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高专院校美术鉴赏课教学的改革对策

2015-05-30刘春恒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5年8期
关键词:美术鉴赏体系构建教学改革

摘 要:美术鉴赏作为一门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具有与其它课程不同的特点,教学中尚有很多问题处于探索阶段,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加以解决。高职院校美术鉴赏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应通过建构合理的教学内容体系、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综合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从而建立完备的课程教学体系来实现改革。

关键词:美术鉴赏;教学改革;教学内容;体系构建

近年来,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重要内容之一的美术鉴赏课程,在高职院校呈现出普及开展的态势。然而美术鉴赏作为一门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教学中尚有很多问题处于探索阶段,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加以解决。主要问题:学生普遍对美术鉴赏的学习趋处于被动;教师往往流于按图索骥照本宣科讲析和鉴赏作品;课程的师资力量普遍不足。如何将美术鉴赏课程开展得更加有声有色,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实现美术鉴赏课的教学目标,必须对现有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加以改革。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改革的实践证明,任何教学课程的改革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依循教育规律,通过系统的教学实践,逐步摸索,才能构建出一套完备的课程教学体系。具体到高职院校的美术鉴赏课改,主要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以制定明确的课程教学目标为前提

溯本求源,纲举目张。高职院校美术教育主要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通过美术鉴赏课程的学习,使大学生的性情得以陶冶、心灵得到净化的同时,逐步促进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从而树立适应时代发展的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由此可见,通过传授美术的鉴赏思维和鉴赏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力,完善知识结构,培养健全人格,提高综合素质,这才是高校美术鉴赏教学的目标。高职院校美术鉴赏课程教学应当围绕这一目标,使学生,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深刻理解美术作品的文化内涵,健全审美心理,完善知识结构,提升自身素养。

二、以建构合理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为支撑

美术鉴赏课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的改革。确立美术鉴赏课内容体系的基础,是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实现美术鉴赏教学目标的重要一环,是建构合理的课程内容体系并推广使用。

(一)教学内容的选择

鉴于美术鉴赏课的学生的专业背景和对美术的了解程度的不尽相同,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充分考虑受众者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要有所选择并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在目前高职高专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通常会根据自身专业背景来选择熟悉的内容进行授课,这样一来势必造成教学内容的片面性。美术鉴赏课作为选修课,在高职院校中的学时数非常有限,因此如何利用有限的课时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教学内容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要侧重内容的普及型、通俗性,并适当兼顾其广度和深度;要注重教学的难易结合、深入浅出,以便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便于更好更快地提高学生的鉴赏力,选择的教学内容应具备典型性和针对性,避免泛而不精。

(二)教学内容的组织

教学内容是合理安排美术鉴赏教学的重要环节,对学生系统而全面地理解、掌握美术鉴赏知识起着很大作用。而目前的状况是高校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学内容混乱,课程体系不统一,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纵向安排课程内容。按照美术史的发展脉络安排教学,是目前各高职院校普遍采用的课程组织方式。这种方法的优势是教学脉络比较清晰,可以比较全面地将美术发展的各个时段、各个类别讲授清楚,让学生在欣赏美术作品的同时对各个不同的美术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情况及思想较为准确地掌握。但缺点是缺乏对美术语言的系统掌握,显得较为浅显,和美术史论分析容易混为一谈,容易造成缘木求鱼的现象,使学生只对少数美术作品略知一二。

二是横向划分课程内容。按照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等不同门类作品分类讲授,选择其中较为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进行讲解。这种方法的优点在是可以使学生对每一个美术的门类有比较全面的认识,有助于学生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但缺点是由于各个任课教师的专业不同,容易出现授课老师对于自身比较熟悉的专业倾斜的情况,而对于其不熟悉的内容一带而过,使学生掌握知识不全面。

美术鉴赏课旨在培养大学生的美术鉴赏力,进而提升其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然而,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原因是教学内容的片面性和组织的混乱性。就教学实践而言,美术鉴赏课应该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组成:一是介绍美术的基本知识;二是介绍美术鉴赏思维和方法;三是讲授各美术门类艺术特征。这三者之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基本知识的学习便于学生宏观上把握美术知识框架;鉴赏思维和方法的传授是课程教学的主要任务;了解了美术各门类的区别,有助于使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深层次地理解具体的美术作品的艺术内涵。由此可见,提高美术鉴赏教学效果的办法必须基于合理的教学内容体系。

