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实践路径探究
2015-05-30王美玲
王美玲
【摘要】梳理新时期民办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实践的路径,首先转变教育理念,改变以往仅注重知识传授的理念,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新教育理念。第二依托课堂教学,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路径的主体作用,做到专业课、选修课、思想政治教育课三位一体。第三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打造优质的教育环境,以良好的文化氛围为大学生综合素质实践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
【关键词】民办;大学生;综合素质
大学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也是提升青年人综合素质的重要平台。民办高校作为新时期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如何有效实践新时期大学生综合素质,探求大学生综合素质实践的新路径和新方法,成了时代赋予民办高校的重要要求与崇高使命。
“素质是指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的基础”[1],这就意味着素质在具有家族遗传的先天性的同时更具有后天通过教育而得来的可塑造性。大学生作为学校教育的较高层次其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更是包括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以及心理健康素质等等。如何立足时代需要,主动探索新时期民办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实践的路径就成了民办高校不断发展和永葆生机的重要动力。
一、转变教育理念,确立思想内核
教育的成功与否核心取决于教育理念的是否先进,先进的教育理念是民办高校实践大学生综合素质路径的思想内核。以往民办大学的传统教育理念大多是重理轻文,重视智育忽略德育,重视技术培养与灌输忽视学生创新能力和思考能力,更重要的是重视专业教育忽视综合素质培养,这些理念显然很难适应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对人才的时代需求。因此新时期民办高校要想拓宽大学生综合素质实践的路径,当务之急是转变以往的教育理念,这就是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坚持以科学创新为核心的思想内核。秉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要求对学生的培养要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综合发展。首先德育是灵魂,民办高校的在校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大学生只有在思想上有了提高才能在综合素质上有更大的进步。其次智育是保障,也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所在。智育的提高不仅仅要求民办高校学生全面学习知识和技术,同时更要积极培养其科学和创新能力。科学创新是大学生综合素质实践的思想内核,创新精神更是一个民族永葆活力的源泉。此外大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科研能力都是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方面。体育是综合素质的基础,一方面是指大学生应该具有强壮的体魄,另一方面更要具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最后美育是综合素质的外在延伸,青年大学生不仅要有创造美的能力,更要具备甄别美、鉴赏美的能力。
二、依托课堂教学,发挥主体作用
课堂教学是大学生获取知识、提升综合素质的重要来源之一,也是大学生实践综合素质的主体。在现阶段高校依然以传统班级授课制为基础的背景下,大学生综合素质实践的主要路径之一就是紧紧依托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做到专业课、选修课、思想政治教育课三位一体。“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武器,但是不能成为和谐发展的人”[2]民办高校由于自身的特点在以往的课程设置上大多以专业课为基础,注重专业课的设置,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新形势下,大学生综合素質实践的重要路径就是整合课程教学的资源,在原有专业课的设置上增加思想政治教育课和选修课的比重,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综合素质实践中的主体作用。思想政治教育课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课程,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提升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更是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基本特点。然而一些民办高校往往因为自身问题的制约,注重开设一些实用性的学科,忽视了对这门基础课程的设置。因此民办高校应该在充分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的基础上,因地制宜适当加重思想政治课的比重。改进教学环节,提升教学质量,避免思想政治教育流于形式。
实践大学生综合素质除了坚持已有的专业课、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课之外,更要注重开设一些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人文科学类的选修课。人文学科是以培育人的人文精神为主要目的,从人类文明中不断地汲取营养,并内化为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民办高校不仅要增加人文学科选修课的比重,在实践中明确教师的职责不仅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把理论知识与社会生活实践结合起来,着力培育学生的思辨能力,转变大学生的思维方式。适当增加选修课中人文课程的比重,确立人文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将人文精神自始至终的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进而实践教育整体的优化配置,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与变化。
三、加强社会实践,营造文化氛围
社会实践是民办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实践的又一重要路径,更是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内容之一。“社会实践作为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重要途径,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包括道德教育、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3]由于时代的特点,大学生往往长于理论学习,却忽视了生活中的社会实践能力。民办高校应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大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制度上的保障。从根本上将大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纳入大学生成长评价体系当中。主动沟通与联系为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丰富的便利条件,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丰富自己、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增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搭建桥梁是民办高校实践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路径。
如果说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外在机制,那么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则是引导大学生综合素质实践的外部环境。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民办高校的大学生既是一种示范更是一种熏陶。环境对人的影响是相互的,只有建立良好的校风、学风,建设优质的校园文化环境才能从根本上实践大学生综合素质。“校风是一所学校师生员工共同具有的思想行为作风,是一所学院的灵魂,是衡量一所学校教学质量和精神风貌的重要标志”。[4]民办高校更是要下大力气,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较强管理者的服务意识,以良好的师德师风为学生做表率、树榜样。加强学生的学风,在校园中抵制享乐主义与拜金主义的思想,树立浓郁向上的学术氛围。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读书节、艺术节等活动,为大学生提升组织能力、管理能力等综合素质搭建良好的平台。文化兴校、文化润校、文化养校是当今民办高校实践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路径之一,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是实践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条新路。
如何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是民办高校思考的重要课题,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之一。新时期的民办高校管理者、教育者应该在思想上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坚持以科学创新为核心的思想内核。在内容上依托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做到专业课、选修课、思想政治教育课三位一体,构建丰富完善的的课程体系。在行动上加强社会实践互动,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大学生综合素质关乎这国家的希望与民族的未来,如何更加有效的让他们在学校生活中积蓄力量,提升综合素质将是高校人不断思考与探索,不断丰富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辞海》,第3200页,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第一版。
[2]《爱因斯坦文集 第三卷》,第310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
[3]刘立忠.社会实践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及影响分析.出国与就业,2012,1;45
[4]饶美娇.从就业难谈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1,21:50
课题名称:民办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考核内容、方法与实践研究,课程编号:14G179,负责人:刘玉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