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西市博物馆地域性浅谈
2015-05-30吴楠李洋
吴楠 李洋
摘 要:大唐西市博物馆面对古城西安的城市文脉以及该地段中极其复杂的环境条件,不是一个小趣味性设计而是整体性设计,其为遗址保护建筑的设计提供了一个新思路。在空间营造方面,设计以严整的模数体系回应视觉上与体量上的均衡,营造出人可以接近和体验遗址的一种尺度空间。设计在建筑外部形态上回应了关中建筑特色,体现出关中地域文化。
关键词:地域性;大唐西市博物馆;关中文化
一、地域主义
地域主义是指吸收本地区民族的、民俗的风格,在建筑中体现出一定的地方特色的设计思潮。广义上讲,地域建筑是一个宽泛的含义,建筑的空间性和地点性决定了任何建筑都有地域性。
二、大唐西市博物馆
(一)项目背景
西市,隋代称利人市,唐改为西市。在唐皇城外的西南,是唐长安城中重要的贸易市场,是盛唐繁华景象的见证地,也是古丝绸之路中一个重要的节点。
“城内有东、西二市,对称位于皇城南面各二坊的地方,占地约900米×900米,市内有东西和南北街道各两条,呈井字街。井字街中央部分是市署,车准局,两市内均有放生池,市门也有一定的开闭时间。两市在开元时还可将河道引入。
“东市集中着为官僚贵族服务的各种商业”[1],而西市颇多外国商人的店铺,相当于一个国际贸易中心,以波斯人、阿拉伯人为最多,有胡店,有胡姬表演的胡戏,有波斯的珠宝商。“市内以商品交易为主,也有少量与店铺在一起的手工作坊,一般手工业作坊和家庭手工业,可能仍分散在各坊里。”“东市、西市里面的街道,宽度仅16-18米,路面用石子铺成。路两边有石砌排水明沟,宽约30厘米,沟外,沿店铺还有1米宽的人行道,很明显,这是与全市道路不同的商业街。”
2006年,在“唐皇城复兴计划”的背景下,西安城市历史街区风貌的恢复与保护拉开帷幕,大唐西市商业项目位列其中。大唐西市博物馆(图1)的设计就在大唐西市商业项目之中。
大唐西市博物馆选择保存较好的原西市东北“十字街”遗址作为保护和展示对象,不仅对遗址、遗迹是一种保护,也为后人认识西市的尺度与规模提供了一个平台。
(二)博物馆概况
唐长安西市位于唐皇城的西南方向,西市遗址现位于今西安市莲湖区原劳南市场院内,南北1031m、东西927m,面积约96万m2。大唐西市项目占地面积大约33万m2,相当于原址的三分之一。
(三)周边环境
纵观整块方形基地,呈井字形布局,划分地块呈九宫格,仿照唐朝街坊,市井的空间形式。每一块都有各自的主题。规划建有金市广场、大唐西市博物馆、丝绸之路商旅街区、国际古玩城、西市城·购物中心、大唐西市酒店、非物质文化遗产城、胡姬酒肆演艺中心等八大业态。大唐西市博物馆处在九宫格的最北端,西市的入口广场在最东端。位于中心位置的是大唐西市酒店,造型仿唐,且独具特色。可以很明显地看出,除大唐西市博物馆外的建筑都采用的是仿唐形式,即所谓的新唐风,极具历史性的大唐西市博物馆并未按照新唐风的样式,而是一座融合关中地域文化特色的现代建筑。
(四)构思特点
从大唐西市的布局和周围建筑风格可以看到一群新唐风式的建筑群,仿唐风浓厚,试图再现唐朝盛世。大唐西市博物馆处在这么一个唐味甚浓的环境中,首先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又要保护历史遗迹,承接历史与人文。
勒·柯布西耶曾指出:建筑应成为时代的镜子。建筑作为时代的产物,应反映着当今社会的时代和文化面貌。所以建筑在保护历史,延续文脉的基础上,应具有时代特征。
大唐西市博物馆建筑设计在保护隋唐西市的建筑、道路、石桥和沟渠等遗址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布局,创造性地展示了隋唐西市十字街遗址以及十字街原有道路尺度、格局、规模和氛围。
大唐西市博物馆通过采用12m×12m尺寸的展览单元,将隋唐长安城的里坊布局、棋盘路网的特点,贯穿于博物馆空间设计的始终。从基地的位置与规模,总平面的布局,路网的划分,建筑外在形式及内部空间的划分,都在重复着井字式的里坊布局。同时,对建筑的尺度、体量、材料、肌理和色彩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大胆地新探索,创造出高低错落、丰富有序的空间层次和效果,立体生动地还原了隋唐西市历史街道的真实尺度与空间感受。配合经过特别设计的外墙材料,从肌理、质感和气度等方面表现隋唐长安城市与建筑文化的深层结构,与当地地域特点、建筑风格,以及唐代西市的恢弘气势与繁华景象相符合。
