情况,不能太难也不可太简单,要求学生在他人的帮助下努力就能做到的探究性题目。在问题情境里激发学生一探究竟的好奇心,从而实现对原有知识的升华。

我从以上四个方面来讲解了高中化学实验课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一言以蔽之,就是要以激发学生动手兴趣为主,鼓励师生合作,共同参与,在交流平等的教学环境下,规范学生的科学实验态度,并逐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猜你喜欢

探究性实验兴趣培养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利用多媒体促进物理教学的三点体现
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困境与突破
浅析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课堂教学优化策略
谈谈幼儿音乐兴趣培养及唱歌教学过程
高中生物学习兴趣培养方法探讨
灵动指尖的艺术
扩展阅读在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