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闲暇教育视域下的大学生宅现象及其对策

2015-05-30李冬雪王春波

大学教育 2015年8期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

李冬雪 王春波

[摘 要]在价值观多元化及社会环境信息化的背景下,大学生中宅现象大规模出现,大学生闲暇生活的现实状况令人担忧。应该通过对大学生宅现象的分析进而考察大学生的闲暇时间利用情况,分析大学生宅的类型及其价值观;对我国高校闲暇教育体制提出完善建议,以期改善大学生宅现象。

[关键词]大学生 宅现象 高校 闲暇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8-0077-02

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变革,“宅”经济迅速发展并改变着人们的消费和生活方式,宅现象大规模出现。大学生作为走在流行前沿的年轻群体,自然成了宅现象研究的主体。从大学生成长的角度结合高校闲暇教育,探讨宅现象的对策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宅现象的现状分析

(一)大学生宅现象的现状调查

浙江大学是一所全国性的、综合性的大学,学科专业覆盖范围广、生源涵盖全国各地的不同经济状况的学子,因此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可以反映出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大致状况。笔者于2014年在浙江大学本科生中开展抽样问卷调研,调研范围涵盖理、工、农、医、法多学科,实际发放纸质和电子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500份,有效率达到100%。调研结果显示:有86.4%的学生认为“宅”在大学生群体中是普遍现象,69.8%的学生认为自身“宅”或者存在宅倾向;除去正常的睡眠和上课时间,每天“宅”在寝室的时间为“3~5小时”的学生有57%,“超过6小时以上”的学生有15.6%,而2010年浙大学者的调研中这两个数据分别为45.8%和15.3%。可见,当前大学生宅现象较为普遍,相对于2010年,2014年大学生的“宅”现象存在蔓延的趋势。

(二)宅现象的类型分析

宅现象不可一概而论,不同的宅现象类型后反映出的是大学生对于闲暇时间的管理和利用的不同的价值观。在综合考察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宅现象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技术宅,这类大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或者科研目标比较明确,宅主要是将闲暇时间用于学习或对与科研相关的信息进行收集、分类和处理,调研显示所占比例仅为13.4%;兴趣宅,接近“御宅族”的原意,这类大学生主要将闲暇时间用于自身的兴趣和爱好方面,如动漫、网络小说、绘画等,调研显示的比例为32.4%;处于这两类宅现象中间的大学生群体,他们有自己对于闲暇时间的实际控制,他们通过网络创造时尚、引导舆论、挖掘真相,从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影响着社会,属于“有效宅”;相反,还有一类宅现象是“无效宅”,这类大学生无法真正把握自己的闲暇时间,浑浑噩噩地度日,调研显示的比例高达54.2%。对于宅的影响评价,社会大众普遍认为,宅带给大学生的弊远大于利。为此,我们也请受调查学生对宅的影响进行评价,“易产生惰性”,“身体素质下降”,“脱离社会、缺乏社交能力”是被选择最多的三项,比例达60%以上,可见大学生也认为宅带来的影响多是负面的。对于宅影响的积极评价主要是自我提升、放松身心方面,也有一定的比例,这也与“有效宅”相呼应。

(三)针对宅现象的闲暇教育引导缺乏

关于宅现象原因的调查中,学生将“适合参与的活动较少,或参与相关活动意义不大”作为重要原因,所占比例接近60%。虽然很多高校也开展一些闲暇活动,但其指导思想主要定位于“填补”空闲时间,忽略了对学生进行闲暇教育引导的意义,往往很难体现学生的兴趣与爱好,以致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活动的效果不明显。

二、高校开展闲暇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分析

我国学生闲暇教育整体较弱,尤其中学阶段的应试教育导致闲暇教育薄弱,大学学习相对于中学学习有巨大的转变,使学生对学习节奏难以把握;大学闲暇时间相比中学时期大幅增多,部分学生管理时间的方式不科学。由于不重视闲暇时间的利用或者不具备闲暇素养,大学生宅得并不健康,身体素质普遍不高,社会交往能力较低,“无效宅”的长久发展定会有碍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大学生闲暇教育的重要性凸显。

关于闲暇教育的界定,国内尚无统一定论,综合考察后,笔者比较赞同“闲暇教育就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闲暇价值观,培养学生有价值地利用闲暇时间的习惯、技能和技巧,指导学生通过各种闲暇活动丰富精神生活、扩大视野、增长知识,使自己的个性、道德品质、社会技能、创造才能等得到充分的自由的发展”这一观点。经过调研,笔者邀请受调研学生从自身角度出发,选择改善宅现象的措施,调查显示“社团、学生活动的进一步丰富化”是学生认为改善宅现象的重要举措,“学校开设相关免费或低收费的兴趣培训班”和“家人、同学、老师的鼓励与帮助”各占40%左右的比例。调研结果与闲暇教育的内涵非常契合。

