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之缘
2015-05-30刘硕
刘硕
【摘要】《边城》给人们呈现了一副湿润透明的湘西景色,描述了一篇以翠翠为中心的的凄美爱情故事,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爱情悲歌。在翠翠、天保、傩送三人的情感纠葛中,最终以天保的不幸遇难、傩送的出走、爷爷的离世、留下翠翠一人等待心上人并坚守着渡船而结束。翠翠对爱情的渴望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化作了一幕孤独的等待。
关键字:水;端午节;爱情;悲情;启发
首次接触《边城》一文是在文学课上,在课堂上老师用温柔的嗓音为我们描述了沈从文老先生的故乡——美丽的湘西世界。我顿时陶醉其中,憧憬着在将来的某一天我也来到那奇异光彩的地方,领略山川的壮丽,感受古朴淳厚的民俗风情。《边城》中我更加痴迷于翠翠这个中心人物。我喜爱从文老先生笔下的翠翠,爱她的纯洁善良,爱她的古朴坚强。她是大自然的女儿,美的精灵、爱的天使。然而,她的生活与爱情是悲剧的。基于此,我从翠翠与水之间的共存共生关系角度入手进行了探讨。
在湘西边境一个名为“茶峒”的小山城里,有一条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着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有翠翠与爷爷相依为命,靠渡船为生。在端午节这个热闹的节日里,翠翠偶遇相貌英俊的水手傩送二老,并且两情相悦。可巧的是生性憨厚的哥哥天保大老也同时爱上了翠翠,并通过爷爷做媒,向翠翠传达爱意。不久,傩送二老知道了此事,便向天保大老表明了自己的心意,不要碾坊,要渡船。兄弟二人决定“走马路”,在碧溪岨对溪高崖上为翠翠唱情歌。但大老自知不如弟弟,便坐了那只新游船向下河走去了。但到茨滩出了事,不幸离世了。二老因记忆着哥哥的死亡,且得不到翠翠的理会,家人又逼着他接受那座碾坊,无奈之下舍弃翠翠下桃源去了。爷爷也被击倒了,留下翠翠孤身一人……
河水交织着湘西世界里人们的爱与恨、苦与乐。他们生于水,长于水,水是他们快乐的源泉,但也是他们追求美好事物的障碍,还是那些孤苦人们悲剧命运的象征。水带给人们欢乐的同时,也带给了悲伤。“水”作为沈从文老先生作品中灵魂的寄托,成为我们了解他作品以及思想的关键所在。在他的笔下翠翠具有水一样的性格,清澈透明,又有水一样的情怀,激荡内心,绵延不绝。从文老先生将翠翠与水完全的柔和在一起,赋予她水的灵性,没有一丝杂尘和污垢,只凭一个单纯而执着的信念生活在边城里,小心翼翼地编织着她的爱情梦。
一、水之缘:翠翠的童年
沈从文先生笔下的翠翠是一个纯善少女,“清明如水晶”的眸子,犹如在湘西青山绿水下化作的精灵。如此美好的她,却在这宁静平和的边城中不断发生着悲剧。
小说自开篇就掺杂着淡淡的苦涩,那是翠翠的童年时期。翠翠自小就生活在那小溪边。年幼时的她从未有过母爱,也没有闲暇时、苦闷时诉说心事的小姐妹。爷爷是她生活上唯一的慰藉,祖孙二人靠渡船为生。翠翠母亲的爱情故事虽着墨不多,却也并非闲笔虚文。
翠翠的母亲是老船夫的独生女,长得乖巧可人。十七年前同一个茶峒屯防军人唱歌相识后,背着那忠厚的父亲很秘密的发生了暧昧关系。有了小孩后,结婚不成,屯戍兵士便想约她一同向下游逃去。但在湘西地方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双重教育下,屯兵又想要爱情,又不想违悖军人的责任。经过一番考虑后,心想:一同去生既无法聚首,一同去死应当无人可以阻拦,首先服了毒。翠翠母亲一面怀了羞惭,一面却怀了怜悯,依旧守在父亲身边。等待翠翠出生后,却到溪边故意吃了许多冷水死去了。这是一个令人潸然泪下的爱情故事,浪漫悲壮,却又不乏真实的本色——为爱而生,为情而死。在传统文化的冲击下,翠翠母亲的爱情,也为下文翠翠的悲剧命运埋下了伏笔。
