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认知隐喻的角度解读爱伦坡的诗歌《湖·致》
2015-05-30王琦
王琦
[摘 要]对隐喻的研究已经从过去的修辞学研究逐渐深入到现代的多学科研究范畴。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人们已经从认知心理学、哲学、语用学、符号学、现象学、阐释学等角度对隐喻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其中,从认知心理学方面研究隐喻取得了不小的成果。本文将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对爱伦坡诗歌《湖·致》中的隐喻现象进行研究,通过对其隐喻语言的分析,更好的体会爱伦坡的诗歌所要表达的意境,理解其中所体现出的死亡和孤独感以及作者对死亡和孤独的独特的沉迷。
[关键词]埃德加·爱伦·坡;诗歌;隐喻;认知
[中图分类号]H0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07 — 0133 — 02
1.引言
埃德加·爱伦·坡是19世纪美国著名诗人、小说家和文学评论家。他是写短篇故事的先驱之一,并以神秘故事和恐怖小说闻名,被尊为“侦探小说之父”和“后世科幻小说的始祖”。然而,爱伦·坡也是美国史上最受争议的作家之一。他的小说和诗歌的风格和主题神秘、怪诞,以至于他在有生之年并不被本国人看好。然而讽刺的是,与此同时其作品却在欧洲广为推崇。他的诗歌也像小说一样在当时独树一帜,爱伦·坡深受浪漫主义诗歌的影响,他和惠特曼、迪金森被看作是美国19世纪最有创作力的诗人,爱尔兰诗人叶芝曾把坡誉为是“美国最伟大的诗人”。爱伦·坡认为诗歌应该是纯粹的,以美为追求的,而不应该是说教的。他的诗歌大都荒诞恐怖,并常围绕死亡、孤独、妄想和人格分裂等主题展开,进而通过生动的描写创造了很多恐怖的诗歌。对于爱伦·坡的诗歌,大多数文章还只是停留在语言赏析和主题分类上,亦或是从诗歌艺术效果或诗歌原理等角度分析其诗歌,很少有文章从认知的角度去关注其诗歌中的隐喻现象。本文将从认知视角出发解读爱伦·坡诗歌《湖·致》中出现的隐喻现象,以此来了解诗歌中出现的死亡气息与孤独感。
2.认知视角下的隐喻与诗歌
隐喻经历了三个时期,传统理论把隐喻当作一种修辞现象,将隐喻看作是词语层次的一种修辞方式,将隐喻的功能看作一种附加的、可有可无的装饰。20世纪70年代开始,突破了传统隐喻研究集中在词语层次的局限,把隐喻作为一种话语现象来研究。70年代后期,欧美对隐喻的研究达到了高潮开始多角度研究,尤其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Lakoff和Johnson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现象,也是语言与思维的基本方式,更是人的一种思维方式或认知方式,因而本质上是认知的。它是人类将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说明或理解另一类领域的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隐喻的实质在于借助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体验某一类事物。Lakoff和Johnson在1980年出版的《我们赖于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中首次提出“概念隐喻”(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隐喻由源域(Source Domain)和目标域(Target Domain)两部分组成,其工作机制是映射(Mapping),并受恒定假设(Invariance Hypothesis)的限制,不能随便改变意象图式(Image Schema)的结构。隐喻的意义是通过一个具体的概念域﹙源域﹚到一个抽象的概念域﹙目标域﹚的系统映射实现的,是人类组织概念系统的重要基础。隐喻和诗歌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路易斯(C. Lewis)说,隐喻是诗歌的生命原则,是诗人的主要文本和荣耀。束定芳曾说诗歌是隐喻最常出现的场所,可以说,没有隐喻,就没有诗歌。由此,可见诗歌的重要性。诗歌中充满了隐喻,因而诗歌被称为“隐喻式语言”,其本身即可看作扩展了的隐喻。如宋代朱熹的《读书》,文中无一字提及读书,却以活水不腐隐喻读书需要汲取新的知识才能取得进步。这是典型的以一个事物说明另一个事物的隐喻。隐喻的诗歌功能包括指出某一相似性或者唤起一系列的联想,方达尼尔(Fontanier)曾经说过诗歌关注相似甚于真理。而诗歌阐释的根本任务是对诗歌隐喻的把握。本文将对爱伦·坡的诗歌《湖·致》中的隐喻从认知角度进行分析阐释,来领略诗人运用隐喻所表达的对死亡和孤独独特的感受。
3.对诗歌中隐喻的分析
(1)将黑夜隐喻为死神
