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生活,不要妄谈艺术创作
2015-05-30李澈
李澈
【摘要】生活与艺术之间存在着三层境界:来源于生活,深入生活,爱上生活。只有达到这三种境界,所做出来的作品才不会是空洞乏味的,脱离生活的艺术,就失去了艺术本质的东西。一个会生活、懂生活、爱生活的人才会创造出看得懂、记得住、可回味的好作品。
【关键词】艺术;舞蹈创作;生活
田露老师的风格并没有之乎者也那些浮浮躁躁的词语,反而语言是轻松幽默、直如人心的。让我总是在哈哈大笑过后哑口无言。针对于以中国民族民间舞为例谈生活与舞蹈,老师有着独特的经历和独到的见解,这让我有着众多的感悟。这些感悟我想用三个境界来总结:
一、“問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艺术源于生活。哲学上讲:“生活是第二自然。”生活是人与人、人与自然、物质与环境的一种关系,生活无处不在,而艺术则将无处不在的生活点缀的熠熠生辉。如果说艺术是艺术家们对生活的白日梦,虽然概念不同、形式不同,,艺术创作的途径不同,,但异口同声的,一定就是:生活无处不艺术!舞蹈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但凡是反映生活的艺术,历来深受人们喜爱。我国各民族的先民们早就以舞蹈这种形式传授生产知识和生活知识,寄托各民族的理想和愿望,进行广泛的社交活动。由此可见,舞蹈起源生活实践。
以中国民族民间舞为例,民族民间舞艺术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原生态、次生态、再生态、衍生态的衍化过程。将生活中司空见惯的行为加以提炼、加工最终衍生出我们所看到的舞蹈艺术。东北秧歌的演化过程与之相似,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中,它受到社会经济、政治、地域文化、宗教、教育等多方面影响,动作大多来源于生产生活的日常行为 让东北秧歌本身带有诙谐、纯朴豪放的灵性与风情。当时的社会对男女爱情的要求相对苛刻,根据习俗,每年只有特定的日子才可以男女共舞,造就了女孩在舞蹈中稳中浪,浪中翘,豪爽中不时羞涩的特点,男孩则是节奏鲜明,刚柔并济。现如今北方地区在节日期间依然会用秧歌活跃气氛,增进人们情谊。之所以秧歌经久不衰因为取材都是源于大众生活,适宜大众参与,能跳到大家心窝里去。并不是简单的搬用而是经过提炼、升华,让最能表现每个民族特征的舞蹈情绪化、形象化,让观众知道所要表达的东西,也让观众看后对这场舞蹈有所震撼、感动。让作品更有生命力。总之,生活是舞蹈创作的源泉,舞蹈作品是生活的形象反映。能做生活与舞蹈之间不可或缺的纽带的是优秀的编导,让二者相互融合、兼容并蓄的是好作品。
二、“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要学会观察生活。老舍先生说:“要天天记.养成一种习惯,刮一阵风,你记下来,下一阵雨,你也记下来,因为不知道哪一天,你的作品里需要描写一阵风或一场雨。”要真实、细腻地反映生活,就一定要认真仔细地观察生活。要想做出贴合生活的好作品,一定要在当地采风,融入风土民俗中,爱上这块土地,只有这样这片土地才会给你想要的回馈。关注国内比赛的人一定记得《翠狐》这部作品,作为民间舞的舞台作品,其语汇语言的基础是来自生活、贴近生活的。它为下层人民所培育、发展,表现着一般大众的生活写照。海阳秧歌的这些元素都是从人民生活中来,发源、孕育在民族生活与地方文化意识形态中。它源于蒲松龄《聊斋志异》里面的人物,通过海阳秧歌的风格特征完美生动的表现出了一个狐仙的形象。作品的成果与风土人情密不可分,海阳南邻渤海、中部平原、北部丘陵山脉,得天独厚的地理形式,铸造了海阳格局的相对封闭,文化的相对稳定与系统,使得海洋文化保存相对更为完整。因为濒临海洋所以渔、盐业发达,又因平原农耕文化交织发展,再加之山脉、丘陵的自然灾害,使得海阳人的性格既乐观、豪爽又坚忍不拔,在小富即安的悠闲心态下,形成了人与自然既和谐又矛盾的辩证生活观。在相对隔绝的生活环境里,好聚忌散性格特征,使得载歌载舞的海阳秧歌增添了许多的人文背景下的集体结晶,这是这部作品的先决条件。对于狐仙有这样一种说法,王大娘本就是传说中的千年狐仙转世,因为不甘山林的寂寞,来到凡间变成美貌、妖气的姑娘。动作中即有人们的朴实又有狐仙的轻挑。《翠狐》作为民间舞的舞台作品,其语汇语言的基础是来自生活、贴近生活的。能将二者紧密结合起来,说明编舞者一定是深入生活中采风,仔细的观察周围的事物,才会有如此细腻、创新的产物。
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作为一个编导,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对生活百分百的热爱与投入,只有当完全融入生活,与周围环境相融把周围环境变成自己的一部分,像喜爱自己一样喜欢周围环境,这样所看到的生活才是鲜活的。热爱生活,除了对周围环境、他人的关注。.还包括积极体验生活,勇敢品尝生活的各种滋味等。舞蹈与生活的链接莫过于“情”字舞蹈看似只是真实地重现了生活中的情景,既没有情节和戏剧性的矛盾起伏 .也没有更多的布景,但观众却能从中获得比来自生活情景更要深刻的审美感受,觉得 比真实 的生活现象更富有诗情画 意。表演者不仅重现了生活情景,更突出表现了人的精界,利用舞蹈表演的方式将生活内容美化。这一切都离不jing开“情”。以《孔雀飞来》为例,再刀美兰《水》之后又一经典的作品,塑造了一只优美、典雅、柔美,翩翩起舞的孔雀,在继承傣族传统的形态上又有着独特的创新。编导用了细腻的肢体动作塑造了孔雀这个优美神圣的舞蹈形象。作品给人们留下的印象,不仅仅是那只美丽至极翩翩飞来的孔雀,体现了作者对孔雀的喜爱、对傣族文化的敬仰及生命的热情歌颂和美好未来的憧憬。
“这谦虚的情!这谦虚的情!就是宗教的起源呀!淮尔特 wilde呀,佛尔兰V甜aine呀!你们从狱里叫出来的‘要谦虚 BehuIIIble!的意思我能了解了。”这是《茫茫夜》中的一段描写,虽然是简单的几句话,却将主人公面对一些平常生活景物的感想呈现出来,将生活中最自然,最简单的东西与艺术作品相联系。引用这个典故的原因在于总结生活与艺术之间存在着三层境界:来源于生活,深入生活,爱上生活。只有达到这三种境界,所做出来的作品才不会是空洞乏味的,脱离生活的艺术,就失去了艺术本质的东西。所以要建立艺术与生活的新秩序与新境界,让艺术本身回归与生活之中,善于把生活中零碎事物重新组织成精妙的画面,用创新的思维方式重现出来。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下,让艺术与生活共生、共存,艺术家要用艺术的眼光生活,用生活的方式创造艺术,这样所创造出来的作品才能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