二、水之缘:翠翠的爱情萌芽
爱情是美好的,令人神往的,但爱情也会让人深陷其中,无法自拔。《边城》中所描绘的让人难以忘怀的忧郁爱情就是建立在“水”的基础之上的。“水”是纯净的、优美的、绵长的,但水有涨落这一自然现象隐喻着翠翠的忧郁难择的爱情。
那年端午日,她和爷爷去看赛龙舟,那是一年中最热闹的日子。船和船的竞赛,人和鸭子的竞赛,直到天晚方能完事。待到夜晚,爷爷仍与老朋友在渡船上一面谈些端午旧事,一面喝酒。但是,这个夜晚也是不寻常的,好似命里冥冥注定一般。可怜翠翠孤独一人在码头等待着爷爷找她,恰好遇到了一个少年在水中捉鸭。翠翠当时不知道这位少年就是二老,又因一时言语误会借身边大黄狗骂他。可二老不但没有介意,而且让家中的人打着火把送她回家。这时她从他人口中才得知那位少年是二老。正所谓“不打不相识”,二老长相英俊、大度,一言一行都给翠翠留下了刻苦铭心的印象。她的心事开始复杂,朦朧的爱情开始萌动。
那一晚之后,二老走进了翠翠的心里,她有了情感的指向。于是她的内心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在这里,从文先生笔下提到了“翠翠一天比一天大了,无意中提到什么时会脸红了”以及“她欢喜看扑粉满脸的新嫁娘,欢喜说到关于新嫁娘的故事,欢喜把野花戴到头上去,还欢喜听人唱歌” ①这一系列的描写将翠翠的精神世界逐渐丰富细微起来,呈现出少女别有韵致的天真、羞涩、迷醉,给人以美的感受。翠翠的爱情萌芽犹如一支美丽的恋歌。但她的爱是属于一见钟情式的,在这背后是那种飘忽难言却又真实可信的自然性情。②翠翠与二老之间没有过多的言语交流,更不必谈心灵上的激荡。传统文化的冲击下,他们无法坦然地面对自己的爱情,只能任由自然性情的推动。而这样的自然性情也造就了爱情过程中的坎坷性与悲剧性。
三、水之缘:翠翠的爱情过程
命运好像总在和翠翠开玩笑,爱情垂青于她,让她与二老两情相悦,但还未让她来得及品尝这杯美酒时,一切却终成为泡影。这似乎就是宿命。如果说翠翠与二老的相识是冥冥之中注定的,像是爱情的红线所牵引。那么,大老对翠翠的爱就像是河水涨潮来的突然,平静的湖面上激起了阵阵涟漪。在翠翠爱情的抉择里,爷爷是中间的媒人。当爷爷从一熟人口中得知大老对翠翠的爱意时,他心里很高兴,希望能够促成这桩美事,可又怕孙女像女儿一样酿成爱情的悲剧,便为其指明了一条明路。他说:“下棋有下棋的规矩,车是车路,马是马路,各有各的走法。大老若走的是车路,应当由大老爹爹做主,请了媒人来正正经经同我说。若走的是马路,应当自己作主,站在渡口对溪高崖上,为翠翠唱三年六个月的歌。”但翠翠的心中早已心有所属,她对二老的爱是执着的,始终向着自己梦魂牵绕的最初的选择。但由于性格的内向,少女的羞涩,在爷爷面前她不敢明言,相反时而掩饰,致使爷爷没有摸透孙女的心意,错点了鸳鸯谱,使翠翠的爱情波折迭起。
不过一切都得在一份时间中变化。大老的事已被二老知道了,二老也让哥哥知道了自己的心事。兄弟二人同时爱上了翠翠这件事情在那边也并不稀奇。从文先生在这里写了这样一句话“火是各处可烧的,水是各处所流的,日月是各处可照的,爱情是各處可到的。”也表明了他们对翠翠爱的真,爱的深。可事实上,他一开始便输了,在他遇见翠翠之前,她心里便已经装了“大鱼要来吃掉你”这个人。大老处事像顺顺,他说:“翠翠太娇了,我担心她只宜于听茶峒人的歌声,不能做茶峒女子做媳妇的一切正经事。我要个能听我唱歌的情人,却更不能缺少个做料理家务的媳妇。”他对爱情的想法是现实的,不像二老那么理想化。而且大老也知道“走马路”不敌弟弟,便主动退出,成全弟弟,坐着新油船向下河走去了。
