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导师团队的建设方法与实践研究
2015-05-30崔传金陈至坤张瑞成
崔传金 陈至坤 张瑞成
[摘 要]研究生导师团队对研究生的培养和科学研究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现有导师团队建设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分析导师团队的内涵,在现有的导师团队建设的基础上,从研究方向凝练,科研平台建设,导师梯队构建,学术氛围培养和管理制度制定等方面,建立一个优秀的导师团队。通过逐渐加强导师团队建设工作,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关键词]研究生导师 团队建设 科研平台 梯队结构 管理制度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8-0001-03
近几年,随着国内研究生的扩招和学科之间联系的加强,传统的“一对一”导师指导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研究生培养的需要,研究生的导师团队指导模式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1]因此,研究怎样建设一个优秀的导师团队有着很重要的实际意义。目前,各高校的研究生导师团队建设多处于起步阶段,大多从引进学术带头人,提高导师团队中的个人能力,构建合理的导师梯队,建立导师团队的学术交流机制,建立导师团队的考核激励机制等方面进行研究。[2]这些研究虽然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是对导师团队的建设问题大多没有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和研究,而且建设措施也不够具体。[3]导师团队的建设是各高校面临的全新课题,是一个需要全面考虑的系统工程。如何正确把握导师团队的内涵,如何利用系统科学的方法来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导师团队意义重大。[4]
针对研究生数量的增加,电气工程学院多年前就开始注意导师团队的建设问题,特别是2011年以后开展了很多的研究与实践。经过3年的努力,电气工程学院在导师团队建设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根据对导师团队内涵的理解和这几年在团队建设上的经验,重点研究了建立一支优秀导师团队的方法和途径,并给出了导师团队建设后取得的团队建设效果。
一、目前导师团队建设上存在的问题
导师团队的建设是个全新的命题。现在的研究也都处在探索实践阶段,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导师团队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大方面。
(一)导师团队的发展缺少科研平台支撑
科研平台是研究人员利用特定实验设备,围绕科学问题,在项目经费的支持下根据一定的管理原则开展科学研究的场所。一方面,科研平台为研究人员提供设备和技术支持,是导师团队的研究试验场和成长舞台,也是研究生、本科生培养的载体。另一方面,科研平台体现了院校的学术意志,有利于吸引、凝聚、造就一批科研人才,推动导师团队的发展,形成稳定的科研方向。
目前,不少高校科研平台的建设经费较少,科研平台支撑方向不明确;多学科交叉融合体现不足,平台的通用性差;建设的系统规划性不强,后续的完善维护升级不够。显而易见,没有一个良好的科研平台就无法吸引、培养和聚集一批最优秀的学术人才,现有的人才也会因“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最终走向平庸,优秀导师团队的建设只能成为空中楼阁。
(二)研究生导师团队结构不合理
一个优秀的导师团队,要有科学合理的梯队结构,只有结构合理,导师团队的整体效能才能够得到发挥。但是现在导师梯队的建设中存在学科、学缘、年龄、职称等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导师团队的学历和学位结构整体上偏低,缺少学术带头人;导师团队的年龄结构老化问题比较突出,超过50岁的教授在团队中的比例超过90%;导师队伍中副教授职称的导师所占比重远这大于教授所占的比重,且年轻的博士教师参与度严重不足;在导师团队的构建中,学科的交叉融合体现不够,存在人才学科单一,知识结构、学术成长环境和科研经历类似的情况,不利于学术思想的碰撞和新想法的产生;同时团队中也缺乏有实际工程和实践经验的校外人员。
(三)研究生导师团队管理制度不科学
导师团队的管理制度建设对团队的高效运行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导师团队的管理制度在导师的遴选、培养和激励考核机制上存在明显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导师的遴选缺少规划性,不能根据学科布局来遴选导师,不同学科的导师团队师资力量不均,导致学科发展失衡;导师遴选不敢大胆启用年轻人,使得导师团队缺乏活力;导师团队的建设过程中对导师的使用多而培养少,培养也多限于简单的参加学术会议、聆听报告、讨论等形式,而定期的学术交流、访问、进修、留学等实质性的培养形式还较少;在考核和激励机制上重数量轻质量,重个人成果轻团队合作,重导师个人水平轻学生培养质量。
