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2015-05-30滕立峰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同学教学学生

滕立峰

[摘 要]地理课是普通中学必修的文化课之一。在地理教学中,仅靠文字叙述和口头讲解而不借助地图是不可能使学生形成地理事象的空间概念的。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运用地图,能够帮助学生形象直观的了解各种事物和现象的空间分布;能够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技能等。

[关键词]地图;中学地理教学;地图应用

地理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向學生传授自然现象和社会经济现象的结构、相互联系、空间的分布规律以及人地关系方面的知识。在地理教学中应用地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完成这一任务。地图作为地理信息传递的载体,它所表达的内容是相当丰富的。具有空间区域分布的任何现象,都可以通过地图加以表现,这就决定了地理教学中地图应用的广泛性和不可替代性。“没有地图的课不能称其为地理课”,此话并不过分,因为地图是地理教学中最普遍的教学手段,对它运用的如何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好坏,从这层意义上说,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一、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地图,是一种内容丰富、地形清晰、图例清楚的地理教学的直观教具,是按一定数学法则,运用符号系统,概括地将地球上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缩小后表示在平面上的图形。它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零星的知识系统化。在地理教学中,使地图和教材紧密联系起来,就能做到生动具体、概念深刻,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记忆,而且经常读图用图,久而久之,可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地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地理事象的分布规律,要了解分布情况,就需要把所研究的各项要素落实到地图上,在这一点上,地图是其他任何工具无法取代的。

二、运用地图进行地理教学的方法

首先要结合地图讲解教材。地理知识的大部分内容,都能在地图上明确具体地表现出来,所以,学生既容易接受理解,又能牢固记忆。如:讲中国主要铁路干线及其分布时,我让学生自己从中国交通运输网找主要铁路干线的起止点。然后在黑板上相应地画出这些铁路干线并且以东西、南北走向的形式先后呈现在黑板上。这样,将地图册与版图相融,把复杂的事物变得清晰简单,对主要铁路干线的“三横五纵”学生也豁然开朗,便于学生记忆,教师也可以不费多少唇舌就能迎刃而解了。又如:讲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时,首先在教学挂图上指出:该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和黄土高原的地貌,接着就讲关于黄土高原的黄土来源假说:“风成说”。讲黄土高原的地貌,可结合课本黄土高原景观图——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可以让学生直观形象地认识到千沟万壑的黄土地形。这样,要比教师空洞地讲黄土高原地形更容易让学生理解,从而进一步为下部分学习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做了铺垫。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地图时,切不可丢掉课本插图,必须紧密结合进行教学,才能更加使教学效果显著。如:讲中国“地形”时,教材中指出中国地形多种多样,地形类型齐全,有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盆地等,首先在教学挂图上指出我国的四大高原、三大平原及丘陵、山地、盆地的名称和位置,紧接着指导学生参看课本上的四幅插图和图下面的文字说明,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使学生很容易就能弄清楚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盆地的区别。讲“长江”时,讲到长江沿江地带的地形及由于各河段地形不同形成的不同景观,如长江上游和中下游在地形上的差异可通过景观图片反映出来,这时,可以让学生观察课本上两幅长江上游、中下游景观图,来总结概括其河段的地形特点。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读图能力,又锻炼了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教学方法的恰当运用,学生对学过的地理知识,较易接受和掌握。

三、应用地图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

在地理教学中通过对地图的观察和分析,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各种地理事物是用各种地图符号体现出来的。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想象把各种地图符号形象化。同时,通过观察和分析还要注意把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联系起来,找出其间的相互关系,查明其地理规律。地图在学生头脑里形成的是概括的表象,这种表象往往会促使学生产生直觉思维,从而进入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之中。

四、利用地图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

1.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发展思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但是学生的兴趣不是天生的。在学习地理课以前,学生对地图有一些认识和了解,对地图很好奇,如不加以引导很快就消失了。老师要引导他们,促使他们喜爱地图。对地图产生兴趣。

为此,老师应适时提出一些能激发同学阅读地图兴趣的问题,如在绪言课上让同学看地图册找出。亚洲在东西半球中的哪个半球, 中国在亚洲的哪一部分,江苏省在中国的什么位臵。有时要根据时事提出问题。香港回归时。让同学们在地图上找出香港的位臵,京九铁路刚通车时,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出京九铁路的位臵,以引起同学们阅读地图的兴趣。在讲地图时要注意先让同学们利用已有的读图知识讨论如何看地图,同学们发言很积极,各抒己见。在同学们发言的基础上指出其不足,注意让其区分地图和一般的图画有何不同,适时提出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三个基本要素的问题。并逐一认真讲解,打好基础。然后要求同学们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如:同学们从吉林乘火车去北京旅游可以走哪些路线,可以选择哪些交通方式,经过哪些省,大概有多远。去海南旅游向什么方向走,沿途经过哪些大山、大河。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对地图的兴趣,也提高了学生阅读地图的能力,巩固了地图三要素的知识。

此外,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郊游,观察山川地貌取得感性认识,促使学生把地理事物和地图描述联系起来。使同学们感到地图对我们每个人都是很有用的,是我们认识世界的有利工具,也是学习地理知识的得力助手。把地理知识和地图结合起来,是学习地理的基本方法之一。兴趣的源泉在于知识的运用,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体验成功感。没有成功感的兴趣只是好奇,不易持久,所学知识成功的运用才能使学生对学习充满信心,充满兴趣。

2.认真设计地理略图,提高地理教学效果。在地理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设计地理略图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地理基础知识,既能抓住特征突出重点,又能培养学生直接学会画地图的基本技能。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边讲边画,学生边听边记,学生的注意力随着老师的笔触和语言 自然 转移,做到了视听结合,头脑并用,思维集中,印象深刻便于记忆,并且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讲《大洲和大洋》时,教师可以在黑板上一笔绘制世界简图,画的时候让学生自己体会哪些地方要转折,相对大小要确定,不能一个洲非常大,另一个洲非常小,然后让学生自己画,对七大洲的位臵有个深刻的体会。这样展现在学生面前的地理略图,可以特别体现事物的特征, 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和思维力,也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增强了学习地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五、应用地图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学生在地图上可以看到祖国辽阔的疆域、壮丽的河山、丰富的物产资源、广大的森林和草原、无数的工厂和矿山等,这些都可以激发起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热情。又如,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解放前中国交通运输地图,然后再阅读现代交通运输地图,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到我国交通事业四十多年来的辉煌成绩。同时应指出,我国的交通运输状况距离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还有较大差距,从而实事求是地阐明了国情。

由于教师经常运用地图进行教学,学生也认真运用地图学习和复习地理知识,养成了运用地图的习惯,一旦离开地图,就觉着无法复习和做作业。正象有些学生所言:“离开了地图,学习地理就觉得捞不到边了”。总之,对每位从事地理教学工作的中学教师来说,地图的重要性已不必言说了,需要深入研究的是如何很好的应用地图进行地理教学工作和发展学生识图能力。

所以,如何让运用地图进行地理教学工作和发展学生识图能力是我们每位中学地理教师需要深入研究讨论的,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需要不断尝试创新积累经验。

参考文献:

[1]论文《新课程的改革》[J] 徐勇、龚效华.

[2]期刊文章 《教学月刊(中学版 )》2011年4月.

猜你喜欢

同学教学学生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学生写话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