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十八大报告的主线

2015-05-30李南阅

求知导刊 2015年8期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李南阅

摘 要:十八大报告是引领我国未来五年乃至十年发展的总规划、总纲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都有必要学习十八大报告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贯穿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一条主线。”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线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能够把党的十八大精神学得更加深入透彻。

关键词:十八大报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八大精神

本文从十八大报告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线的历史背景、十八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阐述两大部分论述了这条主线。

1.深刻领会十八大报告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线的历史背景

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是十八大召开时全党、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关心的头等重要的大问题。十八大召开之前,来自西方媒体对中国执政党的新一届领导集体的组成人员的种种猜测和对中国政局能否保持继续稳定的各样评说,实际上就集中在如何对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上。

回应这个全党、全国、全世界关心的头等问题,党的十大八报告一上来就在主题中对这一问题作出了立场鲜明的回答:“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随着这些年来改革的深入,特别是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全世界经济发展都放缓,我国尽管有优异的表现但是也不能幸免。与此同时,我国的人均收入上升到3000美元之后,国内进入到矛盾凸显期,政治、经济、社会民生领域,都产生了一些发展带来的影响。在国际环境上,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的崛起会触动当前世界一超国家。在国内国外都有压力的情况下,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对于改革开放,在一些群众和党员干部心中出现了怀疑和动摇。早在2008年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时候,就有论调说改革开放是失败的。这两年,有人上升到理论高度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对的,走到头了,不能再走下去了,说“中国模式”要崩溃了。在这种情况下有人想走向资本主义的路线,要求走资本主义道路,要求国企私有化、土地私有化,政党轮流执政等;也有人希望回到改革开放之前的老路,怀念计划经济年代各种所谓的好。这说明在一些党员干部和群众当中对当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出现了思想波动的。在这个思想波动的关口,必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再次重申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深刻领会十八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阐述

首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新界定。自从邓小平同志在1982年中国共产党的十二大上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三十多年。那经过了这些年的摸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找到了自己的历史脉络,报告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于毛泽东同志,成于邓小平同志,发展于江泽民同志,提高于胡锦涛同志。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党的十七大报告曾经第一次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了界定,这次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党的十七大报告的基础上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了新的界定。对比这两个界定会发现有两个重要变化:一是没提“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原因主要是因为这次我们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二是增添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新内容。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从“四位一体”丰富为“五位一体”的需要。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首次写入中国共产党党代会报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一步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

在此以前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民间有各种的说法和调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要想更好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实需要把它是什么讲清楚。只有明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什么,才能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才能形成一致的方向。十八大报告不负众望从道路,理论体系,制度这三个维度勾勒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轮廓。

最后,对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了部署。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逻辑,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提出四个特色和八项要求。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赵 曜.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J].红旗文稿,2008(04).

(作者单位:中共张家口市委党校)

猜你喜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对苏联生态建设的超越
中国政治发展的历史逻辑揭示中国模式的政治图谱
党为何始终高度重视核心问题
当代青年的“小目标”,该如何实现
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百年发展趋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梦关系探究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工作发展方向
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途径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
试论形势与政策课程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