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书写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5-05-30袁春华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有机化学存在问题对策

袁春华

[摘 要]有机反应方程式的书写能体现学生对有机化学学习的基本能力和素养。但目前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仍存在诸多的问题。作为高中化学教师,应着重分析其本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有机化学 反应方程式 存在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230071

有机反应方程式的书写能体现学生对有机化学学习的基本能力和素养。在实际教学中,笔者总是听到一些教师抱怨学生有机反应方程式写得乱七八糟,不尽如人意,对此有些极端的教师采取机械重复的罚抄措施,给学生的心理造成很大的负担。笔者结合有机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和感受,归纳学生书写有机反应方程式存在的常见问题,并提供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以供参考。

一、存在问题

1.反应物、产物结构简式中多氢或少氢

教师在批改作业时经常会见到学生将CH2=CH-CH3写成CH2=CH2-CH3的低层次错误。虽然学生都清楚地知道碳原子只能形成四个共价键,但常常会因为写得太快或粗心大意而出错。

2.取代反应中遗漏小分子

在书写乙酸乙酯制备的反应时,学生极容易丢掉水分子;书写烷烃的取代反应时,学生也很容易漏掉卤化氢。当问学生何为取代反应时,学生都能娓娓道来,把取代反应的概念背得十分流畅。可见,不是学生对取代反应的概念辨别不清,而是在书写时常常会忘记各种注意事项。

3.反应条件书写错误

醇的消去反应与卤代烃消去反应的反应条件容易混淆;卤代烃的消去反应与乙醇的消去反应的反应条件容易错位;乙醇的催化氧化配平总是让许多学生耗时很多却又屡屡出错。虽然教师不止一次地强调这些反应的重要性,但错误总是不能避免,甚至一错再错,实在令很多教师困扰。

4.物质书写不合规范

醛类物质RCHO写成RCOH,甲醛HCHO写成CH2O,这些问题总是重复出现在作业或考试中。有些学生想当然地认为调换字母顺序不会影响物质的结构,却忽视了有机物的成键特点。

5.对官能团性质理解不清,书写反应东拼西凑

有机物质性质的学习,归根结底就是官能团性质的

识,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如新教材下册第97页的“交流与讨论”中提到21世纪的新能源——氢能,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说出已经知道的制取氢气的方法,再让学生思考氢能为什么没有被广泛运用。学生很自然地就会提出疑问: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然后让学生发挥想象,共同解决难题。

四、重视探究性实验,强化实验能力

化学探究性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新教材的每个章节都有“活动与探究”环节,教师可以据此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分组合作进行实验探究,在实验中观察现象,进而认识一些物质的性质、组成以及变化特征。探究性实验能够帮助学生获取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能够让学生体验到化学学习的乐趣,理解什么是科学探究,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在《碱的性质》的教学中,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的现象非常明显,而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无明显现象,那么如何设计实验来证明两者确实发生了反应呢?我引导学生利用气体被吸收后容器内压强发生了变化来设计实验,学生很容易就设计出了如图1的实验装置。然后我又提问:是不是一个实验只有一种固定的实验装置,能不能用多种不同的实验装置来完成?通过师生合作,又设计出了如图2、图3的实验装置来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图1中氢氧化钠溶液进入试管;向图2中盛有二氧化碳的锥形瓶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小烧杯里的水倒流到锥形瓶中;向图3盛有二氧化碳的烧瓶中挤入氢氧化钠溶液,一会儿后,打开弹簧夹,形成喷泉。

是不是上图中任何一个装置都可以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了呢?这样的实验设计严谨吗?学生回答:不严谨,因为二氧化碳也能与水反应,所以还需设计对照实验。通过这样的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不断思考,不断改进实验,从而提高实验能力。

初中化学新教材注重从书本走向生活,作为一名初中化学教师,应让学生明白化学是从生活中来,又走向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适应时代的步伐,对一些旧的教学观念进行再认识,扬长避短,努力探索提高化学教学效率的新途径,探索教学新特色。

(责任编辑 罗 艳)

猜你喜欢

有机化学存在问题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高中有机化学高效性课堂教学的策略实践研究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
有机化学翻转课堂教学的实践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