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体育有效教学

2015-05-30王军民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有效教学小学体育

王军民

[摘 要]小学体育课程是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的一门基础学科,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是教育工作者对于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伴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学的有效性研究摆在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体育作为小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将人才的全面培养落实到切实的教学工作中就成了教学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笔者的经验就如何实施小学体育的有效教学进行展开性讨论。

[关键词]小学;体育;有效教学

体育课程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素质教育”,提高国民体质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摆正学校体育工作在学校教育中的位置,是推进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而在教学过程中,都希望能够进行有效的教学,所谓有效教学,是针对教学过程中的效率来讲的,也就是怎样的教学是有效的,高效的。小学体育教学也是如此,学校和老师都希望创新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策略,如何以尽可能少的时间和精力,并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实现各种设定的教学目标,取得高效的小学体育教学效果,提升小学体育教学的水平,满足社会和个人的体育价值需求。另外,有效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其内涵一直随着教学价值观、教学理论基础以及教学研究的方式变化而不断发展。为此,对于小学体育来讲,要想进行有效的体育教学,必须创新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策略。笔者通过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出如下有利于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策略方法。

一、用形式多樣游戏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体育课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中,游戏教学就是有效方法之一,通过游戏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竞争意识、团结合作、热爱集体和遵纪守法等优良品质。采取游戏教学法,可以避免教学的单调重复,游戏是孩子们的最爱。让学生始终对游戏充满期待,让学生在学习体育中获得快乐,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体育的兴趣,达到增强学生体质,发展学生智力的目的。

二、创设合理的情境,引发学生学习动机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只有在自信、主动、积极的状态下进行学习才会获得最大的学习效果。教师首先要善于创设情景,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和自信。引导学生建立已有知识经验、实践活动和生活经历与未知的学习内容之间的联系,这样学生学起来有兴趣,理解、掌握得就较全面与透彻。其次,要倡导公平竞争,激发学练兴趣,陶冶健康心理,促进有效学习。学生普遍具有争强求胜的特点,渴求表现自己,竞争又是体育的最大魅力所在。所以,在教学中可适当创设竞争情境,提供竞争机会,让他们在竞争中展示自己,悦纳他人,激发学习兴趣,健康心理与品质。竞赛的内容、形式要多样化,如:个人与个人;小组与小组的比高、比远、比快、比反应、比质量、比作风等竞赛活动,竞赛结束时,教师必须进行及时的小结和讲评,表扬优胜者,以示鼓励,满足青少年的好胜心理。对于失败的同学则要鼓励他们振作精神,争取胜利。

三、体育教学内容生活化

体育源于生活,体育教学内容越贴近孩子们的生活,越与学生的经验接轨,学生产生的兴趣就越浓郁。因此,作为体育教师,我们也要做一个有心人,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事物,与平时的教学内容相结合。尽量选择一些学生耳熟能详、感兴趣的、贴近他们生活的教学内容,设计他们能自主参与、乐于参与的体育活动,从而培养他们自我锻炼的能力,在活动中掌握一些生活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使他们身体和心理方面和谐发展。如笔者利用投掷教学内容,在中、低年级教学中创设了“勤劳的一天”的情景,贯穿情节“劳动模仿操,播种,丰收”等,快乐的田间劳动的场景很快呈现了,学生置身其中的机会,同时也用心去感悟了劳动者的可贵,体验了劳动的快乐,培养了他们基本的生存能力。在体育课中根据年级不同,设计不同程度、难度的障碍跑,通过一些攀、爬、钻、跳、绕等生活中息息相关的内容的设置,使他们在自主学习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基本的生存能力。

四、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良好的校园体育环境对学生有很大影响,营造良好的体育文化环境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项目,更对培养学生体育意识有重要作用。在体育文化氛围的创建中,教师担当着重要角色。教师可以通过与学校协调举办各种体育比赛及多种形式的体育锻炼宣传活动。通过比赛促使学生提高对体育锻炼的兴趣,进而自然形成了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另外还可以开展文艺体育,即开办体育系列讲座、体育摄影展等方式促进体育教学的发展。都可以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成为有效体育教学的一个补充。

五、注重有效的评价

运用贴近小学生情感的语言艺术对学生进行评价,以此激励学生,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师在体育课的进行阶段和结束阶段,都要进行适当的评价,及时指出学生练习中动作的优缺点。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如果使学生习惯于简单地接受或被动地学习,任何方法都是坏的;如果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任何方法都是好的。”因此,要时常以“表扬式”的评价来激励学生,让其树立信心,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其实就是对学生的一种赏识,一种激励,也就是师爱的表现,当孩子们乐于和老师进行交流,无话不说的时候,就是对老师的最大的信任、尊敬。如此,体育课的效益就在润物无声中提高了。

总之,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小学体育课堂的有效性是值得我们研究和思考的课题,作为体育教师,我们一定要用大教育观和大教学观来浇灌自己,努力改变学科本位观念,积极探索教学新思路,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轻松欢快的教学空间,促进学生的自主运动、自主健身和自主发展。只有如此,才能做到“以人为本”、“以生为本”,将创新与继承的关系科学地处理好,将形式主义的束缚和功利主义的诱惑大胆地抛开,潜心钻研,勇于探索,从而切实地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效率,在增强学生体质的前提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

参考文献:

[1] 王圣奎.浅谈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0.2.19.

[2]佚名.小学体育构建高效课堂实施策略[J].教育学,2012.2.19.

[3] 刘小红、李军兰.体育教学目标设置的四种策略,中国学校体育.2002(4).

[4]吴淑芝.创建小学体育“和谐高效课堂”的策略[J].学科教育,2012.8.

[5] 钟启泉.有效教学的理念[N].中国教育报.2004-5-25,第6版.

猜你喜欢

有效教学小学体育
2016体育年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我们的“体育梦”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