在《湖·致》一诗第一节中,作者介绍了诗歌的背景,他年少注定会去的一座湖。这座湖是“我命中注定在年少之时 常去这荒芜世界的一隅”,这座湖四周被嶙峋的黑岩和高耸入云的苍松团团围住,因此造成了一种与世隔绝的状态,让这座湖显得“凄凉”,但这种凄凉在作者眼中却十分“可爱”。诗歌第二节第一句 “But when the Night had thrown her pall”(可是当黑暗撒开夜幕),作者在此句中,利用隐喻将整个诗歌气氛改变,这时的湖虽然孤独却再也不可爱了,而是充满了恐怖,这种恐怖正是通过隐喻实现的。束定芳在《隐喻学研究》中指出确定是否是隐喻的最大标志就是语言字面意义与语境的冲突,而隐喻的理解过程就是这种冲突的解决。而束定芳根据隐喻的句法构成特点将隐喻分为五种:名词性隐喻、动词性隐喻、形容词性隐喻、副词性隐喻和介词性隐喻。这里的黑暗撒开夜幕即属于其中的动词性隐喻。所谓动词性隐喻指的是话语中使用的动词与逻辑上的主语或宾语构成的冲突所形成的隐喻。如There are certain areas of the syllabus that students queue up for.(大纲中某些部分学生需要排队等候。)大纲的某些部分和排队等候属于动词与逻辑上的主语搭配冲突所构成的语义异常,作为隐喻,可以理解为大纲的某些部分是学生感到困难。同样的,黑夜撒开夜幕,黑夜为无生命的名词,本身是无法发出任何动作的,然而这里却发出撒开的动作,并“将那湖与世界一同罩住”,造成了动词“撒开”和“罩住”与其逻辑主语“黑夜”的语义冲突。而隐喻正是建立在这种字面义与语境的冲突上,因此可理解为动词性隐喻。再看其宾语,宾语中撒开的对象是“pall”。根据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pall”作为名词有双重含义:一为浓密的云烟,尘烟的意思,一为柩衣,棺材罩布的意思。正因为“pall”一词有这样的图示结构,这句诗中动词与名词的搭配就会形成新的语义联想。即谈到“撒开”和“罩住”就一定会联想到有生命的,并且和棺材罩布有关的事物。谈起棺材必定想到死亡,而掌控这一切的即是死神。因此这句诗词可以理解为死神笼罩了整个湖面和全部世界。整首诗的气氛也在不知不觉中由平淡带入了恐怖。在爱伦·坡的诗歌中,黑夜经常作为死神或死亡的形象出现在诗歌中,如在其诗歌《梦境》中出现的在黑色的王位上发号施令的名叫黑夜的幽灵。
(2)将湖水隐喻为地狱
诗歌第二节介绍了湖的孤独和恐怖,第三节作者突发奇想,在这种恐怖的氛围中却依然能感受到他对这种孤独和恐怖感的热爱。这也正是爱伦·坡的写作风格之一,即他对死亡、恐怖与孤独的沉迷。第四节指出“死亡就在那有毒的涟漪里,在它的深渊,有一块坟地适合于他,他能从那墓堆为他孤独的想象带来安慰——他寂寞的灵魂能够去改变。把凄凉的湖变成伊甸园。”这里是死亡徘徊的地方,有墓堆,是深渊,是坟地。虽然整节诗中没有出现这坟地、深渊、墓堆所指的对象,即这节诗中只提到了隐喻中的喻体,而没有出现本体,然而却可以从整首诗的语境中理解出这里所指的即是这座湖,湖即是本体。从认知隐喻的角度来讲,本体和喻体间有很多相似性。如湖水是透明的,湖确实有深度的,从透明的水中可以看到水底的不平整的沙丘。就像地狱一样,是深渊,埋葬亡灵,与世隔绝。只有理解成湖水是地狱,才能打破诗节中的字面义与语境的冲突,让读者顺利的理解诗歌。才能在诗人的眼中,将这凄凉的如地狱般的与世隔绝的湖水变成如天堂般的伊甸园。这也显示了诗人对死亡、孤独有多么的钟情和沉迷。在爱伦·坡的诗中,也有将和水有关的实体隐喻。如在其诗歌《海中城市》中,死神为自己建了一座殿堂,那座殿堂即被海水所包围,这里,死神所住的地方即可理解为地狱。
4.结语
隐喻是语言的基本方式,也是一种认知手段。隐喻性思维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根本方法之一。隐喻和诗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诗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诗歌中充满了隐喻,可以说没有隐喻就没有诗歌。从认知角度分析隐喻提供了解读诗歌的新途径。爱伦·坡作为被后代所推崇的小说家、诗人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优秀的发人深省值得品读的作品。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对死亡、孤独的沉迷,至今在文坛上独树一帜。本文弥补了前人对爱伦·坡作品研究的不足,试图从认知的角度研究其作品中的隐喻现象,进而分析整首诗歌的写作意境。从而更好地领略到了爱伦·坡笔下的湖水和黑夜的不寻常之处,也更好地体会到了整首诗所带来地死亡气息和作者对于死亡和孤独独特地爱好和沉醉之情,以至于在诗人眼中这正是其心中的天堂——伊甸园。
〔参 考 文 献〕
〔1〕 Lakoff G. & 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2〕 陈剑雯.爱伦坡诗歌艺术研究〔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7,(20).
〔3〕 段筱箫.爱伦·坡小说的死亡主题解读〔J〕.文学教育,2009,(09).
〔4〕 奎恩(Quinn P.F.),编.爱伦·坡集:诗歌与故事〔M〕.曹明论,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
〔5〕 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6〕 束定芳.隐喻与转喻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7〕 束定芳.论隐喻的诗歌功能〔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报,2000,(23).
〔8〕 王学森.隐喻在诗歌中的诠释〔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0,(07).
〔责任编辑:蔡 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