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伪满洲国时期东三省地区音乐发展研究

2015-05-30陈思

艺术科技 2015年7期
关键词:殖民统治伪满洲国

陈思

摘要:本文通过叙述20世纪30、40年代日本侵占我国东北地区,实行奴化教育下的音乐发展状况。涉及范围涵盖殖民统治下政治经济、学校教育、思想文化等多个领域。本文以东北地区音乐文化发展为切入点,阐述沦陷地区音乐文化状况,研究伪满洲国时期的文化政策对东北音乐文化发展的影响,站在学术的角度对当时的音乐文化进行理性的思考,以期能够直观地再现伪满洲国时期东北地区音乐文化的全貌。

关键词:伪满洲国;奴化;殖民统治;思想控制;法西斯统治

民族、民间传统音乐,“国策文艺”音乐、学校教育音乐、新传人的西洋音乐、爱国抗日音乐,构筑了伪满洲同时期东北地区音乐文化的主要框架。

1931年几一八事变,日本军国主义的铁蹄踏入了我国的东北,使得东北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沦为了日本的殖民地。为了站稳脚跟,实施殖民奴化统治,丁1932年3月9日扶植傀儡政权末代皇帝溥仪在长春成立“伪满洲国”。

殖民奴化统治对百姓大众的摧残在身体和精神上的打击是灾难性的。“伪满傀儡政府”顺应日本的侵略统治,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纳入日本殖民奴化的统治范畴。由于当时日本军国主义的强权,在其长期的恐怖殖民奴化统治下,东北人民身处水深火热之中。就民族音乐而言,东北本土原有的音乐文化产牛了巨大的撞击,直接改写了东三省近代音乐发展的进程,在日本军国主义和伪满洲囝的殖民奴化阴影下,使中国东北形成了被殖民地音乐文化的局面。

日伪强势控制舆论、宗教、文学、音乐、电影,给民众洗脑建立愚民思想,灌输奴化意识。对民众实行恐怖奴化教育,在精神上摧残人民的意志,使我们文化倒退落后,学校教育是其奴化人民思想的重要工具,伪满洲同时期的哈尔滨民众牛活十分困苦。不论日常生活还是小学、初高中学校教育课程中都充斥着日伪殖民奴化思想的军国控制。由于东北是中国较早沦陷的地区,日本侵略者为巩同其统治对东北地区进行高压的思想控制,妄图使中国东北人民成为“大日本帝国”的安顺良民,然后将东北作为拿下全中国甚至全亚洲的根据地。日伪从中、小学教育进行强制干预,废除原本的教育制度,建立为其殖民奴化服务的教育制度。强制实行日语教育。想从根本上抹除中国的民族意识,在国策教育环节中教师是起主导作用,如果控制了教师就可以培养出日伪所需要的各类傀儡。为了实现日伪血腥的殖民统治,日伪不择于段地控制教师,运用军事于段监视、拘捕、暗杀等于段实行残酷的外在控制,在文化教育界造成恐慌,日伪竭力实行殖民奴化教育,大肆进行文化侵略,给东北民众尤其是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造成了严重伤害,使沦陷的东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发展遭到了巨大的破坏与停滞。其表现出典型的殖民主义教育的本质特征。日伪的殖民奴化教育对当代中国教育体制、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屈辱的一贞,而音乐作为人思想与心灵的承载工具自然成了日伪禁锢人们思想的有力手段。

伪满洲同时期日伪对中国音乐戏曲态度上采取提倡京剧歧视评剧的政策。因此,京剧得以安稳的发展。而评剧处境艰难,实力赢弱,但顽强地残存下来,并在一定的局限下有所发展,编演了一批新戏而且有艺术上的创新。

中国的东北涵盖黑龙江、吉林、辽宁三个省份,地大物博、资源辽阔,是汉族、满族、朝鲜族、蒙古族集聚地,各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其音乐元素多元、丰富,包含许多行为仪式。例如,蒙古族的赛马、汉族的秧歌、二人转、朝鲜族的祝酒歌。沦陷时期,南丁伪满洲日伪对音乐题材内容的限制,使得各音乐形式发展缓慢或停滞,但也激发了新的发展方向,民众在用相对隐晦的方式抒发情感。北方人民拥有厚重的文化底蕴,伪满洲国时期日伪的殖民统治将这些传统文化摧残殆尽,但同时也带来了西方文化,让人们看到了古典主义、浪漫主义、交响乐,使得当时的沦陷地区的音乐呈现出了中西音乐并存的特征。1905年后陆续出现了一些音乐团体。日伪为达到给民众“开化”的目的在东北开建了音乐学校。并丁1932年建立了主管文化的资政局弘法处。为实现稳同殖民统治既需要曲艺、文艺团体又要限制言论白南,这体现了伪满洲国时期日伪统治下的两面性,而东北民众在接受殖民奴化控制的同时也奋起反抗、饱含斗争热情,因此伪满洲同时期的音乐发展体现出多样性。

“建国、日满德心、惟神之道”狼子野心的日本帝国主义把伪满洲国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在武力镇压的同时给思想也套上殖民奴化的枷锁。并推出了《艺文指导纲要》,资政局弘法处的建立标志着日本对沦陷地区的思想控制已经有了完整的体系。为此各音乐团体也都受到了严格的控制,将哈尔滨中央放送局人员更换为日本人,以控制媒体舆论,传播殖民奴化思想的文艺音乐,妄图用这种形式将日满音乐植入人们的日常精神牛活。并成立了哈尔滨交响管弦乐协会,将日满音乐元素灌人人们的耳朵,从而限制甚至扼杀了民族音乐的传播与发展。爱国音乐人及音乐团体受到严密的控制,被迫演奏为日伪歌功颂德的乐曲,无法抒发真实情感。长此以往日伪就达到了麻痹人们精神世界的曰的。更无耻地写出了伪满洲国国歌,国歌是体现一个国家民族历史文化、人们牛活美好愿望的集中体现,日伪用这种残酷又滑稽的方式压迫、践踏中国东北人民的心灵,伪满洲围国歌采用了C大调大三度和弦以体现高亢、积极的态度,这与日本本国民族传统二度音为主调的平和氛围完全违和。并在歌词中强调日本天皇统治,奴化人民的精神思想。但伪满政府也心怀鬼胎,以溥仪为代表的傀儡政府,想要的是恢复封建帝制,所以带有可笑的“爱国情怀”。因此,伪满洲国国歌也几经修改,最后的成品也不伦不类,连作者都无法认定。当然伪满政府和日本共同的目的都是殖民统治、奴化民众思想。

音乐的诞生无从考究,但可以肯定它是伴随人类文明成长的,是人类抒发内心情感的重要表达方式,表达情绪的本能音乐和与社会属性产生联系的情感音乐,构成了丰富多样的、具有历史画面的史诗乐章。

日伪正是利用音乐的属性,将其变成殖民奴化东北民众的工具,使得东北在饱受军事侵略的同时精神思想也被残酷践踏蹂躏,但东北地区人民有着奋起抗争的血性,满身伤痕也要斗争到底。因此,东北音乐完整地再现了当时的历史画面:平稳的历史进程脚步上跳跃着屈辱、低沉、奋进、高亢的时代音符!

猜你喜欢

殖民统治伪满洲国
伪满洲国语境中东亚连带的正题与反题
浅谈西班牙殖民统治时期母国的政治结构
《缅甸岁月》书中缅甸人形象描写简析
谈谈书稿中有关伪满洲国表述的几个问题
伪满中医文献旨要与特色探析
伪满洲国时期农产品价格变化及其影响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庙会功能之嬗变
浅析伪满洲国工业统制政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