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时期中国民族声乐的演唱特点

2015-05-30西麒润

北方音乐 2015年7期
关键词:演唱特点民族声乐

【摘要】新时期中国民族声乐在多元文化的熏染下,逐渐突破中国传统声乐的发展思维和模式,在保持中国传统声乐一贯特色的基础上,更多的展现出具有新时代特征的多元化演唱风格。新时期中国民族声乐以“保持共性,突出个性”为创新的发展理念,逐渐呈现出综合性和多样性的演唱风格。

【关键词】新时期中国;民族声乐;演唱特点

一、共性化的声音技巧

新时期中国民族声乐是时代赋予的产物,其所体现的就是在发展中保持共性。新时期的中国民族声乐以学院派为代表,开始突破唱法的局限性,在发声训练中要求演唱者适当借鉴西方美声唱法,在建立良好的歌唱通道、声区统一的基础上,准确的吐字、咬字,做到字正腔圆,声情并茂。

(一)良好的歌唱通道

歌唱通道是指演唱者的歌唱腔体组合,包括头腔、鼻腔、口腔和胸腔等。建立歌唱通道其实是保持打开腔体的一种状态,以良好的气息支持为基础,较好地运用腔体去歌唱。良好的歌唱通道是歌唱的基础,新时期的民族声乐针对之前的声音弱点,开始成熟的借鉴西洋美声唱法,将科学的发声技巧与我国民族声乐相融合,很大的推动了我国民族声乐的进步。

(二)声区统一

声区是指人声歌唱时所呈现出的音色特质和共鸣色彩逐渐变化的音域范围。每个人的演唱声区主要分为低声区、混声区和高声区。低声区主要靠真声演唱,更多采用胸腔共鸣,所表现出来的声音效果真实、亲切、浑厚。混声区主要是指歌唱者音域的中声区部分,主要是以口腔、鼻腔共鸣为主,胸腔共鸣为辅,所表现出来的声音效果明亮、灵活。随着声区的不断升高,高声区的演唱在保持一部分真声的基础上,假声的运用逐渐占据演唱的主要地位,音色更为柔和,音域扩宽,共鸣的运用主要以头腔共鸣为主、其他共鸣为辅,具有其他声区无法比拟的华彩、圆润、高亢的音乐特征。

(三)字正腔圆

我国歌唱艺术主要以汉语言为主,汉字所特有的内容和性质决定了其咬字位置、发声腔体。汉字的发音主要是由字头、字腹、字尾组成。字头和字尾用来咬字和归韵,字腹主要用来发声中表现音色。中国民族声乐旋律的走向总是与歌词声调的走向大致吻合,要求演唱者的咬字发音要非常清晰:唇、齿、舌尖的协调动作完成咬字,气息流动和腔体畅通为字腹的元音演唱提供条件,最后的字尾必须归结回到演唱的腔体,这样完成了气息、腔体、吐字、声音的一个完整的发声过程。

二、个性化的演唱风格

新时期中国民族声乐较之以往的传统声乐有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中人们最直观感受到的就是演唱风格。新时期的中国民族声乐要求演唱者掌握科学的发声技巧的同时,还要正确把握不同地区的民族语言特色、行腔和韵味。我国的民族文化丰富多彩,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其声乐作品演唱风格也各不相同。笔者将从地方民歌和新时期创作的民族声乐作品中选择较有代表性的东北民歌为例,分析新时期我国民族声乐多元化的演唱风格。

(一)东北民歌

东北民歌的特点一般音调比较高亢嘹亮,旋律宽广,气韵悠长,声音运用上也比较刚直。《摇篮曲》《看秧歌》等已成为具有代表性的东北民歌,深受人们的喜爱。随着时间的推移,东北民歌也越来越显示出它独特的艺术风格及魅力。新时期创作了大量具有东北特色的中国民族声乐作品,代表作如《再唱摇篮曲》,是近几年根据东北民歌《摇篮曲》新改编的民族声乐作品,旋律优美、风格细腻,在原有的旋律基础上丰富了作品创作,加大了作品的演唱难度,也提高了作品的内涵。