(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综合运用

教学规律告诉我们,教学改革的重点是教学内容,而难点则是教学方法。美术鉴赏是一种从审美直觉到体验,再到升华的心理过程,教学特点较为独特。而高校美术鉴赏课程授课的对象往往并不是美术专业的学生,授课对象呈多元化,这就要求教学方式要有针对性和多样性。目前,国内高职院校美术鉴赏课普遍存在的弊端是授课方法单一,是以传统的讲授方式为主,以至于造成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因而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影响了学习效果。保障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合理有效的教学方式。所以,目前高校美术鉴赏课程的首要任务是转变教学方式,根据各个高校的特点合理地安排教学手段。

目前美术鉴赏教学方式改革的难点,在于如何实现最优组合。笔者认为,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是建立合理的考量标准,具体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堂具有生动性

最好的老师即为兴趣。教师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就要求美术鉴赏教学注重艺术性,目的是陶冶学生情操,所以枯燥乏味、呆板的教学方式和授课内容不能够使学生产生美的感受。如何调动学生对学习美术的求知欲是亟需解决的问题。所以,教师应善于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学习兴趣和视听能力,运用现代化的影像技术辅助教学,鼓励学生多多参与美术实践活动,尤其是要参与到美术创作中去。

2.教学富有互动性

知识体系的形成具有多元化,知识获取形式和渠道呈现多样性,不单单只是通过教师传授才能得到。在受教育者文化层次相对较高,自我意识、参与意识较强的高职院校中,学生具备相对应的分析能力,显而易见,作为公共课程的美术鉴赏课,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已不适宜。提升学生兴趣的方式是良好的互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性的前提下,更应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合作性,通过有意识地设计教学情境,让学生融入课程,变被动为主动,通过师与学、教与学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的思维主动性,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3.课堂的延展性

诚然,课堂气氛的活跃、学生积极性的调动离不开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但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并非老师的一厢情愿,教学效果的好与坏最终体现在学生是否参与及参与成效。美术鉴赏教师更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将传统的讲授式方式和以影视、多媒体等教学方法结合起来,来提高学生参与美术学习和美术活动的积极性,从而提升美术教学的效果。

此外,课堂外的延展性教学也很重要,比如采用开放式教学,鼓励学生走出户外,或将课堂带入到美术馆、博物馆、美展上等等,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美术作品,鼓励学生通过阅读美术书籍、与美术相关的媒体信息以及多样化的艺术设计作品等感知美术,感受美术和生活的关系。教师还应多和学生进行互动,可以通过互联网传播美术相关知识,抓住现代学生的特点和心理,与学生在网上交流,通过现代化的手段实现美术课堂的延展,更加有助于美术鉴赏教学的效果。

三、以建立功力扎实的教师队伍做保障

教师是教学和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者,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和审美素养,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兴趣程度,更决定着美术鉴赏课改的成败,因此美术鉴赏课程的改革应该从教师改革入手。一名称职的高职高专院校的美术教师,尤其是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师,更应该是对各个门类的美术知识和美术史论有着较深入的理解和研究,除了业务技能扎实外,还应该对美术鉴赏课程有着较深入的分析,能够结合本校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地、行之有效地教学。只有这样的具有较高审美素养和独特人格魅力的授业者,善于从人文的角度灵活教学,引导学生通过文字、表演、塑造等多种方式表达出自己对美术作品的认知和理解,才能够使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学达到预期效果。

综上所述,高校美术鉴赏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且大有可为,应通过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建构合理的教学内容体系、综合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进而建立完备的课程教学体系,努力做到教学有的放矢、有法可循。与此同时,还应加强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建立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教学改革的扎实推进和有效实施,才能充分发挥美术鉴赏课程应有的作用,实现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实质性提升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陈琳.美术鉴赏课程教学方法改革[J].包装世界,2012,(07):74-75.

[2]钱初熹.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张道一.美术鉴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刘春恒,女,硕士,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美术学及美术教学。

猜你喜欢

美术鉴赏体系构建教学改革
农村职业学校学生成绩考核体系的研究
如何构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高中美术鉴赏课中的师生互动的探究
中国现当代绘画鉴赏对高中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高校通识课程《美术鉴赏》双语教学实践与研究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