关于学生对于闲暇时间有效利用是否需要学校引导的考察中,我们发现有66.2%的学生支持“高校有必要参与引导,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闲暇价值观”,有30.8%的学生认为“闲暇时间为个人自由可分配时间,高校无职能参与引导”,有3%的学生选择“其他”并未标注理由。由此,我们看到,大部分学生赞同学校对学生利用闲暇时间进行引导,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闲暇价值观。高校闲暇教育具有现实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三、对完善我国高校闲暇教育体制的建议

笔者调查了学生对于完善浙江大学闲暇教育体制措施的期待情况,得知学生对社会体验式实践平台有最高的期待,选择比例达65%;开设闲暇教育相关课程的期待次之,达53.4%;希望将闲暇教育列入日常教育计划的比例为45.2%;对校园媒体正确舆论引导寄予希望;对加强师资专业化建设也有所关注。结合实证调研和访谈,高校可以在以下几方面完善闲暇教育体制,引导大学生出宅,减少无效宅,增加有效宅。

(一)明确高校闲暇教育的重要地位

在问及“你是否知道何为‘闲暇教育”时,有75.6%的学生表示不知道,19.4%的学生表示有点了解,仅有5%的学生表示知道。可见,闲暇教育在学生群体中的熟识度还比较低。目前,高校闲暇教育零散化,没有严密的体系性,多为以学生活动为主的单一的闲暇教育活动,使大学生只见活动,却感受不到活动背后的闲暇引导。鉴于以上原因,高校应把学校闲暇教育作为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支持,体系化地开展闲暇教育。整合闲暇教育资源,明确闲暇教育是当前育人工作的重要抓手,组织对闲暇教育有研究的专家学者,结合本校实际,制订闲暇教育工作计划,使闲暇教育有人抓、抓得好,提高闲暇教育的实效性。

(二)将闲暇教育纳入辅导员队伍专业化方向

高校闲暇教育应在内容具有时代气息、学生喜闻乐见的基础上,寓教于学、寓教于乐,把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融为一体。结合当前高校的教师队伍实际,笔者认为,可以将闲暇教育作为高校辅导员群体专业化的一个重要方向,通过进修、培训、国外交流学习等形式将素质全面且经验丰富的辅导员引入闲暇教育方向,与专职教师配合,将闲暇教育活动课程日常化;同时,可从校外聘请闲暇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丰富的人才作为闲暇教育兼职教师。

(三)完善高校闲暇教育的内容体系

1.重视大学生正确的闲暇观念的培养。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正确利用闲暇时间的宣传与指导,充分利用新生始业教育、课堂教学、校园文化活动及校外实践活动等多种渠道,潜移默化地培养大学生正确的闲暇观念和闲暇意识,使大学生正确理解闲暇的意义,学会主动选择适合自己兴趣爱好、情感状态和知识能力的闲暇活动方式,科学合理地制订闲暇活动目标,同时充分发挥自身在闲暇教育中的主人翁作用,进行自我教育。

2.拓展闲暇教育活动课程。闲暇教育的课程是实现闲暇教育目的、完成闲暇教育任务的重要保证,可分为闲暇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闲暇学科课程主要是向学生传授科学的闲暇价值观和一些闲暇生活的基本知识技能,目前多存在于通识课程中。以培训形式为主的闲暇教育活动课程还有很大的发挥空间,可以拓展为组织学生参与提升闲暇生活的技能技巧的活动,大致包括:陶冶情操、充实精神生活的活动,科技发明活动,社会实践和人际交往活动,群体性体育锻炼活动等。这有利于引导“无效宅”的大学生群体转变为兴趣宅、技术宅等对自己的闲暇时间有实际掌控的“有效宅”的群体。

3.搭建社会体验式实践锻炼平台。结合青年志愿者活动,让学生深入社区和基层,参加志愿服务及扶贫帮困助残等活动;结合大学生社会实践,让大学生在闲暇时间里投身到社会大舞台中,体验社会、关注社会。对于闲暇教育意义的领会来说,传授式的课堂教学效果远比不上体验式的实践锻炼效果。搭建社会体验式实践锻炼平台,有利于学生将闲暇时间运用到体验社会、实践锻炼中,让学生找到自身的价值,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三观,端正人生态度,塑造美好心灵;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 参 考 文 献 ]

[1] 庞桂美.闲暇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2] 孙林叶.休闲理论与实践[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

[3] 王全安.“宅”现象浅析[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3).

[4] 沈燎,张益斌,楼仁功.大学生“宅”现象调查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10(7).

[5] 于游,李勍.大学生“宅”现象调查研究——以东北师范大学为例[J].科教导刊,2011(12).

[6] 唐芳贵.闲暇教育简论[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1).

[7] 陈春莲.对我国学校闲暇教育的理性思考[J].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2).

[8] 许东风.浅谈高校闲暇教育[J].教育探索,2012(6).

[责任编辑:覃侣冰]

猜你喜欢

高校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