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余秀华为什么红起来了

2015-05-30周倩

北方文学·中旬 2015年8期
关键词:诗歌

周倩

摘 要:诗人余秀华以《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这首诗,一夜之间为大众熟知,网络社交的广泛传播和新闻媒体的竞相报道,将“秀华”体推向话题热点。媒体用“脑瘫”、“农妇”加“诗人”的标签定义余秀华,这种标签式宣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余秀华诗歌艺术性的表现。而余秀华诗歌中对农村底层生活的关注,及诗人文人情调的抒发,是她的创作受到大众认可的内在原因。多种原因促就了“秀华”体广泛的关注度,在大众这种积极的肯定中,也说明了在今天,社会依然需要诗歌,在诗歌写作中,精致的文人趣味依然占据主导地位。

关键词:秀华体;诗歌;文人情调

2014年《诗刊》下半月刊9月号“双子星座”栏目,重点推出了湖北农民诗人余秀华的诗,余秀华开始引起诗坛关注,其诗及随笔在《诗刊》博客和微信发布后激起了一波阅读和转发的热潮,引发各类媒体的跟踪报道。2014年11月,《诗刊》微信公众号发表了余秀华及她的诗作,题目为《摇摇晃晃的人间-一位脑瘫患者的诗》。①2014年12月17日,中国人民大学举办了一场名为“日常生活,惊心动魄”的诗歌朗诵会,农妇、理发师、快递员等各行普通职业的诗人用诗歌表达了他们对于日常生活的感悟。作为受邀者的余秀华朗读了她的诗歌《我养的狗,叫小巫》,因诗歌感情真挚动人获得现场参与者的好评。人们说,“在这样一个失聪的年代,听到这样的声音,犹如天听”。2015年1月,一首《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更是让她在全国迅速走红,微博上,网友竞相模仿“秀华”体诗歌。人民网、凤凰网等网络媒体及新京报、南都周刊等报刊杂志接连报道了余秀华,新京报以《脑瘫女诗人余秀华:穿越大半个中国去读你》为题对余秀华做了报道。北京电视台“光荣绽放”栏目、吉林卫视新闻纵贯线等电视节目都对她进行了专门访谈,秀华体成为2015年初最引人注目的诗歌现象。

余秀华因出生时倒产、缺氧而造成脑瘫,致使行动不便,且面部不受控制,但是她的智力并没有因此受影响,相反她具备诗人天生的才气与创造力。自1998年开始写作诗歌,直到2014年她的诗才受到关注。之后媒体对她的推介宣传中,在诗人身份前又加了“脑瘫”、“农妇”等词汇来吸引大众视线。旅美学者沈睿②对于余秀华诗歌也起了积极的助推作用,他在2015年1月13日发表了读后感《什么是诗歌?余秀华--这让我彻夜不眠的诗人》,之后网友王小欢把这篇读后感发表在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上,并改原标题为《余秀华: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一方面,从公众媒体的推广效果来看,改题目吸引读者眼球的方式无疑是最直接的宣传手段,并取得了良好的效应。另一方面这种宣传方式也让余秀华为大家熟知,促进她诗歌的传播。

然而在“秀华”体热度不断升温的过程中,余秀华诗歌被普遍关注的只是她众多创作中的一首《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对于这首诗,大众关注的重点不是诗歌本身的艺术性,而是题目中引人注目的“睡”字,以及诗歌中对于两性关系直接大胆的描写,“其实,睡你和被你睡是差不多的,无非是两具肉体碰撞的力,无非是这力催开的花朵。”直白的语言文字,表现了粗犷的美,这些描绘都为大众所津津乐道。在读者的反复咀嚼中,对充满了情色意味“睡”字的关注,是推动余秀华诗歌广为人知的因素之一,同时也体现了大众审美庸俗的一面。值得思考的是,在余秀华随后出版的两部诗集中,这首《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并没有入选诗集,余秀华试图以这种方式,纠正她的诗歌被庸俗化现象,希望读者更多关注诗歌艺术性的方面。

