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5-05-30龚萍
龚萍
摘 要:当前,中职数学教学问题较多。本文分析提出,面对学生学习基础较差、兴趣普遍不高、教学标准难以把握等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学习自信、改进教学手段等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中职数学课程 教学问题 对策
当前,中职学校的数学教学可谓问题丛生,本来是至关重要的一门基础课程,现在却沦为“鸡肋”课程。
一、中职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及对近三年本校学生进行的跟踪调查研究,发现中职数学教学主要存在四方面问题。
1.学生基础较差,缺乏学习兴趣
毋庸讳言,当前中职学生文化课水平整体偏低是不争的事实;而在文化课中,数学是弱项的更是大有人在,甚至有的学生从小学到初中,数学就一直没有真正学好过,他们既没有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也没有打下扎实的基础。进入中职学校以后,很多学生仍按以前的学习习惯,既不总结学不好的原因,也不探寻学习方法,课前不预习,课中不听讲,课后不复习,如此一来,学习成绩很难有起色,学习效果自然也就很差。
2.课程“厚此薄彼”,重视程度不够
职业学校重视职业技能的培养,原本无可非议,但数学作为文化基础课程,和其他的理论基础课一样,学习它的目的不在于能够熟练地解答一道道数学题,而是促进学生思维的正确性、灵活性、敏捷性,进而形成一定的数学素养,而这些素养又会影响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这也是在整个课程设计层面,仍在强调数学基础地位的原因所在。但是,受学生厌学情绪严重、技能课时不足、数学实际应用不多等客观因素的影响,许多学校对数学这样既难教又“没用”的课程大幅度压缩课时量。
3.“标准”难以把握,教学随意性大
笔者曾通过QQ群以及微信好友问卷等方式对当前中职学校数学课程的教学定位问题做过调查,绝大多数的回复者都以“够用为度”作为指导原则。但在实际教学中,这个“度”很难把握,主要是因为各个专业的需求不同,其间的差别比较大,并且课程设置没有统一的标准,不同专业有不同的标准尺度,就是同一个专业的标准尺度也是动态的。到底在某一个专业、某一个班教多少、怎样教,往往全凭教师的直观感觉,教学的随意性太大。
4.教学手段滞后,学情把握不准
由于许多老师在施教之初,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初中数学教学实际的不太清楚,在备课时还是按照教科书的课程安排以及自己以往的经验,在授课时还是像以前一样,“一本书一支笔,一节课讲到底”,难以照顾到学生的实际接受情况,不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与基础差异,导致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使得中职数学教学中教与学出现“两张皮”的现象,结果教师教得很累,学生学得也很吃力,但是效果却不明显。
二、改进建议
笔者认为,至少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来改进中职数学教学方法。
1.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中职生进校之初之所以表现出文化课较差的状况,并非是因为学生智力的问题,相反,这其中的原因大多是因为非智力因素造成,换句话说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学习习惯不好造成的。所以,笔者在每接一个新班,第一节课往往是对他们在学习习惯方面进行问卷调查,然后根据反馈的结果,再让学生制定出具体的学习计划(包括预习、听讲、复习、释疑、解难、小结等)。制订计划要切合实际,有中长期目标,并且在具体学习过程中要严格要求自己执行计划。因此,在中职数学教学中,要加强学法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增强学习自信,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的确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时地调整课程难度,甚至要回过头给学生进行必要的“补课”。比如,笔者在某班上课时,曾发现学生对初中数学的“勾股定理”掌握得比较含糊,于是马上调整教学计划,用一节课的时间给学生“补课”。这样做,既让学生真正学到了知识,也让学生感觉到老师是在用实际行动关心他们,既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激发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另外,在授课的过程中,老师也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及时地给予鼓励,对学生表现出来的积极性,要给予肯定与表扬,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3.改进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笔者以为,中职数学教学首先要做到的一点就是要正视学生实际,然后改进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比如,学生基础差,接受新知识比较慢,老师在授课时就要放慢进度,可以将授课的过程或解答例题的过程做成Ppt课件,或者把授课重点、难点录制成“微课”视频,方便学生在教室循环观看,或者让学生下载到智能终端里反复观看。这样做,一方面,比传统的授课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的确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安徽省霍邱师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