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2015-05-30彭珊
彭珊
【摘 要】俗话说“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但是,对于语文教学而言,所教授的知识用于生活才是最终的意义。初中语文不仅承担着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重担,更肩负着传播道德文化的重要责任。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更要注重学生的道德培养与素质提升。本文从这一话题展开叙述,深刻分析了德育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的重要性。
【关键词】德育 初中语文 重要性 如何结合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8.076
初中语文在很多人看来只是一门需要学习的科学文化科目,其实不然。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五千年积淀下来的是文化的厚度与深度。语文作为一种继承方式,是将知识与文化一脉相承的一门学科。它不仅传授给学生有关文字的基础知识,更是将爱国主义和真善美等精神文明巧妙深刻的蕴含其中,间接地弘扬着独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精华。所以对于语文教学而言,其更重要的意义是在于为学生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提高学生的内在素质,为国家培养出合格的公民和优秀的人才。根据教育大纲的改革目标来看,德育与初中语文教学的关系越来越密不可分。所以本文從这些内容出发,认为德育对于初中语文教学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
初中语文相较小学语文而言,在课本内容的选择上更为成熟,形式上也更为多样化。小学时语文的基本教学任务就是教会学生识字认字,初中的语文教学则不同。初中语文课本内容的选择更倾向于情感的表达和叙述。比如课文《芦花荡》详细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一个有勇有谋,让敌人闻风丧胆的令人敬佩的老人的故事。从这个故事中,更多的是让学生体会那个年代的战火岁月,以及那个时代作为一名中华儿女应当有的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情怀。从这样一个例子我们不难看出,课文的选择以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德育的渗透和对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引导有助于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塑造和思想觉悟的提升。这对于初中生的思想教育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二、有助于初中生人格的塑造和心理建设的完善
初中生正处于一生中塑造人格的黄金时期。他们积极向上,朝气蓬勃,但是逐渐开始有自己的想法,自主意识逐渐强烈,独立性有所增加,渴望成为独立的个体。但是,如果缺乏教师与家长的引导,这样的成长显然是不完整的。所以,教师在讲授语文课本时,要将真善美与真正的成熟与独立的道德教育内容蕴含其中。让学生从文章的主人公身上体会到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担当,什么是独立。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去带领学生完成对这个世界的认知。
除此之外,初中生还具有逆反心理。对于家长与教师的话,其往往具有排异思想。这就需要教师将“百善孝为先”“尊师重道”等传统思想与现有的孝顺至善思想相结合,通过课文传达给学生,引导其逐渐改善逆反心理,与其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与家长一起为其建造一个和谐愉悦的生活学习环境。
特别要注意的是,初中生的自尊意识极强。教师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教师可以通过某一篇课文委婉地表达自己想要进行的教育,让学生在自我反省中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如果一味地进行批评教育,拿课文中的主人公严格要求学生,很可能会适得其反。教师更应该做到的是“引经据典”,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学生的自我为中心和自尊心理得到正确的树立。
三、有助于学生精神层次水平的提升,完善其人生观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于家庭而言,学生的角色是儿女,于社会而言,学生的角色是公民。所以如果学校作为教育的主要部分不能恰当地对学生的道德进行培养,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应该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而这,就是所谓的德育。
比如《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篇课文,就是要让学生学会什么叫做勇气,什么叫做尝试。这种勇敢的态度和坚持不放弃的精神对于学生以后在社会中的生活和工作都有重要意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这种坚定的意志和不屈的灵魂之美渗透其中,告诉学生人生漫长,不管是现在还是以后,他们都会遇到不计其数的困难与挫折。但是,面对这些艰难险阻,他们应当摆正心态,放下恐惧,慢慢地去接受挫折、面对挫折,直至战胜挫折。教师要将德育的内容巧妙地镶嵌于课文内容之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完成精神文明的建设。
再比如《生命 生命》这篇课文,文中从生活中的细小之处着手,讲述了生命的坚强与执著。不管是不顾一切扑火的飞蛾,还是独属于人的心脏的跳动,都是生命最坚定的模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让学生去体会这种坚定、这种跃动,从而引导学生去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体会生命的美好,从而让学生学会更加珍惜生命。
四、让学生明白做人的道理,成为合格的社会公民
某个教育家曾经说过:“一个学生学习不好是次品,身体不好是废品,心理、思想不健康是个危险品。”从大量的现实例子中不难看出,这句话无比正确。如果一个学生的心理、思想不能得到健康的发展,那么无论其成绩多么优秀,对于社会而言,他始终都不是合格的公民。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一定要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这样才能为国家做出更多的贡献,这样也才能更有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和中国梦的伟大复兴。毋庸置疑,初中语文教师在这样的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就教育而言,比如古诗词的学习。古诗词中有很多忧国忧民之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领学生去细致地体会这种对于国家社会的思想感情,让学生明白什么叫“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什么叫“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去体会中华传统文化之美,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摆正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消除对传统文化的误解。除此之外,比如在学习孟郊的《游子吟》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白什么叫“孝道”,什么叫“感恩”,让学生感念父母之恩,明白父母的一片苦心。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是学生在未来人生道路上最重要的事。
无论是为了满足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还是达到教学大纲的教育要求和目的,德育都是教师在教学教育过程中决不能忽视的一部分。德育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人格塑造是否完全,学生的三观培养是否端正,无论是哪一项,对于学生以后的健康成长和人生发展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所以教师不仅要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更要将德育教育贯彻到整个教学过程中,以期为国家和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公民、合格的人才,为国家的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