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现状及原因

2015-05-30刘友明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5年7期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现状

刘友明

内容摘要:语文教学离不开作文教学,而小学作文教学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虽相对比低年级作文有所好转,然而纵观当下,情况依然不容乐观。我认为,学生不爱写作文,写不出较好的作文,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就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之现状及其中之原因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 作文教学 现状 原因

一.小学高年级作文之现状

进入高年级的小学生,已接受了写作的常规训练,对于写作文应该有了自己的兴趣,在文中能够表达出较为独特与真实的观点。然而,现状却及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如下几点:

1.学生对写作文没有兴趣,甚至惧怕

据了解,大多数小学生反映,学习语文,最怕的就是写作文。作文,本是带着创作的快乐与成功感于其中的,缘何成了猛虎,学生唯恐躲之而不及呢?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失去兴趣,任何事情都难以成功。当小学生对写作发生兴趣时,让他们长时间从事写作活动,他们也不会感到累,更不会感到是一种包袱。相反他们会排除一切障碍,全身心地投入写作活动。可以说,写作兴趣是小学生写好作文的重要保证。然而,小学生的写作兴趣不是生而有之的,是在他们大量的生活实践当中,通过教育进行激发和培养出来的。这就需要社会、家庭与教师的共同努力。

2.学生在写作文时无话可说,无词可用

这也是大部分同学写不出作文的直接原因。高年级的学生,在语文课上虽经历了组词与造句等的训练,然而在写作文时依旧无话可说,无词可用。有的虽能完整叙述一件事情,但内容空洞,读来索然无味,写景不美,写人不亲,叙事不明。朱熹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作文的“源头活水”,写作源于生活,每一个人都置身于生活当中,可要将生活转变为文章,可不是简单的之事。

3.小学高年级作文虚假化现象非常普遍

有关研究指出,当下小学高年级作文的虚假化现象相当普遍。具体表现为:将无作有,编造事实;虚情假意,矫情做作;刻意拔高,曲意讨巧;照搬照抄,完全拿来。

学生因作文时无话可说,而为了打动老师,遂开始编作文。有的学生为了得到一个高分去编故事,更有甚者,编造父母双亡,父母离异,残疾等种种惨状,不让老师潸然泪下誓不罢休。如《上海教育》曾公布命题作文《母亲》,结果在小学生的笔下“去世”了一批母亲。相对于胡编乱造,直接拿来之情况更为令人担忧,有的高年级学生直接从作文书上抄袭,或胡乱拼凑,或全文“拿来”,或在考试时背几篇,压对了,正中下怀,压不对,亦能蒙上几分。

二.原因探究

笔者以为,当下小学高年级学生写不出来作文,更写不出优秀的作文,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社会原因。当下社会是一个被电子产品充斥了的浮躁的社会,大人们急功近利的思想已折射到了小学生身上,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许多小学生没有办法静下心来读书与写作文。中国人已时刻离不开手机电脑这些高科技电子产品,可以说,当下中国社会是一个没有书香的社会。大人的生活方式直接影响着孩子,结果是现在的小学生也热衷于电脑与手机,有些甚至玩得比大人都精通。小学高年级,正是读书的黄金时期,阅读的基本训练不够,写作能力是不会提升的,叶圣陶说:“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没有阅读就打不开眼界,更没有思考,对好的文字也不会有美的感受,怎么会对写感兴趣,谈何能写出优秀的作文?

大人之间的虚情假意、电视上的低俗节目、社会上的不正之风,都不同程度的影响着接受能力和模仿能力强的小学生们。让他们提早成熟,学会了弄虚作假,见什么人说什么话,不轻易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写出来的作文定是虚假的而苍白的。

以上的这些社会客观原因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小学生,从而对小学生的写作起到不少的负面作用。

其次,家庭原因。众所周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是影响孩子一生的人。小学生写不出优秀的作文,与父母的家庭教育与培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家庭当中有书香,孩子身上才会带着这种气息。让孩子读书,首先要知道读什么的问题。作为父母,不应只知道买几本作文书便罢,无知的以为只要多读作文就能把作文写好。古今中外优秀的儿童读物不胜枚举,父母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孩子多买书,买适合孩子的好书,在硬件上帮助孩子。阅读量上去了,学生自然会对作文感兴趣,因为在写作文时不再无话可说,好词好句会信笔拈来,左右逢源。有了兴趣,学生作文的进步便是指日可待的。

诚然,除却硬件的支持,良好和谐的家庭氛围亦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关键。学生的读书需要氛围,父母应抽出时间陪孩子一起读书,可以各自读各自的,也可以一起读儿童读物,在读的过程中可以与孩子共同质疑,共同解决,切实培养起孩子的阅读兴趣与好的阅读习惯,让孩子爱上阅读爱上写作。

写作离不开生活,然而家庭生活是小学生生活中的大部分。高年级学生的作文话题常常离不开身边最亲近的人,包括父母,爷爷奶奶等。因此,在家庭生活中,父母还因多带孩子参与,感受一些户内外活动,引导孩子多思考,多观察,将所见所思与所感能口头描述,那么,之后的作文,他定会有话可说。因此,学生的作文写不好,与家庭教育有着直接的关系。

再次,教师原因。叶圣陶说:“我竟欲谓教阅读如教的好,更不必有什么写作指导”,言下之意,教师要教好写作,首先要教好阅读。然而,当下诸多教师的阅读与写作教学是分离的,对大量的课文花大气力完成教学之后,并没有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作文教学导向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写作习惯与思维定式。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目的性太强,限定内容,限制写法,导致学生要么无话可说,要么有话不能随心所欲地说,只好胡编乱造,写出的作文假大空。

为什么教师要拔高对学生作文的要求呢?为什么不能按照教育学、心理学规律正确看待孩子在作文中必须经历的感知、积累、修正、提高的过程呢? 归结其原因,正是当前的语文考试制度影响了作文的评价标准,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教师的作文教学。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甚至一些小学生认为,怎样写、写什么、用什么样的话写出的作文能得高分就怎么写,而将作文最重要的方面——真情实感,弃之不顾。事实上真情实感与小学语文作文考试并没有冲突。一篇好的语文作文起码要求就是写出真情实感,可是好像老师和学生对语文作文考试的标准都有一定程度上的曲解。感觉不写大好河山、不写好人好事就不能得高分。好像自己实实在在的生活经验没有优秀作文选有说服力。“学写作”与“考写作”本应该相互促进,却被人为的分割以一种不正当的方式联系起来了。

总之,学生的写作水平与教师的教学方法关系密切。有些教师在对学生作文指导过程中没有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正确合理的方法,却过多的要求、束缚和限制,甚至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一些作文模板,对学生的写作兴趣起到极大的负面作用。这样,不仅不能够正确的引导学生写出真实的事件与感想,反而使学生在作文时束手束脚,不知作文为哪般,只要能给老师交差便可。

综上所述,小学高年级作文的现状是令人堪忧的。这个阶段的作文教学是至关重要的,这是一个为以后的写作兴趣及写作能力打基础的阶段。而不良现状的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多方面的配合与付出。它是一个具体而实在的过程,需要我们社会大环境的改善,需要家庭的努力,更需要教师素质的不断提高和教学观念的不断更新。

猜你喜欢

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现状
对数学思维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渗透的思考
浅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高年级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英语趣配音对小学高年级学习英语的影响
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及有效策略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