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做好高中地理的教学工作

2015-05-30蔡仲松

南北桥 2015年7期
关键词:教学工作高中地理新课改

蔡仲松

【摘 要】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各学科的教学改革也提上日程,以高中地理这门课程为例,教学大纲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出发进行了全面的革新,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环节中要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教学手段,促进教学效率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高中地理 教学工作 新课改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7.069

地理是高中阶段的一门常设科目,在整个高中教学过程中占据着不可撼动的地位。近年来,随着新课程的改革,高中各个科目的教学大纲和教学标准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以高中地理这门课程为例,不仅教材内容的设置更加符合新时期的教育形式,增添进一些与新课改要求密切相关的内容,同时按照新的教学大纲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从学生的发展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教学方式的灵活性和互动性,从而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相应的学科素养和思维的建立。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各个高中院校不同程度上掀起了一股教学改革的风潮,分层次教学、合作探究式教学、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等新型教学方式层出不穷,这些教学方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灵活性,激发了教师和学生教与学之间的能动性,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成效性。但不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对于新课程的认识存在偏差,导致教学过程陷入一种误区,一味的强调“新”和“变”使得教学方法从应试教育思维桎梏极端跳入素质教育过度放任的极端,这对于总体上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没有好处的。因此作为处于新课程改革时期的教师,下文中将从地理这门学科的教学方法出发,具体探讨如何适应新课改的教学潮流,做好地理这门学科的教学工作。

一、教学误区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在响应素质教育教学理念的号召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和创新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三个方面的误区。对此,下文将对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的三种典型的教学误区进行具体的阐述和分析。

(一)合作探究成为教学必备

合作探究式教学是素质教育教学体制推广过程中在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引导下所衍生出的一种教学方式。旨在最大限度的保证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能动性,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对问题进行自主性探究和思考,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锻炼学生与他人进行团队协作的能力。不可否认,这种教学方式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尤其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大大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于是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直接将这种教学方法生搬硬套在每一节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论是简单还是复杂的内容一律要求学生进行分组探究。

但合作探究式教学并不是所有的学科内容都适合,就以地理这门科目来说,地理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尤其是高中地理教材中所包含的内容不仅信息量大而且涉及的知识层面较为广泛,既包含区时、气候、地形等对于学生计算能力和看图能力要求较高的部分,也包括物种、风土人情等信息记忆为主的内容,因此不同部分的学习难度具有较大的差异性,而以机械记忆为主的内容基本上不适合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如果执意而为之只能导致浪费时间的结果。

(二)课外实践无目的性

地理是一门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地理教材中所学习的地质、地形、气候等知识就存在于学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新课程改革强调地理教学过程中要主动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增强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课外时间成为教师地理教学过程中新增添的一个环节。但在课外实践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学在领导学生进行地理实践过程中缺乏计划性和组织性,对课外实践的主题和目的都不明确。这样就导致教师在进行课外教学过程中授课内容趋于空洞和敷衍,学生的课外实践变成自由放风、游山玩水,这对于处于紧张学习时期的高中生来说容易造成学习时间的浪费,并且影响了学生的地理学习效果,无形中加大学生的学习压力。

(三)分层次教学考量方面单一

分层次教学是伴随着新课改所出现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它主要通过考量学生智力和学习能力,对于学生的学科知识掌握能力进行科学的评估,从而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在课程设置和课下作业等方面进行因材施教。对于发挥学生的学习个性,最大限度的照顾到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状况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實际的教学运用过程中容易出现评价方式单一的情况,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容易直接依照学生考试成绩的好坏将学生分层,从而导致学习小组之间成员在学习过程中不仅不能够相互促进,反而总体倒退的情况。

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走出教学误区

每一种教育方式的提出都需要有一个相应的适应阶段,教学误区的出现是必不可免的。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尽快适应新的教学理念,不断完善教学方式,从而让新型教学体制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出其应有的教学效果。

(一)教学方式的选择要避免盲目性

流行的并不一定是好的,这对于教学方式的选择来说也同样适用。新型教学理念的提出必然会催生出相应的教学方法,但这些教学方法并不一定适合于所有的教学科目。就以高中地理这门科目来说,地理是一门感性与理性并存的科目,对于学生的抽象性思维和机械记忆能力都有非常高的要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单一的合作探究教学方法并不能完全适用,仅仅在计算和图形分析等部分有一定的教学效果,但在需要学生进行大量记忆的部分,教师还是要依赖传统的背诵、检查、回顾这一经典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过程中要学会“审时度势”,根据自己所教授的学科特点和教材内容分布规律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二)评价方式多样化

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在学习过程中会呈现出各式各样的特点和状况。学生由于天赋和兴趣的不同对于不同部分的知识内容学习积极性和知识掌握程度是不同的,而考试时一张试卷中所体现的内容种类较多,仅仅依靠考试成绩无法准确断定学生地理学习的缺陷所在。尤其是对一些课程内部知识偏科严重的学生来说,教师要通过日常教学不断地观察和统计才能准确掌握学生学科知识点的短板所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多重标准”来评价学生,从而在教学分层过程中更为严谨科学。

以上就是笔者在新课改过程中对于地理这门学科教学误区的一些分析和相应教学改革的一些看法,希望这些想法能够给其他地理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一些指引和启发。

猜你喜欢

教学工作高中地理新课改
怎样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工作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