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理学的逆袭

2015-05-30于明涛

大学生 2015年8期
关键词:开发者工程师软件

于明涛

变身

琉森大学读的专业是地理学。和会计、工业设计等专业相比,地理学科的内容偏向于理论性研究。硕士毕业后,严峻的就业挑战如约而来。

和大多数人一样,琉森找工作的过程并不顺利。困难一方面来自企业对地理学科的排斥,另一方面也来自他在理论科学和市场之间的徘徊。尽管所学的知识都是理论科学,尽管导师一直希望他从事与自然科学相关的科研工作,但琉森一直希望从科研里跳出来。虽然当时地理学科真正产品化、市场化的方向并不多,琉森却看到了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如果能把地理学和信息技术相结合,就既能发挥地理学的理论优势,又能和市场热点方向相结合,这似乎是一条可行的职业发展道路。”于是琉森找到了当时国内最大的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企业超图软件,并顺利地进入研发中心工作,成为一名资料开发工程师。

和传统的研发工程师有所不同,资料开发工程师从事的工作更偏向于技术写作,也就是将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若干功能描述为可用于地理科学研究中的解决方案。而且,资料开发工程师不仅面向软件的使用者,更面向于超图自己的软件开发工程师,因为出身计算机专业的研发工程师们或许并不能清楚地领会各种地理概念及地理科学应用场景,这时候琉森的跨学科特性便展现出了优势,他变身成了工程师们的“翻译”。

当时,琉森所在的团队正在开发桌面地图浏览软件,且不说那些高深的测绘学原理,仅仅一个“地图投影”的概念就难倒了一批程序员,团队负责人在会议上一筹莫展。这时,一直不爱说话的琉森站了出来:“其实,地球表面就好比是桔子皮,我们把一个桔子的皮完全剥下来,如果摊平放在桌面上,必然会裂开,而如果桔子皮能像橡皮泥那样有延展性,再用擀面杖把裂开的地方铺满,就能完成从三维球面到二维平面的转换。”大家恍然大悟,原来,平面的屏幕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把立体的场景展现出来,就连负责人都对琉森通俗易懂的解释感到好意外。

但并不是每一个地理学科的人,都能做好资料开发工程师的工作。在恶补程序设计基础知识和信息技术最新前沿动态时,琉森发现超图这家企业还会定期会出版学术刊物。发表科研文章这种事,对于不擅长表达的研发团队格外有难度,但对琉森来说却是绰绰有余。多篇优质的学术文章发表后,不仅技术的积累得以延续,其他团队的负责人也看出了琉森的实力,一时间各种技术稿约纷沓而至。就这样,一个技术作家诞生了,企业内刊还专门为他预留了版面,同事们都会定期阅读琉森的文章。

转型

“哟,这不是琉森吗,现在在哪儿高就呐?”在聚会上,大家问得最多的就是这句话了。此时的琉森,已经跳槽到了全国最大的互联网地图企业——高德地图,而职位则是目前市场上炙手可热的产品经理。“互联网肯定是未来的热点,你能跳到互联网圈子里工作,真是太明智了!”一位在IT圈打拼多年的老同学对琉森的转型表示赞同。其他同学也纷纷掏出手机:“我的手机里就装着你们公司的APP呢!”

其实,刚开始有猎头联系他加入高德做产品经理的时候,琉森是拒绝的。转行加入互联网,一方面需要很大的勇气,一方面也是对自身素质的挑战。互联网的思维强调的是低门槛甚至零门槛,在推出软件免费的同时,更强调用户体验,力争以极致的软件品质,来打造用户黏性,这就要求互联网的产品经理不断地推敲出最好的用户体验。产品经理的决策将直接决定产品的走向。决策是否合理?是否经得住推敲?是否有更好的实现方式?想到这里,琉森有点胆怯。不过来自朋友们的鼓励以及对互联网前景的认可,终于让琉森下定决心告别一成不变的生活,拥抱变化和机遇。就这样,他开始了在互联网企业中的打拼。

