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之再:绝对主角时代的结束
2015-05-30灵犀
灵犀
是谁来选择展览中的优秀者?是中国的眼光,还是德国的眼光?这个问题可能即将超出所谓“后殖民主义”的讨论范围,在资源整合中具有绝对优势的部分才有决定权,策展人、批评家、学院、政府,任何单一力量都不足以承担这一角色了。
展期在5月27日至6月21日的“动态之再:B3+BEIJING 动态影像展”与中央美术学院学生毕业展的档期迎面撞了个满怀,两个展览共享着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的场地。由于展览是由中央美术学院和德国奥芬巴赫造型艺术学院共同主办,学术和新锐气息极为浓重,不仅毫无违和感,还吸引了大批观众驻足。展览本身体现出的强大的跨界与交互模式,令人印象深刻。
“动态之再”中的“动”即动态影像(Moving Image)。它不仅单一特指影像的呈现方式,同时也指向一种新的影像创作方式,以及当下移动互联网为主导的传播方式。对于动态影像的多角度解读要从策展方式和单元活动中去领会,通过延展单元活动立体化地体现这一理念,比如在跨地区影像创作接力单元中,作品的创作过程也体现出物理移动的概念,创作的过程基于不同国家创作者的协作,通过网络传递的方式协作完成。两个特别艺术项目,“人人都是策展人:一次人人都有机会参与策展的众筹项目”、“中央美术学院数码媒体工作室国际动画工作坊:对素数的逻辑”,以及两个邀请项目:“十秒影像”和“涂手:十万喵星人计划”,都是这一策展理念的直接体现。
“动态之再”中的“再”,明确以动态方式记录过程,突出中国的动态再现。“B3 + Beijing”展览最大的亮点在于突破传统单一的艺术展形式,以跨媒体为核心策展策略,以贯穿动态影像相关产业链为线索,调动周边资源,与相关媒体、机构和企业深度合作,创建一个集艺术、创意、设计、技术和社会平台,商业对接为集合的综合动态影像联动平台。除了线下展览现场的主要单元外,拓展出线上平行展(视频网站、微信平台)、跨界创新工作坊、创客马拉松、跨地区影像创作接力等延展单元。
翻看一下参展艺术家简介,大多是80后在各个领域中初绽头角的新起之秀。他们在影像艺术工作中做着各种尝试,却很难标定他们真正的身份。有的是著名杂志签约摄影师,有的是品牌创始人,有的是游戏设计师,有的是学院教师或者电影导演。展览所呈现的跨界实际上也是当今青年影像艺术家多元化身份的忠实反映。多元的身份、多元的信息带给作品的是多元化的表达。在展览中,你既可以看到关印的《源点》这样纯粹视觉体验的影像装置,把视觉与观看心理的张力精致到了极点。也能看到谢承霖思考当下,并用清新方式展现的单频动画《低头族》。并出现了像王宇辰《深林守护者》这种互动感极强的游戏作品。在美术馆里,你完全可以和小伙伴们畅快淋漓的玩一场。
虽然中国影像艺术还很年轻,但是经过近几年来的发展,还是逐渐形成了一条艺术史的线索。但“动态之再:B3+BEIJING 动态影像展”的展览形态和展出效果所取得的突破,还是令人倍感意外。纷繁多元的作品、展览意图、实施方案以及跨领域、跨地域的协同合作,让人感叹:全球化真正意义所在。今天,中国当代影像艺术已经可以这样玩了?!从里到外,从台前到幕后,没有一处不互通,与此同时,这也意味着展览中绝对主角的时代已经过去,参与其中的各个元素缠绕着、竞争着,共同构建着展览整体的意义。
看完热闹,还是要回头看看门道。“动态之再:B3+BEIJING 动态影像展”幕后推手已经不是策展人,事实上,策展人也成为了被展陈的一个部分(“人人都是策展人:一次人人都有机会参与策展的众筹项目”)。那么是谁搭建了这个“没有主角,也都是主角”的舞台?那就是“B3+BEIJING”。
B3是指德国B3双年展。它是2013年在德国黑森州政府的支持下,由奥芬巴赫设计学院与黑森州电影与媒体学院(HFMA)合作共同发起举办的一个国际性动态影像盛事。B3双年展结合了当代动态影像所涉及的各大学科:影像艺术、表演艺术和装置、游戏和广告行业的商业用途;以及从实验艺术和三维动画。第二届B3动态影像双年展将于2015年的秋天在法兰克福和莱茵主要地区开展。本届B3依旧延续了2013年启动时的目标:创造移动影像的大联盟。基于这一出发点,双年展将遵循跨学科,跨流派的方式为艺术,电影,电视和游戏制作人以及导演,艺术家,设计师,科学家和任何形式的媒体业者提供一个良好互动的国际平台。
那么北京这个顶着个加号的协同方,或者更准确的说,是中央美术学院这个中方主办方所扮演的角色是什么呢?德国B3选择与中央美术学院合作,是希望把B3的影像力拓展到中国。同时,“B3 + Beijing”展是针对中国动态影像的一个专门展,学院在其中应起主导作用:中央美术学院引导中国动态影像的学术探讨,并将成果带往德国,走向国际。通俗一点来讲,本次展览就是在学院联盟的共赢之举。
展览本身验证了两个基本事实:一方面,西方艺术界的学术认可对于中国青年艺术家还是有效的,另一方面,中国在当代影像艺术方面,还是一个有待开垦的处女地,它的生机和丰富艺术资源对西方艺术界的吸引力也依旧有效。但从整个合作流程上来看,中国当代艺术的被动处境还是一目了然。首先,在艺术家和作品的呈现上,带着典型的B3双年展模式,不具备中国策展思路的独创性;其次B3会主动选择中国青年艺术家去德方展览,“动态之再:B3+BEIJING 动态影像展”更像是B3动态影像双年展的海选阶段。需要警醒的是绝对主角的消解并不意味着话语权的失落。是谁来选择展览中的优秀者?是中国的眼光,还是德国的眼光?这个问题可能即将超出所谓“后殖民主义”的讨论范围,在资源整合中具有绝对优势的部分才有决定权,策展人、批评家、学院、政府,任何单一力量都不足以承担这一角色了。唯一确定的是,官方与学术体制还是最有社会资源和社会影响力来转动这个巨大转盘。动态影像艺术协作化已初露头角,但联盟的标准在于资源交互的平等,于是还只限于具有同等实力学院,平民范儿的影像艺术还远无资格被纳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