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亲家庭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研究综述

2015-05-30张兴钊

学园 2015年8期
关键词:单亲家庭儿童

张兴钊

【摘 要】在社会转型期,单亲家庭、同性恋等问题不断出现,单亲家庭儿童性别角色发展也日益受到关注。近年来,国内外对单亲家庭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研究多数是建构理论模型,较少进行实证研究,本文简要述评了国内外单亲家庭性别角色发展的主要理论以及相关研究成果,并指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单亲家庭 儿童 性别角色发展

【中图分类号】B8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08-0195-01

有学者认为,从胎儿期到青春期,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家庭是儿童性格的加工厂”,也是性别角色社会化的起点。儿童从家庭中习得的与性别角色有关的心理和行为特征被同伴交往、学校生活等强化。关于家庭对儿童性别角色发展影响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父母、兄弟姐妹和婚姻关系三个方面。

一 父母的影响

1.父母期待间接影响儿童的性别角色

社会对男孩和女儿的性别角色发展有不同的价值标准,外在社会标准和父母的内在期待对孩子的性别角色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也由此从外在着装、学业表现、游戏选择等方面塑造孩子的性别倾向。父母内化的性别角色特征会对男孩和女孩有不同要求。此外,父母的职业和兴趣会影响儿童的选择及自我效能感。

2.父母教育塑造儿童的性别角色

父母把价值观传递给子女,并在一些重要事件(学业或职业)上帮助和教育儿童,这些行为实现了他们关于儿子或者女儿应该是怎样的信念。父母所讲的故事对儿童性别角色社会化产生影响。父亲讲的故事更多鼓励男性特征的勇敢、自主等品质,久而久之,儿子形成对此类故事及性别特征的偏爱。同时,母亲在对待男孩和女孩时,会有不同的言语和行为特征,这种带有社会性别影响的信息会不断塑造儿童的性别角色。

3.父母的性别角色图式影响儿童与性别有关的认知

父母的性别图式和子女与性别有关的认知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父母的性别图式与儿童的认知呈正相关。父母的性别图式越是和传统社会价值相符合,儿童越容易对自己的性别进行分类。而儿童双性化性别角色预期与父母的关系会比较密切。相关研究支持已有理论,子女对父母的依恋,有利于儿童性别角色的双性化。

4.社会大环境影响儿童的性别角色发展

更广阔的社会环境对父母性别社会化的个体差异产生影响。Goodly探讨了有选择性的社会生态因素和儿童性别角色态度的关系,父母的背景变量对儿童性别角色定型和职业定型的影响。有研究表明,性别角色态度最开放的是母亲,且父亲开放程度不如母亲。在不同的文化中所进行的研究证实了一个家庭所处的小圈子对儿童的性别角色发展以及家庭间的互动产生影响。父母性别角色的一些特殊因素受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但两者如何联结影响儿童性别角色发展有待进一步探讨。

二 兄弟姐妹对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影响

父母和同伴对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影响受到广泛重视。兄弟姐妹之间也可以通过榜样作用、相互交往、合作伙伴与竞争对手等形式,影响各自的性别角色发展。有学者研究发现有男孩和女孩的家庭相比单一性别的兄弟姐妹家庭显示出更强的性别定型。

三 婚姻关系对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影响

儿童的性别角色社会化也受到父母婚姻关系的影响。父母在家庭管理、工作以及日常家庭生活中的不同角色,都会被儿童观察并学习到。不同的家庭,父母在其中的角色不同,也因此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子女的性别角色发展。随着社会价值观多元发展,家庭类型多样,家庭结构与儿童性别角色的关系日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

四 未来的展望

1.在研究内容上

已有的研究主要是围绕单亲家庭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性别角色发展的理论探讨和模型建构上,太过宏观,不够具体。应不断扩展研究内容,进一步研究影响因素,尤其是符合中国文化特有国情的因子,进一步明确单亲家庭儿童性别概念与性别偏好的关系,单亲家庭与家长性别对儿童性别社会化的关系,单亲家庭儿童性别角色发展教育如何趋利避害,达到教育效果的最优化等等。研究内容总体上要加大对丧偶、未婚及其他原因形成的单亲家庭及父母的研究。

2.在研究思路上

已有的单亲家庭性别角色发展的研究,借鉴并发展了西方欧美发达国家的研究结论,并进行了中国化的探索尝试,总体研究思路有待拓宽和深入挖掘。以后的研究,应在立足我国单亲家庭性别角色发展实际的基础上,学习借鉴西方最新成果,利用教育学、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等多学科优势,进行跨领域研究。

3.在研究方法上

已有的研究,理论探索多,实证研究少。为进一步探索单亲家庭性别角色发展的微观影响因子,需要综合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运用多种研究方法,逐步加强干预性实验研究,不断强化单亲家庭儿童性别角色发展教育的实證性。

4.在研究实践上

已有的研究,取得了较多成果,但有待在实践领域进一步加大研究力度,在实践中检验理论模型。以后的研究要更加注重理论成果的应用和推广,在实践中修正和完善理论。

参考文献

[1]王炳元.论单亲家庭儿童的性别角色教育[J].中国性科学,2008(12)

[2]李朝霞.家庭精神环境对5~6岁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

〔责任编辑:林劲〕

猜你喜欢

单亲家庭儿童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201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198
单亲家庭儿童相对剥夺感与心理适应的循环作用关系:一项追踪研究*
基于需要层次理论的职业学校单亲家庭学生教育研究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单亲家庭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单亲家庭幼儿在幼儿园学习过程中的个性表现
卫生学校不同类型单亲家庭学生心理行为调查
关于单亲家庭学生教育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