用个人的病痛或社会身份来修饰作为诗人的余秀华,很容易引起普通读者的好奇心及潜在的同情心,而宣传中加入“睡”字之类的色情因素有效吸引了大众的视线。但这种宣传手段也将众人的关注点,由对诗人诗歌的关注转向对她个人生活的探究。“她要是不提,我们也不知道。其实‘脑瘫诗人以前就有,在小圈子里知道她的人还比较多,但她自己从来不提(自己脑瘫)。”《诗刊》的编辑彭敏说。③作为诗人身份的余秀华,并不希望用自己的创伤作为宣传诗歌的手段,在成名后接受媒体的采访时,她反对大众过分探寻她的私生活而忽视她的诗歌创作。当个人隐痛反复被提及并积极推动了她诗歌的知名度之后,余秀华希望大家更多关注她的作品,在诗集《月光落在左手上》对余秀华的生平简介中,收录了她对于这种现象的看法,“我希望我写出的诗歌只是余秀华的,而不是脑瘫者余秀华,或者农民余秀华的。”文学产品传媒化商品化,为余秀华及她的诗歌的广泛传播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通过微信平台传播推广,也是近年来全新的宣传方式。然而传媒化的过程中,却很容易模糊大众关注点,在对一些无关紧要问题的关注中,影响了诗歌艺术的纯粹性。因此回到诗歌本身来,成为诗人余秀华最迫切的愿望。

因病痛导致的行动不便,自十八岁辍学后,余秀华很快嫁人,开始她“农妇”角色的生活。身体的疼痛,乡村生活的艰难,底层生活的不易,都是余秀华亲身经历后书写的主题。作为一个农村妇女来说,这些经历是平淡的,但当诗人身份的余秀华与农妇身份的她相结合时,她所体验的日常生活开始变成艺术性的诗歌语言。一直生活在农村的余秀华,她眼界所及之处,唯有乡村,乡村里的人和风景在她的诗歌中占到很大比例。“麦子”是她表达农村生活主题时的惯用意象,同时在以麦子为意象时,她总是将麦子与父亲形象相联系。如《一包麦子》,“第二次,他把它举到了齐腰的高度/滑了下去/他骂骂咧咧,说去年都能举到肩上/过了一年就不行了?第三次,我和他一起把一包麦子放到他肩上/我说:爸,你一根白头发都没有/举不起一包小麦/是骗人呢/其实我知道,父亲到九十岁也不会有白发/他有残疾的女儿,要高考的孙子/他有白头发/也不敢生出来啊。”④在这首诗中,麦子是岁月的见证者,见证了父亲的逐渐衰弱,见证了诗人由病痛带来的长久的创伤,通过麦子诗人表达了对父亲的爱和愧疚。从麦子的价值来说,它代表着生活的希望,诗人之所以将麦子与父亲相联系,是因为父亲也是家庭的希望,是一家人的生活支柱。在《麦子黄了》、《打谷场的麦子》等诗歌中诗人都将麦子与父亲形象连接,表现劳动者在艰难中依然饱含希望去生活的底层叙事。

余秀华诗歌中多是对小人物生活的关怀,她以诗人的视角旁观他者生活的不易,表达对底层生活者的同情。如《一个被遗弃在垃圾坑边的老人》、《苟活》、《张春兰》等诗歌都是诗人对小人物的关注。在《张春兰》中,诗人描述了张春兰这个贫苦农村出身的女性悲剧的一生,张春兰在反抗中挣扎,试图打破命运的枷锁,最终却走向绝境。“后来,她放火烧了他的房子/投案自首/杨柏林保她/她不出来。”⑤诗人以零度抒情的叙事,如实的表现一个人,将普通人的命运展示的更真实。在回避抒情的方式中,正视个体的命运,避免了抒情因素介入后对现实性生活的遮蔽。这首诗不仅内容上以零度抒情的方式来描写,从诗歌题目的命名中,通过对人物真实姓名的呈现,也是一种零度抒情。

以诗人的审美去描写作为农妇生活的辛酸,以及由脑瘫带来的婚姻的不幸,如《我养的狗,叫小巫》,诗人同样以零度抒情,倾诉个人的伤痛。余秀华将“农妇”和“诗人”双重身份完美融合,表现了对于无法逃离的乡村生活的抗拒。通过对小人物曲折命运的关注,体现同为小人物个体的诗人对现实生活的审视和思考,以及无法改变命运的无奈感。

在这些艺术性的诗歌语言中,最打动我们的是诗人用精致的诗歌语言,将丰富的农家生活与她自身的生存处境相联系。在诗人真挚感情的抒发中,余秀华诗歌给予读者心灵的触动,这是她的诗歌被大众认可的内在原因之一。

