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新媒体优势做好大学生党建工作
2015-05-30王凤赵婷婷
王凤 赵婷婷
摘 要:社会和媒体环境的变化,造成了人们信息接收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变化,尤其是大学生,他们积极、活跃,乐享新科技。随着新媒体逐渐在校园内得到广泛运用,手机、QQ、微博、微信等校园新媒体以其灵活、便捷的传播特点,迅速被大学生接纳和使用,并影响到大学生学习、生活、思维等各方面。 新媒体时代,党风廉政建设要想在大学生身上真正起到作用,必须变革载体,变换方式。
高校可以创办党风廉政建设学习园地,给大学生提供一个利用课余时间自主选择性学习的空间;可以举办党风廉政建设新媒体大赛,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主动权,从而达到教育效果。
(二)采用新媒体时代的语言方式对党风廉政建设教育的信息进行“转码”
新媒体宣传渠道的开设是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党风廉政建设的第一步,渠道打开了,但思维和语言还是宣讲式的陈旧观念,并不算真正的变革,也并不能引起大学生的关注。
新媒体语言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话语之间已经形成了强烈的矛盾冲突。大学生党风廉政建设需要正视新媒体挑战,积极吸收新媒体的话语优势开展工作,方能使大学生党风廉政教育真正走进青年人的心灵世界。
1.高校教育者应转变“说教方式”,展开平等沟通
新媒体语言具有自身特点,目前的高校教育者应该转变传统的说教方式,学习和掌握新媒体语言的特点和规律,与大学生开展平等的沟通。
高校党风廉政建设教育者在实际工作中应当在保持原有书面语言的严谨规范的基础上,讲求新媒体语言环境下口头语言的通俗生动,认真锤炼出适应现代大学生审美的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形成鲜明且有效的特色党风廉政建设。
2.借助视觉符号强势推进大学生党风廉政教育
在新媒体技术的支持下,屏性媒介大行其道。随处可见的电视屏、电脑屏、手机屏等让视觉性非语言符号获得了空前繁盛的发展,悄然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认知和审美理念。李普曼在《公共舆论》中提出:“图画一直是最有保证的传递思维方式,其次是唤起记忆的文字。”视觉符号所传递的信息可以超越文字传递信息的意义局限,实现更生动开阔的传播。
当前人们的思维方式已经由文本思维转变为视觉思维,人们已经习惯在接受视觉产品时放弃以往阅读文字时的思考习惯,文字的抽象信息被感性的图像信息所替代[5]。
在支部活动中用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分享大家感兴趣的党风廉政建设视频短片,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微博号“壹读”是一个用动漫视频的形式展现党建话题或者党建知识的公共服务平台。它很好的抓住了新媒体环境下人们的视觉思维特征,再加上使用了许多大学生熟悉的“网络语言”,在学生党员中得到了很好回响。
(三)建设一支理论扎实、业务精通的高校党建队伍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党风廉政建设的推进根本上需要建设一支理论基础深厚同时深谙新媒体传播特点的队伍。目前,高校的党委、二级学院党总支及基础党支部的人员,多为行政系统工作背景的人,没有经过系统培训和实战训练,无法从理念上、行动上适应如今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变化。因此,队伍的培训和纳新是推动高校党风廉政建设顺应新媒体时代和背景的根本。
为适应新媒体时代信息多样性、开放性等特点,高等教育管理者要积极充当新媒体时代大学校园党风廉政建设引领者,唯有正确认识并积极适应新媒体及其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利用创新思维借助新媒体优势开展工作,将党风廉政建设真正做到“实处”,通过多种途径深入大学生的内心。
高校工作者要主动利用新媒体技术,借助校园网、微网络社交工具等方式随时随地开展对大学生党员的教育活动,实现大学生党员工作与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为党风廉政建设和拒腐防变教育提供坚实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 张光闪.论大学生的党风廉政建设[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2).
- 中共中央组织部 《2013年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
- 杨慧婧.复合媒介语境下的大学生媒体选择——武汉市大学生媒介接触状况调查[J].知识经济,2010(10).
- 王刚.大学生媒介接触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贵阳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
- 王淑琴.从接受美学看跨文化传播中的争议广告[J].中国广告,2008(7).
[责任编辑:艾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