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坡姑娘》诗歌赏析
2015-05-30杨雅雯
杨雅雯
摘 要:诗人在1986年写了这首《半坡姑娘》,但此诗歌的风格与感情色彩均与诗人以往的诗歌有很大的不同,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在分析这首诗歌特殊性的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赏析诗歌的风格成因。
关键词:《半坡姑娘》;时间艺术;音乐与文学
文学中的小说常常被称作时间的艺术和线性的艺术,它只能依据时间的流动来进行描写,画是空间的艺术,而音乐却又是单一的时间艺术,音乐只能随着演奏,依着时间来进行。在朱文杰的《半坡姑娘》这首诗中,可以感受到画面和音乐的双重魅力。
第一节:水躲在陶罐里/和姑娘捉谜藏/鱼咬着尾/一条条潜逃时无痕无迹。第三节:自动汲水的尖底瓶/装着童话,智慧溢不出/骨头磨成的鱼钩迟钝了/垂钓不上湿漉漉的爱情/腥味在空气中游荡/谁忧郁地含着手指头/笑容淹没在密集的人群后面。
第一节是动态的描述,姑娘和鱼的互动,动态的表达传神的讲述着故事,而第三节中,既有描写,又有动态,似乎都是在说这个姑娘的故事。诗往往来源于写作者对现实之物起兴或比赋之后的行文,这位半坡姑娘的原型究竟是什么呢?
作者曾在其另一篇名为《半坡的人面鱼纹盆》的文章当中有对人面鱼纹盆的描述,:人面鱼纹彩陶盆,内壁以黑彩绘出两组对称的人面鱼纹和单鱼纹,鼻梁挺直,眼睛为一条直线,有笑眯成一条缝的感觉。……在人面之间仍有两条大鱼,同向追逐,人面在鱼群簇拥之中显出恬然自得的神情,鱼头仅是寥寥数笔,却把鱼的形神勾勒得精细入微,如灵如幻。
作者对人和鱼在盆中的景象描绘,可以看出《半坡姑娘》当中的意象和作者见物相比的原型是半坡的出土文物人面鱼纹盆和尖底瓶。
人面鱼纹盆中的人面和鱼,在作者的笔下幻化成了那个用尖底瓶汲水的半坡姑娘和在她汲水时与她嬉戏的鱼。无论是人面鱼纹盆还是尖底瓶,画中的具体形态都表现着初民在洪荒时期的艺术格调,代表着母性的女性和代表着生育繁殖或图腾崇拜的鱼,汇聚在了盆底。而这种空间性的格局又汇入了时间的长流,在作者的笔下,变成了多情的姑娘,这时,诗的魅力就体现了出来,诗并非是自然主义的具体罗列,而是物与物之间的跳跃式思维,是联想和创造的魅力体现。
诗的第二节:月亮种一片温柔/孵化出地窝子/围沟阻止剑齿虎的狂嚎/化装舞会走入篝火/兽牙,石磺、陶环串一双赤足/在黄土原的鼓面上踏击/优美的震颤/
这一节诗歌表面看是以近乎白描的手法表现母系氏族入夜时的景致,观景者的聚焦角度依据传统的观景角度从上而下,从远及近,先有了景致后有了感怀。从月起,到了地面的地窝子,篝火中舞会中塔击的赤足。何以形成如此的景致?为何是入夜?在白天不能够表现出母系氏族的生活状态么?
这不得不谈到的是半坡的另一件出土文物,埙。埙是最古老的乐器,古时的先民模仿鸟兽叫声而制作,用以捕猎。埙因其材质为陶土,演奏时,非丝竹类高昂婉转,而是雄浑悠远,颇有虎啸龙吟的兽吼之风。
这一节的诗描写的情景,可以理解为埙的演奏而带来的意象,埙声低沉,与之相符合的是剑齿虎的狂嚎,篝火中舞蹈的喧闹以及赤足在黄土原鼓面上的踏击所带来的震颤,这一系列的音效,与埙的声音构成一种多声部的共鸣之曲,且这种音效带来的震慑在月光下,搭配着有兽牙,石磺、陶环串的一双赤足,自然不是白天的母系氏族的静谧生活所能比拟。
诗在这里似乎已经给读者勾勒出了一副半坡初民的生活场景。半坡处于渭河支流的河畔,既有水资源也可捕鱼,东临终南山,可常年进山打猎;北边是开阔的平原地带,适合于发展农业。白日里的河边汲水和捕鱼,进山打猎和务农,入夜后的荒蛮和恐惧,似已经一一展现来。
作者更在诗中给读者描绘出了半坡姑娘的故事,汲水的姑娘在入夜的舞会上想着狩猎的情郎,而情郎或因狩猎或因其他原因却未能再回到姑娘身旁。姑娘的眼泪成了未解之谜。似乎是以浪漫主义的色彩,感怀和畅想着初民的生活场景,并编造了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
但看一下成诗的时间是1986年的12月,同样完成于这一年的诗篇,作者与历史文物相关的主题有《秦宫大墓的新闻》、《盗洞》、《致跪射俑》、《哭泉》、《挂甲柏》、《丝绸之路》、《唐三彩》等。几乎均有怀古的心情和对现实的批判。而这首半坡姑娘仿佛是个特例,似乎只专注于诗的意境,而对其他的现实状况并不以未然呢?还是作者转化风格的一种表现?
答案并非如此。观诗的第四节:浓重色彩装饰的夜/灵魂清纯而透明/无需四处去追赶/痛苦折磨着猎手/归来的梦无法超越/渴望力的发泄,血的爆炸/却搁浅在这半坡/中国的远古伊甸园没有葡萄藤。
在这里,猎人的追逐以及超越变成了一种仪式,他在渴望母系氏族的社会当中渴望着力的发泄和血的爆炸,而建功和立业的梦想却无法实现,因而搁浅在了半坡。
成诗的年份,是在文人和学者在经历长期被剥夺话语权的一个时代之后,开始了纷纷进行言语表达的时代,这个时代有着追求,有着向往。时代的话语环境如同诗中所描述的,既有田园色彩,在这个时期,很多作家开始自觉或不自觉的将眼光从学习国外的写作方式,慢慢移到历史、区域和民族的角度,这种转移,无疑有着田园色彩,言论泛政治化,使得这种田园有了用武之地,也使得这种田园表达了人性而大受欢迎。同时,在田园之中又有了蛮荒,上接五四被中断的启蒙,也在这种蛮荒当中逐一展开。人们在远离运动和斗争之后,终于又有了以个人能力去角逐,猎手,建功立业的可能性。
作者在当时已经将近不惑之年,却由于时代的因素不得不搁浅在半坡的所在地。因此这篇诗歌既有话语权利重新开启之后面对历史和现实的喜悦之情,又充满着年近不惑却壮志未酬内心的感慨,在两种矛盾的心态表现下,折射出作者这一代人处在时代转型时期的心态和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