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数学基础”问题及教学对策

2015-05-30潘仕恒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教学对策高中物理

潘仕恒

[摘 要]广泛运用教学语言定义概念、描述规律是高中物理课程的重要特点,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是高中物理学习的必要条件。当教学对象为中下层次学生时,教师往往因学生数学基础薄弱,而越往下教,就越感到教学困难。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关注点仍然还是物理问题,对数学知识的应用依然是一笔带过,则必将使物理教学雪上加霜。笔者以为对这一层次学生的物理教学,要重视学生的数学基础。在具体教学中,教师有必要对这些学生给予适当的数学帮助,使这些学生能够克服数学障碍,信心满满地投入高中物理的学习。

[关键词]高中物理 数学基础 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230048

物理量及其关系大多都是定量的,物理问题往往就是物理量之间的定量关系问题,总与数学纠缠在一起,“应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成为学生必备的基本能力[1]。一般而言,优秀学生的数学知识储备充足,应用能力强,物理学习也就得心应手;而中下层次学生的数学储备欠缺,应用能力弱,物理学习往往步履维艰。

其实,高中物理对数学能力的要求并不是太高,如果教师在物理教学中注重数学基础的教学铺垫,即便是基础薄弱的学生,也能顺利地跨过“门槛”进入高中物理的殿堂。因高中物理必修模块不仅是高中物理基础知识,其中也包含高中物理所需的数学基础知识,故下面以必修模块为例,简述高中物理学习中的数学基础知识,并探究转变中下层次学生数学基础薄弱的教学对策。

一、高中物理必修模块的数学应用简述

必修模块分为物理1和物理2,包含“运动的描述”“相互作用与运动规律”“机械能和能源”“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五个单元[2],涉及的数学应用概述如下。

猜你喜欢

教学对策高中物理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未来教室:高中物理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小学高段语文写作教学
生物工程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中学化学课堂有效性分析与对策
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例谈量纲分析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