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教法,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力

2015-05-30卢小津

学园 2015年8期
关键词:教法兴趣创新

卢小津

【摘 要】新课程改革中教师不再以教学活动主宰者的面目出现,而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学生遇到知识疑难或学习受阻之时给予引导点拨、精讲释疑,并及时进行激励和评价。

【关键词】小学数学 创新 教法 思维 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08-0142-01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数学教学要领悟改革的真谛,确立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大力改革课堂教学,探寻一种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因此在全面实施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创新教学方法,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力,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了。本文结合笔者的学习和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 创设情境,激发学习的兴趣

成功的课堂导入能快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进入求知状态,为整节课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关键是教师导课要“有趣”,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内容,设置教学情境,把愉快而有效的情境跟教学内容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因为好奇,才有探索,也才有创造,才能引导学生进入思考和想象的天地。然后是提出的问题,问题的提出要有思考性,逐步引导到课堂的教学中心上。同时,课堂导入要给学生留有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充分思考后作答,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例如在倒数的认识的教学中,我出示课件:找一找下面文字的构成特征。呆——杏,土——干,吴——吞,学生分组交流,找出文字的构成规律。学生汇报:字的上、下部分位置发生了调换。然后,课件闪动,按照上面的规律填数。7/4—( ),3/2—( ),1/2—( )。我问学生:你们能根据分子和分母的位置关系,给这三组数取一个名字吗?(老师板书学生取的名字,先不予评论),我揭示主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样的数——倒数。这样的教学模式相对于传统课堂上老师直接将什么是倒数、倒数有什么意义、倒数有什么特点直接灌输给学子更有效,学生在充满趣味、疑问和自由的学习氛围中,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对新知识的理解更加融会贯通。

二 设计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很重要,这关系到学生今后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常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兴趣是学习的动力,那么要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就要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引导学生用逻辑思维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要贯穿在每一节课的各个环节中。不论是课堂开始的复习、教学新知识、组织学生练习,都要注意结合具体的内容有意识地进行培养。在具体的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问题来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借助问题的展开来引导学生的思考,指导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悟数学的逻辑思维,为学生搭建思维的桥梁。例如在教学“数学广角——鸡兔同笼”的例题:笼子里有若干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为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我先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然后让学生说一说他们的解题思路。对于这一有趣的著名的问题,学生给出了几种方法:(1)列表法:鸡由8到1,兔由0开始对应列出相应的数,得出结论。(2)假设法:假设都是鸡,那么就有8×2=16只脚,但现在多26-16=10只脚。一只兔子比一只鸡多2只脚,也就是5只兔子。(3)方程法:根据鸡脚的只数+兔脚的只数=脚的总数,列方程就可以求解了。

三 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在教学中,思是智力的核心,只有通过思维活动,学生才能透过现象认识本质规律,获得知识,提高能力。教师要把学生真正推到学习的主体地位,就必须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这样学生才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而当学生一旦看到了自己的探索成果,那种焕发出来的自信心以及由此激发出来的智慧力量,往往是出乎教师意料的。教学中设置疑问,不是为了难倒学生,而是要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和热情,产生自主探索的内驱力,触发学生产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愿望,诱发学生的探索性思维活动。在教学多边形的面积时我引导学生思考是不是所有的平行四边形都可以用数方格的方法来求面积呢?能不能用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呢?经过“剪—平移—拼”的过程,学生学会思考,这个长方形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变化;长方形的长、宽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低、高有什么关系等问题。通过学生的思考,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識参与新知的发生、发展和形成,明确图形的内在联系和面积计算公式的来源。

四 坚持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

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指导生活。把数学问题生活化,把生活引入课堂,从学生熟悉、感兴趣的事情入手,用拉家常的方式展开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教学知识迁移,身临其境地去观察、分析、思考。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用百分比解决问题时,可以利用视频播放过年过节时,很多商家搞的促销活动。如某商场商品都打七折,大衣,原价:1000元,现价:700元;围巾,原价:100元,现价:70元;铅笔盒,原价:10元,现价是多少元?请学生仔细观察,商品打七折时,原价与现价有什么关系?学生思考原价和实际销售价的关系,联系打折的含义,得到数量关系“原价×折扣=实际销价”。学生通过解决问题,能进一步理解折扣的含义和实际应用,灵活掌握数量关系。

总之,在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想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要创新教法,多渠道、多方位地去挖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才能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力。

〔责任编辑:林劲〕

猜你喜欢

教法兴趣创新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教法融合”:得道方能行远
语文教学要创新教法
羽毛球正手击高球教法五步曲
爷爷的“五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