在国内的互联网市场中,同质化严重是所有厂商都要面对的问题,这就要求诸多开发者不断改进,时刻保持对尖端热点的嗅觉敏锐性,以“小步快跑”的方式快速迭代。作为产品经理的琉森,就是这么做的。就在2015年春节后不久,柴静的一个雾霾视频在网上热传,琉森和他的小伙伴们也在第一时间发掘了这个热点背后的巨大价值,在雾霾视频发布的当天晚上,就联系到了柴静口中提及的污染数据来源方。由于对方是公益组织,因此双方一拍即合,决定合作推出“雾霾地图”。

除了思路,推出互联网产品更需要“快”,琉森便立刻组织团队联系研发、数据、市场等多个部门,向他们阐明了这件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为抓紧时间,琉森不仅要协调各部门的进度,还担任起了临时大管家,为周末彻夜加班的伙伴们安排休息饮食。终于,元宵节晚上,雾霾地图如期上线,此时小伙伴们已连续工作了近20个小时。算上前期的策划准备时间,琉森虽然错过了太多和家人团聚的时光,但“我被大家这种快速响应的互联网精神所感动,我们也算是为环保公益事业做出了应尽的义务。”

突破

“我算不上成功,我的工作是让更多的人成功。”同学会上免不了要点评哪个同学最成功,在互联网企业打拼多年的琉森则坦言,现在的他正尝试从产品经理蜕变成为年轻人创业的提供咨询的“布道师”。

“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马云的一句口号,让所有的年轻人为之兴奋。一时间,无数的创意,用不完的激情,全都注入了移动互联网这片沃土。但是深耕之后,才发现原来仅靠激情是很难创业成功的。而且目前几乎所有的手机应用,都会用到地图相关的功能,例如社交软件中的“附近的好友”,音乐软件中的“周围的人在听什么”,或是根据地图来选择外卖店的O2O送餐等。地图的制作和发布均需要较高的资质,普通开发者若要使用地图功能,只能依靠互联网地图厂商的开放平台来实现。发现这一点后,琉森以“全心全意为开发者服务”的理念,获得了公司内部“布道师”(辅佐年轻人创业的志愿者)这个虚拟头衔,做起了指导开发者使用平台上的免费资源,以最低成本甚至零成本实现创业的工作。

如果只是照本宣科地讲述技术信息,那么“布道师”只能打个及格分。“优秀的布道师一定是能够和开发者坐下来谈心沟通,能够从开发者的困境出发,为他想出坚持下去直到成功的动力。”琉森很享受这份工作,因为他在推广企业产品的同时,不仅收获了来自各行各业的友情,也感受了到最有上进心的正能量。有一次,一个来自欧洲的团队希望用高德开放平台的产品开发出一套保险行业的手机应用。团队成员都是年轻人,满怀着梦想在中国创业。想法和思路都不错,但他们却提出想出一笔大价钱请高德的工程师来完成开发工作。从外表和气质来看,他们显然只处于事业的起步阶段,对于初创团队来说,花这笔钱也是多余的。琉森虽然感到诧异,还是礼貌地向对方询问了具体的需求。经过深入的沟通,才知道这家企业的开发团队都是外国人,没有人能够看懂中文技术文档,出大价钱其实也是迫不得已。

了解这群国外年轻人的苦衷之后,琉森发现了一个重要的信息:虽然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在中国创业,但是受语言限制,遇到的阻力依然很大。对此,琉森为这些年轻人提出了一个方案:他可以免费为他们翻译尽可能多的文档,但具体开发工作还是希望对方来做,并希望他们将在开发的过程中完善补充的英文文档共享出来,这样就能方便以后想来中国创业的外国开发者,避免出现与他们类似的问题。团队成员被琉森提出的意见感动了,在他们看来,很少有企业能够以这样的开放友好的方式来进行合作,而琉森也走出了开放平台对外国际化合作的第一步,困扰了诸多国外开发者的文档翻译问题,就这样在多个国际团队的合作下日益完善,就像维基百科的模式一般快速成长着。

责任编辑:曹晓晨

猜你喜欢

开发者工程师软件
《机械工程师》征订启事
Kenoteq的工程师研发环保砖块
禅宗软件
青年工程师
软件对对碰
iOS开发者调查
iOS开发者调查
栝楼产业开发者谢献忠
工程师变成“资本家”
谈软件的破解与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