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支气管炎0例临床观察
2015-05-30钟伟曾国强
钟伟 曾国强
【摘 要】 目的:[SS]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SS]将100例急性支气管炎患者按治疗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0例给头孢克洛缓释胶囊及复方岩白菜素片治疗,治疗组0例给头孢克洛缓释胶囊加麻杏柴芩汤治疗。结果:[SS]治疗组临床治愈率6.0%,总有效率96.0%;对照组临床治愈率30.0%,总有效率80.0%。两组间治愈率与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结论:[SS]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急性支气管炎;麻杏柴芩汤;头孢克洛缓释胶囊
【中图分类号】R62.2+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17(201)1-0094-02
急性支气管炎是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由感染、物理、化学刺激或过敏因素引起的气管—支气管黏膜的急性炎症。临床主要症状为咳嗽和咳痰。常发生于寒冷季节和气温突然变冷时[1]。本病属中医“咳嗽范畴。以曾国强主任医师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总结出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的系统理论和有效方法为指导笔者运用曾国强老师自拟麻杏柴芩汤结合西药治疗急性支气管炎0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0例患者均选自我科2012年8月至2013年12月的门诊病例。将100例患者按冶疗分为两组:治疗组0例,男32例,女18例,年龄20~60岁,平均3.20岁,病程2~14d;对照组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20~60岁,平均36.7岁,病程2~14d。两组患者上述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中医诊断标准 按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咳嗽的诊断依据[2]:①咳逆有声,或伴咽痒咳痰;②外感咳嗽,起病急,可伴有寒热等表证;③内伤咳嗽,每因外感反复发作,病程较长,可咳而伴喘;④两肺听诊可闻及呼吸音增粗,或伴散在干湿性罗音;⑤急性期查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高;⑥肺部X线摄片检查,正常或肺纹理增粗。
1.2.2 西医诊断标准 按照《内科学》急性支气管炎的诊断依据[1]:①起病较急,全身症状轻,可有低到中度发热,伴恶寒、头痛、身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②继之出现干咳或伴少量黏痰,痰量逐渐增多,咳嗽加剧,可伴痰中带血、气急、胸闷;③体征:两肺呼吸音粗糙,可闻及散在干、湿性啰音,啰音部位常不固定,咳嗽后可减少或消失;④实验室检查:外周血象多数病例的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无明显改变,细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可增多;胸部X线多表现为肺纹理增粗或正常。
1.2.3 排除标准 经检查证实的肺结核、真菌、矽肺、肺癌、慢性支气管炎、肺炎、肺心病及其他肺部疾病;心、脑、肝、肾等严重原发性疾病及精神病;过敏体质;妊娠及哺乳期妇女。
1.3 治疗方法
1.3.1 治疗组 口服头孢克洛缓释胶囊 0.37g,2次/d;在此基础上使用我院曾国强老师自拟麻杏柴芩汤,基本方:炙麻黄10g,杏仁10g,柴胡10g,炒黄芩1g,炙瓜蒌壳1g,浙贝1g,法夏12g,明党参2g,炒白术20g,茯苓20g,川芎1g,防风1g,枳壳2g,桔梗1g,炙枇杷叶1g,甘草6g。每日一剂,水煎3次,取汁40ml,混合,分3次服用,7d为一个疗程。随证加减:风寒袭肺加羌活、苏叶;风热犯肺加牛蒡子、桑叶;燥邪伤肺加麦冬、玄参;痰热壅肺加竹茹、前胡;痰湿蕴肺加苏子、陈皮;咽痛加牛蒡子、僵蚕;鼻塞加苍耳子、辛荑;流浊涕加黄柏、藿香;流清涕加荆芥、白芷;发热加桑白皮、芦根;痰中带血加白芨、炒茜草;咳脓痰加冬瓜仁、苇茎;气虚多汗加黄芪。
1.3.2 对照组 口服头孢克洛缓释胶囊 0.37g,2次/d;复方岩白菜素片1片,3次。7d为一个疗程。治疗期间两组均避风寒,忌食辛辣刺激。
1.4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制定。治愈:体温正常,咳嗽、咳痰症状消失,肺部体征消失,胸部X线片正常。好转:体温正常,咳嗽、咳痰症状减轻,肺部体征减少及减轻,胸部X线片好转;无效:经治疗后发热,咳嗽、咳痰症状无好转,肺部体征无减轻,胸部X线片无改变或进展至肺炎。
1. 统计学方法 采用u检验和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求u值、χ2值,查P值,P<0.0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主要观察指标比较 发热消失时间u=10.9,P<0.0;咳嗽咳痰消失时间u=17.78,P<0.0;啰音消失时间u=21.8,P<0.0;胸片正常时间u=8.06,P<0.0。治疗组的发热消失、咳嗽咳痰消失、啰音消失、胸片正常的天数等数据均优于对照,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见表1。
2.2 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见表2。
[6][JZ(]表2 对照组和治疗组疗效比较[JZ)][JY][例(%)]
[SS][BG(][BDFG10mm,WK,WK4,WK7,WK4,WK4,WKW]
组别例数治愈好转无效总有效率(%)
治疗组028(6.0)20(40)2(4)48(96.0)*
对照组01(30.0)2(0)10(20)40(80.0)
[BG)F]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K*2D]
2.3 不良反应:两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急性支气管炎是临床常见疾病,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常发生于寒冷季节或气温突然变冷时。病因除感染(病毒、细菌、衣原体、支原体)外,还与物理化学刺激、过敏反应有关。西医以抗感染、止咳化痰、抗过敏等治疗为主。
本病以咳嗽、咳痰为主症,属中医“咳嗽范畴。因其起病急,病程短,属于外感咳嗽范围。《河间六书·咳嗽论》谓:“寒、暑、燥、湿、风、火六气,皆令人咳嗽。《医学心悟》指出:“肺体属金,譬若钟然,钟非叩不鸣,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自外叩之则鸣。指出外感六淫均是导致咳嗽的常见病因。其中,“风为百病之长,致病多以风邪为主,兼夹寒、热、燥、湿。本地四季不甚分明,六淫之邪四季之中均可兼见。人们嗜食肥甘厚味,影响脾胃运化,酿生痰湿,郁久化热。另外,社会竞争激烈,易致心情抑郁,肝气不舒,气机不畅,气郁化火。六淫外邪犯肺,肺失宣肃,肺气上逆作咳是本病的病机。曾老师自拟麻杏柴芩汤,治疗以疏表宣肺,清热润燥,化痰止咳为主。炙麻黄辛散苦泄,温通宣畅,开宣肺气,止咳平喘;杏仁味苦能降,且兼疏利开通之性,降肺气之中兼有宣肺之功而达止咳平喘;二药相合,一升一降,疏表宣肺,降气止咳,共为君药。柴胡疏散退热,疏肝解郁;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炙瓜蒌壳、浙贝清热化痰,开郁散结;法夏燥湿化痰,消痞散结;炙枇杷叶清肺化痰,降逆止咳;桔梗开宣肺气,祛痰利咽;防风发表散风,胜湿止痛;均为臣药。明党参润肺化痰,养阴和胃;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茯苓、炒白术健脾除湿,培土生金,补母生子,以绝生痰之源;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枳壳理气宽中,行滞消胀;共为佐药。甘草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疏表宣肺,清热润燥,化痰止咳之功。随证加减,用于临床,结合西药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综上,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吉耀.内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8-29.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2.
(收稿日期:201.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