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孩子自己创造“打字机”

2015-05-30马梦淳

北方音乐 2015年8期
关键词:主动参与想象力

【摘要】在重庆举办的“第六届全国中小学音乐课现场评选活动”的小学组中,由于天老师执教的《打字机》一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是一堂小学四年级的欣赏课,也是一堂让学生积极创造和主动参与的音乐创作课。虽只获得了此次活动小学组的第十名,但无论是从课堂设计、教师表现等等各方面来说,都是一堂具有独特风格和创造力的优质课。探其成功的原因,是整堂课教师的传统“灌输式”教学甚少,更多的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并进行创作。我认为这是现在中小学音乐课中所缺少的,也是给我启发最大的一点。

【关键词】积极创造;主动参与;音乐创造力;想象力

一、主动创造属于自己的“打字机”

我国借鉴最多的三大音乐教学体系之一——“奥尔夫教学体系”提出:我们要从“最简单”的音乐出发,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在《打字机》一课中,仅上课4分钟,老师就让学生自己对打字机可能出现的声音进行想象,并表现出来。孩子们就这样不知不觉中就发挥了自身的想象力,老师由浅入深的提出问题,反复聆听主题旋律,同学们自发的发现问题和回答问题等等,这些也都能体现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理念。当然,这也符合了我国2011版“音乐课程标准”对课程内容(音乐表现要素)一项中,3—6年级“能发现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音响,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乐器模仿喜欢的音响”[1]的要求。

而本课最为突出和集中的“创造”出现在整堂课的30分钟左右,老师给出B段音乐的主题旋律,让同学们创编歌词,各抒己见。在新课标的课程内容中,第三领域就是创造,而此处的歌词创编则符合了“即兴编创”的内容。根据旋律填词,从另一方面来说也就是让学生熟悉旋律,感知音乐与语言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使他们主动参与到音乐中。这种创编十分强调即兴性,而奥尔夫也曾说过:“即兴是最古老、最自然的形式,也是最容易表露情感的过程”[2]。我们也可以从这节课孩子们即兴的反应和编创中看出他们所具有的超凡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甚至有几位孩子还使用了语气词使得音乐与文字更加贴切。这种使孩子主动参与的音乐课在我国并不常见,特别是唱歌课。我不禁要问:难道唱歌课真的不能让孩子主动参与吗?我们为何不尝试着在教唱完歌曲的主题旋律后,让学生自己去创造歌词,甚至可以让孩子们试着在主题旋律后创作几小节的旋律,让他们参与到整首歌当中。这样不仅深化了歌曲主题在孩子们脑海中的印象,便于他们学唱歌曲,而且也会激发孩子们的兴趣,使他们主动参与其中。

二、富有特色的教学仪态和板书设计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

除了“创造”成为本节课的亮点之外,我认为教师本身的教学仪态和教师的板书设计也是本课的闪光点。首先,这位来自东北的女教师运用她那极具东北特色的话语逗乐了学生,也逗乐了现场的评委和观众们。遇上这种有趣的音乐老师,谁不愿意上音乐课呢?这样活跃的课堂气氛,想必更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吧。

在本节课的20分钟左右,老师请同学们欣赏全曲,分辨主题,并且在黑板上跟随音乐画出乐曲的图形谱。这是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一点,也是打动现场观众的一点。当老师在黑板上画出最后一笔时,现场给予了热烈的掌声。如此清晰、形象而且易于学生理解的图形谱,在一堂音乐课中是多么重要啊。我认真观察了当老师板书时孩子们的表现,可以说没有一个孩子的眼睛是离开老师的粉笔的,大家一个个聚精会神的边听边看,这样的表现难道还不足以说明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参与吗?板书的出现,可谓成功的激发了孩子的兴趣,他们很乐意跟随老师一起参与到音乐中去感受、去体验、去学习。当然,这种板书图形谱的方式也一样可以运用到教唱课的教学。教师在使学生初步感受乐曲后,运用这种方法边听边引导学生全面和整体的把握歌曲,使学生熟悉歌曲的结构,主题旋律,因而更加易于整首乐曲的学唱。

三、小结

整体来看,“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这一理念可谓是分分钟贯穿在于天老师的《打字机》一课中。无论是从学生即兴创编歌词、老师跟随音乐板书图形谱还是教师极具搞笑的东北腔,都潜移默化的使得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参与到音乐中来,全面的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纵观本课,可谓充分体现了以 “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3],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中感受和创作属于自己的“打字机”。

秉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4]的音乐课程基本理念;运用创新和有效的教学方法;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育观念,是成为优秀的现代中小学音乐教师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也是在观看完《打字机》这堂课后所给我的启发,当然,如果能将欣赏课当中的某些方法,例如编创歌词、即兴创作、教师板书图形谱等等方法运用于唱歌课中,想必枯燥无味的唱歌课也会变得生动、有趣,孩子们也会更加主动和积极的参与其中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14.

[2]李妲娜,尹爱青,修海林主编.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9(第一次印刷):37.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3.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3-4.

作者简介:马梦淳(1990—),女,河南郑州人,硕士,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研究方向:学科教学(音乐)。

猜你喜欢

主动参与想象力
看见你的想象力
别让想象力“绑架”了美术教育
打开新的想象力
放飞你的想象力
浅析如何上好初中数学课
初中语文活动课教学小议
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培养
例谈中学物理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策略探讨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