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三步走”策略
2015-05-30刘文玺
刘文玺
[摘 要]创设情境,以兴趣来引导学生,符合素质教育以人为本、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特点;让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也是新课程改革为学生提供主动尝试、参与的机会和资源共享的要求;适时、中肯以及富有激励性、引导性、人性化的评价,充分尊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在新课改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应多采用上述“三步走”的策略.
[关键词]创设情境 主动参与 课堂评价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200029
从事教学工作多年,我受益匪浅.在教学实践中,我积极探究,大胆创新,和同事及学生合作交流、共同提高.正因为亲身经历了从“困惑到收获”的课改过程,饱尝了课改的“艰难与辛酸”,我明白了怎样才能上好一堂数学课,摸索出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三步走”的策略.现在,我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具体的做法.
一、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个好的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学生产生了学习兴趣,才能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使学习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求知渴望.
例如,在教学《有理数》的第一节时,考虑到学生以前没有接触过“负数”,理解起来难度较大,而我知道大部分学生喜欢篮球比赛,于是我创设了这样的教学情境:“在上次的篮球运动会上,咱们年级的男生冠亚决赛是哪两个班?”学生记忆犹新,说:“(2)班和(10)班.”“我们班输了几个球?”“一个球.”我趁热打铁,马上又问:“如果按赢球计分,那么可以‘1来表示(2)班赢的那个球,而如果按输球计分,我们班输的那个球该如何表示呢?”此时,全班学生都用渴求的目光看着我,他们学习兴趣被充分激发出来,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这时我马上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交流环节.
二、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和讨论交流
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让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通过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学生的情感与态度.
例如,当我提出“咱们(10)班输的那个球该如何表示”的问题后,我并没有急于给出“负数”的定义,而是把这一问题留给学生,让他们思考并讨论,自己出谋划策,解决这一问题.于是,学生以六人为一组,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最后,在全班交流展示时,有的小组就用“输1”来表示(10)班输的那个球,有的小组则持反对意见,他们认为写汉字“输”较麻烦,主张用“0-1”来表示.当我问原因时,他们抢着告诉我:“在两班球队都未参加比赛前,既未赢球也未输球,所以都可以看做是‘0.如果按输球计分,那么,(10)班输了一个球,因此是‘-1(减1),即0-1.”听完学生的分析后,我当场为他们的巧妙构思鼓掌.我在对他们进行了一番表扬后,趁机引入了“负数”这一概念.课堂小结时,我让学生互相交流本节课的感悟与收获,他们争先恐后地站起来发表自己的想法.我发现他们对“负数”的概念理解得非常透彻.在随后的达标测评中,后进生也信心百倍地举起手来回答问题,而且他们也回答得完全正确,教室里顿时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那些平时上课从来不回答问题的学生,今天也扬眉吐气了一回,也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他们再也不低下头,趴在课桌上躲避老师的提问,而是仰起头,聚精会神地和同学交流、讨论.讨论,加强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锻炼了他们的竞争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这节课让我和学生彼此收获很大,感悟颇深.
这节课从头到尾,我讲授的东西很少,但是通过学生的反馈,我知道他们对这一节课的掌握效果不比其他任何一节课差.让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讨论交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亲身体验了感知学习与认知的过程,加深了他们对知识的印象,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进行适时、中肯的课堂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每一位教师都知道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是教师写教学反思和改进教学方法的有力依据.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教师要把握好三个方面:首先,应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行为表现、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数学课上,教师应注意观察每一个学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是否积极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是否和同学交流讨论、主动发言.其次,应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数学思维方法和思维品质.学习底子不同的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也不同.数学课上,应避免让尖子生成为“主角”,而忽视了学困生.教师应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提问,使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不被冷落和歧视,力争让他们各尽其能、各显其才,使人人都能得到同学的尊重、老师的表扬.即使主动回答问题的学生回答错了,教师也要给予安慰、鼓励,防止其他同学嘲笑.课堂上,教师一定要少批评、多表扬.最后,还要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师要做到这一点,课前就应该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课堂上多留心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行为.
例如,在教学《圆的性质》时,我让学困生探究圆的对称性,他们通过亲自动手画、剪、折,终于得出了“圆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圆心是对称中心,经过圆心的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的结论.同时,我让尖子生探究“垂径定理”的证明过程,他们绞尽脑汁,终于得到了所有的结论.这样的分工不但节省了授课时间,而且让全体学生都有了在课堂上展现自我的机会,人人都得到了肯定和表扬,这样他们在课堂上会更加集中注意力,学习数学的热情也会更加高涨.
以上是我在多年数学教学中的一点感悟,我觉得这样的教学策略既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基本特点,也符合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符合素质教育以人为本、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特点;让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是新课程改革为学生提供主动尝试、参与的机会和资源共享的要求;适时、中肯以及富有激励性、引导性、人性化的评价,充分尊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我坚信:坚持以“三步走”的策略上好每节数学课,师生一起分享、体验每一堂数学课的完美过程,一定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责任编辑 钟伟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