作为农妇诗人身份的余秀华,关注的是日常化的底层生活,但在诗歌的写作风格上,不是浅显易懂的乡村式质朴无华,她的创作充分显现了诗歌的艺术性,刻意的语词活用和通感以及意义丰富的用典和隐喻是余秀华诗歌两个鲜明的特征,体现了知识分子身份的余秀华知识储备的丰富性。

(一)刻意的语词活用和通感

语词的活用使诗句充满奇异化色彩,这种方式也是文人一贯的写作传统,余秀华诗歌中多见对于语词的活用,如《南风吹过横店》中“这几天,南风很大。万物竞折腰/你看见秧苗矮下去,白杨矮下去,茅草矮下去” ⑥。“矮”字的选取恰到好处,将动态的画面生动化,体现出南风吹过时万物随风摇摆的灵动。《我身体里也有一列火车》中“那个小男孩低头,逆光而坐,泪水未干/手里一朵花瞪大眼睛/看着他” ⑦将“瞪”与花朵组合,不仅给花朵赋予人的气息,也表现出传神的美感。语词的活用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使平常的事物生动化,在字与字打破常规的组合中,给读者以全新的审美体验,延长了审美效果。

文学上的通感,将各个感觉器官联系起来,互相沟通,产生共鸣。诗歌中对通感的运用,使视觉、触觉、嗅觉、听觉等相通。古典诗歌的创作中,文人多擅长用通感手法,如杜甫《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体现了诗人内心感受与视觉、听觉的分别相通。再如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就是触觉的风与视觉的绿相结合。在余秀华的诗歌中,也刻意借用了这种传统的文人写作方式,她对通感的使用主要有两种方式,1.诗歌语言的通感,如《天黑了,雨还在下》中“雨落在院子里,响亮。白色的响亮/碎银子般,互相把光打在彼此身上/我在没有灯的房间里,听得见这光/也听得见芭蕉,蔷薇枯萎的声音”。⑧通过视觉与听觉的结合,达到了对光的感受在感官上的互通,诗人听到了芭蕉、蔷薇枯萎的声音,通感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植物的衰败不再悄无声息,而是在感官上被无限放大。《神赐的一天》中“牵牛花把蓝都举在篱笆上,风从远方吹来/草木繁茂/每一种味道都穿过我,温润,甜蜜” ⑨这里是触觉味觉的沟通,体现诗人愉悦的感触。2.余秀华在诗歌题目的命名中也使用了通感,如《青草的声音》。⑩

(二)意义丰富的用典和隐喻

余秀华的创作擅长用典,她通过化用神话、历史故事、古典诗词等方式,在对历史的追溯回顾中,使诗歌更具厚重感。如:

唯一能确定的是,她曾经装下了一条河流/水草,几条鱼,几场大风制造的漩涡/还有一条船,和那个妖女昼夜不息的歌声/

中午,在河边捶衣服的时候/她不再看河水里的倒影。也不再猜想几千年前/河流上源那个腰肢纤细的女人/怎样把两个王朝装在她的左右口袋里/在这么热的中午,她如何让自己袖口生香呢(节选《木桶》)

这首诗以木桶的视角,描述了它历经沧桑后的斑驳。诗人借用了希腊神话中海妖塞壬的故事,和美女西施的故事。在余秀华诗歌中还有很多用典的例子,如《每个人都有一枝桃花》中“不一定他的肋骨上/会长出一个女子。”是对《圣经》中上帝造人故事的化用。《风吹虚村》中的“一岁一枯荣”借用了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南风吹过横店》中的“万物竞折腰” 是对毛泽东诗词的化用。《麦子黄了》中“我很满意在这里降落,如一只麻雀儿衔着天空的蓝穿过。”这句诗是对成语“鸿影雪泥”的化用。传统诗词与现代诗歌的交汇,推陈出新,用新的表现形式,延续了诗歌的生命力。这些用典展示了余秀华中西方文化知识积累的丰富,通过用典,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人写作方式的肯定,在积极的借鉴中,不断向精致的审美趣味靠拢。

拒绝直抒胸臆是余秀华诗歌的特点之一,诗人以“隐喻”的方式婉转的抒发个人情感。如《我爱你》中“如果给你寄一本书,我不会寄给你诗歌/我要给你一本关于植物,关于庄稼的/告诉你稻子和稗子的区别/告诉你一颗稗子提心吊胆的/春天。”稗子是农田里的杂草,与稻子的群体格格不入,正是稗子的与众不同,以及它的不符合常规,在它最美丽的时候却要面临被清除的命运。稗子代表着弱者的无奈,作为大群体中的异类,它时刻充满了异己感。《每个人都有一枝桃花》中“比如我,每个春天都忍不住叫一朵桃花/和它的距离不至于遥远,不陷于亲近/只是我已拒绝了所有的形容词,让它在每一段岁月/沉溺于当时的模样.”诗人以桃花隐喻每个人对于美好爱情的期望,在希望中期待,在期待中保留最美好的时刻,桃花代表着甜美的爱情。

