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2015-05-30谢荣��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校本课外阅读文本

谢荣��

[摘要]阅读价值在于为我们提供精神食粮。学生会读,形成独立思考和独特感受能力,才能主动地获得知识。我们的阅读教学不单只是知识的传授,更应是“个性化解读的过程。”

[关键词]方法兴趣课程开发常态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40015

在当下提倡突出文本特质和教学个性化的背景下,阅读教学形式多样,手法层出不穷,但学生的阅读能力并没有得到提高。一些教师对文本的分析较少回到文本的呈现艺术上来,有关思想的东西全部被抽空,丢掉了灵魂,迷失了对语文的敬畏。如何在改变中不放弃对自然阅读、常态阅读的追求,成了一个难题。

一、感知文本,学会阅读

阅读是对语言材料和思维材料的积累,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听了清华大学附中王君老师的讲座,感触很深。她把文本处理为经典型文本、语用型文本、写作型文本、思辨性文本、通用型文本和拓展型文本等六种类型,大有见地。文本阅读必须以整体把握作品内容为前提,不同类型的文本,要制定不同的阅读目标,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解决“怎么读”的问题,为文本阅读找到最适合的方法,让学生在反复阅读实践中逐渐掌握阅读的规律和技巧,教会学生根据不同的文本和不同的阅读目的灵活地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养成边阅读边思考的阅读习惯,以达到自主高效的阅读目的。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先读后教,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发现问题,感知文本。如在学习《伟大的悲剧》一文时,我先让学生自由反复地读,然后启发学生思考:悲剧“悲”在何处?“悲剧”为什么又是伟大的?尔后,鼓励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不仅培养了学生感悟文体的能力,更使他们养成发现问题、大胆质疑的好习惯。

二、自主体味,培养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的提升,是良好语感的形成过程。教师要积极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个性化阅读的氛围,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让学生“潜心会文”,体味书香,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促进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呢?我认为,阅读教学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强调“自由思想”,自由读书,处处给予学生自主,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阅读中教师精心设计并组织好不同对象、各种形式的对话活动,让学生实实在在经历对话过程,在对话场景中展开心与心的接纳,情与情的交融。例如,学习韩愈的《马说》一文后,我先给学生呈现诗人的人生经历和写作背景,然后展开对话:假如韩愈来到我们身边,你会提出哪些问题?然后进行角色扮演,就“如何选拔人才”为主题展开人才观的辩论。学生兴趣浓厚,表现积极,辩论有理有据,取得了预期的效果。文学作品的阅读是从触摸语言开始的,至感受运用语言而终。而这种语言活动与学生心理活动是同步的。“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去而生灵光。”思维只有在碰撞中才会发出火花,情感只有在对话中才能得到升华。

三、结合实际,开发校本阅读课程

在当下的教学实际中,学生很少有时间去自主地阅读,因此,只有开发高质量的校本阅读课程,学生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有效的阅读。学校应有计划地按照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开发与现行教材相适应的校本阅读教材,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我校结合实际,编写了《中学汉字识记手册》和《经典阅读》校本教材,每周安排不少于两学时的课外阅读课,或到阅览室自主阅读,或在教室内由老师指导阅读,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四、课外阅读,让阅读回归常态

只在课堂上学语文,是不能真正学好语文的。从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发展思维的层面上讲,学好语文更多的还是要依靠课外阅读。阅读教学中要减轻学生作业负担,腾出时间让学生走进书本,痛痛快快地阅读。创设良好的读书氛围,让学生拥有一种自由惬意的读书情景,自在自主的阅读心境,感受一个更为广阔的语文世界。叶圣陶认为:“要求语感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语言文字运用是语文教育的本质特点,也是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基点。语文来源于生活,生活孕育着语文,生活是语文的灵魂。语文教师必须树立“大语文”观念,引领学生在生活中,在其他文学作品中鉴赏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提高语文素养。大量的课外阅读对于理解能力、认知能力、鉴赏能力的提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平时,强调学生多读书,每学期我都给学生制定阅读计划,每学期读三本自己喜欢的书,一部名著,要求做好读书笔记。实践证明,积极有序的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学习内容,它既是学生学习实现自身精神成长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各种能力得到发展的基础。阅读教学,要尊重学生的阅读主权,使学生产生阅读的内驱力,让阅读回归常态,成为学生的习惯,并逐步变成他的成长自觉,阅读才会成为人文的阅读,思想的阅读,生命的阅读。

(责任编辑韦淑红)

猜你喜欢

校本课外阅读文本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