水是美丽的、动人的、富有灵性的,甚至是生命的源泉。然而水也是可怕的。“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就在翠翠两难抉择之际,水帮她做了一个选择,大老在茨滩不幸遇了难,离开了这个美丽世界,可留给翠翠的并不是幸福,而是无尽的伤痛。
四、水之缘:翠翠的爱情结局
二老对翠翠的爱也是执着的。但与哥哥血浓于水的手足亲情,使他不能忘怀哥哥的离开,便不再提与翠翠的婚事。加之船总顺顺也无法忘怀大老的死,更不愿意翠翠做自己的儿媳,就想尽力撮合二老与中寨人的亲事,得到那座碾坊,要他在团总女儿的婚事上最后表态时,物欲诱惑又造成了爱情的障碍。但二老却说:“爸爸,你以为这事为你,家中多座碾坊多个人,你可以快活,你就答应了。若果为的是我,我不知道我应当得座碾坊,还是应当得一只渡船;因为我命里或许只许我撑个渡船!”二老的这番话虽说是委婉的,但对于爱情的选择是明确的,态度也是坚决的。于是,二老抛下翠翠坐船下桃源了。如果说翠翠爱情的萌芽是美好的,过程是曲折的,那么她的结局便是悲惨的。她的爱情没有得到完美的宣泄和美丽的释放,是一种毫无感知的、不自觉的自然萌生,是一种刚刚觉醒的爱情这种出自自由本真的美好爱情几乎刚刚才开始,便陷入到一种茫然无措的等待、无可奈何的孤独守望的悲剧之中。
而翠翠的爷爷又害怕女儿的爱情悲剧重演,为了孙女的幸福,又尽力撮合翠翠与二老的婚姻,结果却差强人意,在得知二老坐船下桃源的消息后,与船总顺顺的谈话中又遭到了冷落。最终在暴风雨之夜,雷电交加,河水漫过了码头,爷爷郁闷而亡,只留下了孤零零的翠翠一人。文中白塔的坍塌、渡船的淹没,也暗喻了翠翠依旧无法摆脱母亲的命运,唯有等待。
在后来与杨马兵的谈话中,翠翠明白了爷爷生前所不提到的许多事,她才如梦初醒哭了一个夜晚。就像太阳每天都会升起,时间的脚步永远不会停息,一夜之间翠翠长大了,支撑起了家里唯一的渡船。到了冬天,那个坍塌了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但是,那个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轻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给人留下了悠长的惋惜和无限的期盼。
《边城》的爱情悲剧是当事人各方心理冲突的必然结果,也是作家隐秘心绪的一种外射,这种来源人、我两方面的人生情绪,在《边城》里化为一种悲凉而感伤的乐章,借翠翠与二老的爱情悲剧弹奏而出。小说的爱情悲剧激起了人们对现实的理性认识和冷峻思考,让人们关注现实、关注社会、关注自身,从中发掘出人性中一切不合理的因素,对人性中丑的、恶的一面加以改造或清除,使社会趋于完美。
水之缘,缘深缘浅。水夺取了翠翠母亲的生命,却让她在河边邂逅了她一生的挚爱,在两难之际,水为她做了抉择,却又将她带入无尽的等待。翠翠的爱情是一曲美丽却又悲壮的恋歌,美好的同时却又充满了深深的悲剧性。从文老先生笔下的边城以其特有的抚媚和柔美孕育了天真纯朴的翠翠。大山教会了她坚强,河水赋予了她柔美。但闭塞的生存环境,传统保守的文化冲突,单一的人际关系是她胆小羞涩,与爱情失之交臂。最终一人独守渡船,陷入无尽的等待!小说以此结尾,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遐想,但也带给了我们无尽的思考。
注释:
①选自沈从文《边城》
②选自《沈从文散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