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角色定位
2015-05-30顾士兵
顾士兵
摘 要:在传统教学中,传道授业是教师唯一的职责,教师处于绝对权威的地位。而在新课改大背景下,尤其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教师是活动方案的决策者、设计者,是活动过程的参与者、引导者,是活动成果的鼓励者、欣赏者。教师充分信任学生,给予自主探究的空间。通过活动,真正进入教学相长的境界,教师与学生一起成长成才。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角色定位;设计者;参与者;欣赏者;共同成长
中图分类号:G423.0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5)07-0046-01
在传统教学体系中,教师的嘴是“知识的源泉”,学生的脑袋是“知识的水桶”。教师处于绝对权威的地位,成为学生必须遵循的知识和观念的来源,课堂是一种“静听”的场所。而在现代教学体系中,教学的重心由教师转向学生,由书本转向经验,由课堂转向活动。在新课改背景下,尤其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明显变化。教师如何定位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角色,本文对此进行研究。
一、教师是活动方案的决策者、设计者
为更好地推进新课程改革,教研室决定在我校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试点。我诚惶诚恐地接受了任务,心里实在没底,没有前人的经验可以借鉴,全凭自己在摸索中前进。在新课程环境下,教学的多样性、变动性要求教师是一个决策者,而不再是一个执行者。教师具有创造新形式、新内容的空间。而我们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有的不如城里同龄人见多识广,两点一线的生活,独生子女的家庭环境使得他们甚至对身边的事物也缺乏足够的了解。所以,开展这样的活动,对于老师和学生,以及传统的教学方式,无疑是一个挑战。为了使活动的开展少走弯路,教师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选题。在查阅众多资料后,我意识到,乡土资料和资源是综合实践活动可资利用的素材。引导学生对其赖以成长的故土的关注,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爱乡、爱国的情感,而且由于对故土本身具有丰富的体验和认识,能保证他们在活动中保持很强的探究动力和创作欲望。因此,我把主题定位在“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上,并设计了“张家港的昨天”“张家港的交通”“张家港的住宅”“张家港的教育”“张家港的明天”五个子课题。
二、教师是活动过程的参与者、引导者
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角色是不能被淘汰的,但不再是教师唯一的角色。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充分信任学生,成为指导者和参与者。不可喧宾夺主,更不能包办。只有在平等、自由的氛围中,教师才能在推动学生发展的同时获得自身的发展,才能进入“教学相长”的境界,把学生的潜力发挥出来。具体做法是:(1)参与研究方法的设计。主要讨论其科学性和可行性,如问卷设计是否合理。(2)作为小组的一员,也参加一些外出调查活动,一方面进行及时指导,另一方面监督和照管他们。(3)联系调查对象。(4)告知外出采访时的注意事项,如安全与礼节。(5)向学生推荐参考资料。经过一段时间磨合,很多同学已经学会如何进行协商和合作,他们习惯于讨论、分工和合作,也学会了收集资料和思考问题。但难题又出现了:面对收集到的大量资料,却不知道如何整合,得出的结论也五花八门。此时,教师应加强引导。如“交通小组”,把资料按公路、铁路、港口和航空进行归类。而绘制图表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在指导中,还多次碰到下面的问题:【问题一】学生想到了,教师还未想到怎么办?学生想到的,教师未必想到,这很正常。这时,教师应该抱着虚心的态度,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了解学生的想法,循着学生的思路走,因势利导。【问题二】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回答不了怎么办?指导过程中深感知识储备不足,尤其当学生问起建筑、交通等相关知识时,更显力不从心,这给我平时的学习积累施加了压力和动力。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不妨让学生当一回老师,让自己再当一回学生,争取与学生一同成长。【问题三】家长不理解、不支持怎么办?有些家长认为实践活动是不务正业,故不予支持。我及时印发了《告家长书》,与家长沟通,取得了他们的理解与支持。
三、教师是活动成果的鼓励者、欣赏者
赏识学生,鼓励成功是我一贯的教学思想。我知道,每一个赏识的目光、每一句鼓励的言语,都是师生情感沟通的催化剂,将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诚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唤醒、激发、鼓舞。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我始终以欣赏、鼓励的目光注视着全体学生。当“教育”小组的活动因种种原因半途而废时,他们说什么也不愿把已有的经历包括失败的教训告诉大家。我苦口婆心地帮助他们分析失败的原因,还鼓励他们:失败也是一种经历,这种经历能给以后的学习带来警示作用,将终身受用。他们终于鼓起了勇气,作为整个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把失败呈现在大家面前。
经过两个月的“含辛茹苦”,活动终于结束了。为展示我们的活动成果,我们在区内开了一堂汇报课。成果展示是我也是同学们最开心的一天,我甚至觉得活动的结局是很完美的。今后若有这样的展示,我还想请家长们也来参与,感受一下新课程改革的魅力。回想整个活动过程,我始终与学生“同呼吸,共命运”,已分辨不出自己究竟扮演了何种角色,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我与学生一起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范蔚.设计综合实践活动的原则要求[J].课程·教材·教法,2003(03).
[2]李臣之.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探讨[J].教育研究,20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