二、导师团队的内涵
研究生导师团队的总体目标是为研究生的培养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同时兼顾科学研究。因此,导师团队的建设方法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到团队的质量,进而影响到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科研水平。笔者认为,一个优秀的导师团队应当有鲜明的学科特色、明确的科研方向、先进完善的科研平台、合理的梯队结构、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努力创新的学术思想、规范的制度和科学的管理,只有这样的导师团队才能满足研究生培养和科研的需要。
三、导师团队的建设
(一)建设目标
目前,高校导师团队的建设还处于探索阶段,虽然没有标准的建设目标,但是优秀的导师团队建设应当从导师团队的内涵入手。高校导师团队建设,应使团队的学科特色鲜明、科研方向明确,在国内外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力;有可持续发展的硬件科研平台的支持;团队学科学缘、年龄、职称结构合理;团队学术氛围宽松,导师科研兴趣浓厚,交流、辩论、竞争、合作常态化;团队制度规范,管理科学,运行高效。
根据电气工程学院的实际情况,我们在以下几个研究方向上建立五个导师团队。
(二)科研方向凝练
科研方向是一个学院人才培养和学术意志的直接体现,是支撑学科深入持续发展的基础。导师团队的建设必须围绕研究方向开展。
在建设导师团队时,我院根据的实际情况,结合现有的研究基础和师资情况,注重学科交叉与融合,针对精品钢材冶炼、环境监测、装备制造业、食品安全检测、生物医学检测和光伏及电力等行业需求,围绕仪器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和电子科学与技术四个学科的发展,从2011年起,经过讨论、调研、总结,历时近一年时间,对原有的控制理论、光电检测、视觉检测等方向进行了进一步的明确与深化,并新凝练了生物检测、光伏和电能质量与继电保护五个研究方向,着重在这五个方向上建设五个导师团队,凝聚科研人才。
(三)科研平台建设
完备的科研平台能够保证优秀的导师团队在第一时间验证创新思路,把握和引领学科前沿,使研究工作持续不断的向前推进。可以说科研平台建设是建设高质量导师团队的硬件基础。[5] [6]
我院从2012年开始,先后投入400多万元分两次进行科研平台的建设完善工作,建成了唐山市先进测试与测控技术重点实验室,下设视觉检测与控制技术、激光与光谱测试技术、先进控制理论及应用、生物检测技术与智能仪器等研究室,实验室总面积达400余平方米,并于2014年顺利通过了唐山市重点实验室的验收,给研究生导师团队搭建了一个很好的科研平台。
(四)团队梯队建设
任何一个优秀的组织或团队都有一个合理的团队结构。同样,一个优秀的研究生导师团队,在科研方向的把握、知识结构、学术背景、职称结构、年龄组成上应该有一定的层次性和互补性。[7] [8]
目前,我院在导师团队梯队建设上,以研究方向为中心,以研究平台为依托,采取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在每个研究方向上按照“1+3+3+3”的模式进行梯队建设(模式中的“1”为一个学术带头人,“3+3+3”分别为3个教授,3个副教授和3个具有博士学位的讲师),并重视年轻博士在梯队中的作用,在指导研究生的过程中,按照导师为主,副导师为辅,团队成员协助指导的模式进行。同时,保证每个研究方向都有一个学术带头人。目前,学术带头人主要由本学科方向有一定影响力的校内外教授担任,他们能够准确的把握当前国内外学术前沿的发展动态,定期进行学术的交流与指导,从研究方向上引领整个团队。
按照职称结构搭建的梯队成员,要在知识结构、学术背景、年龄组成上进行综合考虑。以我院的视觉检测与控制技术研究方向为例,在伺服控制机器人、移动机器人和工业机器人的基础试验平台上,我们将智能控制技术、视觉检测技术、光电检测技术进行融合,把原来具有控制、视觉、光电检测等不同知识背景的教师聚集到一个团队之中,基本构成了由教授和副教授组成的职称结构,所缺的1名博士讲师也已经引进。目前计划培养两名,派两人去外校攻读机器人方向的博士学位,另外派1人在机器视觉方面去国外进修,以此来提高团队的学术水平,使梯队在知识和学术结构上更加完善和科学。在其他的研究方向上,也采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导师团队的建设。
在年龄结构上也是老中青相结合的梯队模式,在职称上大胆启用具有博士学位的讲师。由于我院目前40岁左右的教授较少,引进也有一定困难,为弥补人才断层给团队建设带来的影响,我院大力引进年轻的博士,并努力培养和使用年轻的博士。我院建立了副导师制,使得没有资格指导研究生的年轻博士得以参与到梯队中来,辅助指导研究生,并使年轻的博士教师占到导师团队的一定比例,形成坚实的导师团队基础。
导师梯队建设是一个动态建设过程,应注意梯队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优化,使导师梯队始终处在一个最佳的梯队结构之中。
(五)学术氛围建设
宽容和自由的学术氛围对一个导师团队来说至关重要。如何建设一个宽容自由的学术氛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9] [10]
