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化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效率

2015-05-30姚菁菁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分工合作圆心角函数

姚菁菁

[摘要]新课改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推动教学模式改革.基于此,着重通过提高预习活动比重、运用现代教学技术、开展小组合作等方面探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改革预习技术小组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30016

在新时代背景下,推动教学改革,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成为教师势在必行的任务.改革需要敢于创新.我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创新的教学模式,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改革效果.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进行简要阐述.

一、大胆提高预习活动比重,强化自主学习

预习一直是初中数学学习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然而却始终没有得到教师与学生应有的重视与应用.其中一个主要原因便在于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不信任.很多教师认为,初中生还没有具备足够扎实和熟练的数学知识基础,难以自主进行深入细致的学习.事实上,只要拥有足够的机会和空间,初中学生可以将预习工作做得很好.

例如,在进行圆心角内容的教学之前,我为学生布置了一些预习任务.但是,相比之前的预习布置,这次的任务设计明显灵活了很多.从前,我只是硬性规定学生自行预习圆心角的基本概念,而在本次预习当中,我则是鼓励学生,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探索知识内容.果然,学生不仅知晓了何为圆心角(图1),还通过自行旋转圆心角(图2)发现,相等的两个圆心角∠AOB与∠A′OB′所对的弦AB、弦A′B′以及弧AB和弧A′B′都是分别对应相等的.虽然学生在预习阶段没有进行精炼的总结,但“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也相等”这一定理内容已经初步理解了.

图1图2

事实证明,当大胆提高学生自主参与预习活动的比重之后,课堂气氛明显活跃了很多,学生对于知识的把握更具体了,课堂效率也得到了提升.

二、广泛运用现代教学技术,促进知识透彻理解

目前课堂中出现的诸多现代化技术手段,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增添了生机.当然,不同种类的技术手段单独或配合运用,能够起到不同的优化效果.笔者在这里想要重点介绍一下几何画板软件的运用,该软件的灵活加入,使很多数学知识由抽象走向具体.

图3例如,在学习二次函数的增减性时,很多学生感到理解上存在较大困难.二次函数的图像形状千变万化,想要从中找出其增减性的一个通用规律,显得过于抽象.于是,我利用几何画板随意画出了一个二次函数的图像,并在上面选取任意点P(图3),通过移动点P,引导学生关注其坐标变化.在这个不断运动变化的过程当中,让学生发现:无论何种形状的二次函数,上面的点在运动到一个位置的时候,其纵坐标会达到一个极值,这个位置就是函数的对称轴.

三、大量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分工合作学习知识

对于小组合作学习形式本身来说,广大教师并不陌生,但将其在课堂教学中大量运用,就不是每个教师都能做到的了.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在实践中最大的一个难点,便在于教师对学生思维走向的准确把控.在小组合作学习当中,学生的想法十分自由,能否始终保持在本次教学的大方向上高效行进,是对教师们的考验.

例如,在一次复习课上,我将一个问题的解答全部交给了学生小组来完成.问题是这样的:在某小区中有一片矩形空地,长为16米,宽为12米.现欲在这片空地上修建一个小花园,需要满足该花园的面积为空地面积的一半,请问可以怎样设计?我提示学生,答案不止一种,可以分工合作,每个人选择一个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果然,除了较为基本的矩形设计方案(图4甲)之外,学生还想到了扇形设计方案(图4乙)与菱形设计方案(图4丙).小组当中的各种思路互相碰撞启发,完成效果大大超乎了我的想象.

甲乙丙

图4

在小组合作学习当中,教师不能干预过多,更不能放任不管,而是要成为一名恰到好处的引导者和启发者.通过教师的适度参与,能够让学生在小组当中各自找到能够胜任的角色,从而分工合作,实现对目标问题的有效探究.

总之,教学需要创新,创新需要大胆,只要教师敢于尝试,并且善于抓住当前教学发展的特点,科学合理地进行设计和实践,一定能够在新时期的初中数学课堂中提高效率,发现惊喜.

(责任编辑黄桂坚)

猜你喜欢

分工合作圆心角函数
小龙虾历险记之夜幕下的晚餐
圆周角和圆心角关系演示教具
各种各样的扇形
二次函数
二次函数
函数备考精讲
“圆心角”度数:弧长计算的关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