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物
2015-05-30杨雅雯
杨雅雯
摘 要:叶广芩的小说《黄金台》有别于其以往的文化小说的风格,文章表达了对下层人士面对市场改革变迁时状态的关注。本文试图分析其风格与以往小说的区别与特殊之处。
关键词:市井小说;文化小说
叶广芩的中篇小说《黄金台》(载于《芒种》2014年第四期),行文使用语言爽直,情节诙谐幽默,颇有下里巴人盛宴的意味。有别于作者以往的作品。
文章以乡下操持古玩铺子的农民刘金台为主要人物,开篇于这位文玩“收藏家”从陕西农村黄金台到北京城内,入乡不随俗并怡然自得的故事,中间穿插着作为作家的“我”通过回忆往事,回忆这位老熟人的家乡风俗,民风民情,讲述这位文玩“收藏家”自成一派的价值观念:没读过多少书,却热爱文化;满口别字,却爱和文物打交道,练书法,背古文,自己制砚;男女关系混乱,却自有一套伦理来劝慰自己,认为自己在“做好事”,对曾经跟自己相好的女子又很是重情重义;做着文玩的生意,却又并不是一味只知道赚钱,还心怀梦想,想要开一个文物博物馆。这样一个矛盾的混合体,很难用简单的名词来概括,让人不怎么喜欢,但又讨厌不起来。
作品的语言表达不同于作者之前的小说克制的表达风格。此文的语言风格是简洁口语化的表达,颇符合主人公的农民形象,与作者之前的散文风格相似,有着西北特有的豪爽与土气在其中。人物也与之前的描写相区别,若说之前的《豆汁记》中的莫姜是小人物,但那个小人物也有着诗书和礼仪及伦理道德作为支撑。在《状元媒》作品集中的小人物则仍是落难王孙,倒架不倒势,且并不担当主角,而这次的刘金台,则是位真正的下里巴人式的小人物,作者从回忆与现实的两端勾勒出了这个小人物的面貌特征,颇为传神。
刘金台似乎代表了一批在改革开放来新一代的农民,在城市化和市场化的进程当中面临着水土不服的特征与特色,宛若文中刘金台在初入北京城参观故宫时的那一身民国礼帽,水晶眼睛加上唐装并牛仔裤的打扮,然这种水土不服并不意味着他们必须要在内心和表现上低人一等,相反,他们自信且踌躇满志,认为自己不但有家乡的本土的,而且认为家乡的就是世界的,自己有“粗壮的背景还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当刘金台再次踏上北京时,已经开上了奥迪车,西装革履,满口标准普通话。村民们都认为他是成功的,家乡人尊敬他,外面人也应该把他当回事儿。而在准备开博物馆却面对着黄金台需要拆迁改造的关键时刻,刘金台被打伤住了医院,博物馆搁浅了,或许就此流产了,在老祖宗许下的黄金台的美梦之中,乡民们有的搬离了自己的老宅,有的则仍然固守着过去的种种。“拆”字赫然就横在了青川县的黄金台上,刘金台不会就此停下他的步伐,他依然活跃,矫健,他是因为自身的偷情被人打进了医院,之后呢,会有多少个刘金台依然故我?文中为他安排了两个亲生儿子和三十多个私生子。刘金台式的市侩、愚昧、自大却又怀抱着传统梦想的人,究竟应当何去何从,身归何处?我们的历史、传统在面对现代化进程的同时又该选择怎样的道路维系下去?作品没有给出答案,却值得我们深思。
纵观叶广芩的小说创作,无论是最初的《乾清门内》还是后来的《采桑子》、《状元媒》都有着特殊的风格和文气。曾有评论家将其小说归入“京味小说”因其早期的小说创作多以北京城中的旗人子弟为背景,颇有老舍传承之趋势,然仔细观之却又并不尽然,虽然人物和故事地点都发生在北京城内,但故事的内涵与主题还是以中国历史文化的传承以及美好风俗品德的承继为主。这种地域的划分虽然在文化地理学上有一定的科学性,但以此来对文章进行分析则有失偏颇。
而本篇小说无论是人物形象,以及主题构思都和“京味小说”中的传承人士邓友梅笔下的“市井小说”有着某些相似之处。虽然故事发生的背景年代上有所差异,邓友梅笔下小市民,小人物的心态,习惯以及特有的市民文化都溢于言表。叶广芩笔下的黄金台中的人物,可以说是西北农村,农民发展成市民的生动写照。两人都同时以戏谑的方式对待自己笔下的人物。邓友梅笔下《清明上河图》式的市民文化的展现,汇聚出的民俗画与众生像以及市井细民们的生活情趣(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而叶广芩在本文当中则表现了农民向市民变化之时面对社会的变革所产生出的种种怪异的行为和模式。区别也是明显的,前者是纯粹的市民阶层的众生相。而后者则是农民向着市民转化时期的众生相。
文中无处不在的对比使得小说中喜剧和戏剧冲突不断,在阅读的过程当中品味着人的变化、时代的变化和世界的变化。其一是农村与城市的对比。刘金台从西北的乡下到了北京城里,地域的转换,城与乡的变化也意外着农民与市民的对比。其二,旧与新的对比和变化,并不仅仅体现在刘金台进程之后的一身衣服上面,而是更体现在人们遇见刘金台之后的各种心态之上,北京城中的人们观察刘金台时的情形和西北乡下人们观察刘金台时的种种心态和众生之相都在此表露。三、城市与农村的对比,不同于很多作者来表达农民某些市民化过程的不适应,作者又将视角从城市回到了农村,来看城市的发展市民阶层文化对农村带来影响的同时,某些传统的文化、行为和习惯是否应当固守,某些被认为是先进的,发展变化的,人们是否又应当随波逐流,顺势而行,进行着变化?
从深层次的角度来看,上面的对比又都是表面的纯粹现象层面上的,那么精神层面上的,人们的心理,心态,以及若干年的祖先所创设和积淀的种种伦理和道德,以及传统美德究竟是应当随着现代化的过程进行变化?还是继续固守?都是作者的潜台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