《再唱摇篮曲》的创作具有深刻的层次感,歌曲大致分为三个部分,音域跨度比较大、节奏变化灵活,每个部分要有不同的演唱风格。

首先,开始部分保留了《摇篮曲》的东北民歌特色,要求演唱者在建立了良好的歌唱通道的基础上,保持统一的歌唱位置,要突出东北民歌的高位置和明亮的声线,同时还要把握好歌词的意境,要有哼唱的感觉,表现出天然的母性之爱。其次,中间部分在原有的东北民歌特色的基础上,融合了现代气息,将前后两个部分做了一个恰到好处的衔接,表达母亲对孩子成长的殷切期望。此外,这一部分中的花腔是作品画龙点睛的地方,也体现出了作品的演唱难度。花腔的演唱既要保持统一的歌唱位置,还要正确的运用支点去歌唱,气息的流动需要短而有力,较好的声音质量有助于更准确的把握这一部分活泼、幻想的演唱风格。最后部分,由之前的A转到#F再到G,转调逐渐将歌曲推向高潮,给听者一个震撼的听觉冲击。由高潮到突然安静的结束句,给人意犹未尽的感觉,最后的两次转调,将歌曲重新带回到安静、抒情的环境,整个作品演唱起来更加具有时代特色。演唱这一部分,尤为重要的是要用积极、正确的情绪带动声音,以及结束句弱声以及自然哼鸣的运用。要把握好每个乐句的歌唱情绪,而不是机械的追求声音技巧。

(二)新时期创作歌曲

新时期中国民族声乐作品创作更加注重艺术性,在要求演唱者必须具备高超的演唱技巧的同时,更加要求作品的艺术完整性。代表作如《秋水长天》,将现代的作品创作风格与中国民族特色相融合,作品时而柔婉、时而大气,作品起伏跌宕、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其演唱难度则在于歌唱技巧与演唱风格的合理把握。

首先,第一部分要采用叙述、感叹的语气来演唱,表达出演唱者内心复杂、深情的情绪,口气要亲切但是咬字不能太松,否则作品则变得软弱无力。其次,要合理处理气口,并合理利用声断气不断的演唱方法,以更好地帮助完成作品的情感表达。其次,到中间部分,作品创作由之前的抒情转为铿锵有力,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气息要短促有力,咬字要灵活,切不可拖泥带水,用浑厚、结实的声线表达出作品的内容。最后,结束部分的演唱要保持良好的歌唱通道,充分利用腔体来歌唱,此外,要合理的做到字正腔圆,处理好高音区闭口音的演唱方法以及高音区的气息保持。如“绵”、“片”、“天”三个字的演唱,要保持统一的歌唱位置,切不可把字咬得过紧,否则不利于歌唱通道的通畅和气息的保持,也不利于歌唱情感的表达。

新时期的中国民族声乐作品风格多样,对新时期的民族声乐演唱者也有很大的挑战。不仅要掌握科学的发声技巧,更要演唱出自己的声音特色。因此,只有把握不同地域、不同时期、不同创作背景的作品的艺术特征和内涵,才能更好的把握对不同作品的演唱风格,并建立具有自己特点的独特的演唱风格。

参考文献

[1]李晓贰.民族声乐演唱艺术[M].湖南: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

[2]邢延青.民族声乐艺术的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7.

[3]周大风.漫谈字正腔圆[J].中国音乐,1983.

[4]王颖.浅谈中国民族声乐的特点[J].音乐天地,2005(8).

作者简介:西麒润(1988—),女,山东潍坊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声乐演唱。

猜你喜欢

演唱特点民族声乐
歌曲《西厢听琴》的艺术形象与演唱分析
艺术歌曲和歌剧演唱特点分析
析解潮剧传统乌面艺术
民族声乐教学中男高音歌唱的技术训练与能力扩展
论民族声乐的科学训练
多元文化格局中的民族声乐教育
民族声乐的演唱风格与方法
试析卡门的形象特征
浅谈苗族“飞歌”的发展及演唱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