首先,我院积极开展科研讲座和科研进度汇报。如研究生科研活动周、教授博士报告论坛,每个研究方向的导师和研究生都要定期的汇报科研进展情况,大家就科研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展开讨论,共同寻求解决的方法,也可对感兴趣的或有疑问的地方提出问题,在讨论的过程中鼓励大家各抒己见,允许大家在讨论中出错。
其次,我院定期邀请各相关领域的专家教授作学术报告,举办多层次学术会议;组织导师团队每年定期参加各种国际、国内或省市级学术会议,创造机会让导师团队与国内外的专家教授沟通交流,让导师团队了解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科技信息,增强与其他兄弟院校的交流与学习。这些都有利于团队形成宽容自由的学术氛围。
最后,我院导师团队积极开展科研合作。导师团队成员之间根据课题的交叉情况,可以联合申请课题承担科研项目。同时,导师团队还可以与其他兄弟单位或公司企业共同协作联合承担课题。这不但有利于彼此技术上的提高,更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
构建良好的学术氛围需要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只有形成了良好的学术氛围,导师团队的运行才会更加流畅。
(六)管理制度建设
制度对于任何一个团队来讲都是至关重要的,健全的团队制度、加强团队管理是导师团队有效运行的保证。目前,导师团队考评和激励机制易造成急功近利的思想;导师团队成员间的学术交流较少,不能形成自由和宽松的学术氛围。[11]
导师团队要高效运行,就要解决导师团队的考评和激励机制问题,削弱或取消导师行政职务相关工作评分在考核中的权重;打破导师资格终身制,实行优胜劣汰的管理机制;加强导师的师德建设,对导师学术不端行为“零容忍”,一旦发现严惩不贷;对导师的考核从数量转向质量,以高水平的科研项目和高水平的研究论文及发明专利为主,并将培养优秀的硕士毕业生列为导师团队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
四、导师团队建设效果
我院从2011年起,逐渐加强了导师团队的建设工作。经过3年的建设,导师团队的研究方向明确,科研支撑平台完善,导师团队梯队结构初步形成,科研氛围日渐浓厚,管理制度逐步完善。导师团队近3年主持和参与科研项目1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两项,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3项,厅局级项目5项,承担校级研究生教学改革研究项目5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发表教改和科研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20篇被SCI、EI检索;获评校级优秀毕业生7人,省级优秀毕业生1人,获评校级优秀研究生管理人员1人,优秀研究生任课教师1人,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8人,并且有1名研究生获得了河北省省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 参 考 文 献 ]
[1] 陈军,曹群辉.团队式导师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经济研究导刊,2012(2):239-241.
[2] 龙红明,李家新,王平,樊友奇,赵卓.团队式导师制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冶金教育,2014(4):41-43.
[3] 宋建.研究生导师团队培养模式初探[J].淮阴工学院学报,2012(4):85-88.
[4] 王春华,涂宇翔,孙晶茹.导师组制在研究生培养中的实践探索[J].高教论坛,2012(3):17-19.
[5] 易发平,卜友泉,刘革力,张潞渝,王应雄,宋方洲.依托科研平台建设管理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0):176-178.
[6] 刘波.加强科研平台建设,提高大学科技创新能力[J].复旦教育论坛,2004(6):36-40.
[7] 杨勇.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过程中的梯队构建问题[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2):24-27.
[8] 王春红,王威,刘芳.基于导师制的梯队式团队管理方法研究[J].时代教育,2013(1):62.
[9] 许宏,胡桂周.构建高校科研氛围的实施策略[J].科技信息,2007(29):230.
[10] 阙攀.大学学术协同创新动力机制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3.
[11] 凌英,黄凌,董晓莹.科研院所科研创新团队的构建与管理[J].人力资源管理,2014(8):179-180.
[12] 杜慧勇.浅议学习型教师团队的构建[J].大学教育,2012(9):34.
[责任编辑:陈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