(五)功能流线与空间组织
大唐西市博物馆设有基本陈列室、专题展览室、临时展览室和特别展览室,集历史、艺术、民俗、文物收藏等内容为一体。
从入口进入大厅,左侧是临时展厅。顺大厅直入,是一片开阔的空间,三层通高,脚下覆盖玻璃板,其下是十字街遗址,即基本陈列“丝路起点 盛世商魂”遗址展览区,展出了唐代西市东北“十字街”遗址、车辙遗迹和部分出土文物,介绍了历史上西市的概貌、交易品类、商业文化和繁华胜景。游客站在玻璃板上,便可直观、清晰地看到玻璃板下的遗址和历史痕迹。大厅左侧是通向二层的楼梯,此楼梯宽敞,兼做观演用的观众坐席,大厅的上空及通高地墙面作为了演出空间。从第二层休息平台左侧的门入可到达二层基本陈列“丝路起点 盛世商魂”。
三层依旧沿大楼梯直上,布有专题陈列“丝绸之路“百工”体验展”、临时展览《至尊国礼——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国礼展》、多媒体活动厅。四层特别展览“精品选粹”。四层面积只占一小部分,从外部来看,这一小部分使建筑造型高低错落有致。大厅一侧的宽阔楼梯成了连接各展厅的交通要道,同时也是观演与休闲空间,使得整个空间张弛有度。所有的展馆布局和通道都延续了十字街的模式和尺度。
(六)外观造型
博物馆采用双层外墙,将所有的管线集中在里头,外层墙面挂混凝土板,齿状的板材经过人工打凿,形成不规则、凹凸不平的面,再加上土黄的色彩,像极了关中地带民居采用的夯土墙,也有古时夯土城墙的肌理。这种土黄色是耐脏的色彩,适于干旱、多沙尘的北方。这里引入两个相似的案例,引入大明宫遗址与贾平凹艺术博物馆。大明宫遗址博物馆的外墙挂板和大唐西市博物馆的挂板的色彩和肌理做工相同,前者的每一块板尺寸大一些,做工不如后者精细。贾平凹艺术博物馆属于改建项目,同样出自于刘克成之手,外挂的灰色混凝土板有着相似的肌理,但做法不同。这三座建筑的外墙肌理相似,虽做法不同,但殊途同归,都表达了当地的建筑特色和地域文化。
三、建筑与地域
建筑是一个地区的产物,扎根于具体环境之中,受到所在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地形、地貌等的影响。
对于大唐西市博物馆,从宏观角度看,它坐落于大西北,建筑大气、有厚重感。还应注重保温防风。双层的外墙足以保温防风,玻璃屋顶为它争取更多日照,尤其在入口和大厅地方,良好的天然光免去了人工照明。
大唐西市博物馆位于关中西安,西安位于秦岭以北,黄土高原以南,气候干燥。西安汇聚了关中历史文化民俗特色,聚集多处仿唐建筑,独具古城特色。关中的民居也独具特色,同是以四合院为主,但这里的四合院较独特,与熟知的北京四合院不同,房屋以单坡顶居多,坡向院内,这样做首先夏日遮阳通风,冬日防风保温。再者,四水归堂,肥水不流外人田。墙身多采用当地的黄土。博物馆的外观最大的特点在外墙的色彩肌理和屋顶形式,土黄色凹凸不平的墙面延续了当地民居的建筑特点,它的耐脏性好,免去了人工清洁的烦恼。屋顶对应室内需要采光的部位开了天窗,错落的屋顶无论在外观还是内部空间,变化丰富且有秩序。
从微观角度,它坐落于大唐西市一角,九宫格中的一格,从大唐西市的背景来考虑,大唐西市博物馆处在一个特殊的环境,是大唐西市建筑群的一部分,是其附属部分,要与周围环境协调,同时要考虑遗产文物保护,保护原有的西市十字街。建筑师从“亲近历史”的角度出发,营造对历史上唐代西市城市空间的体验,这种空间的体验体现在建筑上是重复并且延续的井字布局,街道或过道与建筑的体量感。
四、结语
大唐西市博物馆的设计尊重历史空间格局,符合当地的民俗特点,又不失现代气息与美感,很好地诠释了什么什么是民族的现代建筑,指引寻找中国传统语境中的当代概念。
参考文献:
[1]董鉴泓.中国城市建设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