余秀华诗歌中非如实自然语言的描写方式,使她的诗歌创作彰显了文人的情调,而对于传统文人写作方法的运用,体现了余秀华虽然扮演了农妇的角色,但她同样阅读了大量的知识,具有厚重的文化积淀。知识结构储备的丰富性,证明了在农妇诗人的基础上,她同时具备知识分子的身份角色。在书写中余秀华拒绝直接抒情,以婉转曲折的表达方式,体现精致文人的审美趣味,这些因素是她的诗歌创作走向大众视野,并受到青睐的另一个内在原因。

余秀华诗歌被媒体及公众平台广泛关注后,“秀华”体成为话题热点。继梨花体、乌青体等诗歌形式引起了网友的争议调侃之后,“秀华”体出乎意料的获得了大众的肯定。在持续的关注中,民间竞相模仿《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的写作方式,如京东推出的营销式“秀华体”:“大半个中国/什么都在被购买:事物在买,电器在买/一些不被关心的贫穷者和暴民/一路在剁手的男人和女人(《穿越大半个中国去见你》节选)”借诗歌宣传营销的方式,具有时效性、话题性,也容易被大众所关注认可。

在公众的高关注度中,余秀华不仅在民间走红,甚至得到官方认可,2015年1月28日,余秀华当选湖北省钟祥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通过现实功利性的方式,社会认可了余秀华和她的诗歌。2015年2月,余秀华先后出版了自己的两部诗集,《摇摇晃晃的人间》和《月光落在左手上》,仅在2月到3月一个月的时间内,《摇摇晃晃的人间》共印刷三次,《月光落在左手上》共印刷四次,从这个数据中,诗集供不应求的现象,表明余秀华已成为当今最走红的诗人。市场对于余秀华诗歌的需求,体现了读者大众对于她诗歌的肯定。在此之后余秀华以讲座、读者见面会等形式宣传自己的诗歌,继续活跃在公众的视线中,“秀华”体在经历大众审美后,逐渐走向商业化。

从余秀华诗歌的一夜成名,体现了在诗歌商业化的今天,大众传媒的推广已成为促进诗歌发展必不可少的方式。从“秀华”体引起大众的主动审美现象中,反映出社会对于诗歌的需求心理。虽然诗歌这种文体已失去了它往日的繁荣,但受传统诗歌韵味影响的中国大众,在内心深处依然为诗歌留有一方天地。当好的诗歌出现在公众视野时,社会依然会积极关注,这种关注和审美的心理,正体现了当代中国社会对于诗歌的认同感。商品经济让诗歌同我们的距离逐渐疏远,然而在物质生活的满足之后,大众的精神世界依然乐于寄托在文字的诗意中。诗歌,并没有死亡,它早已深入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中,以新的方式,诠释快节奏运转的当下里最普通最日常的现实生活。

注释:

①http://wenxueyuan.ruc.edu.cn/article/?2644.html

②沈睿:学者,研究领域为女权主义思想、中国女性文学.美国俄勒冈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出版过散文集《假装浪漫(2009)、《荒原上的芭蕾》(2010)、《想象更美好的世界》(2012)等》.

③http://www.infzm.com/content/107700

④⑥⑦余秀华.摇摇晃晃的人间[M].湖南:湖南文艺出版社,2015年.分别为:第57页.第17页.第23页.第12页.

⑤⑧⑨⑩    余秀华.月光落在左手上[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分别为:第175页.第212页. 第135页.第194页.第24页. 第66页. 第129页. 第7页.

参考文献:

[1] 余秀华.摇摇晃晃的人间[M].湖南:湖南文艺出版社,2015.

[2] 余秀华.月光落在左手上[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3] [俄] 维克多·什克洛夫斯基.散文理论[M].江西: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

[4] 高波.现代诗人和现代诗[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

[5]刘继业.新诗的大众化和纯诗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6]陈仲义.现代诗:语言张力论[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诗歌
马元诗歌10首
诗歌
诗歌是光
跟着诗歌畅游道里
诗歌岛·八面来风
诗歌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